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有关小学叙事作文汇编10篇)

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有关小学叙事作文汇编10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3 15:52:30
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有关小学叙事作文汇编10篇)

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一】

六一是儿童愉快的代名词,在孩子的心中,它永远是快乐的。无论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们对六一的钟爱,赤诚让我们打成一片,所以我要亲近六一!

今年六一是我小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学习愈加紧张,不可能再过儿童节了。于是,我和好友畅一起来到了泰山公园游玩。下午,我们一进大门,便看到前方的空地上全部都是孩子,有小学生,有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还有咿呀学语的幼儿。有的溜旱冰,有的追逐打闹,还有的谈笑风生……整个泰山公园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畅对我说:太热了,我们买些冰激凌吧!

好吧,我笑眯眯的说,我去买,你等我一下。

我们俩一边吃,一边坐在草地旁的石凳上聊天。刚谈一会儿,我忽然感到背后一阵疼痛,待缓过神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在踢球,不小心打到了我。我在自认倒霉时,一个小男孩一手抱着刚才打到我的球,一手帮我掸身上的泥土,当我看着他时,它的脸全红了,忸怩的对我说:姐姐,对不起,我不小心……没说完,就有点儿哽咽了,我忙说:小弟弟,没关系,你去玩吧!小男孩一听到这话,立马破涕为笑,擦擦汗跑远了。我笑着对畅说:现在的小朋友真可爱!这不就是美吗?今年的儿童节真有趣!

我们离开草地,来到湖边,排队租船,到湖中潇洒一回。终于,到我们了,我和畅上了船,我们一边踩着脚踏,一边欣赏美景。靠近我们的一条船上,有个刚刚会说话的小女孩,她大声嚷了起来:快看,那儿有两朵花儿在飞!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我扑哧一声笑了,畅对我说:哎,你别笑,她要不是心里盛着美,又怎会这样说呢?我听后连连点头。

今年的儿童节,我虽没有像以前那样在游乐场里疯玩,但却发现了不少,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知道现在的孩子多么天真烂漫。这个六一真美,因为我亲近,我发现,我拥有,我自豪!

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二】

嘿!你们知道今天事什么日吗?今天就是“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中秋节可以说是大人小孩都开心的日!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国定假日哟!你想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你想了解最特别的中秋习俗吗?欢迎搭乘最酷最炫的“梦境探险机”一起去探险啰!走!

咦?这里是哪里呀?嘿!这就是我们冒险的第一站,“跨越时空——中秋大探索”在这站我们可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喔!在元朝末年元顺帝时,住在汉人家中的鞑仍像王爷一般的让汉人供养着,你知道什么是“鞑”吗?“鞑”就是指元朝的士兵,为什么他们会居住在汉人家中呢?当然是元顺帝下的命令啰!鞑们百般欺凌汉人,汉人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他们决定在八月十五日(农历这一天一举消灭元朝。

八月十五日那天,许多汉人假扮成卖月饼的商人,而他们卖的月饼有分两种,一种是卖给蒙古人,里面的馅就跟一般的月饼相同;而另一种则是卖给汉人的,他的内馅就很特别啰!除了一般的馅以外,还附上一张纸条,纸上写着:“今夜起义,推翻鞑。”就在酒足饭饱的`秋夜,鞑安安稳稳的做着美梦时,突然!“!”一阵叫喊声,原来是那些把家中供养的鞑后,到皇宫中的汉人们;就这样靠着大家的努力终于把元朝给推翻了,于是后人就将这天定为“中秋节”。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第二站——“就爱过中秋”。在这一站我们可知道中国一些省县的特别中秋习俗;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河北省河间县,当地的雨水非常特别,以秋为苦,中秋节若是下雨,当年的蔬菜味道一定不佳呢!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江苏省的苏州,在中秋节时当地人取促织虫相斗;在广东省各地中秋有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朝末年鞑的历史。中秋鞑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在剥玉头皮时,仍称为“剥鬼皮”呢!有趣吧!

