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袁隆平主要事迹对自己的影响作文)

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袁隆平主要事迹对自己的影响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1 12:59:17
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袁隆平主要事迹对自己的影响作文)

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一】

他,貌不惊人,小眼睛,黑皮肤,衣着马虎,不修边幅,有时头发乱蓬蓬的,就像头上安了个“鸡窝”。然而,就是他,却是我最敬佩的人。

他姓李,是这学期刚接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个头不高,大约五十来岁,对我们学习抓得很紧,要求很严格,也非常的善解人意。

那天,他早早的就来到教室给我们报听写。他先让三个同学上讲台听写,听写报完,又叫了三位同学上去改错字,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师点到我的名字时,我先是一愣,然后充满自信地登上了讲台。我取出一支红粉笔,像老师一样,极仔细地“刷刷”地改着,三下五除二,没一会功夫就改好了。然后,我将粉笔往桌上一丢,面带自豪,微笑着跑回了座位。

李老师当然没闲着,当最后一位“小老师”走下讲台后,他就拿起教鞭,带着全班同学一边读一边改。大家正读着,李老师突然停住了,道:“这是谁改的呀?错字怎么没改出来?”洪钟般的嗓音掷地有声,将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我探头一看,那不是我改的吗?我赶忙站了起来,红着脸,羞愧得将头埋到了胸前,心想:完了,老师不把我鬼骂一通才怪呢,因为他说过,写错别字是要“害命”的。“还不上来修改?”李老师冲我大声道。我匆忙跑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那个错字上打了一个“×”,又在旁边做了订正,就像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一样,低着头,僵硬着身子,直直地立在那儿,等待着老师的训斥。然而,李老师并没有责骂我,而是轻声对我说:“谁都有疏忽的时候。不过,以后可得仔细了!下次注意,去吧。”顿时,本觉得无地自容的我,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说真的,我真的敬佩李老师,敬佩他的认真,敬佩他的善解人意。

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二】

令他玉宇扬威制六合,令他涸泽斩自蛇,令他素丹心精忠报国,令他草莽登御座。——题记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志士傲骨风存,不知多少名家曾被包装成华丽的“磨喝乐”,等待的,却只有被送上牵丝木偶戏的台面。

起·不忘初心

我记得自己刚学了一篇课文,写的就是你读完后,我被震撼到了。

原本你可以在美国找一份好事业,甚至可以常定都于此,或为华人,或为华侨。可你就犟啊,犟着回来,回到那阔别已久的祖国,把从美留学学到的所有东西,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并做领头人,带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这,是你不忘初心的事业心,我敬佩你。

潮·坚持不懈

那年,查出直肠癌的你本就知道自己是因为长期在外工作,环境艰苦,没有充足的营养,可是你没有退缩,依然坚持关研究,坚守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有一次实验室的危险质泄漏,别人都劝你不要靠近,万一爆炸了,这些天的研究成果就泡汤了,就白忙活了。可你就偏不听啊,一个劲儿的往前冲,非要进去完成最后一点工作,才肯罢休。

试问,是什么给了你这么大勇气?

你最后一次手术完成的时候,已经位居晚年了,却还是去完在岗位上,直到全身大出逝世。

我不解,你为什么就不想让自己妇孺皆知。在戈壁滩上隐姓埋名了28年,而“呯”的一声,是你沥尽心的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你的信仰,是属于中华儿妇的骄傲,从那一刻起,你便真的家喻户晓,真正的成为两弹元勋了。

天之骄子,岂有不佩之理?你——邓稼先,就是让我敬佩的那个人。

袁隆平人物精神作文【三】

小时候每当吃完饭只要饭碗里还有一粒米饭,外公就会不停的说:“要是在59年60年,能吃饱一顿饭那就是奢侈的事,现在能吃饱了怎么碗里还剩这么多”。听了外公的话就自觉的把没吃完的米饭全吃完。看了《袁隆平》电影的一开始不由得就想起了外公的这段话,那个时候国家最困难的日子,时间停留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x逝世,享年91岁。当时我正好在翻朋友圈突然闪出一道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新闻,我真的愣了一会,总觉得这个新闻是假的,因为前不久我才看到袁隆平院士的鼓励年轻人从事农业的视频“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个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还有那句“不会了,再也不会了”等话语历历在目。感觉是自己的亲人不在了的那种忧伤感。怀着对袁隆平院士深深的悼念,我重新观看了《袁隆平》这部影片。

影片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院士发现一株结有230粒的“鹤立鸡群”高产稻穗然后将它培育失败,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产的杂交稻,经过他反反复复的不怕困难的研究,他和助手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在试验田种植培育,社会各界也向他抛出橄榄枝支持他,历经多次失败,杂交水稻成功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以后的第五大发明,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回顾袁隆平的生平,他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却不平凡的伟大,是他实现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现在的非洲是个非常贫困的地区,但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希望,他的贡献是世界的。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我们的腰包也富了,但我们也许“吃的太饱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体会不到袁隆平那句“没饭吃真难受”,不珍惜饭碗里面的粮食。袁隆平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不能够“吃的太饱了”,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袁隆平院士永垂不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