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描写哪吒的外貌特征三年级作文)

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描写哪吒的外貌特征三年级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8 15:18:59
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描写哪吒的外貌特征三年级作文)

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一】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哪吒之魔童降世

看了哪吒,才了解了他,看了哪吒,也才看透了他,他的诞生,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缕阳光……

喜欢哪吒是从去年暑假开始的,那一年我13岁,其实我早就知道这部电影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看,我心里早就想看了它了,直到假期快离开了,爸爸才在电脑上与我一起观看,刚开始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直到后来,我看到哪吒被鸡蛋砸,被人疏忽和害怕时,我有些想哭了,但是因为爸爸在我旁边,我便不好意思哭,哽咽锁在我的喉里,我是硬生生的把它吞了下去,借着与爸爸说话聊天的机会,我笑了,泪悄然无声的离开了,一个小时的漫长时间,我看的是心在流泪,以至于睡觉时都在想着哪吒,他那大大的黑眼圈和那身酷衣服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话说哪吒,一出生就被人们当做魔丸来对待,也是够受得了,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同学老师以及父母一次次的误会,针对,躲避你,我们心中也会充满了失落吧!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之前所许下的美好全消失不见,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放弃,这使我想到了中国教育,为什么大人世界如此的虚伪,明明是他们的过错,指出来却是我们来承担,为什么我们的好心却永远都得不到好报,这大概也就是哪吒的苦了吧。

羡慕哪吒是因为他心胸宽广,曾经多次被人们针对也不畏惧困难,羡慕哪吒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没有烦恼和犹豫的缠绕,羡慕哪吒,又因为他有我得不到的勇敢,他敢于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真的真的好想像他那样,活好自己,不受别人的嘲笑,不过自己还是自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我带来了太多太多,这也让我有了勇气去努力,加油吧,愿一切的烦恼在20xx年挥之不见……

20xx年,我们一起加油

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二】

哪吒为魔丸转世,生下就是要给世间带来灾难的不祥之物。他的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山河社稷图》里修炼的时候,父亲李靖告诉哪吒,他其实是灵珠转世,是元始天尊留在世间对抗妖魔的武器,所以他天生神力,与凡人不同,导致百姓另眼相待,但是需要努力修炼斩妖除魔的本领才行。自此哪吒暂时摆脱百姓成见,开始了两年的苦心修炼。

敖丙为灵珠转世,最好的出身。龙王告诉敖丙,龙族千年等来了一个翻身离开海底炼狱的机会,依靠敖丙登上天庭,拯救龙族于水火之中,他生来就担负为家族正名的重任,通过李靖和龙王的对比,我把心理暗示分为两种,一种是“过程暗示”,另一种是“结果暗示”。李靖给哪吒的心理暗示突出过程,要学习好斩妖除魔的本领才能有好的结果。而龙王给敖丙的心理暗示突出结果,要为龙族正名,要把龙族带离海底炼狱,只要达到这个结果可以不择手段。

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到处充斥着结果暗示,从小开始父母和老师都会说,好好学习,等着考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很多人苦读12年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上了大学突然之间就不知道干啥了。你说阶段性满足也好,你说到达了终点也罢,“结果暗示”给了我们很多人一个误解:上了大学就成功了,想干啥就干啥了。殊不知人生是一场长跑,很多人在大学中迷失,被其他人弯道超车。

作为父亲的我,反思要给孩子更多的“过程暗示”,目标要有,但重点应放在做事情正确的过程上。李靖对哪吒的教育对我触动最大的也是这点。当知道哪吒能活三年时,妈妈要求带他四处游玩,开心的过完三年。读后感·而李靖让其拜师太乙真人学习斩妖除魔之术,他不想让哪吒的人生没有意义,哪怕只有三年。李靖三年都在把天生妖性的哪吒往正途上引导,教他不要在意大家的成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所以电影尾声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也会流泪。前面的情感铺垫在这一刻都全部释放出来了,直击人的心灵。

