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描写春天的小作文不少于100字)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描写春天的小作文不少于1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8-24 16:04:47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描写春天的小作文不少于100字)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一】

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纪录片,想要推荐给大家。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的话,这部影片里藏着许许多多平凡的中国家庭为什么能够走过坎坷的内在的力量。1月4日全国上映,还请大家不要错过。

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很独特,镜头下是一个平凡的小镇上的一个平凡的中国家庭,记录的也是那种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看完之后,却带给人一种内在的力量。这个冬天是有点寒冷,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你一些温暖。

他们所住的屋子,也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那是一种典型的,以前的那种装修风格,有些潦草,有些不修边幅。看上去就是请镇上的手艺人来做的,远远没有我们现在的这样的精致。屋子里有许多的东西都是老物件,有搪瓷做的容器,有打农药用的喷雾器,有缝纫机等等

这些东西,在我小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的。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喷雾器,每次大人们打完农药,我和我表弟就把它拿到水边去清洗干净,一打开,就是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小时候闻起来还挺香的。洗干净后,我俩就在喷雾器了灌满水,然后背着它到处去洒水,尤其喜欢背着阳光洒水,只有这样才能看见彩虹。

每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心中总是会有一种魔幻的感觉。我们日常的生活是一个样子,在电视上或是网络上看到的有钱人的生活是另一个样子,而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生活又是另一个样子。虽说生活的`样子不一样,但是,生活中同样是有着欢乐,也有着痛苦。

最后,我想说说在开头我所提到的那种“力量”,第一,我认为是亲情,是亲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第二,我认为是乐观,是中国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沉默的,隐秘的乐观。

“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二】

不想说这部纪录片好还是不好,不同生长环境、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去看,一定是有不一样的感受的。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几乎就是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去记录这个家庭的两位老人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很朴实,非常的真实,给人一种很平凡的幸福感、很真实的满足感。整场看下来,除了”姐姐“那个地方之外,我没有什么会觉得压抑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会觉得很搞笑。本来我以为自己会看哭的,但其实自己并没有哭,反而觉得很温暖、还带着一点乐观的搞笑。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看得一脸懵逼,不懂这部影片在讲什么,会觉得”没有意思“。一来,方言TA们是听不大懂的,二来,有很多的东西估计大多数人也是不懂的。(就像”姐姐“的葬礼,并不是火化,而是要土葬,在入土之前,还要做一定期限的法事,选好入葬的地点,之后由人抬着棺材前往入葬地点,等等等等,我便不细说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迷信,只是一种习俗罢了。三来,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故事线,只是一幕幕的场景,看自己能不能体会罢了。

我觉得,不能说影片我们带来了什么,而是看过之后,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女主人公每一天都是乐呵呵的,就算手受了一点伤也不懊恼,依旧那么乐呵呵的。两位老人整天就这么念叨着,相互念叨着,着实挺令人羡慕的。我觉得老人家其实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念叨、喜欢闹,很多人都嫌烦,但其实他(她)们就是想多说一说话而已。反正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到时候我们也不希望找不到人说话吧!

两位老人在学习用微信的这一段,就感觉像刚刚谈恋爱的小情侣一样,只要在一起讲讲话,就很开心了。相互犯傻,相互逗笑。

说实话,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够相互依靠,真的很美好。

或许是因为初中在这里生活了三年的原因,当我听着屏幕里传来的熟悉的独山话时,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甚至想和别人讲一下独山话,很久了,很久都没有讲过那里的话了,倍感亲切!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山和雾,熟悉的田野,熟悉的家常菜,熟悉的很多很多

或许是因为姑妈的性格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很像吧,总是能让我想起姑妈。从来都没有和姑妈说过一声谢谢,面对面说的话会有一些难为情吧!但我从心底感谢我的姑妈,很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喜爱和照顾!姑妈她也是整天会乐呵呵的,也喜欢念叨,有时候我感觉就像小孩子一样

最后的最后呢,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快快乐乐的回家过年啦!

不常回家的要多回家看看喔,或许我们成长的步伐很难追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但是陪伴,是比较简单的。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三】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一个暑假过完我就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暑假多读书。

我的指导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简爱》,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名叫简爱。书中的这个小女孩的生活过的非常艰苦、艰难,常常吃不饱、睡不足。当我看这本书的前几章时,我就觉的这个小女孩很可怜,从小就没有父母,被送到别人家领养。而且这家人对她也不好,把她一个人锁到一间从没有人住的房间里。书中领养她的那个舅妈的孩子经常打骂她,不给她看书、玩玩具。还整天把她关在房子里,不让她出去到外面游玩。自己却跟着妈妈去坐马车到处游玩。

