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灰尘的旅行300字的作文)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灰尘的旅行300字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2 23:50:53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灰尘的旅行300字的作文)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一】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我在五年级上册就学了的,但是,只要有时间,我还是会阅读这篇课文的,因为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所有的事物都是两面性的!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里讲到:灰尘是人人都讨厌的东西,但是,可文中也提到灰尘对于我们来说,也的.确是有好处的。在地球上,如果没有灰尘,那么强烈的阳光会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如果没有灰尘,那么整个天空终将会是蔚蓝色的;如果没有灰尘,那么地面上的万物都将会是湿漉漉的;如果没有灰尘,那么所有的动植物都将会受到影响……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灰尘的重要性吗?

我们人类原本以为灰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万物的生长全部都离不开灰尘。由此可见,所有的生灵,事物都是两面性的。而我们,并不能单凭一种事物最为显著的方面去判断那种事物的好与坏。

我在这儿,就用网络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着网络,例如: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等。有些人,利用网络电视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有些人,利用电脑查询资料;有些人,利用手机打电话,打给家里人,问候他们的身体状况……可是,有些心思不正的人,利用这些网络电器去干一些坏事,不务正业的事。例如:有些人沉迷在电脑的游戏之中,无法自拔;有些电脑**,利用电脑去捣毁一些商业机密,使机密外泄;有些人利用手机打电话,去恐吓别人,然后勒索钱财等等。像这样子的事情不计其数。

总得来说呢!就是这在个世界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完全是不好的事物,只要我们好好的利用好一切,那么我相信,利一定会大于弊的。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二】

提起灰尘,人人都讨厌它,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人们才“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

介于人们的这种心理,在上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时,我一开课就向同学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灰尘”教室里立刻“开了锅”,同学们争相诉说灰尘的“罪证”。“假如没有灰尘,我的衣服不会脏”、“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教学大楼里会一直都窗明几净”

这时,我话题一转,说:“可是,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了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同学们带着好奇和疑惑进入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于是知道了假如没有灰尘,我们会被阳光照射得无法睁眼;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是湿漉漉的;假如没有灰尘,就不会有雨、雪来调节气候。

同学们终于在说明文的有力“证据”下“恍然大悟”了。他们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生动,情绪激昂,一副收获很大的样子。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我似乎按要求完成了授课任务,但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第二天早上上班时,一路上我仍在想着这个问题,就要进入主楼大厅时,值日生扫甬道带起的灰尘,让我躲闪不及,吃了一鼻子灰。 进入教室,我一边装模做样地拍身上的灰,一边把早上的事说给大家听,还不经意地说:“这灰尘对我们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东西?” 果然有人插嘴。于是,那天早上,我们的晨会内容临时变为关于对灰尘的一些看法。

最后,我用这样一段话结束晨会:“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用两只眼睛看事物,用一只眼看里面,另一只眼看外面,这样,我们才会看得更清楚”。

是的,假如没有灰尘,也就不会有这个故事,教育有时真的让你感觉到它的魅力无处不在。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三】

窗外,大大小小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窗外,刺耳的鸣笛声一波接着一波;窗外,漫天飞舞的尘土一阵接着一阵。这画面,就像刀刻一样,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四月,清明小长假如约而至,家乡宜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本地和外地的踏青游客,我也不例外。在放假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驱车前往山里赏春。一路上,沿途未经雕琢的花草树木肆意生长,那无拘无束的姿态,看着真令人赏心悦目、身心舒畅。渐渐地,车越来越多,车流在乡间小道上排起了长队,即使启动,那速度也如蜗牛般,一步三停。不久,周边车子里的一些人开始急躁起来。只见在我右前方的私家车里,驾驶员叔叔摇下了车窗,几次把头探出窗外前后观察,他皱着眉,嘴里嘟囔着,还时不时地按着喇叭,那刺耳的“滴滴”声是在不停地催促着车流大军,可车多路窄,只能排队缓慢通行,催又有何用?心急的驾驶员叔叔似乎也知道此招不行,无奈地摇了摇头,视线从左移向了右。右边是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土路上,依稀可见刚探出脑袋的小草们,它们也争着来为这美丽的春天添上一笔。

那叔叔眼睛一亮,立马转过车头,慢慢从车流里挪出,径直驶向了右边的土路。那车就像刚挣脱了缰绳的马儿,轮胎在土路上尽情翻滚着,随之伴着它的,是那阵阵飞扬的尘土。 “啊,那可怜的刚发芽的小草!”我的心猛地揪起,低头望去,小草已平贴在地面上,嫩绿瞬间被染成了泥土色。我长叹了一口气,那无奈的目光伴随着还在飞扬的尘土一直到土路的尽头。终于,尘土停止了飞舞,又和土路融为一体了。