冷静下来,想要给孩子“过程暗示”就要教会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没有终点,途中可以休息和调整,但是不能停止不前,阶段性的终点只是人生下个阶段更高的起点。

作文描写哪吒100个字【三】

近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看哪吒成为不少家庭暑期的必备活动。不少家长表示,电影深刻地展示了教育之道,尤其是针对“熊孩子”的教育经。影片中李靖夫妇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将哪吒这个“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满满的“育儿干货”引人深思。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是“魔丸”降世,一出生就被告知天下,自己是“坏角色”。他是个“孤独的熊孩子”,所有人视他为妖怪,没人愿意跟他玩。“既然你们都把我当妖怪,那我就当妖怪给你们看。”每次闯了祸,他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像不像我们周围被父母、师长贴上标签的“熊孩子”?

不少父母在催孩子奋进的路上焦虑不已、疲惫不堪。为了鞭策“熊孩子”上进,成为“我希望你成为的样子”,很多家庭都信奉攀比式教育,挂在父母嘴边的口头禅常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孩子从小就被要求着“人比人”,做的那一个。

让我们先给“别人家的孩子”画一幅画像:“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奇特的生物,是自己孩子仰望的存在,他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乖巧听话,才艺不凡……谈到自己孩子,一些父母则往往扮演着类似电影里“陈塘关百姓”的角色,经常用批评、指责的方式给孩子扣上一个个不太雅观的帽子。

这种攀比式教育的美好愿望是打造理想的孩子,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你不够优秀”的心理暗示,伤害孩子的自尊。其真实的效果往往是在“别人家的孩子”光环的阴影之下,不敢大步前进,畏手畏脚,低估自己的进步,对自身缺乏肯定。家长带着焦虑情绪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的负担。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听到的多是不爱学习、不乖巧、成绩太差等负面评价,长此以往,他还能正确地认知自己吗?

在不少家庭里,自由和爱经常成为对立的矛盾两面。父母常常会下意识地以爱之名责怪、约束孩子,“批评你是为了你好”“跟人家比比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类,而孩子大抵也在行动上、或者内心深处抗拒这种约束,他们会感觉父母的期待多于对自己的爱。不少父母在遭遇孩子这种抗拒时也会暗暗伤心,鞭策孩子奋进难道有错吗?严格要求孩子是为了他将来在社会有立足之地,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朴素的出发点,哪怕自己的教育方式违背教育规律,也是一个容易被谅解的理由。

其实,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首先应该改变的是父母,很多家长不去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一味地责怪孩子,动辄给孩子贴上“熊孩子”的标签,这是教育无能的表现。贴合时代语境的新版哪吒,让人们在影片中看到了很多孩子、家庭甚至自己的缩影。愿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面对有点“熊”的孩子,都能像影片中李靖夫妇一样,学会包容与理解,给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对孩子多一些认可,这样的信任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愿每个不完美、甚至充满缺点的孩子,都能沐浴着爱的光芒,让父母的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力量,成长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另类哪吒引教育反思:善待“孤独的熊孩子”

新版哪吒以“魔童”形象出世,齐刘海、黑眼圈、鳄鱼牙,暴躁易怒、顽劣不堪,时不时编首打油诗吐槽众人。然而,这样一个“另类”形象却吸粉无数。

8月3日和4日恰逢周末,记者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影院看到,前来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观众普遍以亲子家庭为主。“80后”父亲朱先生说,“哪吒”是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的英雄,希望儿子也能喜欢,之前看到网上好评如潮,所以心里期待值很高。

“现在的孩子,总觉得大人不理解自己,但在新版哪吒身上找到了共鸣。我们家娃看完电影后,像追星一样崇拜这个英雄。”杭州7岁女孩妈妈胡女士说。“看完电影后,儿子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你能像哪吒的父亲那样,我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杭州12岁男孩父亲严先生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