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石柱山祭祀作文(清明墓前祭祀祖宗的作文)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清明墓前祭祀祖宗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6 17:06:56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清明墓前祭祀祖宗的作文)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一】

今天是清明节。哎!说到清明节,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在,许多人认为清明节始于节气。其实不然。传说战国时期,有个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定这一天为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昭告天下寒食节扫墓。清明节与寒食节只隔一天,干脆定在清明节扫墓。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人们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早上,我们吃完早餐,就出发了。乡村的景色非常优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小山上开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再加上啾啾鸟声,淙淙流水,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图。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我们来到了祖先的坟墓前。爷爷一丝不苟地在墓前清理杂草,不一会儿就打扫干净。祭拜仪式正式开始了,所有到场的人恭恭敬敬的在坟前站好。爷爷从篮子里端出事先准备好的祭祀物品,有水果、菜肴,还有各种美味的零食放在坟前的石桌上,在三个酒杯里加满酒。只见爷爷在坟前插上三柱点燃的香,口中念道:“太公、太婆、爷爷、奶奶、清明到了你们走来吃,多吃一点”。话音刚落,便烧起纸钱来,边烧便口中念念有词,说完拜了三拜。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合拢十指,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拜了三拜。仪式结束后,大人们在墓前聊聊家常,我们就开始吃零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明年的清明节我一定来上坟,我再来祭拜祖先。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二】

慈溪观海卫镇的北门山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刚来到山脚下,就看见一排宽阔平整的.石阶依着山势修建而上。一座古朴高大的牌坊矗立在平坦之处,抬头,上面写着三个金黄的大字----它山岭。牌坊的左右两边蹲着两头石雕的大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看着前来爬山的人们进进出出。

走进牌坊,就算是进入了北门山。一条修葺整洁的蜿蜒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山顶。左右两边是参天大树。它们就像一棵棵撑开的巨大的伞,遮盖住了蔚蓝的天空,给游人带来了阴凉。一缕缕的阳光调皮地从树林的缝隙里跳下来,使得小路上金光灿灿,好像洒满了金粉。在高大的树林中间还夹杂着一片竹林,那么高那么直,像一根根出鞘的宝剑直插云霄;像碧绿的水晶柱子傲然挺立;又像一位位顽强雄伟的解放军战士笔直地站着军姿。一阵阵的微风从树林两边刮过,使人一阵清凉。树儿们也纷纷点头,发出“沙沙”的声音欢迎着我们。

爬到半山腰,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印入我们的眼帘。黄的墙,黑的瓦,掩映在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显得格外金碧辉煌。空灵而富有节奏的吟唱声从寺庙里传出,那是和尚们在诵经,令听的人抛却了心中的烦恼,只剩一片清明。

登上山顶,站在亭子的前方往下望,观海卫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左边,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排列整齐有序,周围住宅鳞次栉比,数不胜数;右边,一座座的工厂井然有序。极目远眺,还有一块块金黄色的田地,种满了稻谷,一阵风儿拂过,漾起了一层层的波浪。

北门山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三】

这里地貌奇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坪,叫望坪,形状像一个大盆,石柱观这座小山,就像一个攥紧的拳头放置在盆的中央。从望坪中学看去,陡峭的山峰上建着古老的道观,在古木的映衬下,感觉跟仙境一样,让人神往。我们来到观下,石柱的右边有个很大的溶洞,远看好似桂林的象鼻山。走进这个溶洞,大洞小洞相连,奇特古怪,像一条龙在山石间钻来钻去留下的`痕迹。山脚左边有个池塘,叫犀牛塘,塘里长年不干,听当地的老人讲,这个池塘和长江相连,长江涨大水时,这塘里还会冒出鱼来呢!

