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阅读短文中前后呼应怎么找)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阅读短文中前后呼应怎么找)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0 20:10:58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阅读短文中前后呼应怎么找)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一】

在文章中,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这样使文气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

记叙文的过渡,其过渡的情况和主要作用是:

① 开头与正文间过渡。在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而引出与之相关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例如:《繁星》一文首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为第二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铺垫。又如,《背影》一文,一开头就有这么一句“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起到了总领全文,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 不同事件或场景间过渡。一幅优美的画卷,画面要注意色彩明暗、浓淡的过渡,注意景物虚实、主次的过渡;文章当然也要重视上下文的衔接、转换。

宋代僧人志南有一首绝句,内容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第一句写树阴下(“古木阴中”),第三四句写“杏花雨”与“杨柳风”,诗人又是怎样过渡的呢?“杖藜”扶着诗人由“古木阴中”来到“桥东”,完成了地点的转换。“杖藜扶我过桥东”,是拟人化的写法,更是自然过渡的典范。

③ 叙述顺序转换间过渡。有些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情节来补充,然后再回头叙述原来的事,这就需要使用过渡。如:

在《故乡》一文中,“我”在与母亲对话中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这篇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过渡,插入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④ 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用过渡。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过渡,由我换为战士)

过渡的几种方法:

(1)用段落过渡。意思的转折、跳跃较大,用的段落,一般叫过渡段。在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2)用句子过渡。意思转折、跳跃不大,在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或在前一段末尾,或在后一段开头,一般叫过渡句。

(3)用关联词语或转折词语过渡。往往在段落的开头,用“因此”、“总之”、“那么”、“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或用“但是”、“然而”、“可是”、“相反地”等词语表示上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叫过渡词语。

(4)小标题过渡:有些文章在总标题之下还安排了若干小标题,这些小标题概括了各个部分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起过渡作用。

(5)要注意的是过渡的文字不宜过多。可以用一段的,不用两段;可以用一句的,就不用一段;可用一个词语的就不用一句。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二】

罪犯一:偶和我

偶干吗了,偶怎么了!我的耳边老听着这些话!第一个说的\'人就是张xx!他天天都说偶啊偶!到最后我为了避免,就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在说的我要跳楼了!可是我最后还是没说出口!因为我不敢跳楼啊!不过本学期终于改了!

罪犯二:可爱和可怜没人爱

我长的很可爱!所以很多人都夸可爱!可是有些人,却老说我可怜没人爱!我被他们逼上了绝路!我就那么没人爱吗?可爱原来也有错啊!

罪犯三:超人的英语和素拉妹

我一直说我是超人(是用英语说的),可有些人竟然说是素拉妹!我堂堂的男子汉加帅哥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打击呢!我就回了一句“这不是事实“

拒绝网络语言!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三】

对于现代的工程管理来说,工程项目管理是重要的组成内容。因此,合理地运用工程项目管理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工程管理效率,并且对于项目的实施也极为有效,也能够保证我国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具体复杂的过程,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并且也能帮助我国的相关单位进行管理方式分析,对我国工程项目的财务汇总、市场占有率以及行政方面的要素都能有一个相对具体的衡量,并且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对的平衡,在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与工程质量。但我国相对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水平较低,并且仍属发展阶段,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上仍与国际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因此也就需要我国的相关工程部门与工程管理人员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使我国与外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1、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具体的几种:业主自行管理模式、业主委托承包商建设模式、PMC 模式。三种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业主自行管理模式是施工方直接签订好合同,业主组成相关的机构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直接的管理。此方法起步较早,发展的也比较完善,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管理模式;业主委托承包商建设模式是指总承包商按照实际的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进行管理,并且在其中进行管理的主要方是具有一定承包能力的大型承包工程公司;PMC 模式是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情况。运行的\'过程进行项目管理,从而将工程项目的成本降到最小化[1]。

