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汶川作文(汶川蓝田溶洞300字小作文)

游玩汶川作文(汶川蓝田溶洞300字小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9-27 18:25:07
游玩汶川作文(汶川蓝田溶洞300字小作文)

游玩汶川作文【一】

一开始说去汶川,我是拒绝的。舟车劳顿对于我这样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但在大伙的鼓动下,我还是来到了5。12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那场地震的场景及那些抗震救灾故事,虽说当年通过电视有所了解。但当走进汶川震中纪念馆时,还是被身旁的文字、图片、模型及震后遗留的物品深深的震撼了。那些书包、那些玩具都安静的躺在展馆里,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人、一个故事,这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泪腺。

但在悲伤过后,那种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另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馆中陈列在墙上的"鸡毛信"了。鸡毛信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在那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有着成千上万等待救援的人们的危机时刻,由官兵从震区徒步传递灾情的方式仍然是能够发挥作用的。那几十封"鸡毛信"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都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反应伤亡人数、灾情及所需物品等。字迹潦草,说明时间紧急仓促;纸张褶皱,说明路程遥远。这一封封鸡毛信背后,关系着的无数的灾后人民及关心他们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一趟旅途给了我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更懂珍惜、更懂感恩。

游玩汶川作文【二】

2008年5月12日,新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哀悼日——汶川地震诞生了。

这一天,我们在学校里举行了哀悼仪式。这天天色格外阴冷凄凉,花草好像也失去了活力,路出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我的心情也难以平静。

哀悼仪式过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捐款,老师也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来,我也加入了这支爱的队伍,尽了一丝自己的绵薄之力。

捐款活动过后,我回家了,心里无限伤感,想说什么却无从说起,在家里打开电视就看见汶川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看到昔日一幢幢房屋如今化为尘土,我的心里难受极了。突然,电视里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母亲和她的孩子被救援人员救起,当救援人员把那位母亲从废墟中救起时,这位母亲已奄奄一息了,但口中却仍喊着:“宝宝,你没事吧,宝宝。”看到这里,我留下了眼泪,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没完没了。

此时,另一幕又展现到我眼前,擦了擦眼泪,只见一个女孩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她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头发又黑又长,嘴唇因长时间没有喝水而干裂,但她却向救援人员露出了微笑,嘴里发出沙哑的声音:“叔叔,谢谢你。”那时我分明看见救援人员留下了眼泪,那是感动的眼泪啊。救援人员将自己的水壶递给小女孩,虽然小女孩内心十分渴望喝水,但是她却只抿了一小口就还给了救援人员,嘴里勉强发出了甜美的声音:“叔叔谢谢你,我不渴了。”可实际上小女孩的嘴唇仍然干裂着。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女孩啊!

当问到小女孩的父母时,小女孩哭了,她抽泣着说:“我爸爸和妈妈在地震中牺牲了。”救援人员觉得自己的话伤害了小女孩,安慰她说:“小姑娘,别太伤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一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不快乐,你一定要振作啊。”

小女孩停止哭泣,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微笑着说;“谢谢叔叔,我会振作的,我会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让父母以我为骄傲的。”这又是多么坚强的女孩啊。

游玩汶川作文【三】

发生地震后,北川某镇的中心学校几百名学生除了校长与鼓队外出幸免于难,能够逃出去的人寥寥无几。但在废墟中,学生们并不哭泣,而是相互鼓励、唱歌、念诗、点名,每一次点名都会有几个学生支撑不住,离开人间。终于,救援队来了,校长和鼓队来了,奏响了生命的鼓点。在抢救一位小女孩时,她却要求先救别人,最后,自己却被截肢了,而她的母亲,一直在旁边看着,为自己能拥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第二天,受了伤的同学老师绑着绷带在那面不倒的红旗前为已逝的师生哀悼。

多么高尚的品格啊!在这样的生抉择中,能有多少人可以毅然地将生的机会留给别人;在水瓶打翻,只剩一小口的时候,又有谁,可以慷慨的将它与几十号人分享呢?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如此,并且称这些人为“傻子”,然而,就是这些“傻子”撑起了一个国家的希望,用自己的躯干为祖国的花朵们抵挡住了这毁灭性的灾难,正是因为这些“傻子”才使中国可以如那面红旗一般傲然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傻子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游玩汶川作文【四】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安详而美丽的四川汶川小城,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顿时,许多建筑便化为乌有,就好似世纪末日来临了一样。