道观那半圆的山门,古老而神秘。上山的路极为险峻,整条路都是用大块的石板铺成,共有238步。小路曲折艰险,有的地方只容一个人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路外边是万丈深渊,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跌倒下去。小路里边悬崖峭壁,抬头往上看,岩石好像要崩塌下来,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转弯的地方更是难走,又窄又险,让人觉得前进不能后退不得,走上两步就觉得浑身发麻,寸步难行。

石柱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半山腰的巨石上有一个米窝和水窝。米窝每天都冒出米来,水窝每天都冒出水来,刚好供观里老道士的吃喝。后来老道士去世了,来了一个年轻的道士,他很贪心,他请来石匠把米窝凿大,想多攒些米带回家,结果米窝大了,米却没有了。现在米窝和水窝都还留在路边的石头上呢!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不能太贪心。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山下石碑上的那副,上联是“路长似龙曲安祥折安祥上下二百三十八步步步曲折安祥”,下联是“功大如山福无疆寿无疆远近二百四十一人人人福寿无疆”,横批是“万古流传”。这副对联写出了建造石柱观的艰辛,也写出了人们求道祈福的期望,拜山的人期望在曲折中求取平安吉祥,追求福寿无疆。

石柱观既是美丽的自然文化景观,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名胜古迹感到自豪和骄傲!美丽的石柱观,我会永远记住你!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四】

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的称新亡人,三年前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

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小结:在祭祖的节日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祭品,有些祭品是习俗要求,有些祭品是去世的人生前喜欢吃的,不管是什么祭品,送去的都是亲人的想念。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五】

四月,初春时节。大自然绿了,铺了满天满地,遍山遍野的绿。

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林间新发树叶了,碧绿。梨花也是在这时白的。点缀了大地,为即将举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

近了!近了!踏着伶仃飘落的白色花瓣,觅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手里大捆大捆的黄纸钱,绑着红绳,带到墓前。

鸡、煮肉、倒酒,放碗里供奉了,两边是伫立的红烛、梵香。点起火来,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光燃烧起来。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骤起冲天的哀愁。悼念着,悼念着,炙热的火光,闪烁的泪花。为已逝的亲人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愿相思顺着这仪式寄出。

此时此刻,黄帝陵也是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赶来悼念这五千年华夏的始祖。

清明,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兴起,家家残羹剩饭,昏暗烛火,为了悼念这位忠臣。

现在随着岁月流逝,成了全中华儿女悼念祖先的节日。每到这月这天,站起来的是巨大的一个中华的传统与民族的一种精神,它是我们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

忆清明·祭祖,每当想起,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风中摇曳……

爬石柱山祭祀作文【六】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许许多多欢乐而有趣的事。这不,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那件让我至今还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视。天色刚刚暗了下来,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来。我与姐姐顺着香味,一路小跑,从院子里冲进来。

“哇~”看到这些冒着香气的美食,我与姐姐都瞬时愣住了,“好丰盛哦!”红烧鱼、鸡汤、炒胡萝卜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爱的炸鸡腿!外壳被炸出了一层金黄,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让人还没品尝就已流下口水。

我与姐姐飞似地去洗手,又以一个紧急“刹车”状奔向餐桌。“哎!先别吃!”外婆拿着汤勺,围着围裙,对着我们低声而急促地说。我们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汤勺,在围裙上粗粗擦了几下手,从抽屉里取出两支精美的红蜡烛,点着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边,说:“先让太公太婆吃完,再让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着空空如也的凳子问。“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来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着轻声地说。姐姐凑过来,附在我耳边说:“太公太婆已经去世了,只有灵魂,灵魂在吃饭!”“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的!”我装模做样的恍然大悟,可心里还有点稀里糊涂的`。

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们也有点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来越饿。外婆经我们的强烈要求,出去买饮料了。我与姐姐皱着眉头,捂着肚子,盯着盘里的美味,围着桌子不停地绕着圈。我实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个妙招。我对着凳子说:“太公太婆,你们今天好精神哦!你们一点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饿了,行行好,我就拿一个鸡腿!你们继续吃!继续继续!”说着,我迅速抓起三个鸡腿,笑眯眯地到一边独自享受去了。

我与姐姐按此方案“借东西吃”。外婆回来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满满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饿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顿,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了,叫来一旁拿着书倒着看的我们,一脸满足地说:“你们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望了望窗外,开心地笑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