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该不该实行干部轮流制三年级作文)

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该不该实行干部轮流制三年级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0 22:59:23
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该不该实行干部轮流制三年级作文)

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一】

今天我们一起在班里重新评选中队干部。因为大家都想做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所以大家都很踊跃。

评选规则是:一个中队干部站到前面,大家投票选举,别的同学觉得自己的票数比那个同学票数高,他就可以站起来攻擂,如果他成功了,就可以代替那个同学的职务,如果他失败了,擂主继续保持。到了于佳鑫的时候,我想:“她是我的好朋友,不管怎样我也不想让她落选。”结果,刘佳宇的票数是攻擂中最高的,也超过了于佳鑫,所以,刘佳宇就代替了于佳鑫的职务,于佳鑫很伤心,不过她还是勇敢地再一次去竞争别的职务,但是,她还是没有成功。评选结束后她伤心得都哭了,我也很为她伤心。不过我想告诉她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呢?加油吧!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做得更好,以后还有机会。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班建立的更好吧!

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二】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明天就要竞选班干部了。其实,昨天晚上我已经把写好了。去年我是宣传委员,今年我还要当宣传委员。

竞选班干部开始了,首先是竞选班长。丁老师说:“要选班长的快上来!”“呼”的一声,班上的三个人像一把在空中飞驰的箭,冲上了讲台。胆大的丁群航讲了起来,等三个人都讲好了。老师说:“同学们,开始投票吧!”最终当选的是丁群航。接着竞选的是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看到同学们个个踊跃地参加,我也想冲上去。到了宣传委员竞选,我一个箭步地冲上讲台,有点慌但是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参加竞选宣传委员的在三个人,等我们全部讲完,投票开始了。我的心“砰砰”的直跳,投票完闭。周文瀟29票,我20票,陈炳烨18票,真是个有惊无险啊!后面是竞选体育委员,一下有十几个人跑上了讲台,让我们坐在位置上的人大开眼界!投票结果是陈俊达和俞海正。今天的竞选班干部真激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为班级出谋划策,担当责任。努力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成为一名好班干部!

班干部轮流制的作文指导【三】

现代决策非常重视辅助决策机制的构建。完善的辅助决策机制,无疑是校长办学自主权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日本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应现代决策理论发展趋势,通过学校职员会议、协议会、评议员制度和顾问制度携手,共构校长辅助决策机制。

1.学校职员会议

“职员会议”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定期举行的会议。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情也可随时举行。日本中小学中普遍设有职员会议,审议讨论学校的一些重要事项,这是教职员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渠道。但是职员会议的设置、构成和运行,一直是依照惯例而行,没有法令上的明文规定。于是关于职员会议的性质和功能,究竟是校长的咨询和辅助机构还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莫衷一是,影响了职员会议辅助功能的充分发挥。鉴于“职员会议”性质不明确的状况,在2000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中,“职员会议”被定位于校长的辅助机关,校长成为“职员会议”的主宰。但另一方面,校长也有责任把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经营方针,以及有关校务方面的决定告知“职员会议”,并听取教职员的意见。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由于教师拥有“掌管儿童教育”的权利,因此校长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可见,现在“职员会议”的组织活动,更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特征。2000年1月《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的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职员会议的辅助功能,职员会议是由校长主导、促进教职员间沟通、辅助校长决策的机构,它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校长的领导权,协助校长进行正确决策并更好地贯彻决策。这将有助于完善校长决策机制。

2.学校协议会

现代新型的学校制度特别注重建立具有亲地域性的开放学校,以改变由于封闭办学造成的地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感,使学校走向“社区的学校”。同时,家长、居民和企业的参与也是提高校长决策质量的保证之一。日本此次改革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学校协议会的作用。日本的学校协议会是依各学校或地区的需要而设、结构弹性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校长为核心的辅助管理机构,促使校长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地区社会的理解和需要,是家长居民和职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决策水平。日本学校协议会尽管从构成上类似于英国的学校理事会和美国的学校委员会,都包含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职员代表,但其所履行的职能却与英国学校理事会、美国学校委员会有本质上的差异。英国学校理事会的构成、选举和职能是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依据,有着包括参与校长任免在内的实质性的学校管理权限;美国学校委员会,以芝加哥学区为例,是以1988年的《芝加哥学校改革法》为依据构成和运作的,直接参与校长的选聘、签约和履职考核、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和教职员聘任等工作,也具有实质性的管理职能。

3.学校评议员制度

2000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明确规定设置学校评议员制度。学校评议员由本地区各行业推荐,经校长决定,由当地教育委员会委派一定的校外人士担任。职责是应校长要求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使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校长每学期都要与评议员逐个会面,听取其对学校管理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决策更加符合学校所在地域社会的实际状况,更加符合本地区儿童的教育需要。这并非一个合议制的委员会与许多地区业已存在的学校协议会不同,该制度注重评议员作为个人的看法。虽然法令并未规定每所学校必须设置,但事实上学校评议员制度推行非常迅速。据文部省2001年4月1日调查,都道及县立学校(含指定都市立学校)中已设置学校评议员的占57.5%,市町村立学校中占41.9%。另据文部省调查,有47%的公立学校已经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30%的公立学校准备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日本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彩虹计划)》还将学校评议员制度确定为改革战略重点之一。

4.学校顾问制度

在日本中小学校经营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欺负行为、精神压力、不想上学、班级崩坏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学校病”的出现。这些问题往往又不是学校自身所能解决的。为了解决学生和教师在这些方面的困惑和烦恼,各地方政府先后采取了建立教育相谈体制等办法。1995年起日本政府文部省决定向学校派遣“学校顾问”,正式导入学校顾问制度。学校顾问往往由心理专家组成,每周两次到学校进行教育相谈指导,各地政府部门、学术研究团体、民间团体等也相应设立“适应性指导教室”、“心的教育相谈”等机构,广泛参与学校教育经营,以防止出现校内暴力、欺负行为、不想上学等,提高教育质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