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六年级写作指导评课)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六年级写作指导评课)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8-07 23:43:21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六年级写作指导评课)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一】

??位的改写评课稿

孙老师为我们全体数学组老师展示了一节四年级下册的《单位的改写》。《单位的改写》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记熟单位间的进率,另一方面也教给学生进行名数间改写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做了准备,其内容在实际中非常有用。这节所学新知识不多,教学以复习、整理为主。现本人就这节概念课来说说我的想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孙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比较全面和适宜,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也比较适度。不过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应用时就不够准确,我想这可能是有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而造成的。小结的内容比较多,以至于学生在运用时有些乱,因为不理解,也因为学生有些懒,不愿深入细细思考。孙老师可以在引入环节再形象生动点,比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操作来感受小数点移动,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意义。

从处理教材上看,孙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结构设计比较合理,简单,但好像过于简单了一点,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是以复习整理为主的`课,复习整理需要孩子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是不是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多媒体的形象生动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对单位名数之间的改写更形象生动地理解,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从对学生双基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来看,孙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每个学生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本节课在学生解决问题时充分体现出来了。目的是明确的,但有时操作起来这效果就不一定能达到,像孙老师有时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在引语、问语的设计上还要多斟酌。

不足之处:老师在板书设计上要再好好设计一下,练习的设计上也还要再考虑,可以设计一些稍有梯度的练习,和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

以上为本人的一点粗略意见和点滴心得。望领导和同事能批评指正。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二】

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个向导的身影--感谢你,蒋老师!

生:一句话就戛然而止,简洁。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三】

上次作文过程中,同学们都深刻地体味了一次“琐忆”,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大家手中的文章片段,看看他们“忆”的怎么样。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四】

又是一个简洁的练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

下面哪些数约是3万,哪些数约是4万。

30789 37211 35423 33875 39645

31998 32416 36045 34567 38420

要求:

1、分一分;

2、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样的一个过程,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四舍五入”的启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手给学生,教师只起到指点的作用。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简单清晰,学习材料简洁,学生的学习过程却很充实。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五】

是啊,5年的学习生活,顾老师慈母般地悉心照料着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当我们都已长大懂事了,她又要去迎接另一批不懂事的孩子。她不是我们的亲妈妈,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1:有抒情笔调,但语言罗嗦。

2:“慈母”“亲妈妈”“母亲”三种说法不统一,最后一句宜改成“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但比亲生母亲给予我们的更多”,这样前后关系会更和谐。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六】

又是绵绵的小雨,我来到了外婆的坟前,四周一片寂静。坟上,已经开出了小小的紫花,那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婆,我来了。”我轻轻地呼唤着。可是,却没有人回答。我的眼泪一滴滴地落下,勾起了对外婆的回忆。

生1:景与情结合得好,把作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生2:有些语言还不够自然,最后一句改成“我轻轻地呼唤着,眼泪一滴滴落下,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更好些。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七】

让学生围绕一个例题进行分析。

我校占地面积34632平方米,约为()平方米。

A、4万

B、3万

在这个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独立思考——对与错的交流——全班同学的汇报讨论,学生思维受到步步启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汇报时,围绕主题板示出三种想法①5368离4万是4632远一些,离3万是4632近一些;②看千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③34632没达到35000,这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并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年级作文讲评课评课稿怎么写【八】

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记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事、一堂课,通过多元化学习,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赏文水平。把引导学生详细并有条理地述说和记叙难忘的人、事、课作为教学重点,各个环节在本课中紧紧围绕此重点,通过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使重点落到实处。符合了课标的要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