书中还说到那个小女孩和朴人们生病了,她舅妈就去请药济师为她们看病。而自己和孩子生病就请医生给他们看病。这是前几章书中所说的事情,让人读了就感觉这个小女孩的生活很艰苦。

后面又讲的是一位先生向小女孩的舅妈提出了把小女孩送到学校里的事情。小女孩的舅妈也同意了。到了学校小女孩的生活依然很艰难,吃不饱,睡不足。但是经过努力后她的生活变的有所好转,能吃饱睡足。她还交了一位好朋友,她的名字叫海伦。不幸的是在学校里有疾病的传染,全校有八十名学生,有四十五名被传染海伦就是其中之一。小女孩为了陪她的好朋友最后一晚违返了校规,去找她的好朋友海伦陪她睡最后一晚。当小女孩早晨睡醒时发现她在这个学校里最好的朋友消失了,她很伤心。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四】

电影《四个春天》是一部纪录片,导演陆庆屹是一位45岁的北漂大叔,并非科班出身,他拍摄视频初衷,并没有想到影片能在院线公映,他只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记录父母生活的美好。

或许生活总是会有这样的不可预料,你没有怀着一种目的性的心态去做这件事,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却出现了意外的惊喜。比如我写公众号文章,其实是源于我之前看一个作者的公众号,文章下面有一条读者留言,说自己也有写公众号的习惯,而自己现在的女朋友,就曾经是自己公众号的读者。我一想,这都能行?那我也行。当然,我并不是为了找个女朋友才坚持写东西的,只是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而写公众号,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以前是写给自己看,现在是大家都能看,其他并无太大差别。到现在我已经陆续写了两年多,另一个她并没有出现,我爸妈却意外成了我的读者。一个人是多面的,透过文字,我爸妈多了一个了解他们儿子的方式。

说回电影,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有个很大的不同,我觉得是真实,他并不需要演员去刻意的演绎,做真实的自己就好。其实,仔细了解下,就知道《四个春天》能够获得公映,并非那么的偶然。首先,陆庆屹的一家人,都有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他们会把自己人生的某个时刻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保证了他们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会有面对镜头的局促感,镜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其次,陆庆屹并没有什么野心,而打算把视频剪成电影的想法,他的家人也并不知情,他只是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或者说一份礼物,这样在拍摄的过程中,家人面对镜头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部是日常生活的真情流露。

影片的第三个春天,姐姐不幸确诊为肺癌,不久便去世了。这个情节,也让影院的里观众哭成一片,大家期待的是年复一年的美好,可是生活总是不经意传来噩耗,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能承受和面对,然后走下去。姐姐的葬礼上,陆庆屹并没有给爸妈过多的镜头,母亲坐在一张长椅上睡着了;当父亲看到外孙抱着自己女儿的遗像回到家时,作为父亲,终于抑制不住眼泪,仰天哭出了声。

有句话说“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以此劝诫人们珍惜自己眼前的一切,其实,这是一个生活态度的问题,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等我有钱了,我就……”,“等我有时间了,我就……”为什么要等呢?如果你想,那就趁现在。是,我们现在能力有限,可能想得很美好,但是做不到,但是我觉得,我们一步做不到,可以分几步来做,我们一次没成功,可以有下一次。也就是说,关于生活这件事,你不能靠等,而是要靠做。一件事,没开始做之前,我们可能想有一万个问题,但是当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发现我们面对的是另外一万个问题,这跟我们之前想的一万个问题并不一样,这就是想跟做的差别。

影片中的父亲,可以用温暖纯良四个字来形容,其实在拍摄电影之前,陆庆屹就有两篇文章《我爸》《我妈》在豆瓣上广泛传播,这两篇文章的广泛传播其实也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个春天》的拍摄。我一直记得影片中父亲最喜欢说的两个词“安逸”、“好玩得很”,安逸,说明父亲经常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或者他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好玩得很,说明父亲人老心不老,始终有一颗童心。

影片中的母亲,用陆庆屹自己的话说叫做彪悍,其中在《我妈》那篇文章中,陆庆屹写到自己的母亲看望姐姐的时候,带了好多家乡的土特产,堪称一个流动的杂货铺,你可以脑补下是个怎么样的场景。影片中母亲使用缝纫机的场景,我觉得特别亲切,因为这让我想起我十岁以前我妈用缝纫机绣花的场景,我妈在绣花,我在床上自己玩玩具,还经常自言自语,有时候玩累了,就躺在床上,听着缝纫机的“哒哒哒……”声睡着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这样美好的,只是我们很少去观察和体悟,在终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力。《四个春天》通过镜头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理解生活,重新拾起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五】

纪录片《四个春天》1月4日在全国上映。当晚,我找到一家电影院去看。开演前,影院前台的屏幕上显示,120个座位,还余票102张。然而两个小时之后,我确信看到了一部最好的关于家庭的纪录片。

