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南京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怎么写)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南京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怎么写)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3 13:18:33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南京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怎么写)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一】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朱元璋与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就在梅花山上。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梅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层层叠叠。五颜六色的梅花像给这座山披上了一件花衣,美丽而又高贵。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人海,一种淡黄色的梅花逐渐显现出来。我凑近看了看,花瓣圆圆的,花萼是与众不同的绿色,所以被称为绿萼梅。它的花瓣晶莹剔透,上面有些浅褐色的小斑点,看上去十分俏皮可爱。闻起来不像之前刚进来时的宫粉梅那么浓烈,却有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清香,一点儿也不刺鼻。它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像婴儿的皮肤似的,又滑又嫩。

再往上走,便到了山南侧的神道,上面有狮子、马、象、骆驼等六种石兽,每种两只,栩栩如生。

走过神道就到了明孝陵。“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地,占地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老师说道。

首先,是三座类似北京天安门广场金水桥的御河桥。接着,是一道巨大的金门,门墙上挂满了爬山虎,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年代久远。进了门,里面树木葱茏、山水环绕,景色十分秀丽。再往里走,就可以看见孝陵门了。

进了门,也就到了孝陵殿,里面有一只石龟,龟背已经被人摸得十分平滑,据说这是一只守墓神兽,难怪这么多人来摸,或许是想沾沾祥气吧!

最后,我们从远处眺望了一下正墓便原路返回了。

梅花山历史悠久,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被它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优势所吸引,听老师说现在它已经成为中国梅文化中心了。

天下第一梅山,果然名不虚传。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二】

正月十四,又适逢开学第一个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乘车来到夫子庙游玩。

刚一到夫子庙正北面就看到一个大牌坊上面写着“南京夫子庙”五个大字,牌匾下面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使得牌匾上的字变得更加灿烂耀眼。我们沿着牌坊下的道路跟着蜂涌的人潮边走边欣赏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绚丽多彩的花灯。

来到正中间孔子庙门口,只见大成殿发出万紫千红的光,好奇的我便走了进去。一进门,我就看见正中央放了一个用青铜做的孔子塑像。只见他两手放在身前,左手搭在右手上凝视着前方,神态庄重。再往里走两庑廊环抱,这就是当年孔子的七十二贤人牌位。那儿的笔墨纸砚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在博物馆中我又发现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只见他右手拿着书,左手握拳放在身后,好像在一边读一边在思考着什么?让我也感受的圣人知识渊博。

看完孔子的故事和庙中各种各样的花灯,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只见从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文德桥上欣赏夜幕下的秦淮河,有的在拍照,有的正在欣赏和对岸墙壁是栩栩如生的而龙戏珠,还有的排着队等待登游船。

接着我来到了孔子庙的东侧这里是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之一孜“江南贡院”拱形的门,门两边还有两位魁梧的将士站在门口。仔细端祥它们个个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在它们上面还写有“为国求贤,明经取士”八个大字。里面一张张整齐的桌子排列着,最上面是主考官的位子,他瞪大双眼,环顾四周,生怕有人作弊。

这就是夫子庙,无论平时和节日那里的景色都是美不胜收。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三】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老师就布置这学期学校将开展一次南京研学活动,上个周末我期待已久的旅行终于开始了。头天晚上我激动得几乎没睡好觉,生怕错过了这次活动,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等待大客车的到来,研学老师一说可以上车了,我们就兴奋地上了车,找好座位坐好。

经过三四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南京航天大学校区,等车停稳我们蜂拥而下,在车旁排成三列纵队进入南京航天大学餐厅吃午餐,听南京航天大学学霸进行演讲,我们知道了机器人的特点和它的平衡原理,我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下午我们瞻仰了南京中山陵,近距离的攀爬中山陵,中山陵有三百多个台阶,分八个平台。上了中山陵的顶层后,我才领会到叫“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面的人全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黑点,像一只只小蚂蚁似的向上爬,迎着扑面而来的风,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晚上我们去了汤泉宾馆就餐,并举行就餐感恩仪式,吃完饭还举办一场晚会,我们每个小队都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也让我大开眼界。之后老师带着我们去基地住宿。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南京大屠纪念馆,这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在1937年三十多万中国人在这被日军残忍地夺去了生命,在这里一颗石子就代表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这里,曾经流成河,染长江,红的江水流淌了四十多天!日本人是毫无人性的,他们侵占了南京就下令腥屠城,南京的人民还没有清醒就被残忍地屠,南京城的上空回荡着鬼子的尖叫和中国人的哀嚎。人们不顾一切的跑啊逃啊,只为逃离恶魔的枪口,可这一切似乎都是徒劳的,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倒在人堆上,多么可恶的日本人啊,连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放过!整个南京尸横遍野,流成河,当时的场面是多么惨烈啊!我们在馆内将亲手折的千纸鹤放在纪念台上,寄托我们的哀思。临走时在纪念馆前郑重宣誓,我们将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一雪前耻!同时我也感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下午我们来到南京博物馆,先参观了历史馆,见识了许多珍贵文物,有陶瓷,青铜器等。我们还参观了民国馆,感受了民国时期的生活气息,我还在那里买了一条手链呢!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要回家了,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呢!相信你们听了我的讲述,对南京也有了些向往与期待吧!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四】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向往以久的六朝古都南京旅游。