可是好景不长,人们纷纷效仿起来。一辆辆车在土路上奔驰着,一阵阵尘土又在空中飞舞起来。络绎不绝的车辆驶过,尘土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念头。不要呀,难道这些人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吗?难道这些人没有一点公德心吗?难道就没有耐心再等一下吗?他们这样不遵守交通规则,只会让车流更无序,增加了交通拥堵的可能!我不禁愤愤地想。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一辆辆汽车驶过,那一阵阵尘土飞过……

不要再走那条土路了,好吗?不要再让尘土飞起来了,好吗?请让小草长在这春光里,好吗?我恳求那些走过土路的人,希望那阵阵尘土不再飞扬……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四】

和孩子一起读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绘本。感受随着思绪飘了很远:当植物孕育了种子,赋予它生命,却不愿把种子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选择让种子去“旅行”。而“旅行”结束的种子,生根发芽,又孕育着新的种子,并为它的种子的“旅行”准备厚重的行囊……这何尝不是我们人类对待自己孩子的写照呢!一代一代的人们,似乎都是在“旅行”和为孩子准备“旅行”这个轮回中度过!

旅行前,爸爸妈妈就是我的世界!他们给我安排好吃穿住行,却不停地唠叨,不停地催促我写作业、看书、学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希望我能快点长大懂事,而我却希望有一天能早点离开他们,自己可以独自去旅行!

开始旅行,外面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离开父母去学习,去远方工作,总觉得自己还会飞得更远,眼前的一切不是我想要的,而我的世界是我外面的世界!希望有一天,能在我想要的世界里旅行!

旅行的终点到了,孩子却成了我的世界!像种子一样,飞不动了,不在选择了,停下来开始生根发芽,开始安排孩子的'吃穿住行,开始不停地唠叨……

渐渐地开始感恩我的爸爸妈妈,也渐渐地明白了旅行的意义——不是为了离开,而是为了追求美好。合上书,告诉孩子,妳的旅行即将开始了。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五】

我很高兴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的童话阅读节,重读了德国安妮。默勒写的《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再次读这本书,俄日二世和儿子一起阅读的,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书中讲述了当我们人类想旅行时,有火车、汽车甚至飞机。而植物却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似乎哪也去不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发现它们坚强的身姿,比如: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顶上……难道植物也有腿,也会坐汽车?坐火车?原来,植物传播种子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它们都会把自己的种子送上旅途。有些种子等保护罩成熟裂开就落进泥土里长大;有些种子是乘着风飞向四方;有些种子附在小动物身上搭乘免费的动物公交车远行;还有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种子投射到远方。植物种子的旅行真是很神奇,我们感知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真是大开眼界,精美的绘画更是让我和儿子爱不释手。

看完这本书后,我和儿子进行了交流:我们不仅对这些植物为了生存下去“想”出来的办法而惊奇,更加敬佩的是作者的观察能力,连这些细节都能很清楚地描绘出来!原来大自然有这么多的神奇现象,需要我们有一双探索和发现的眼睛,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对于像我有个二年级儿子的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上的启发更多。对于我的调皮儿子,我一直才去的“盯梢”策略,因而儿子回家完成作业就“等妈妈”,依赖心理严重,只要我不在家,阅读就成了口号,我也很疲惫。只要我管的紧些,成绩就上去一点,只要我稍稍放手,就马上下降,儿子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感较差,没有学习的动力。“种子”的努力,植物的“放手”给了我很多启发,现在我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应该走自己的路,因为路是他自己的,学习也是他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地和他形成共识,接受了这个“没有妈妈和约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观念时,孩子才会主动学习,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我想对于儿子的教育,只要留心观察、努力付出、智慧过招,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也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粒灰尘的旅行的作文【六】

尽管我声嘶力竭地喊着,尽管这声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尽管我用无助的眼神望着他,尽管这眼神可以感动一草一木――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他还是不肯放过我?

我是一粒小小的灰尘。十年前,我随着风降临到了这个居民小区上。在这个小区里,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他们,就是我的同胞――灰尘。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灰尘们遍布在这一空地上,他们在这儿已经生活多年了。他们对我很友好――就跟亲人一样。

我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来历:“我来自不远处的九龙江畔,是风把我吹到这里来的。”

“那儿一定很美丽吧?”一粒小灰尘问道。

“不,一点儿也不!”我看了看好奇的小灰尘,接着说,“我从没有喜欢过那儿。那儿的江水浑浊泛黄,泥沙沉积,江畔的垃圾成堆,散发着一阵阵恶臭,生活在那儿简直是一种糟蹋。还是这儿好,朋友遍地都是,热闹极了!”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我的新生活。我和我的朋友们在这儿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我们曾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曾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类,曾透过朦胧的雨帘看着天,我们曾经是那样的自由……

流浪的灰尘不曾有一颗流浪的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