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第十二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大赛)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第十二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大赛)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0-20 11:47:03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第十二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大赛)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一】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万历十五年》,不止这一年。

在历史书中,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是带领

大概是我学识浅薄,刚翻看这本书时,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认得戚继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继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军官的任命多数以“世荫”的形式而继承父业。任命的程序相当复杂,大致是高级将领的子孙需要降几级继承,低级军官则无需降级。中期开始,情况稍有改变,推行武试,任何有志于成为军官的人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取得进身之阶。但事实上由考试及格充当军官并上升为高级将领的,可谓绝无仅有。而且这种武生的考试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由文官主持的笔试,其要求不过是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各处所开办的“武学”,也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其教学进度,以“每日总授不过二百字”为原则。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就显得弥足珍贵。

戚继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铁一般的纪律,这是戚继光的军队取胜的必要保证。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唯一因素。

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书中所认识的戚继光,那个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这本书中,还有我们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结权臣张居正,曾花重金购买美女作为礼品奉给张居正;他崇尚迷信,亲自设计制作各营连的军旗,在军旗上绘绣天上的星星或者传说中鸟首人身的图象,以象征他们的指挥官。他重视黄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训话的时候,又常常提到善恶的`因果报应;这位民族英雄的结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荣耀。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张居正后7个月,他被调任为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继光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经遗弃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令人唏嘘不已。

我也不曾想过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凉,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戚继光相去甚远。但细想,却又似乎是合理的。一个人的存在,是立体的,总有一面被阳光笼罩,也因为这抹阳光,这个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处于阴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阴影里身上没有一丝光亮,却没人可以做到无角地被光亮笼罩。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二】

一直以来,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在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他一,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

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却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

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

《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三】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小王子走啊走啊,穿沙漠、翻山岩、过雪地,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发现了条大路。 这里条条大路都通向人们居住的地方。

“你们好。”小王子说。

这是一个玫瑰盛开的花园。

“你好。”玫瑰花们说道。

小王子瞅着这些花,发现她们全都跟他自己那朵花一模一样。

“你们都是什么花?”小王子惊得发呆,问她们道。

“我们是玫瑰花。”玫瑰花们说道。

“啊!……”小王子说。

他感到自己十分不幸。他的那朵花曾对他说过,她在宇宙间是独一无二的一种玫瑰花。可是现在,仅此一处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花!

小王子自言自语道:“要是她看到这些,她定会很生气的……她会咳嗽得非常厉害,甚至装,以免别人耻笑。而我呢,就不得不装出照料她的样子,因为不这样的话,她就叫我丢脸,也许真的会去……”

接着他又自语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其实我有的仅是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花。这朵花,连同那三座高不过膝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也许是永远熄灭了,这一切都不会使我成为一个极其伟大的王子……”想到此,他一头扑在草地上哭了。

这时来了一只狐狸。

“你好。”狐狸说。

“你好。”小王子彬彬有礼地回答。他转过身子,但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底下……”那声音说。

“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

“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

“来跟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向狐狸建议说,“我苦恼极了……”

“我不能跟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你驯养呢。”

“啊!对不起。”小王子说。

但是他思索了一阵子,又说道,

“‘驯养’是什么意思?”

“看来你不是此地人,”狐狸说,“你来寻找什么呢?”

“我来找人。”小王子说,“‘驯养’是什么意思?”

“人,”狐狸说,“人有枪,他们打猎,这可真讨厌!他们也养鸡,这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你也找鸡吗?”

“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驯养’是什么意思?”

“这是早就被人忘了的事情了,”狐狸说,“它的意思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当然啦,”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跟成千上万个男孩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那时候,我在世界上只有你,你在世界上只有我……”

“我有点明白了。”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把我驯服了……”

“这是可能的。”狐狸说,“在这个地球上,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哎呀!这不是在地球上的事。”小王子说道。

狐狸显露出非常惊奇的神色。

“在另一个星球上?”

“是的。”

“那个星球上有猎人吗?”

“没有。”

“这可真有意思!那么,有老母鸡吗?”

