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作文高中(高中二战的作文素材)

二战作文高中(高中二战的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9 19:58:17
二战作文高中(高中二战的作文素材)

二战作文高中【一】

有幸在首映日第二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模仿游戏》,看完之后整体感觉完全被震撼、被颠覆,真的没想到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也可以拍出这般唯美的文艺范,还能顺便普及下基本常识,我想,看完这部电影的人们应该都和我一样再也不会忘记电脑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了,没看这个电影之前,我还真的没记住。

艾伦.图灵,一个值得敬仰的伟大数学家,随着被英国列为最高机密封尘历史的揭秘,我们有幸才得以了解那些轶事,电影展现出来的真实感是那么的强烈,一个真实而又有缺陷的艾伦.图灵才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几点值得一提,首先便是坚持到底所提炼出来的人文主义,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是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同样适用,电影中不论是在面对挑选“密码人才”过程还是在面对“图灵机”想法诞生、图纸、修改、制造、存亡、决策过程,坚持不懈才能赢得成功的主题贯穿始终;其次,就是呈现出来的团队主义,剧中“密码团队”从个人到团队,从斗争到协作,从缺陷到包容,没有谁是完美无瑕的,但是团队的坚持与协作,还必须默默无闻时刻低调保密,随意间还将英伦绅士贵族风范展示给了全世界,好的作品能从心底打动人,不经意触动心灵,引起共鸣。

生活没有那么多假如,但是如果有,假如艾伦.图灵没有英年早逝,电脑是不是会早那么几年普及,现代科技是不是会提前进步咧,结尾给人很大的感触就是,英国女王也还不错,至少在2013年赦免了艾伦.图灵,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是那种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可嘉,同样值得一提,整个电影主题清晰分明,即纪念了二战来之不易的胜利,又缅怀了为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即完美展现了电脑的无意间发明历程,又告诉世人,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创新,都可能孕育着另一个伟大而又足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看完之后,一身冷汗,感叹之于,又陷入另外的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导演只能拍出妖啊怪啊,到底想阐述怎么样的主题思想?到底有何教育意义?难道只为博众人一笑而过?而国外的这些导演却总能拍出肯定会风靡全球的而且兼具教育意义的大片,我想,从低俗的三里屯事件传播,多少能瞥见,人性追求美追求上进也能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每个会用电脑的人们,每个想获得正能量的人们,每一个仍然在徘徊的人们,每一个仍然在迷茫的人们,都应该走进电影院,然后怀着赤诚之心,观看这部电影,向伟大的艾伦.图灵致敬,用心去,电影之外的精髓,他们在那么艰难的处境都能成功,一个不懂德语的英国数学家破译了德国人复杂的密码,一个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任务圆满解决,一个凄美受制于体制的爱情故事,一段国家机密的解密,个人怎么融入团队,团队怎么包容有个性甚者有缺点的个人,坚持不懈就会有机会成功的主题……我们凭什么还不好好珍惜当下好好创新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找借口。

如果是有些国内导演,是不是电影名字要被改成一个女人和五个男人的故事,或直接是艾伦.图灵传,也许,看官们也会有其它感触与收获,也不一定,但是,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心里,向艾伦.图灵致敬,肯定的相同的!

二战作文高中【二】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诺曼底登陆无不被描绘成盟军的全面胜利而被套上了那迷人而又光彩的光环。但自从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我对二战浪漫的向往一下子被击碎了,电影以密集的炮火和乱飞的子弹,带我进入了那残忍、邪恶的战争世界。

电影一开始就把我拉进了1944年的诺曼底。在这里,没有温情,只有戮;没有怜悯,只有亡,还有的是黑洞洞的枪口与一个个弹坑。在电影中,有的士兵还没到陆地就已被罪恶的子弹射中,有的被猛烈的炮火炸成一片片,一个士兵正在寻找他那被炸断了的手臂……在这里,没有对错,只有生。人,躺在那里;活人,则要为生存而拼搏。

人类自始至终都在控诉战争,控诉它对人类所造成的灾难,对生命的轻视,对国家与人民所带来的痛苦。我们控诉战争,我们反对战争。

“报米花姐姐”点评:小记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很强,通过你的语言,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过的这部电影。现在上初中二年级的你,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希望你继续努力,勤思考、多写作,给小记者训练营中的弟弟妹妹做好榜样! 

