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以断舍离为题作文)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以断舍离为题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26 15:44:17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以断舍离为题作文)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一】

父亲曾说过,他曾年少轻狂时沉溺于武侠,还说毕生心愿就是做个惩恶扬善的大侠,可惜生错年代,若早生个五百年,什么郭侃刘过(金庸先生笔下郭靖杨过的原型)都及不上他。

父亲从小给我讲这些故事,我记忆尤为深刻的还是《神雕侠侣》那最经典的桥段,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的约定,小龙女离开杨过是怕自己的拖累,杨过身受剧毒却不愿服用救命的断情丹,小龙女太爱他才舍弃他一个人跳崖。她断了联系,舍弃了幸福,离开了杨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相许。”父亲读出书中那句话,父亲还说他们“活”在江湖,必要承受那恩怨情仇,而最后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过一念之间放下所有的仇恨,哪抵得过时间二字。

现在后来我也读过类似的文字:恩怨两个字一念放下,腥风和雨终究会被冲刷,江湖流传得太真,刻骨铭心的太假,任凭大浪淘沙,空余下年华。

我还记得我问过父亲:即便这样你还是想去的地方吗?他说这大概是你们这年纪的孩子口中的向往吧。更何况江湖在哪里,谁又知道呢。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这词最早出现的地方。直到后来同父亲一样读的那些书后,我才想清,所谓江湖,那便是朝野之外所有的地方,凡是进入了这江湖,经历了点腥风雨,即便最后退隐,落了个男耕女织,也摆脱不了这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父亲说,除却武侠小说中的人,杜心武先生称的上是真正的大侠,他舍弃仕途、政治机会,协助孙中山先生完成革命大业,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的彰显无遗。父亲说他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为了国家断了与家的联系,舍弃了妻子和孩子,一生站在抗战前线,离开家,离开家乡,甚至离开祖国做一个俘虏被关在过国外,却宁不屈。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大侠!

“正与邪难逃,同归尘土,不过是无江湖也无侠。”父亲又何尝不是那样的人呢?为了家庭,为了母亲和我,同样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即使他在我少时总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傻孩子,哪儿来的江湖呢。

我知道父亲一直有这个江湖梦,为了做所谓的大侠,年少辍学参军,最终却为了回家,离开了他最难忘的军队和战友。我知道,也总时刻挂念着那里,出差正好到军队那个地方,就一定会去看看,即使已过去了那么多年,即使早已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他断了做一个大侠的梦,舍弃了过去,离开了军队,只为了,我们这个家。那是他最重要的归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二】

物品因为“我要用”而存在,所有留在家里的东西,都必须是“现在需要用的”;生活要留出余裕,人才能彻底释放自己的内部力量,才能神清气爽,轻松自在。——山下英子

1、断舍离的两个思考轴

2、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真麻烦】: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对家庭有所不满,加上家里乱七八糟,更不愿待家里。慢慢地,在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执着过去型【真可惜】: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统统当做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想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也许有天会用到】: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过分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在三种类型当中,这一类的人最多。

4、“量“的法则——七五一法则

七成满:看不见的空间【衣柜、壁橱、抽屉、带拉门的书柜、鞋柜、冰箱】

五成满:看得见的空间【碗柜、餐具架、化妆台、办公桌、开放式书柜】

只放一成:装饰性空间【墙面、餐桌、家中空旷的角落】

5、收纳的法则——自立法则、一个动作法则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物品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站立;排列得容易挑选;卷起来以方便随性所欲地取用。

只需一个动作法则:拿去东西时的动作必须控制在两个动作以内,比如打开门、拿出来。尽量一个动作就能完成,人才不会觉得麻烦,比如物品有独立包装的话,就把外面的包装扔掉。

6、断舍离的层次升华——俯瞰力

通过实践断舍离,从以物品为轴心的短视点,转变成以“我”为轴心来正确掌握空间(整体性),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更深刻的洞察、更高远的观点以及更广阔的视野,这就是俯瞰力。

掌握俯瞰力,我们就能有意识地、自在地、果敢地生活!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三】

我们必须要向我们的内在寻求力量,而不是游走于在外的世界中苦苦寻觅。

以日本断舍离写一篇作文【四】

我时常大言不惭的自诩自己是个能干的女人——家务一把手。

家里纵使“杂物万贯”,都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放在固定的位置,列入固定的收纳,甚至还会贴上明确的标签。很不谦虚的说:看上去多而不乱,杂却有序。

地面每天一小擦,每周一大擦,不说蹭蹭的亮吧,也真能恰如其分的称得上干净整洁、窗明几净。

但是这个状况自从有了攸攸就被打破了,小孩子乱翻,大人(专指小建建)用完不归位,而我那会大部分的时间忙于孩子。导致家里开始小范围的脏——乱——差。

过程中收拾过一次,决心放手扔掉那些尘封已久的物件。然而,我前面扔,后面跟着我那亲爱的娘亲捡。最终从我们衣柜里扔出的东西,成功的都到了娘亲那旮瘩(屋)的柜子里。

再后来,又有了小墨墨,东西不约而同的更多了。这么多年以来,房子属铁公鸡一般只进(买东西)不出(处理掉东西),偶尔反胃吐一点代谢产物(生活垃圾)。

房子说:我真累。

房子说:我便秘了。

房子里的女主人说:我不开心。

房子里的男主人说:我不同意扔东西。

讲真,在这样子的环境下生活,好想炸啊。

于是我决心要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修行。

话说时代长河中的每一次变革,都会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阻力。

外部阻力:我亲爱的爸爸说,东西不能乱扔,能吃的就该吃到肚子里,能用的就要努力尽其用,不能铺张浪费,不然就会“欺天”,会受到惩罚。

我亲耐的老公说,你这个败家的老娘们儿,别乱扔东西,扔了等到时候用的时候还得买回来,浪费我的钱。

内部阻力:我抚摸着自己那一堆尘封已久的衣服:夏天掏出来、冬天摞进去、冬天搬出来、夏天叠进去,如此往复几年。以至于我刚毕业那会的衣服还留存着,每次收拾衣服都能勾起那时那刻有关于它的美好回忆。可压根儿也没再鼓起勇气“宠幸”于它。

每次我的内心还伴随着纠结:它们又没有被穿破,就是丑了点儿,土了吧唧了点儿。可万一哪天时尚轮回了,姐的衣服不小心走在了时尚列车的头等舱呢?

然鹅,时尚大浪一浪推过了一浪,一滴浪花也没打到我的身上。倒是家里的衣服越摞越高,住的空间愈来愈小。

这不,最近我一口气读完了日本山下英子编写的《断舍离》。这本书成功打破了原来我误以为的断舍离就是(没用的东西)扔,或者说断舍离就是全部物品被很完美的收纳管理的偏见。

原来,世上万事万物,每一件物品都是有其生命力的,我们作为它的主人,不能让人家在其位尽其用,这是在强盗式的耗费资源。就像在职场,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被搁置,整天的无所事事吧。

那么何为断舍离?

断,就是切断自己的,不是自己非用不可的东西就绝不要带回家。凡事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非他不可。而不是站在物品的角度,觉得它好就要带它回家。

舍,就是舍得将这些东西处理给最需要它的人,让它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不要让资源囤积浪费。

断舍离是一种态度,一种哲学。让我们放下内心的和执念,让环境变得清爽,给我们的内心少一些压力。

所以,李大凤,请鼓足勇气践行断舍离,践行极简生活作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