“没有。”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狐狸叹息道。

可是,狐狸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我捉鸡,人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模一样,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样。因此,我感到有些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会充满欢快。我会分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使我躲进洞里去,而唯独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唤我出洞来。再说,你瞧瞧!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狐狸说到这里就不作声了,它久久地看着小王子。

“请你……请你驯养我吧。”它说。

“我很想驯养你,”小王子回答,“但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得去寻找朋友,我还有许多事物要认识呢。”

“只有被人们驯服了的事物,才能为人们所认识。”狐狸说,“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要是你想交一个朋友的话,你就驯养我吧!”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小王子说。

“应该很耐心。”狐狸答道,“开头时你就这样坐在草地上,要离我稍远些。我偷眼看你,你什么也别说。言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你每天都可以坐得离我更近些……”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在同一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愈是临近四点钟,我就愈是感到幸福。四点钟一到,我就会坐立不安,惴惴不安起来;我将发现幸福是有代价的!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好心理准备了……这需要养成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小王子问。

“这也是一件早就被人忘掉了的事情。”狐狸说,“所谓习惯,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的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的时刻。比如说,捉我的那些猎人们就有个习惯。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外出散步,一直走到葡萄园。如果猎人们随便什么时候都跳舞,每天又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日子了。”

就这样,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分手的时候快到了,狐狸说道:

“哎!我肯定会哭的。”

“这是你的过错。”小王子说道,“我本来一点儿不希望你难过的,可你偏偏要我驯服你……”

“是这样的。”狐狸说。

“你都要哭出来了。”小王子说。

“当然。”狐狸说。

“可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呢。”

“由于麦子颜色的缘故,我还是得到了好处。”狐狸说。

然后狐狸又说:

“你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玫瑰。当你回来向我告别的时候,我将赠你一个秘密做礼物。”

于是小王子就跑去看那些玫瑰。

“你们一点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花,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她们说。 “没有人驯养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养过任何人。你们就像我的狐狸过去那样, 它那时只是一只与成千上万只狐狸一样的狐狸。可是,我现在已经和它交上朋友,它现在就是世界上一只独一无二的狐狸了。”

这时,那些玫瑰花们感到难为情。

“你们丽美,但是你们空虚。”小王子仍又对他们说道,“没有人能为你们去。当然,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会以为我的那朵玫瑰花和你们一样。可是, 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都名贵,因为她是我浇灌的花。因为她是我放到玻璃罩下的。 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除了两三只变蝴蝶的幼虫外都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听过她倾诉愁苦和自夸自赞,有时甚至还倾听过她沉默无言。因为她是我的玫瑰花。”

小王子又回到了狐狸身边。

“再见。”他说。

“再见。”狐狸说。“这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很简单: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到事物本质的。”

“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

“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这才使她变得如此名贵。”

“正因为我在我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

“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真理,”狐狸说,“但是,你不应忘记它。你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永远负责。你要对你的那朵玫瑰花负责……”

“我要对我的那朵玫瑰花负责……”小王子又重复着,要把它记在心肩膀。

(选自《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胡雨苏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如果有人向你问起他们谈了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些关键词概括他们谈话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30分

2、狐狸对“驯服”的理解与我们的有些不同,里面包含一些特别的东西。请根据你对它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列举两则现实生活中有关“驯服”的例子,并阐释说明,不少于200字。(70分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四】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年号万历。

这不是一本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历史调侃小说,而是一本明史研究专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选取了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围绕发生在这一年以及联系前后几年的事儿,观察着明朝的走向。

书中介绍的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曾经有过片面印象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包括万历皇帝。读罢此书,明朝人物的形象从书本中只言片语的`介绍充实成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形象。万历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实,平静水面下已经暗流涌动,这一年发生的小事,将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澜。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张居正一章,曾经路过张居正故居,那时还不知道张居正是谁,看完才明白,张居正辅佐幼年的万历,鞠躬尽瘁,后因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了宰相一职,所以皇权打到了顶峰,但是没有宰相,政务缠身的皇帝就疲惫不堪,所以有人查阅史料证明了朱元璋当时有多么兢兢业业,皇帝是一个没薪水,不升职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乐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个朝代,木匠,和尚,画画,反正就没几个喜欢上朝的,等到勤勉执政的崇祯皇帝即位,明朝已经行将就木了。

还有戚继光,影视剧中的明朝无非两件事儿,要么东厂西厂锦衣卫,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乱。戚继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英雄,事实上他的确是,但是戚继光只是守土,并没有建功立业,倭寇渐渐平息之后,便被调往京蓟,拱卫京师了。

读明朝的政治会觉得很有趣,中央虽然集权,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征兵募粮之类的机构,沉浸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资源协调交由下层地县自己组织,明朝的执政是以传统儒家观念,用道德约束将整个国民塑造成简单的个体,尊老爱幼,明礼诚信,所以从这方面去看,做一个明朝的子民还是挺好的,当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五】

