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4 16:20:12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一】

1 先找指代在原文中的位置。

2 看前后文,并判断指代的具体内容。

注:指代在原文中有具体内容的,一定要抄全!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二】

作文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它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中考成绩的高低,然而在复习中,学生受素材匮乏、生活阅历少、思路不开阔的`局限,复习效果不是太明显,成为学生中考作文出彩的瓶颈。对此,建议采取三线并行的方法。

一是写作知识专题编导。即就写作过程中的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一周一专题,引例进行知识与写作实践的辅导,辅以片断写作方式,让学生加以练习。

二是鉴赏蓄积,储备素材。“赏”即欣赏佳作。佳作并不匮乏,我们平常的阅读材料就是一个美文库,要在平常的练习中用心体会。“鉴”即借鉴择取。蓄积就是积累写作材料。对于初三学生而言,自己的生活本身就能引发他们纷繁的思绪,临考期间紧张的学习感受,同学间或明或暗的竞争,老师的殷切期望,家长的百倍呵护,同学情、师生情、亲情交织在一起,足以构成一曲情感交响曲,足以为中考作文写作蓄势。

三是各类题型的集中训练。即就中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类型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总之,进行总复习的时候,绝对不能盲目地练题,一定要多动脑子,要多看方向,多研究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率地复习好语文。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三】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具体,科学性(内容),准确性(语言),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例: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例:②、……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始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的改句,哪个句子更好?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 答:原句好,因为原句中“仅仅”一词,更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四】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五】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的基础,在中考试题中占20分左右的分值,考查内容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语音、汉字、词语的运用和语法、标点、句子的实际运用以及文学常识和诗句的默写。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应将所有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强化记忆,用做知识卡片、读背、默写、听记的形式熟记于心。字词音义、诗句默写等内容,可每周进行一次默写训练,这样不仅能熟记,还能记得准确,保证在考试中不丢失分数。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六】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段落或文句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引用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9、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0、引用说明:A、引用具体的事例;B、引用具体的数据;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C、引用、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果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与实际不符合。

2023中考语文作文话题分析指导【七】

叙述:对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待,基本表达方式

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人物描写肖象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交待环境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夹叙夹议: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