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作文)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3 19:52:52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作文)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一】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与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非常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非常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非常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与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与漏壶亭,并且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二】

马上要迎来万众期盼的日子——春节了!在这一天,家家都会团圆,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丰富的年夜饭,开心又温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我们听了无数个关于春节的故事,像怪物“年”……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除旧迎新,春节欢快的氛围围绕在每个家庭。

春节时,一大家子都会围在桌边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吃完饭,大家还要去放烟花,一个个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在乌黑夜空中绽放,仿佛画出了人们喜悦的脸庞。

春节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春联,春联都很妙,写的人都才华横溢,我们都会留意那些让人赞叹的对联。

春节的习俗很多,春节令人企盼,企盼家人团圆。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三】

一提到春节,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画面。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举国同庆的日子,也是韩国人民的传统佳节。那儿过年的官方用语不叫春节,叫旧正。

大年初一,天还蒙蒙亮,家里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兴奋地随着大人忙活,女孩子梳着发髻,穿着新的民族服装在镜子面前磨蹭着,男孩们也在镜子前理发整衣臭美,好一会装扮得堪称完美才离开。随后,大家偷偷摸摸去尝料理,大人看得严,可没有一次让他们“奸计得逞”。

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做料理、摆祭台、打扫,终于迎来了今天最郑重而庄严的仪式——“岁拜和祭礼”。第一个拜祖宗,客厅上方挂着祖宗端正的画像,供桌上并排长长的放着一碟碟祭品,摆放规则及其严格,“鱼东肉西”、“头东尾西”、“左饭右羹”……

祭礼跪拜的顺序也有规矩。奶奶已是耄耋之年,皱纹爬满眼角,银丝早已取代乌发,双腿弯曲的时候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但依然由爸爸扶着标准地跪下,弯下驼背第一个给祖宗磕头。爸爸那一辈人的动作明显利索,六个人迅速排成一横列,端正姿势给祖宗磕头。而我们小孩子却是一拥而上,倒地就拜。

拜完祖宗小辈就给长辈行礼,奶奶穿着新的韩服,脸上挂满了祥和的笑容给小辈发压岁钱。仪式结束,男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等着新年的第一顿饭——“米糕片汤”,寓意是迎接太阳光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甜糯香溢的味道加上非凡的寓意,不顾平日的形象,什么都往嘴里塞,到最后就差伸脖子捶胸了。

吃完一家人围在一起把音响和电视打开,把声音开得超大,仿佛是在和邻居比谁家的音量大,一家人开始唱民族歌,说唱得越好,今年越旺。瞧叔叔唱得脸都红了,哥哥唱到最后多快成叫的了。为了增添一点艺术氛围,家里会书法的要献一手,在纸上刷刷就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会画画的也要秀一秀,松,竹,梅什么的都画了。小孩会玩一些传统游戏“抛木四”,几个一起玩输的人气得叫还要玩,赢的人乐得叫还要“抓神”……玩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心细的老人便知道大家是玩累了,便拿出准备好的蜜糯油果、枣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物来吃,大人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唱,还不忘说说笑笑。

当地政府为了让举国同庆的气氛更浓,便免费开放一些公园,大街上抛绣球,假面舞剧表演不断。这让一些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人也同样能感受过年的喜庆和温暖。

整个国家洋溢着喜庆,家家热闹欢腾着,直到深夜,渐渐平息,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四】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春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五】

每年春节,我爸爸都会给我买好多好多的鞭炮和烟花,最令我难忘的那就是去年春节的时候了。

那天,大街小巷好多人都在放鞭炮,爸爸给了我100元钱,去买鞭炮,我开开心心的向着卖鞭炮的地方奔去。

“哇,好多烟花啊!”有飞天鼠、摇钱树、射子箭……这些都好像很好玩的样子,好想全部都买下来啊!可惜不能,于是我选了几种买了下来。

买完鞭炮回到家,把剩下的钱还给爸爸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路边,准备开始放烟花。我从袋子里拿出烟花,和爸爸一起开始放烟花。爸爸像小孩子似的笑嘻嘻地从我手里接过拿出来的射子箭和我一起玩,他先将射子箭头朝上放在树枝上,然后用打火机把它点燃,随着“吱”的一声,射子箭飞了出去。

唉呀,大事不妙!那支射子箭飞没朝天空中飞去,反而飞到了另外一棵树上,还“轰”的一声炸了,还好没把树叶点燃,不然我们就完蛋了!

我又从袋子里拿出长烟火,点燃,只听见“轰”的一声声巨响,无数的烟花飞向天空,烟花飞到空中后,瞬间变成了一朵朵各色各样美丽绚烂,五彩缤纷的花朵儿,美丽极了。

今年的春节,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里的习俗作文例文【六】

今天是初一,我去了洪湖,一同去的还有妈妈。

我们上了车,一边观赏风景,一边等待快点儿到洪湖。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便到了洪湖。

“啊?这就是洪湖?”我小声嘀咕。不假,这洪湖还真挺像乡下的:有鸭、有鸡、有鹅。

来洪湖的路上,可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当车快到达目的地时,有一只顽皮的鸡挡在马路上,还叫得欢呢!我们按了一下喇叭,那鸡先惊慌地跳了一下,然后,用正面对着我们。我们吓坏了,认为它要跳到车上来。但鸡没有那样做,只是对着我们愤怒地叫了一声,最后落荒而逃。我们愣住了,随后又爆笑起来。过了一会儿,嗬,一个接一个,欺负我们呢!?你猜我们又遇到什么了?鸡?不—对!猪?不—对!你肯定猜不着,是一大群回家的鸭子!这鸭子大概有四五十只,排成了一个列队,一个接一个回家,就像小学生排队放学那样。它们是那么安静、有序、整齐,没有一只逃跑,即使没有人。其中有一只是鸭子头领,其它的跟在它后面,安安静静的走着,没有那一只叫喊。它们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屁股有节奏地跟着身体左一下右一下,那样子既有趣又可爱,还稍带俏皮。我们又按了一下喇叭,想示意它们快点儿。没想到它们听到喇叭声后,并没有慌了阵脚,反而自顾自地走,可见它们的世界是多么安静!我们看得入了神,仿佛着了魔似的。我们等它们都回家后,车子才又缓缓地开动起来。

好不容易到了洪湖,却又发现洪湖像乡下,大失所望。但过了一会儿,我又冷笑起来,我身上有擦炮,想耍耍那些“笨鸡”——炸鸡。但我又怕真把鸡炸去天堂了,便犹豫不决。终于,我鼓足勇气划了一根丢在鸡面前。“上当了!上当了!”我高兴地拍手——有鸡认为那是爆竹的残渣,丢给它玩儿的,竟然去啄那个已经被我点着了的擦炮!冒烟了,那鸡嘴已经挨上了,“砰——砰——砰——”,我一看,呀,一只鸡也没有,我不相信,等那鸡儿们又出来了以后,我又快速地点燃了一根,找准时机,丢在了一只鸡脚旁。冒烟了,“砰砰砰!”,我再看,天啊,鸡真那么聪明!?鸡啊鸡,你也太聪明了吧!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晚上来了!晚风吹着我们的脸,凉飕飕的。我们告辞后,又花了一个小时回家。

今天,我好开心,虽说有鸡鸭,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看来,有些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