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语文作文抄了阅读理解给20分吗)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语文作文抄了阅读理解给20分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3 17:15:55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语文作文抄了阅读理解给20分吗)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一】

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

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

1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

14、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4分)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二】

11.“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2分,答成“学生可以创新”给1分,答成“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不给分)

12.平凡的人把普通的事做得很好。(3分,意思对即给分)

13.通过学生创新与成人创新不同特点的比较来证明“人人可以创新”。(3分,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答成“通过比较来证明观点”等给1分)

14.例:(1)问题:课堂上不会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方法:勇于思考,大胆、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2)问题:在课堂上不善于提出不同见解。方法:学会积极思考,善于多角度恩考问题,大胆提出不同意见。(3)问题:缺少独立思考,抄袭作业。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刻苦钻研。(4)问题:重视书本学习,缺少实践活动。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段地发展。(5)问题:缺少创新氛围。方法:学校、社会应积极营创新氛围,如开展创新大赛等活动。(4分,指出问题2分,提出解决方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三】

植物都是数学家

戎丹妍

当你在吃菠萝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菠萝的外壳?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呈螺旋形的厚厚盔甲竟然和一个神奇的数列有关。不仅是菠萝,很多吃的东西都和这个数列有关,比如葵花子、松子等。吃货们可能不知道。你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而且是一连串高深莫测的数列。

植物的花瓣、种子遵循一个古老的数列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那就是这些数字的前两个之和等于第三个,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其实不仅花瓣遵循这个规律,很多植物的种子也都呈现这个数列。比如苹果种子是5颗,向日葵的花瓣数一般是21片,而如果你再仔细往被花瓣包围的花盘看,里面还有很多小花――最终会变成葵花子。这些小花的排列呈现两组相向排列的螺旋形线条,一组是顺时针旋转,一组是逆时针旋转。而如果你再仔细数数这些螺线,你会发现,顺时针的螺线有34条,逆时针的螺线有55条。而根据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你可能还会得到55和89、89和144等数据。

而这些数据,也都遵循斐波那契数列。除了向日葵,菠萝外表的“方块盔甲”和松果的外表也都遵循这一规律,它们的螺线大多数是8(顺时针)和13(逆时针)。

斐波那契数列的身世

植物是从种子和嫩芽生长起来的。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叶子、萼片、花瓣、小花等的顶端,其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组织叫“尖点”,而在尖点的周围,有一个接一个的微小隆起,这些隆起称为“原基”。最后,这些隆起的原基就长成叶子、花瓣、萼片等。每个原基都希望它所生长的花、蕊或叶片以后能够获得最大的生长空间。例如叶片希望得到充足的阳光,根部则希望得到充足的水分,花瓣或花蕊则希望能有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以吸引昆虫来传粉。因此,原基与原基之间就需要隔开一定空间以保证将来长出的叶片或花瓣能有效生长。但因为不断有新的原基产生。原来的原基就会被不断往外挤,那么怎么排列才能使得将来的叶片和花瓣都能有效伸展自己呢?

科学家发现一条规律,就是当两个相继(先后)出现的原基以137.5°的发散角生长时,将来它们的后代就会充分吸收阳光和雨露。137.5°在数学上被称为黄金角。所谓黄金角,即一个圆被分成的两个圆弧的长度比例正好是黄金比例,那么较小圆弧所对应的角就叫黄金角。黄金比例约等于0.618,在生活中常常被提到,特别是美学和建筑学。

仔细观察一下,斐波那契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比也是接近黄金比例的,而且数字越大其比例越接近黄金比例,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以黄金角生长的植物就出现了斐波那契数列现象。

(选自《现代快报》2013年8月19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1.本文标题“植物都是数学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析其作用。

2.试举出本文中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四】

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8.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以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为主要能量来源,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并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B.台风带来的降水占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等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是这些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且台风降水量占降水总量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大。

C.台风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从低纬度地区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使全球维持着热量平衡。如果没有台风,热带地区的气候会越发炎热,寒带地区则会越发寒冷。

D.台风能通过降温缓解电力供需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削弱其风速,大大地减轻风害,甚至使台风不再成害而能被用于风力发电。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海水上翻会卷起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持续的时间在数小时到一两天不等,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许多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10.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答案网整理

8.B(是这些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错误,应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

9.D(A项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造成的错误。B项应是台风发生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C项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大地震的侵袭缺少了或许。)

10.概括主旨的原句: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1分)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万物。(2分)

语文作文可以抄阅读题吗【五】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就是藤野先生。同学们,老师整理了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详情请看

藤野先生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初中生物,“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烂熳:____________________

模胡: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通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