这次的时空冒险或梦境冒险,好玩吗?希望你们觉得有趣哟!

关于小学叙事作文汇编8篇【三】

金秋送爽时节,儿时好友骑电动三轮车给我捎来委托老家同乡加工的一袋面条,“在村东头二柱家加工的,这次面条是宽薄的”,好友一手提着袋子咚咚咚几步跨过客厅走进厨房洗着手说。“快到收玉米的时候了,一忙就是十天半月,尽早给你把面条轧出来了,20斤!”我们沏上茶边喝边聊。

我很喜欢吃面条,说句你不相信的话,一星期7天21顿饭顿顿吃面条也不会厌的。“北方面条,南方米饭” 这句话概括了中国的地方主食的特色。我在百度上搜到: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与喜爱。由于制条、调味、粗细的不同,从而使中国各地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遍及全国各地。出名的面条有新疆拌面、北京炸酱面、龙须面、山西刀削面、山东济南打卤面、贵州豆花面、陕西油泼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北方地区以其为主食,南方多用其作早点。

说起我极喜喝面条还有段“心酸”的历史、“痛苦”的记忆。我国六十年代建国刚刚十多年,物资生活还相当匮乏,啃红薯吃饼子,一手拿一个窝窝头,吃饱就不错了。娘在我长大后告诉我一个两三年时间内每天上演的场景:那时我4、5岁的样子,妹妹比我小2岁,娘在炕沿上抱着妹妹用一个小搪瓷碗喂着煮好的面条,而我则坐在炕前一个小木墩上静静地抬头眼巴巴的望着,闻着麦香混和着油香的诱人的气味,焦急地等待妹妹给我剩下一些汤水多面条少漂着少许油星的“大餐”。我自己记不清4、5岁时的事情甚至模糊的记忆都没有,但是娘描绘的我坐在小木墩等着吃妹妹剩下面条的场景比我真实看到的还要清晰深刻,一直到今天我的脑海里都能随时播放这个“VCR”,甚至微闭双眼抽动鼻翼就好似能闻着麦香混和着油香的诱人的气味。

到70年代的时候,在县财税局就职的爸爸请病假回家养病,爸爸当时因为时常低烧食欲差,面条成为提供身体能量的主食,尤其是晚餐。那时公职人员吃“细粮”,农村吃“粗粮”,公职人员每月供应33斤粮食80%面粉20%粗粮,我们姊妹3个虽说“未成年”应补充营养,可爸爸是病号属重点保护对象,因此爸爸每次喝面条时我们只能喝面条汤。当时没有轧制面条的机器,每次都是娘用擀面杖一下一下娴熟的轧的圆圆的,撒层面叠起用刀切成条扬到滚水里。爸爸基本每天晚餐喝面条,娘有时得病无法擀面条就请东边邻居二生大娘擀,可谁家没事呀,后来我妹妹7、8岁就学会了擀面条,每次妹妹都蹬着小板凳在案板上使劲地擀,娘说擀得还不错。我当时就自豪地想:全村谁家的妹妹也赶不上我妹妹擀得面条好!全村的小伙伴谁也没有我喝得面条汤多!每次想都能得意洋洋。做世上任何事情都是有诀窍的,我长年累月喝面条汤也喝出了经验和惊喜,每当娘给爸爸盛面条时总会有漏网的面条,分到我碗里时会有7、8根5、6厘米长短的面条,我会特意把它们都留到最后倒点咸菜汁一口吞了,哪怕只是一口也能享受到面条的麦香美味过一下瘾。我清楚地记着长到能表达自己愿意时满脸馋相对娘说:“娘,什么时候咱能喝顿实在面条啊!”说了这话以后我注意到:娘眼里噙满泪水转过头用一只手擦拭一只手紧搂着我。

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也实现了喝“实在”面条的愿望,从北京炸酱面、龙须面喝到山西刀削面、贵州豆花面、河南烩面、陕西油泼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等十几种特色面条,品尝了祖国各地的美食,感受到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最让我难忘的美味还是小时候的那碗面条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