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我国从上世界九十年代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发展至今。通过工程管理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来看,我国的工程管理项目是在构建以工程项目为出发点的管理方式,并且实际上通过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相结合,在促进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与实际情况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际的管理是与建筑市场建设相互融合的,并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也是在相对稳定的建筑市场中发展起来的,并且在这一方面以工程项目市场为基础,通过构建项目法人代表以及承包单位、监管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了项目法人的责任制、监管值、招标制、合同管理制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制度;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为我国的整体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3、国内工程项目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发展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存在着多个方面的不稳定因素。首先来看,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还存在极大的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现有工程管理制度规范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制化与科学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可这之间在法律制度上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并且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及项目管理实践水平也急需提升。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多参照外国的管理模式,缺少自身的特色,并且与我国的项目工程管理实践没有结合的紧密,整体的工程管理体系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此方面仍需要加强[3]。我国在工程项目国力上的专业型人才也处于不足的状态,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对管理的类别要求也较高,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以及全面型人才。目前我国具备管理大型工程项目的人才有限,建筑师的定位与行业间存在极大的差距,并且随着项目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外的工程项目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我国在此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正处于极度紧缺的情况。因此,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也需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保证我国用人上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并且在我国的项目投资效益上也需要有一定的提升。从当前的工程项目管路情况来看,目前的体制与市场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市场限制,导致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出现较多的漏洞。因此在这样的影响之下,需要我国的相关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市场行为规范,并且通过多种办法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水平。

2、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的对比

2.1、管理体系对比

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实践较早,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也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并且此后工程项目管理也主要应用于建筑、国防、航天等相关的功能工程当中。国际的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较早,领先于我国国内水平。在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比较完善,水平上也相对成熟,并且在工程项目上也设置了比较完整的管理机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制约。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的不健全的地方,也缺少比较有效的管理机构,相关的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各个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并且相关的部门对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缺少一定的规范,市场承包机制也极为不健全,多数的企业与工程承包组织的衔接做的也不够细致[4]。

2.2、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及其机制

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程序清晰明确,并且在各个分项目的准备工作上做的也比较细致,也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介入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我国在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序以及管理机制上做的还不到位,也国际的整体水平没有接轨,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人研究机构合作较少,也没有相应的创新手段,难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优势。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改进的措施

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应当做到与国际接轨,在管理方法上要做到有所创新,通过具体的目标进行项目管理,并要有相关的理论原则进行指导,使整个管理过程规范[5]。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当综合影响工程项目的多方面因素,以合理的工程项目市场情况为依据,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相对完善,并在工程项目中融入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使之与市场相结合。并且也需要加强我国对国际条款的学习力度,保证跨国项目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也需要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化,也将对我国的整体工程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管理同样也需要人才的介入。应当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实践技能,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型人才队伍。在队伍中需要对其进行法律意识以及管理理念的灌输,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出自身的决策,熟悉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的情况,从而保证我国的工程管理质量。

4、总结

综上所述,为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应当多汲取国际的先进经验,缩小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工程管理上尽早与国际接轨,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带动我国的工程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 考 文 献

[1] 景文 .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比较研究 [J]. 中外企业家,20xx,No.52709:60-61.

[2] 黄健文 .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研究 [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xx,No.15605:205-209+17.

[3] 陈冲,李敏然,高东杰.浅议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No.33910:48-49.

[4] 江晖 .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J]. 四川建筑,20xx,34,No.15703:285-286+288.

[5] 邢怡芳,李岗,郭富权.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建设与团队管理[J].西北水电,20xx,No.15601:99-102.

用前后照应和对比写作文【四】

引言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者通过综合驾驭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做到所学为所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去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1]

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对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以及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之间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借此帮助学习者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汉语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英语的学习和交流。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态上的差别

不久前,我们对中外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学习驱动力方面的差别

在近五年的汉语教学中,当每个留学生被问到“你为什么来中国学汉语?”时,他们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兴趣”。毋庸置疑,国外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个人兴趣。而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两年时间,但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超过一百人),由学校统一编班,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和课程设置。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带课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安排教学,从而被动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国许多学生争取高成绩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将来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有的是为了考取研究生或推免而本硕连读;有的也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有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总之,中外学生在学习上的驱动力差别较大。

2.学习目的的差别

中外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包括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然而,除此共同目的之外,有些中国学生的另一目的是为了父母甚至是教师而读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负某个教师的期望而日日苦读。这就是学习目的中的“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以及我国学生具有的“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2]。

3.学习条件的差别

国外高校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面广,学习者均可免费使用。图书、电子文献等资源都可以随意使用。国内的高校配套设施相比较国外来说要落后一些,再加上学生众多,因而“僧多肉少”的局面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在中外学生的居住环境方面,我国的大学一般都会让留学生单独居住,住宿环境安静舒适;而我国学生人数众多,通常都是统一安排住宿,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把宿舍当作书房来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宿舍自修习惯就变得很困难。

中外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别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经验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结论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况上有较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差异上。总之,国外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强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而国外学生看重的是有没有想法和创意。因此,我国应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和更新,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结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xx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xx年第12期,第106-107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