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导学案(小学生作文全程学案)

作文导学案(小学生作文全程学案)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6 21:34:21
作文导学案(小学生作文全程学案)

作文导学案【一】

1.读课文,看注释,了解作者、《傅雷家书》、傅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相关材料,理解相关生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书信格式。可参看《同步课课练》本课基础练习。

2.填空:

⑴傅雷是著名的________家、文艺评论家。其翻译作品共34部,代表作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巨人三传”《_______

_____》、《米开朗其罗传》和《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⑵解释下列词语。

①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导学案【二】

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

拟人

夸张

4、与小作者见面,谈心得。(小作者自我介绍,告诉同龄人写作秘诀。)

5、小结:从小作者的一席话,你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

多观察

多积累

作文导学案【三】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技法,即运用事例论证、说理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来证明观点。

作文导学案【四】

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 .

互动探究1:已知A(4,b,B(a,-2.

若A,B关于x轴对称,则a= ,b= ;

若A,B关于y轴对称,则a= ,b= .

[变式训练]已知点P(2a+b,-3a与点P'(8,b+2.

(1若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则a= ,b= .

(2若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 ,b= .

互动探究2:已知长方形ABCD关于y轴对称,平行于y轴的边AB长是6,点A的坐标是(-2,-1,请你写出B、C、D三点的坐标.

互动探究3:已知△ABC,A(2,3,B(0,0,C(3,0,先将A、B、C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1、B1、C1;再将A1、B1、C1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到A2、B2、C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A1B1C1,△A2B2C2,并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ABC,△A1B1C1,△A2B2C2的大小关系;

(2比较△ABC,△A1B1C1,△A2B2C2的相互位置关系.

互动探究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

(1求出△ABC的面积.

(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3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作文导学案【五】

1.知识目标——了解议论文的一般构成特点,了解写议论文常用两种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能力目标——说说议议练练写写,指导学生初步尝试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文。

作文导学案【六】

已知点A(2x-4,-6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二象限,则 ( A.x>2 B.x<2 c.x="">0D.x<0

阅读教材P70“思考”后面的内容至本节结束,解决下列问题: 1.要作一条线段AB关于x(或y轴的对称线段,只要分别作出 点A 、 点B 关于x(或y轴对称的点A'、B',连接A'B',线段 即为要求作的线段. 2.要作一个△ABC关于x(或y轴的对称三角形,只要分别作出 点A 、 点B 、 点C 关于x(或y轴对称的点A'、B'、C',连接A'B',B'C',C'A', 即为要求作的三角形.

作文导学案【七】

一.走近作者

刘亚洲,1952年生,安徽省宿县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空军中将军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陈胜><两代>,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等.

二.文体知识

如何写好书信?

写好书信的基本要求有:

思想明确.写信是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商量事情,协调行动,只有意向明确,态度诚恳,才能使别人易于理解自己,信任自己.专用书信也要意向鲜明.情词恳切,力戒态度暧昧。言不由衷的浮词套语。

叙述清楚。写信时所述事情都要清楚明白,切不可转弯抹角,写得晦涩难懂。专用书信更应叙说明白,交待清楚,让对方能充分了解,便于做出决定。

内容具体。各类书信在叙述事情,提出要求。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写得具体。确切,尽可能详尽。一些条款式的专用书信,有几条写几条,也要具体,明确。

语言得体。写信所用语言。语气要视不同的对象。用途和内容而异。

三、整体感知

1、在这封信中,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

2、文中作者对儿子提出了哪些希冀?

3、信中谈到了许多事,其中哪些事让你印象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4、说说你初读此文的感悟。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宰相(zǎi ) 悸动(jì ) 锐减(ruì ) 瞟(piáo )

谄媚(chǎn ) 熟稔(rèn ) 疮痍(chuāng yí) 羞愧(kuì)

希冀(jì ) 咆哮(páo xiāo) 蹂躏(róu lìn ) 嶙峋(lín xún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

倚马万言: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2)你最在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

与生俱来: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特性或行为。

(3)小时候你看见一则报道:海洋动物锐减。

锐减:急剧减少。

(4)当活龙虾被商端上桌子眼珠悸动,胡须颤颤……

悸动: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坦率地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 一部作品。(比喻 )

