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适合三年级上册写的作文题目)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适合三年级上册写的作文题目)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06 07:08:27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适合三年级上册写的作文题目)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一】

秋姑娘悄悄的来了,她送走了炎炎的夏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还给大地披上了五彩的新装。

秋姑娘来到了花园,鲜艳美丽的菊花们正在聊天呢!白菊花穿着蓬蓬纱裙;紫菊花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最小的金盏菊撑开了它的小伞,准备跟着风到湖水边游玩。秋姑娘温柔地抚摸它们的脸,这可使它们更开心更骄傲了。这真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秋天啊!

秋姑娘来到了果园,苹果妹妹涨红了笑脸,石榴咧嘴笑,柿子一个个挂起小灯笼,水果们如同得了满分的小孩,争先恐后地向秋姑娘展示了自己收获,秋姑娘咯咯一笑,带上水果的香甜,跑向了孩子们学校。放学的孩子们,闻到果香,大叫:妈妈,快看,好大的橘子呀!好红的柿子呀……这真是一个诱人的秋天啊!

秋姑娘又来到了田野,只需要轻轻地吹了过去,田野顿时涌起金黄色的海浪。稻穗轻轻摇摆着,弯腰致谢。农民伯伯手捧金黄的收获,露出开心和甜美的笑容。这真是一个多么令人喜悦的秋天啊!

一片黄叶在空中飘舞,原来是秋姑娘来到了树林。秋风缓缓拂过,林子传来“哗哗”的合唱。风过了,树叶悄然的偎依在大树妈妈的脚下休息。这真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秋天啊!

太阳的余晖慢慢落下了,秋姑娘带来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为大地笼罩起梦幻般的轻纱,一切那样安宁美好。

秋姑娘就是这么的平凡与朴实,但却她带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喜悦。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二】

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使我和爸爸哭笑不得。

除夕那天早上,三哥从浙江带回些海鲜。有黄鱼、白鳊、扇子鱼。三哥告诉妈妈蒸鱼的方法:先把鱼洗干净,然后在鱼身上撒少许盐和味精,最后放三片姜去腥。妈妈按三哥教的方法去蒸鱼,不一会儿鱼蒸好了。远远就闻到一股香味,我真想夹一块尝尝。终于吃饭了,我迫不及待的夹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呀,好咸啊!我赶紧吐在地上,伸伸舌头,弄得大家哈哈大笑,只有妈妈不好意思笑出来。

我告诉妈妈:“海里的鱼是喝海水长大的,海水是咸的,所以鱼也是咸的,你蒸的时候应该少放些盐。”妈妈听了我的话,点点头说:“我还真忘了这点,还是我的女儿知识丰富啊!”

你瞧,我的妈妈多粗心呀!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三】

时间飞逝,又一个新年即将来临,每当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贴春联,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家了! 大年三十的那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我们先撕去旧春联,然后分工合作。我爬上了椅子。再过了一会儿,椅子有点摇摇晃晃,好像是在跟我故意作对似的。别看别人贴春联容易,自己做可就难了。从椅子上下来一看,春联东倒西歪,像一只不倒翁似的,气得我两眼直瞪。

爸爸连忙走了过来安慰我:“贴春联哪是一学就能学会的吗?总得慢慢来,俗话说的好‘一回生,二回熟嘛’。”听了爸爸的话,我这才消了气。接着,爸爸一边说一边做示范给我看。我把原来的春联撕了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把一张春联贴在了大门上。第二张,开始贴了,我小心翼翼地贴上去,由于吸取了前次的教训,第二张整整齐齐地贴在大门的对面。从椅子上下来看看,明显好多了。

春联贴完了,我也成了大花猫。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了贴春、门画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及对新年的祝福。

三年级上册怎么编作文题目【四】

炎热的夏姐姐刚刚和我们挥手告别,美丽的秋姑娘就带着清凉和温柔翩然而至。她走啊走啊,在她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秋姑娘来到田野。一会儿她摸摸高粱的脸颊,高粱羞红了脸。一会儿她抱抱金黄玉米,玉米乐得摇动胡须。一会儿她亲亲豆荚,只听见“啪”的一声,一颗颗饱满的豆粒欢蹦乱跳地投进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秋姑娘又召唤来秋风,给正在劳动的人们送去阵阵凉爽。看着脸上写满丰收喜悦的人们,秋姑娘满心欢喜地走了。

离开田野,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果园。她把火红的衣裳送给了苹果和柿子,把黄澄澄衣裳穿在了鸭梨身上。她招呼葡萄换上紫红色的纱裙,又帮助橘子套上橙黄色的毛衣。石榴也不甘落后,迅速换上粉红色的外套,美得不得了,还故意露出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牙齿。秋姑娘看着眼前的一切,开心地笑了。

秋姑娘又来到了树林。她满含笑意地捧出五颜六色的纱裙和礼服洒向树林。小树叶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拿属于自己的新衣服。秋风也赶来帮助,小树叶们很快换装完毕。伴着秋风,金黄的银杏树、火红的枫树、青翠的柏树和暗黄的法桐树放声歌唱:“哗啦啦—哗啦啦—” 几片调皮的黄叶干脆飞到空中伴舞,别提多么美妙了。在它们玩得最快活的时候,秋姑娘悄无声息地走了。

啊,秋姑娘来了!她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带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真喜欢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