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老舍的记叙文章)

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老舍的记叙文章)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5 22:26:33
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老舍的记叙文章)

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一】

一天上午下着雨,在高新某广场等人,时间还早,就信步走进附近的汉唐书店,随手挑了一本老舍先生短篇小说选集读起来,其中有篇《断魂枪》,读了无数遍,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

个人认为,《断魂枪》是老舍先生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好过了教科书中他的所有作品。

小说写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一个人称神枪沙子龙的武林高手,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关掉镖局大门,开起了客栈,过起了与世无争的日子。自称他大弟子的王三胜在庙会上卖艺时被一个姓孙老者打败,然后带着孙老者去上门讨教,沙子龙始终没有回应,最后,“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五四时期的作家,包括鲁迅先生,他们的作品语言,明显带着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痕迹,给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老舍先生却是个例外。他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京腔京韵,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小说一开头那段文字,就像北京天桥上的说书艺人,一开口就有板有眼,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造诣: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镳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下皇帝的头呢!

这段文字看似不经意,却处处藏着玄机,三言两语,整个故事的叙述背景就一目了然了,接着笔锋一转,写沙子龙的武艺如何高超,当年在江湖上如何威风等,然而,一切随着枪炮时代的到来,沙子龙的江湖生涯,以及他的世界,都被狂风吹走了。一个人平庸地度过一生,并不可悲,最可悲的是,那些曾经英雄一世,最后又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不得不苟且偷生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波澜壮阔,而又痛苦与失落。沙子龙很有自知之明,面对时局的变化,他毅然退出了这个不再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这种隐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王三胜在庙会上比武受辱,然后带着孙老者,登门希望师父给自己出气时,任孙老者再三讨教,沙子龙始终不愿意出手,从此,沙子龙的威名在人们心目中一落千丈。我们不能随便地鄙视王三胜的鲁莽,也不能随便地称道孙老者的谦虚,更不能随便地谴责沙子龙的世故,这三个人表面上代表了中华武术,由浅到深的三个层次,实际上是做人的三种境界,深藏不露,大象无形,这历来是中国人处世哲学的精髓。这些复杂的性格,又构成了大国寡民的集体性格,枪炮只是新时代的先声,枪炮打开的国门,注定土地沦丧,人们将重新审视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以致身体,言行,思想,都会发生巨大的震荡和改变。这条线隐约地贯穿整篇小说,作者是虚写的,当然,仁者见仁,这正是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

小时候也曾迷恋过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等长大了,才发现,这些为武侠而武侠的小说,不过是个成人童话而已,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金庸和古龙所有的小说加起来,也抵补上一部《断魂枪》。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而这条龙始终见首不见尾。

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二】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正在午睡,一阵敲门声把我吵醒了。我打开门一看是一个拣破烂的老头,瘦高的个子,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身上穿着一件又破又脏的棉衣,而且还打了补丁,(大概是在哪拣来的`吧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铁钩子。一看是他,我就不很不礼貌地说:“你敲我家门干什么?“这家有姓张的吗?“没有“,我不耐烦的把门关上了。一会又有人敲门,我大声的说:“不是告诉你了吗,这没有姓张的,怎么还敲呀!“是我,你喊什么呢?“原来是妈妈回来了,我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妈妈批评了我,不该跟来人那么说话。

晚上我们正在吃晚饭,又有人敲门,我急忙跑过去,一开门又是那个老人,我刚要说话妈妈就过来了,“您有什么事吗?““你家有姓张的吗?““孩子的姥姥姓张,你有什么事吗?那就对了,这有一个写着你家地址的信封,里面有一千元钱,你数数。原来是妈妈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当垃圾把信封仍掉了,还没等我们道谢,老人转身走了。看着走远的背影我有些惭愧。

这就是我敬佩的人!

老舍写的写人记事作文【三】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旳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旳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旳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旳,“朱门酒肉臭,路有饿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旳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旳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旳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旳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旳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旳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旳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旳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旳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旳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旳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旳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旳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旳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旳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旳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旳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旳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旳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旳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旳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旳恰到好处,老北京人旳幽默也得到了很好旳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旳形象,将听过旳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旳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旳时候说旳“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旳“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旳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旳炸酱面,就像浓郁旳豆汁,就像蜿蜒曲折旳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旳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旳京城作家,作为一位统纯正旳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旳北京。

也许有旳人会说老舍先生旳《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旳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旳时代,改革旳志士都被头,搞实业旳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旳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旳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旳邀请,固执旳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旳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旳场景。面对这样旳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旳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旳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旳活。试问这样旳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旳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旳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