许多人在废墟中哭泣,这真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情况紧急,四面八方的搜救队员赶紧奔赴现场。

大概是地震的影响,汶川的天空出奇的暗,它倾斜着,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跨下来。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异味,似乎是亡的气息。

在一座普通居民房的废墟下,一对母女困在了里面——一块预制板封住了出口。这小女孩大概有七八岁吧,红彤彤的脸蛋格外引人注目,就像一个大苹果。她面对着可怕的大地震,眼神显得恐惧不已。她的妈妈很年轻,脸上有几道痕。她紧紧抱着女儿,时不时安慰道:“没事的,搜救队员叔叔一定会把我们救出来的,乖,不用怕……”

在乱石堆之下,恶劣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就好似来到了阴暗,潮湿的水牢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食物已经全部吃完了,这可这么办?无奈之下,母亲为了不让女儿饿着,用牙咬破手指,喂自己鲜红鲜红的给女儿。这是多么痛苦的过程啊!而女儿也很知情达理,尽量咬着牙忍住饥饿,常常对母亲说“我不饿”之类的话语,让妈妈少担心,少流。

在互相帮助,关心的情况下,搜救队员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女俩。可是,她们竟然在废墟里活了整整四天,超乎搜救队员的想象刚从废墟里抬出时,母女俩大哭了起来。这哭是胜利的哭,是坚强的哭,让失去亲人的地震幸存者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精神,使得这对母女平安获救。做为一个即将走出社会得人,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才能使社会的蓝天更加湛蓝!

游玩汶川作文【五】

前言: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的土地像脆弱的纸片挂满了伤痕;开裂的地面声声呼唤:汶川不相信眼泪!

汶川不相信眼泪,团结托起了朝阳,绽放曙光。片中的你们,年幼的你们,当灾难降临,当黑暗笼罩,当恐惧袭来,当希望与失望不断的交织着发生在你们身边时。你们用团结在无边的黑暗中燃成一秉蜡炬给自己,更给身边的同学带来希冀;你们举起虚弱的小手,用颓废的石块敲击着水泥板,发出“咚咚”的声音,我知道,我们都知道;那简明的敲击声是你们对生命的呼唤,更是你们对同伴的鼓励;你们抬起受伤的手,重重地敲击生命着的鼓点,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你们忍着痛尽力地敲响鼓点只是想告诉埋在废墟里的同学们,“没事,有我们在你们身边哩。”你们又动起手了,汲满了水的布条在一个接一个地从你们传递而过,你们欢呼,举起手中的布条——“干杯!”你们笑着,在黑暗中,在恐惧中,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你们,笑了,而我,早已被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知道,我明白,你们用事实告诉我——汶川不相信眼泪,团结才是力量!

汶川不相信眼泪,师恩点燃希望,驱除阴霾。片里的老师啊,是真实的老师。在师恩的沐浴下,再大的阴霾也将被驱逐。“娥曼”,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在真实世界的姓名,但,没关系,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你和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叫做……“老师”!你的臂膀同样柔弱,你的身体同样单薄,可你,却用柔弱的肩膀护下学生的生命,用单薄的身体撑起爱的晴空。你一次又一次的点名,回答的人却越来越少,你一声又一声的唱歌,呼吸却越来越困难。可,你知道,你不能垮,还有那么多的学生需要你,你努力地提高声音安慰学生。感人的画面一页页掠过眼前,感动的情愫越积越多,“平凡”的你给我们最多感动:汶川不相信眼泪,师恩最是难忘!

汶川不相信眼泪,爱心拂去黑云,晴空长驻。崩裂的地面仍在摇晃,大地的伤口越发开裂,一抹深绿冒着余震的危险在陡坡上穿梭,肩上扛着沉重的器械,脚步却一点也不敢放缓。晃荡的大地动摇不了你们的决心,滂沱的大雨冲刷不垮你们的勇气。没日没夜,一天又一天,极大的劳动量,却只能啃点面包喝些水,甚至,连这些都没有。你们毫不在乎,毫无怨言,你们说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你们敬了个军礼便开始争分夺秒的`抢救幸存者,我看到,我甚至看到你们当中有许多人用泣的手挥舞着挖掘,奋斗,奋斗,再奋斗,你们擦了把汗留下一句“时间就是生命”便继续埋头苦干起来。依稀地看到有不少国际友人穿梭其中,我的心莫名的感动。我知道——汶川不相信眼泪,爱心才能抹去黑云,让圣光再沐神州!