改写《十五从军征》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我,一个人走在回乡的路上,向东遥望故乡,竟是那么遥远,一想到多年未向爹娘尽孝,泪水不觉沾湿了我的衣襟。我牵着一匹老马,蹒跚前行,马背上驮着少之又少的干粮,却还有那么遥远的路程要走,倘若我饿他乡,也没人会注意到吧,家中的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在窗前翘首企盼,企盼自己的那个儿子归来,思及至此,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过一重重,淌过一条条河,家乡已在前方,眼前的这座山却隔断了我的去路,我小心翼翼地绕着山脚的挪着脚步,正当我以为前方无路可走时,一座村庄赫然出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小时候离开家乡,直到如今退伍才回来,淳朴的乡音虽未改变,那斑白的两鬓却昭示出我的苍老,不知是否有人能认出我来。.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村雨晴。山村的农户柴门外静悄悄的,只有一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缕缕炊烟在雨后的天空中冉冉上升。我走到这家门前,轻轻敲门,一位农妇打开了门,问道:“这位老人家,请问您有什么事?”“你好,请问林家在哪里?”农妇疑惑地看着我,说道:“在那边”我望着她指去的方向,眼前的一切让我大吃一惊——那高低不平的坟墓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双眼,想当初,我出征时,父母正值而立之年,岂料今朝,我归来日,却是如此景象!我不忍想到母亲临终前呼唤着我的名字,而那个儿子,直到她去世,都无法回乡探望,一想到这里,不禁老泪纵横,心肝俱裂!

杨柳青青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一场细雨过后,天刚放晴,柳叶的颜色已变得翠绿,枝头上的残花已经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黄莺。门旁的柳树依然在这里,梦里的人儿却是始终不见。墙边有一个狗洞,一只兔子正探头探脑地从狗洞里走出,不计其数的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好不自在!昔日的家,今日却成了如此模样,庭院中长着茂盛的谷子,井边的野菜更是数不胜数,我缓缓地走到井边。.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我看向井中的人,心中不免惆怅万千,谁会知道,在那明亮的镜子中,只有我的形影自相怜悯。

唉!不知今后我又能何去何从?!

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初中组【六】

看一个时代的功过是非不能只从一个层面来看,应当从多角度来分析,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时,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该时代的成败得失。从得失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鉴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上,使我们有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帮助我们不断地调整思维状态。以史明志,以史鉴今,《万历十五年》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多读的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为名,展开话题论述了万历年间的诸多方面。万历十五年虽看似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一年之后好多小细节的变化却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还在于事物肇起之初处于酝酿中的有机结合和变化。作者从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多个章节写了万历年间的各种风俗制度等。

首先,万历皇帝。1572年,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学,万历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长进。万历小皇帝谨遵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尊师敬长辈。首辅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左膀右臂,万历小皇帝的课业由他来把关教授,政府众多的重要决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对张居正充满了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且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真是皇恩浩荡。幼年的万历皇帝对这种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谢,可是等到他成年后开始拥有自主的决策权时,他奋发图强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开创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可美好的愿望或者是蓝图总是事与愿违。当一个时代的轮轴运行到最后时,一些制度或者是陈腐的事物会成为这轮轴中的一些颗粒,阻止社会的进步发展。到了万历年间,整个朝廷成了一个运行缓慢的机器,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加于皇帝身上的义务越来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为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这时,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权利实行权。比如,在立储君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了很多年,最终以万历的沉默和消极抵抗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因此,一个时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和治理权,或者有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界定各种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顺利下达,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时代才会有快速的发展。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功过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辅政的期间,整个朝廷风平浪静,虽然也有暗涌翻浪,但相对来说还算太平。而且张居正精明干练,做出不少令人赞佩的政绩,实际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过的一面,在万历皇帝亲政期间,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国家大局也好,张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万历皇帝上书,经过皇上的允许后,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过程仿佛架空了万历皇帝的权利,张居正以自己的门生和同僚为棋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间接地施政,而欺骗了皇上,这是欺君之罪。在张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荣华富贵、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由于惧怕张居正的权力威严,众多内存埋怨的官员都沉默下来,而等到张居正离世后,酝酿很久的口诛笔伐在短时间里爆发了。在事实面前,万历皇帝看清了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将更多怨恨凌驾于恩情至上,坚决地清算了张居正各种过失。张居正在位期间,由于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下领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无限的权力和富贵,但他并不能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失去了标准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从而引火烧身。

再次,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放弃了张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申时行在万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当百官的意愿无法在皇帝面前通过时,一些牢只能发泄给首辅申时行。当万历皇帝要将意愿付诸实施时,百官以儒家伦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规范为说辞阻止万历皇帝。比如,在立储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种事例来劝解万历皇上,可是双方的均不退让使朝廷陷入了消极状态中,而申时行没有能及时化解这种症状,他应当为这种过失负责。申时行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比如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而“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一个是不断成长的皇帝,当遇到施政的强大阻力后,消极地面对朝政。一个是大权在握,精明练达,却最终不得以善终的张居正。一个是处处努力地营造和缓的政治环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众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时行。从他们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针政策等多个角度看出来,整个时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烙印,其身后所留下的诸多评论值得我们当下之人为之深思和学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