天气很是炎热,我们第一站来到最富盛名的中山陵风景区,这里有两个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中山陵和明孝陵。从中山陵下来时,走了两个小时才游览完“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

妈妈提议我们要到明孝陵博物馆去看看,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带来了丝丝凉意,刚进大门,先看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及他的养子们的浮雕,展现出朱元璋雄才大略的英雄气概。还有明孝陵神道上的骆驼的浮雕,这些白玉浮雕都栩栩如生。旁边还有一副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据说因为把朱元璋画得太丑,很多人因此被,使得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变得很神秘,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看完浮雕,我看见前面有个大展厅,原来是明孝陵的出土文物。有四个玉雕走兽,分别是龙、虎、狗、豹。可惜狗的头已经没有了。

在这批出土文物里,令我最吃惊的要数滴水了,这里个石盘,上面刻着龙、凤凰….古神话中的动物活灵活现,我们祖先的工艺水平可谓巧夺天工。

展厅的地下室,一路沿着精美的石阶,欣赏着出土的官窑烧制的各种精美的瓷器,还有很多古代女子戴的装饰品,金子和银子做的耳环和凤凰头饰美极了。我仿佛回到了600年前,看到这片土地上,勤劳的工匠们辛勤、忙碌的身影,为他们精湛的技艺折服。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晚了,参观结束了,我的脑子还浮现各种展品,深深为我们祖先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五】

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今年我非常幸运,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南京游玩。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那里有许多人们值得游玩的地方:秦淮河、玄武湖公园、中山陵、总统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夫子庙了。

说到夫子庙,就不得不赞美它丰富的文化底蕴、著名小吃和热闹景象了。一进夫子庙门口,就看见高大的牌匾上刻着“夫子庙”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使得夫子庙更加锦上添花。忽然,一股香香甜甜的气息隐隐飘来,馋得我垂涎欲滴,走近一看,原来是我最喜欢吃的棉花糖。小吃一条街上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卖银饰的、卖手镯的……突然,我看到一家卖老鸭粉丝的店铺,便央求爸妈去,正好我的肚子响起了午餐铃。过了不一会儿,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鸭粉丝盛现在我的面前,鸭粉丝是南京著名的小吃,我只有一次机会品尝美食,所以我迫不急待的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到了晚上,我们该去夜游秦淮河了。

我们一家三口坐着画舫观赏秦淮河的美景,秦淮河对面的墙壁上大型龙灯栩栩如生,两条巨龙仿佛要腾空而起,五彩缤纷,光彩照人。我们路过了王昌龄和李香君等名人的故居,到处是绚丽多彩的灯光。每一幢建筑都是光彩夺目、流光溢彩。灯光倒映在秦淮河面上,仿佛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南京之行短暂却很愉快,我想以后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再一次看看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巍峨雄伟的中山陵、景色宜人的玄武湖……南京再会!

南京老门东游记作文600字【六】

研学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将出发去第四站——南京博物馆。

在车上,导游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南京博物馆又简称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这座博物馆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共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馆藏数量居中国前三。”

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南博,近距离地观察那些文物。那里面的文物可真多呀!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官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剌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

我们观赏完了南博的上层,我们又顺着楼梯来到了下一层,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南京。我们一家商店、一家商店地看,有卖烟脂粉的,有卖糕点的,有卖首饰的,还有卖衣服的,都带有古典气息。

导游老师先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杂货店,又去了别的店,每到一个店我们都买了不少的东西。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卖雨花石的商店,里面的雨花石在水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诱惑着我们这些外地的游客,可惜我们这些小学生只能捡便宜的买几个当作纪念品,等我长大了,一定会买几个大点雨花石收藏。

最后,我们还是满载而归地走出了南京博物馆,但心中依恋之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