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小学生对高考的感受作文)

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小学生对高考的感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5 10:02:19
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小学生对高考的感受作文)

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一】

失败顾名思义,它在字典中的被释为:在斗争或竞争中被对方打败,与胜利相对;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与成动相对。

人活于世,倘若真的可以事事如意,一帆风顺,那也就万事大吉了。可是那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傅雷曾经给傅聪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水一般。失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在普通不过的事!好比喝水一样。谁的生命里没有失败的影子?谁没有尝试过失败的痛苦与无奈?

众所周知,司马迁受辱后作《史记》;屈原被放逐后赋《离》;贝多芬失明后谱《命运交响曲》;张海迪半残却仍唱着“生活多美好……”;爱迪生为了寻合适的灯丝,曾失败上千次,却不懈努力,终成大就。

弱者总是乞求生活可以畅通无阻,一帆风顺,遇到一点失败便怨声载道,一蹶不振:惟有真正的强者,即使面对失败也能够泰然处之。失败不是阻力,而是使你前进的动力!不要被它击碎了你那颗年轻跳动的心!面对失败我们应该笑脸相迎!

像上述例子还很多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笑对失败!它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面对失败!

生活应该是一个个成功的记录,而绝不是一次次失败的连缀;人生也应该是由无数个成功构建的一个整体,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着是一种力量。

一笑而过是一种和平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虽然我的800米跑了个最后一名,可是我是笑着跑完的!我不会去在乎结果,我只重视我的`过程!我谢谢我的朋友们在我冲弯道时给我加油鼓励的呐喊!谢谢你们送给我的棒棒糖!呵呵——嗨不就是一个比赛嘛,我有必要写的这么慷慨激昂米?还有谢谢师傅给我画的海报!基德和柯南画的很好哦!

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二】

其实,笔者反对的是职教全面高等化,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学校探索更高级的职业教育。从宏观上看,我国需要的是大量的非高等职业教育,办好这一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试想,是办好现有的各层次职业教育,还是让现有的这些学校升级而让新学校来填补升级后的空缺,哪一条路径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会促使职业教育有所改变,也会促进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分化和优化,但这种分化绝不意味着职业教育需要全面升级和全面高等化。这种结构优化应该有局部的升级、高等化,也应该有部分的“降级”,有升有降才是正常局面。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级别高的才是最好的。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改变教育界的观念。实际上,职业教育高等化的呼声不绝于耳,不完全是这些说出来的观点上的差异或教育理念有多大的不同。在现实中,职教升级对局中人在权力、财富(拨款、声望方面都会有极大提升,这是现实的、可立即兑现的,恐怕也是躲在各种冠冕堂皇升级理由背后的一个重要诉求。

只有真正让所付出的劳动得到相应的回报,真正做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界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上,中职才有可能办好中职,高专才有可能做精高专,职业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回应社会需求。同时,青年学子往往怀有崇高理想,而常常会忽略无法在地上建立天国的事实,更容易站在理想与道德的云端进行指责与痛苦的选择,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不能忽视的问题。

对高中教育的想法作文【三】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其初衷是国际社会用于教育统计的分类标准,源于1970年代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一份供各国和国际上收集、汇编和提出教育统计数字的文件”,经过多年使用,1997年11月,《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下简称《97分类法》得以通过,这是一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磋商的成果,反映了当时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该文件特别提到三种新情况之一,就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增加与发展”。《97分类法》包含两组交叉分类的可变因素:教育等级和学科划分,这也成为之后的2011版分类法的基本框架。2011年,经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2011年正式发布(以下简称《2011分类法》,对《1997分类法》有多方面的调整,之后不断修订,于2013年又发布《教育培训的学科2013版》(ISCED-F2013。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修正存在于ISCED1997与ISCED2011之间。

《97分类法》的高等教育从5级开始,该级别“不直接获得高级的研究资格”。5级很宽泛,相当于我国专科到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按照课程的类型把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型的/为研究做准备的/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的课程,代码表示为5A;另一类是实用的/技术的/适应具体职业的课程,代码为5B。一般认为,5B就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但什么是职业教育,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或公认的定义,97术语中没有对职业教育的定义,在《97分类法》2、3、4级的教育级别中都有“职业或技术教育”,被定义为“主要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完成这类课程可获得所在国主管当局(如教育部、雇主协会等认可的在劳务市场上从业的资格”。此类课程又可分为以理论为主和以实践为主两类。97版的描述成为我国高职高专划分的重要依据,也为高职本科预留了想象空间。

《2011分类法》的高等教育包括5、6、7、8级,分别标示为短线高等(类似于我国的专科、学士或等同、硕士或等同和博士或等同。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低等级相比,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更加复杂和先进。在2011版中,2到5级的课程定向是区分开的,分为普通和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5级以前以及高职高专(5级。但到6级、7级,《2011分类法》使用术语“学术”和“专业”分别替换“普通”和“职业”,但并未给出“学术”和“专业”的定义,只是把这种区分解释为“为将来根据诸如教育的学科来区分学术和专业的定向提供了可能”。

这一变化说明几个问题:其一,5级(专科及其之前的级别课程定向可分为普通和职业,这在国际教育界有共识,《分类法》97版和2011版给出了基本相同的分类和定义;其二,在6级(本科及以上级别,课程定向也是有区别的;《分类法》97版和2011版虽然在分级上有差别,但在高等教育中都对课程定向做出区分,97版分为5A和5B,2011版则是“学术”和“专业”,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际教育界依然认为高等教育需要进行课程定向的区分;其三,6级及以上的课程定向区别不同于5级(专科及其以下的区别,但到底是什么还不清楚或没有达成共识,所以,6级及以上的课程定向分类没有沿用“普通”和“职业”,而是使用了未作定义的“学术”和“专业”来做区分;其四,职业教育(姑且先这么称呼从专科(5级到本科(6级存在质的差别,至少是目前国际上的教育分类现状反映了这种质的差别。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以ISCED作为升级、高等化的理由也缺乏说服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