(2)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比喻 )

质疑探究

探究点1 精句赏析

(1)坦率地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即使没有缘关系,我仍会欣赏你,因为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

提示: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作为中心句,领起了下文对儿子优秀品质的记叙,其中充满父亲的赞许和欣赏之情。

(2)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提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人心如海,深而难测;世事如烟,迷离难辨。而儿子心中的那片净土,纯净无染,其中珍藏着最美好的`品质-----善良。这丙句首先概括了儿子的闪光点之一-------善良,继而以三个比喻句对比写出拥有这种品格的难能可贵,充满对儿子的赞许之情,并作为中心句领起了这段文字的内容。

(3)请再写出一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作赏析:

精句:

赏析:

探究点2 文本理解

(4)这篇文章是紧扣什么问题来写的?请你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图。

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对十四岁儿子的评价和希望来写。

给儿子的一封信:一、感叹十四岁是人生中一个台阶

二、欣赏儿子的优点:心地善良 诚实 具有平民思想

三、对儿子提出希望:应有博大的胸怀 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5)作者认为儿子的心地善良表现在哪些事例上?

解析指导:结合课文的相关段落来分析。

主要表现在儿子对大自然充满爱心上:1、别人摘花而生气。2、因砍树镜头而心疼。3、不肯打乱飞的蛾。4、不吃海鲜。

探究点3 综合探究

(6)课文写了大量的事例,举例,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如:开头举“我和你妈妈、你爷爷、你外公”、甘罗、刘胡兰等例子。作用:说明十四岁是人生的一个台阶,希望儿子从小胸怀大志。

(7)这封信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其中主要有哪几种情感?

父子深情:赞许、欣赏之情;希望、渴盼之情。

(8)作者在文中对儿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本文充满了浓厚的父子深情,最突出的是作者对儿子的赞许和欣赏之情。作者认为儿子具有“心地善良、平民思想以及诚实的美德,并高度赞扬他的善良,认为他的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自己反进来也被告儿子的行为所教导。对于儿子的这些优秀的品质,这些修身、做人、处事的良好品德,作者充溢着赞许、欣赏之情。

当堂检测: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谄媚(xiàn ) 熟稔(rèn ) 疮痍(yī)

B、涅槃(bān ) 希冀(jì ) 蹂躏(lìn )

C、呛(qiàng) 嶙峋(xuén 咆哮(xiào)

D、豁达(huò) 凌迟(líng 疮痍(chuāng

点拨:A。谄媚(chǎn)B涅槃(pánC嶙峋(xú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你敬重一切生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生命。

微不足道:微小得不值得一提。

(2)我想:这不就是被凌迟的袁督 师吗?

凌迟:指古代一种残酷的刑。

(3)照片上,孙玉清年轻英俊,而她,连她的儿子,都是鸡皮鹤发,瘦骨嶙峋。

瘦骨嶙峋:形容人瘦得好像要露出骨头。

(4)被马匪蹂躏。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思想会发酵,心理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

思想有时会出现偏差,一个人心理上的障碍是最难克服的,但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要战胜自己。

4、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饱含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和殷切期许。作为胖胖的同龄人,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这封信体现了作者和儿子之间浓厚的父子之情,也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没有代沟,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信中,作者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及祖辈的坎坷经历,对儿子进行教育,在叙述中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给儿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信中提出儿子的优点:心地善良、诚实、具有平民思想,并且都举了很多事实。这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儿子一种无形的鞭策和鼓励。

5、“我总想为你创造条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对作者的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家长总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要从廓身上找自己的影子,想当年,自己如何如何,如今,可不能再让廓受罪,所有家长很溺爱孩子。

6、“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既要珍惜生命”是指要有一个正确的生命观,一个人的生命,不单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关心你的好多人,“又不要太过看重”是说生命旧一个有无,一个人连亡都不怕,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

课堂小结

父亲写给十四岁的儿子的信。父亲凝重起笔,首先赞扬儿子修身做人的良好品德,又针对儿子的弱点提出了希望。文中洋溢着浓厚的父子之情,寄托着父亲的殷切希望。本文是反映父亲对儿子的成长进行谆谆教诲、提出殷切希冀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书信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在日后的书信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我们的探究能力。

课堂评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