一部影片好看与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观众离场的速度。当天,所有的观众都留在座位上,一直看完片尾曲才离开。尽管只有18个人。

这部片子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它是拍给那些试图走进父母,离家再近一点的人看的。

电视广告里,家的场景总是这样的。父亲穿着雪白的衬衣,大红羊毛衫,带着金丝眼镜,母亲满头银发,面容慈祥。过年了,儿子开着大七座MPV,带着貌美如花的妻子,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一双漂亮的儿女扑进爷爷奶奶的怀中,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的看着电视里的春晚。

然而,这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我们的父母衣着普通,相貌普通,他们身处某个三四线小城市,或者不知名的小山村。回去一趟,需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需要安排请假,耗费心力的计划。回家的情景,也没有那样激动人心,通常一声“妈,我们回来了”,就代表了全部。

就算是回家,这个被称为“家”的小地方,不管你曾经多么熟悉,年幼时知道它的每一处角落,此刻都会觉得有些陌生,就像面前的父母,感觉贴近而又遥远,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多么挂念他们,无论他们多少次出现在你电话的那一端。

因为他们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而不是身边。

在我们的印象中,家庭,父母,好像永远是同一种形态,同一个样子。但真实的情况是,从当初离开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这么多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志趣,有了新的家庭结构和重心,他们则离开原先的位置,退居到另外一边。那些细微的变化爬上他们的额头,缠绕他们的腰背,也横亘在我们之间。

有一个问题是,在离开我们的漫长岁月里,他们都在做什么,又是怎么度过的?

《四个春天》的好处在于,它用大量真实的细节,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它的成本只有1500元。作者用便携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四个春节。其间有相逢,有欢聚,也有亲人离去的变故。大部分镜头记录的是两位老人的日常,他们一起干活,养花,准备年饭,拉琴,歌唱,互相打趣,一起悲伤,痛哭,怀念故人,彼此搀扶,照顾,步履蹒跚。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走过,儿女们在过年时会回来聚上几天,除此以外,就是房顶的腊梅花落了又开,屋檐下的燕子去了又来。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也在父母家中装一部摄影机,将它与自己的画面同步,我们会看到些什么?

当你心乱意乱的堵在路上时,他们可能刚烧好了一盆热水,准备给对方洗洗头。

当你和客户推杯换盏时,他们可能摆好了药粒,正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这种新药的说明书。

当你在单位熬夜加班时,他们可能正动作生疏地操作电脑,一遍遍地看你之前拍摄的视频。

当你还在纠结春节要不要回家时,他们已经打扫好了房间,备好了所有物品,在你的床前摆好了新拖鞋。

生活是一条绵延千里的线,线的两端,同时进行。你用片刻的时间想起她,她用全部的时间记挂你。你用一年中三五天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用一整年的时间,等待这一次相聚。

如果你有家在远方的父母,如果你曾历尽艰辛去抢一张回家的车票,如果你也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如果总是你先说再见,如果你嘲笑过他们发的垃圾信息,如果你向他们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你曾拒绝带上他们为你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上车时看到过他们被风吹散的白发……

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会点破你心头的情绪,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后你就会明白:

这世界每天有很多次相遇。只有与家人相聚,才是久别重逢。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六】

一开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互相寒暄。爸爸关切地问爷爷奶奶:“爸,妈,您们最近身体好吗?”“挺好的,不用担心。”然后爷爷奶奶就询问爸爸工作上的情况、我的学习等等。接着外公又嘱咐我说初三学习固然很紧要,但也一定要注意休息。总之,无非叙些家长里短不久,外婆和妈妈陆陆续续端来几道美味的菜,大家就又连连称赞。本来,我以为难得过节能这样一家人齐聚一堂,应该彼此有很多话想说,但谁知菜一上齐,大家就渐渐沉默了。有的开始只顾着看电视上的春晚,有的开始一心看手机新闻,最过分的是,连“吃”这一基本环节都被影响了,姑妈说:“各位稍等,请先别起筷,待我拍个照片发朋友圈。”她非但要将整桌子的菜摆成好看的形状,拍个“全家福”。还要给每一道菜都拍个特写。别人还可,两个年幼的表弟表妹可饿得等不及了,表妹撅起小嘴,抗议道:“这样光拍照,不吃,有什么意思呢?”惹得大家都乐了。

终于大家起筷,餐桌周围陷入了与春节的热闹气氛好不相衬的沉默之中。除了电视的声音,和手机的按键声,没有什么声音,偶尔有人在手机上看到有意思的新闻,说出来分享一下,也不过大家略议论几句就又安静下来了。别人没话说,表弟表妹可是非常想和大家聊天。他们不停的呼唤,餐桌旁的每一个人都喊了个遍,可是没有得到丝毫关注。最后,表弟无奈地说:“他们怎么都不理我们呢?不如我们两个一块儿玩算了。”于是两个小朋友就闷闷不乐地离开餐桌,一起到客厅玩玩具去了。

饭后,姑妈让我们上微信给她发的照片点赞。于是爸爸就找到她发的照片,给她点了赞。我看到照片旁还配了文字:“团年饭,一家人欢聚一堂,真是其乐融融!”可是,今晚大家都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餐桌旁缺少了应有的欢声笑语,只有尴尬的沉默,这样也能叫其乐融融吗?

