秦淮河夫子庙作文(游南京夫子庙的作文400字左右)

秦淮河夫子庙作文(游南京夫子庙的作文400字左右)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8-13 04:10:31
秦淮河夫子庙作文(游南京夫子庙的作文400字左右)

秦淮河夫子庙作文【一】

我所在的龙舟,是河边最大的一艘观景船,从秦淮渡口出发,一路向西缓缓驶去,徐徐的微风抚摸着我的'脸蛋,沙沙的小雨,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让我忍不住大口的呼吸这久违的新鲜空气,作为长时间生活在都市中的我,突然之间羡慕起那些早出晚归的渔夫,看到他们晚上收网捕鱼的开心笑容,我发现,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

我喜欢的,正是这烟雨中秦淮的朦胧之美,正当我思绪纷飞的时候,“扑通”一声,一只硕大的金鱼跳出水中,溅起半米多高的浪花,连我这个客家人的脸上,都毫不留情的打湿了一大片。也许是长时间受了秦淮河畔那些烟花女子娇柔狐媚的影响吧,竟然连河水都很柔软,打在我脸上,有种说不上的酥软感觉,好比那一块块著名的秦淮牡丹糕,让人回味不已。

我喜欢这雨中的秦淮,细细的雨珠落在我的脸上,沁人心脾,还是不要打伞了吧,在蒙蒙的细雨中,静静的感受这灯影摇曳的秦淮美景,也唤醒了我那沉寂已久的心。

六朝古都的南京,自古繁华的秦淮河,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瑰宝,留下了多少才子的佳话。这一路的美景,我彻底的醉了,醉了……

秦淮河夫子庙作文【二】

听导游介绍,秦淮灯会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古时候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灯会活动体现了南京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灯会相辉映还有其他民间文化艺术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活动。秦淮灯会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热闹非凡。听完导游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灯会了解了许多?那让我们一起进入到奇妙美丽的灯展区看看吧!

一路上,行人如织,灯火如流,无论是大街小巷、桥上还是树上都挂满了五光十色、大大小小的灯笼,游客的脸上也都挂满了兴奋和幸福的笑容。每棵树都用霓虹灯装扮起来,有的如同在下流星雨,真是美极了;有的像结满了新鲜美味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走进灯会入口一百多米,我们来到一座小桥。许多游客在小桥上驻足,尽情地观赏着秦淮河畔的美景。两岸是古色古香的阁楼,霓虹灯勾勒出雕梁画栋的轮廓,古典风格的阁楼倒影在河面上, 与穿梭往来的“灯船画舫”辉映着,真是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欢声笑语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灯展会的大门外,展会墙壁是喜庆的红色,上面镶着朵朵金色的梅花灯,一条腾云的祥龙如碧玉一般翠绿,它伴着花香,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十分可爱、身穿粉色外衣的.小白兔,它拱着手向大家拜年呢:“祝大家兔年吉祥,心想事成!”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孔子的雕像,雕像旁是孔子教书的灯展,如同把我们带进了儒家学堂,听孔夫子讲“仁、义、礼、智、信”的道理------仿佛身临其境!

“咦,那儿好多人呀?”我上前一看,原来他们在看电影。“嗯?又不大像电影?”爸爸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就说:“哦,这是‘皮影戏’!比我们现在的电影早多了!现在很难见到。”听了这翻话,我兴奋不已,急忙钻进人群细细欣赏起来。我们看了两出皮影戏,戏名为《金斧头银斧头》和《孟母教子》。虽然听大人讲过很多次了,可这回皮影戏惟妙惟肖、俏皮有趣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斧头银斧头》告诫我们做人千万不能学习财主贪得无厌、不劳而获,要学习童工诚实守信,这样才快乐成长。《孟母教子》告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就如同剪断的布匹一样前功尽弃;还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完成学业,长大后孝敬父母,为社会大家做好事。

之后,我还乐呵呵地敲了状元鼓,当鼓槌重重地敲在比大人还要高出两倍的大鼓上时,发出的隆隆声响震撼心魄。我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次的灯会真是太迷人了,我们全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庆和欢乐之中。通过灯会之旅,我既大饱眼福,也懂得了许多知识,并领会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秦淮河夫子庙作文【三】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们初次到秦淮河夜游。夕阳西下,月亮缓缓升起,嵌在那深不可测的黑夜里。我们上了一只画舫,在灯光的陪伴下开始体味那漾着白墙灰瓦的秦淮河的面貌了。

秦淮河的船精美独特,比其它任何地方的船都能勾起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情韵。其它地方的船无非就是笨重的石头画舫、简陋轻飘的小竹船,无法将游客引入其中意境。唯有秦淮河的船,才能叫人赞不绝口。秦淮河的船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的'画舫,另一种是小船,俗称“七板子”。画舫舫口阔大,船上设有两只精美的金色龙头。船身是用红色为底漆,顶棚和四周画有五彩缤纷的江南风景画。船内设有许多红木做的椅子,大概可坐下二十来个人。其中横着面朝窗户的两把椅子旁边摆着一只漆成红色的四角圆桌子。栏杆是金色的,坐在船上仿佛是古代贵族般的享受;小船虽不及画舫大,但那空敞的船舱、原木色的栏杆是不是更能引起人们的情思呢?不光是这些,最出色的还是栏杆上面的顶棚悬着的彩灯。灯笼的红光映着水面,朦朦胧胧,好像一层永远揭不开的红纱巾。栏杆很矮,伸手便能抚摸到秦淮河那绵长悠久的历史。我们就如载入史梦的船,但可惜古人的'愁梦太多,小小的一只船儿,如何能承载这么多的忧愁呀?

船开了,我渐渐看清楚了秦淮河河面,是这么的阴沉,绿的凝厚而不腻,难道是六朝公主的绿凝粉凝固成了秦淮河?在我左面的红墙雕有两条欲待腾飞的大金龙,两双红红的大龙眼盯着我们,张牙舞爪的,正要向我们扑来。昏暗的灯光照在河面上,忽见几条鱼匆匆游过,留下缕缕波纹。空中薄雾为黑沉的夜空掩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月亮躲在树丛中嬉笑着,颇有少女的羞涩之情。是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吗?朦胧的月光和灯笼的红光相映着,显得格外和谐。月光不再冷清,灯光不再孤独,因为有我们这些游客荡漾在其中。

树暗绿的可怕,犹如一道屏风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粗壮的枝干和茂密的枝叶足以让水鸟在里面放心安家。河道两旁的亭台楼阁流动着。亭子的栏杆中间安着一种叫“斜靠”的古代座椅。相传是西施有心口病,吴王夫差特意为她修建的可以减缓心口疼痛的坐廊,民间俗称“斜靠”。现在亭子里早已变成各种小咖啡厅了,人人都可以去靠一靠,女人们更是可以享有当年西施的美貌了。

忽地,一只水鸟从水面掠过,身材是那么娇小,动作又是那么伶俐、轻巧。眼看就要从二水桥下过去了,月光从稀稀疏疏的缝隙中透出来,照在桥上,才让我看见这三个字。抬头仰望,一座青石做成的白桥上留下了文人墨客风吹雨淋的痕迹。假若我现在就是苏轼,此时一定会站在桥上,高举酒杯,仰望天际,唱一首《水调歌头》,向月亮倾诉我此时的孤独心情。

水汩汩地流着,船缓缓地开着,眼看我又回到了雕着两条金龙的红墙了。船停了,我慢慢地下了船。梦醒了,所有事物都是平静的,唯有那秦淮河的水,还依旧淌在我心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