二战作文高中【三】

看完后,我对日本对中国的暴行产生了愤怒,也为旧政府的无能感到羞耻,我真想带着现代武器去灭了他们。

这时我想起了父母带我去南京参观南京大屠纪念馆时讲解员激愤的话语:他们刚到南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人放火,许多无辜平民百姓都倒在了他们的机枪和刺刀下。我还看到有一把叫“助广”的军刀,曾经过350人。日本军挨家挨户地寻找中国士兵,无论是百姓还是除日本人外的洋人,一一被,这座南京城很近一段时间内尸体堆成山,液流成河,整个南京城都变为了鬼城。最让我气愤的是,他们在村庄中,烧房子来取暖,举着人头照相,将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枪靶子用,一个一个拿机枪扫射。

多么令人寒心呀,多么强悍的人魔鬼呀!“百足之虫不僵,时来蠢蠢闹东洋。”南京大屠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的教训。记住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战作文高中【四】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这种饱含人性的虚构其实早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会再去过多的苛求它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化有形为无形,变虚幻为真实。

我不想在对开头的20分钟的震撼的诺曼底登陆的枪林弹雨做过多的描述了。大家已经做过太多的褒奖和评述,而且我知道,无论我用什么样的文字努力去还原,较之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来说,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还记得米勒中尉刚到岸上时候的那一怔和那一个片刻的周围的寂无声,摇晃的眩晕的他的眼神环顾着四周惨烈情景。已经不能用惊愕来描述了,脑海中可能是一片空白――无法接受!!前一刻的还在平静中的他们此时竟然来到了地狱!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因为在那时我第一次把自己置身于战场上去身临其境的感觉周围的肉横飞。开头的这场登陆戏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的那场警匪对峙,同样的真实迅速把观众拉入其中的氛围。紧迫的节奏感染了所有的人。

看过本片的人可能会更多的关注那个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和他每次出击前的那个招牌性的动作:亲吻一下胸前的十字架。确实很让人神往,可这是斯氏对战争的神话描述,对战争传奇的放大,所以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脱亡的厄运――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改变战争结果的。

还记得最先牺牲的那个士兵吗?为了救一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中枪身亡,而在之前他丝毫都没有考虑过值不值得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可能近乎一种本能,善意的本能,即使代价是生命。

还记得他们放走的那个德国人吗?最后反过来被他所时那种凄迷的眼神到底想说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没有所谓的仁慈吗?

恐怕人人都会在那个士兵躲在楼梯上害怕的哭泣,而他的战友已经快被敌人的时候而近乎愤怒了吧!再我们眼里,他懦弱的近乎无耻,在他自己看来,他可能也会痛恨自己吧,因为直到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和他自己,才同时如此清晰的通彻了他的内心。

这便是战争了,有卑鄙也有崇高,有懦弱也有果敢,强烈的对比才能更深刻的彰显人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那些平日里隐藏在安逸之下的最深层的东西,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面对战争之时,会有怎么的表现呢?这是一个很让你恐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竟然会感到底气不足!

瑞恩,这个八条命换来的年轻士兵,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正义勇敢的他的内心也在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不单单是失去兄弟的痛苦,还有对为了救他回去而牺牲的几个士兵的愧疚和感激。他无法去扭转什么,因为大家已经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不计任何代价。他所做的,不是立刻转移撤退以保全自己,而是留下来和这群热男儿共同作战。这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于生命的责任。他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提醒自己好好的活着,活的有意义,不单为自己,还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个忠魂。这将是贯穿他一生的动力。直到他头发花白的时候,仍然会为这些动力和自己的坚持激动的热泪盈眶。

最后,当米勒中尉无力的躺在那,一枪一枪的射向敌人的坦克的时候,我从他即将熄灭的眼睛里,甚至看不到一丝的绝望。直到最后的一刻他都在坚持,这种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

轰隆震天的坦克爆炸声和上空呼啸而过的飞机,是一个昭示希望的开始。

其实奇迹不光是电影中才有的神话,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告诉我们的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了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奇迹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