餐桌前的谈话,不仅仅只是亲人之间的闲谈,更是寄托着亲人之间的爱与关怀。现在,交通条件比从前发得多,团圆已经并非难事。可是人们普遍变得更加浮躁,整天忙于做自己的事情,不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所以即使是在本该身心放松,与家人谈笑的聚餐时光,都只顾着看电视、玩手机等等,餐桌前的谈话就越来越少了。团圆的意味渐渐失去了。

一家人在餐桌前一齐吃饭,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而其中最美好的',便是餐桌前的谈话。我衷心希望有一天,餐桌前又总能听见温馨的谈话声。

写春天的作文不少于100个字【七】

纪录片《四个春天》1月4日在全国上映。当晚,我找到一家电影院去看。开演前,影院前台的屏幕上显示,120个座位,还余票102张。然而两个小时之后,我确信看到了一部最好的关于家庭的纪录片。

一部影片好看与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观众离场的速度。当天,所有的观众都留在座位上,一直看完片尾曲才离开。尽管只有18个人。

这部片子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它是拍给那些试图走进父母,离家再近一点的人看的。

电视广告里,家的场景总是这样的。父亲穿着雪白的衬衣,大红羊毛衫,带着金丝眼镜,母亲满头银发,面容慈祥。过年了,儿子开着大七座MPV,带着貌美如花的妻子,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一双漂亮的儿女扑进爷爷奶奶的怀中,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的看着电视里的春晚。

然而,这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我们的父母衣着普通,相貌普通,他们身处某个三四线小城市,或者不知名的小山村。回去一趟,需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需要安排请假,耗费心力的计划。回家的情景,也没有那样激动人心,通常一声“妈,我们回来了”,就代表了全部。

就算是回家,这个被称为“家”的小地方,不管你曾经多么熟悉,年幼时知道它的每一处角落,此刻都会觉得有些陌生,就像面前的父母,感觉贴近而又遥远,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多么挂念他们,无论他们多少次出现在你电话的那一端。

因为他们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而不是身边。

在我们的印象中,家庭,父母,好像永远是同一种形态,同一个样子。但真实的情况是,从当初离开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这么多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志趣,有了新的家庭结构和重心,他们则离开原先的位置,退居到另外一边。那些细微的变化爬上他们的额头,缠绕他们的腰背,也横亘在我们之间。

有一个问题是,在离开我们的漫长岁月里,他们都在做什么,又是怎么度过的?

《四个春天》的好处在于,它用大量真实的细节,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它的成本只有1500元。作者用便携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四个春节。其间有相逢,有欢聚,也有亲人离去的变故。大部分镜头记录的是两位老人的日常,他们一起干活,养花,准备年饭,拉琴,歌唱,互相打趣,一起悲伤,痛哭,怀念故人,彼此搀扶,照顾,步履蹒跚。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走过,儿女们在过年时会回来聚上几天,除此以外,就是房顶的腊梅花落了又开,屋檐下的燕子去了又来。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也在父母家中装一部摄影机,将它与自己的画面同步,我们会看到些什么?

当你心乱意乱的堵在路上时,他们可能刚烧好了一盆热水,准备给对方洗洗头。

当你和客户推杯换盏时,他们可能摆好了药粒,正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这种新药的说明书。

当你在单位熬夜加班时,他们可能正动作生疏地操作电脑,一遍遍地看你之前拍摄的视频。

当你还在纠结春节要不要回家时,他们已经打扫好了房间,备好了所有物品,在你的床前摆好了新拖鞋。

生活是一条绵延千里的线,线的两端,同时进行。你用片刻的时间想起她,她用全部的时间记挂你。你用一年中三五天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用一整年的时间,等待这一次相聚。

如果你有家在远方的父母,如果你曾历尽艰辛去抢一张回家的车票,如果你也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如果总是你先说再见,如果你嘲笑过他们发的垃圾信息,如果你向他们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你曾拒绝带上他们为你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上车时看到过他们被风吹散的白发……

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会点破你心头的情绪,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后你就会明白:

这世界每天有很多次相遇。只有与家人相聚,才是久别重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