汶川不相信眼泪,团结、师恩和爱心交织成一翼,那是天使的翅膀,用最炙热的情素,守护着这个世界。

汶川不相信眼泪,它让我学会团结,让我感怀师恩,让我明白大爱无疆,汶川不相信眼泪,逝者已过,生者何为?警钟更鸣…… ——后记

游玩汶川作文【六】

今天学校组织高年级的同学们到泉州影剧院去观看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一路上,同学们激动着,兴奋着,期待着会看到怎样的一部剧。

电影大概讲述的是四川汶川某一所中学初三三班的同学和老师在地震发生后被掩埋在地下。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心,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他们聊天、唱歌,等待着救援。最后解放军赶到,救了所有人性命的故事。

电影里真挚的情感着实感人,好几次让我流下晶莹的泪珠。我认为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萧远说的:“我的遗言是:‘我后悔没有说一句话,我想对班长说,香包,你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这句话体现出了他们之间的同学情谊。那深深的友情,是怎样装也装不出来的。而我最喜欢的是萧远把布条用钢筋伸到小雅水瓶下的水洼,沾满水,像接力一样传给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那时,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像瀑布一样:“哗哗”地流了出来——“患难见真情”。平时被同学们评论为:“娇生惯养”的萧远为了同学和老师们用尽全身力量,想尽办法,让同学们喝到了水。这是怎样的一种付出啊!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愿意向萧远这样付出呢?

地震让房屋倒塌,让生命逝去,让泪水溢满眼眸。但不管地震的威力多么强大,他都不能压垮人们的精神,把感情从人们的身体里剥离!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就算你的周围没有声音,没有呼吸。可是,你的感情也会支撑你的生命,让你有生还的希望!

我想说的是:珍惜这份感情吧,这样,你才能获得像宝藏一样的布条和活下去的勇气。

……

游玩汶川作文【七】

天灾的背后,就是亡的边缘。也许,你不清楚你下一刻的未来,但是,希望可以让你坚守到下一刻的到来,有希望,就有阳光。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突如其来的地震在历史的瞬间永久地定格,这条深深的伤痕,在我们的头脑里留下了一段抹不去的回忆。当影片落幕时,泪水湿满了每个人的脸。

在一个美丽的午后,校园里喧闹而充满希望,纸飞机在教室里自由飞翔,九年级三班的同学们在准备着一个“秘密行动” ——娥曼老师的生日蛋糕。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就在这时,几声巨响打破了宁静。“同学们快跑,地震了!”老师的声音回响在校园。除了校长带领的参赛鼓号队不在学校外,所有学生都在教室里惊恐地呆住了。

楼梯倒塌了,教室倒塌了,灾难吞噬了整个校园,只剩下一股恐惧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校园,废墟中的老师和同学立即站在了亡的边缘。

四周一片灰暗,看不到一丝阳光。“会有人来救我们的,我们会有希望的。”娥曼老师不断地鼓励着,同学们慢慢地变得镇定与坚强起来。“我们来点名吧!”一声声响亮的名字回荡在钢筋水泥之下。每一次点名,同学们的心都揪着,没有声音就没有希望,每一次响亮的回应都代表着生命的希望。班长香包喘着最后一口气告诉了老师关于他们的“秘密行动”,带着微笑走了。极度的干渴如恶魔般袭击着废墟下的每一个人。偶然发现的小雅的水瓶成了生命的源泉。孩子们用沾了水的毛巾布条来解渴。生命的鼓点响起,一次次不气馁的希望再次燃起。在经受了恐惧、干渴、饥饿、暴雨的.考验后,在经历了漫长的八十多个小时的等待后,他们得救了,终于又看到了阳光。

钢筋水泥压得倒我们的身躯,但却压不垮我们的脊梁。面对灾难,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谁也融化不了的信念。我知道,它叫“希望” , 希望的烛光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闪烁。努力、坚强、团结、永不放弃,这是面对灾难时,我们需要的勇气与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相信,只要有希望,就会有阳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