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石柱峰瀑布景色作文(棠溪峡风景区作文300字)

浏阳石柱峰瀑布景色作文(棠溪峡风景区作文3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20 12:42:58
浏阳石柱峰瀑布景色作文(棠溪峡风景区作文300字)

浏阳石柱峰瀑布景色作文【一】

我们乘坐公交车,到达禹陵路口下车,仰望山上,可以望见峰顶上的思远塔及观音殿等建筑群。云蒸霞蔚,渺茫只能见个大概。

当我们穿过大门口,一路逛将。从这里到香炉山有一段距离,一路上花香翠树,倒也神闲自得。本有上山的观览车,但我们最终都决定走路上去。

大约过得半个过小时,到得距香炉峰脚下的炉峰禅寺建筑群不远,可见左边有一簇古建筑,更有一座在江南各处名山都极少见的宽大广阔的八面高塔,于是我开始怂恿哥们去那边看看。后来发现这也许是一个不雅的选择。

过得几分钟,终于到得上山的大门口,在进得炉峰禅寺的大门前,有一段距离,两边都是卖物品的商店及小食馆,更能闻得一股臭豆腐的味道。

在大路左边有一停车场,本来这里是没有通往左边那些建筑群的路的,但也许就是以前像我一样稀奇的游客为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我们从一被踏出小路的草丛过去。到得近处一看,才发现这是会稽山天福园。但并不知因果,走了进去。

走近一看,四处一片凄清,只有几个花圈靠在墙脚。所以,扬立刻叫喊这是一座陵园,但已经来了就不好再踏出。只好往正中的路走去,到得大殿,抬头一看,写道“地藏殿”,往里一探,殿中祭奉的正是地藏王菩萨,而看起来装束反倒颇似唐僧。两侧门联写道“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还有一副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进殿心诚祷拜,方出殿来。往回廊左边走,大概是想去看下塔,但却见到塔的右侧是一片墓林,兴味索然,桦到得塔周转了一转,而我与扬在回廊上等。

不久,我们一起出去,在门口见到又有无知不知情的游客闯将进来,本想制止,但转眼一想,就当他们是前来拜见地藏王菩萨的了也无不可。

出得园外,又往草丛上踏出的路上来,而园门是直将出来的,地势类低,通往大路右侧,这是有原因的。我也是到下山才了解的,而通往炉峰禅寺的大门口的大路会与从天福园出来的路交叉,但大路在上,交叉处是一座桥,名号忘矣。

到得炉峰禅寺大门,从左边进去。大门有两处,左右各一边。中间是一座较宽广极高的九龙壁。九龙壁上书“越中佛国”,进门,左门上写“七宝琳地”,右门上写“净胜妙处”。我们从放生池右侧绕过,见得池中金鱼游来游去,瞻仰片刻,心生羡慕,都说鱼儿反得自由,而人一生中却是忙忙碌碌而不得片刻之休息暇余。走上台阶,看到炉峰禅寺的一个殿阁,恰逢寺中修工,不便进得,故只在门口敬慕一番,从殿左绕过。炉峰禅寺是一片庞大宽阔的建筑群,至今虽得游历,但已不能记得一清二楚。印象最深的是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特别是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佛像,高足十几米,气势磅礴,令人敬仰,两侧是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其余壁上画的大概是各诸罗汉。

出得宝殿,两侧是各式各样的佛庙,大约有天王殿,三圣殿等的,已然不大记得。

我们顺得左边的`路上山而去,也许从这才真算得是登山。山路陡峭,两旁翠木葱郁,风光不错。山据说是354米,然而蜿蜒而上,又增得不少距离,而石阶好像是1508级,所以要一鼓作气攀登起来也不大容易。因此一路三歇五停的,也不知到得几点才算是攀至山顶。经过思远塔,南天竺牌匾,“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摩崖等,又过去数步就是峰的最高点的建筑群了,大约是观音殿和三圣宫等的。短暂休息,过得响午,在山顶素面馆吃了一碗福寿面,就下得山来。

一路,比得上山来可谓轻松多了。说说笑笑,转眼不久,到达山脚。又经过炉峰禅寺,往右边望,见满山是一片墓林。只因每座墓前种的一棵小树,故初始竟是被忽悠过去了,但也知道为何天福园门口不经大路,而从桥下通过右边通往上山的路的妙处。

在早上八九点还阳光熙和的时候我们就去了,而回来时已是下午两三点,而且还下的小雨。

浏阳石柱峰瀑布景色作文【二】

这里地貌奇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坪,叫望坪,形状像一个大盆,石柱观这座小山,就像一个攥紧的拳头放置在盆的中央。从望坪中学看去,陡峭的山峰上建着古老的道观,在古木的映衬下,感觉跟仙境一样,让人神往。我们来到观下,石柱的右边有个很大的溶洞,远看好似桂林的象鼻山。走进这个溶洞,大洞小洞相连,奇特古怪,像一条龙在山石间钻来钻去留下的`痕迹。山脚左边有个池塘,叫犀牛塘,塘里长年不干,听当地的老人讲,这个池塘和长江相连,长江涨大水时,这塘里还会冒出鱼来呢!

道观那半圆的山门,古老而神秘。上山的路极为险峻,整条路都是用大块的石板铺成,共有238步。小路曲折艰险,有的地方只容一个人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路外边是万丈深渊,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跌倒下去。小路里边悬崖峭壁,抬头往上看,岩石好像要崩塌下来,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转弯的地方更是难走,又窄又险,让人觉得前进不能后退不得,走上两步就觉得浑身发麻,寸步难行。

石柱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半山腰的巨石上有一个米窝和水窝。米窝每天都冒出米来,水窝每天都冒出水来,刚好供观里老道士的吃喝。后来老道士去世了,来了一个年轻的道士,他很贪心,他请来石匠把米窝凿大,想多攒些米带回家,结果米窝大了,米却没有了。现在米窝和水窝都还留在路边的石头上呢!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不能太贪心。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山下石碑上的那副,上联是“路长似龙曲安祥折安祥上下二百三十八步步步曲折安祥”,下联是“功大如山福无疆寿无疆远近二百四十一人人人福寿无疆”,横批是“万古流传”。这副对联写出了建造石柱观的艰辛,也写出了人们求道祈福的期望,拜山的人期望在曲折中求取平安吉祥,追求福寿无疆。

石柱观既是美丽的自然文化景观,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名胜古迹感到自豪和骄傲!美丽的石柱观,我会永远记住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