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战狼2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战狼2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4 20:42:39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战狼2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一】

《狼图腾》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值得一看。我不是商业影片的经纪人,也不是剧组雇来的枪手,只所以感动,才遏制不住地想谈谈感受。

故事讲述的是1967年北京知青阵阵和杨克在上山下乡期间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内蒙古族牧民毕利格一家,他见识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狠群的接触过程中,阵阵对这一物种有了强烈的兴趣,甚至有了自己想养一头小狼的念头。但就是此时,一群外来人贪婪地掠夺了狼群贮存过冬的黄羊,打破了狼群与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更是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看完电影,感慨良多。法国大导演让·雅克·阿诺不愧是“世界上最会拍动物”的导演,他完全脱离了小说《狼图腾》的固有框架的束缚,精心编织故事情节,使这部影片更加丰满,更具现实意义。

有价值的作品往往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命运的,但伟大的作品则往往是贯注了人的生命燃烧,情感表达,是关注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的。这也是中国道家哲学的最高境界:齐物我,泯主客,一生。它体现人类的最大悲悯和人文关怀,有着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狼图腾》在某种意义上就具有这样的特质。

在荒野生态哲学的视界之内,人、动物、自然界都是上帝的子民,他们生而平等。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尊严!在我们的大多“官方意识”(这是深具批判意义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重要理论)的叙事中,小人物的尊严往往被忽略。而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个尊严不单是人的,同样也是动物们的。动物可否谈尊严?大自然是否有尊严?在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思维中,肯定不存在这一疑问,但在荒野哲学的视界内,包括动物、植物、大自然均有尊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尊重它、呵护它、爱惜它,相互共生,和平共处。

我认为《狼图腾》的电影改编是成功的,它超越了小说的某种局限,特别是它突破了小说对狼性的的极度张扬和崇拜。他在缅怀早期人类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的同时,着眼于人类精神家园的命题,把人类的生存与狼的生存并置于生态大草原的背景之下,着力表现人类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为所欲为的强权与霸道,自私与冷漠。影片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和反思意义,具有强烈的悲悯情怀。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破坏和污染已经成为地球这个“村落”里人人感同身受而又无法回避的生存危机问题。我特别感动于让·雅克·阿诺,他是一位深具人类情怀的导演,他有着世界一流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和人文情怀,因此,他的镜头下,就不会像中国导演那样,只会夸张地展示狼性,只会把狼性作为卖点进行肆意渲染,进行娱乐化、商业化放大,从而使人类意识与自然意识完全被遮蔽,张扬狼性成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卖点,那就会使这部本来有意义的作品流于平庸,且会误导观众。

生态文学古已有之,回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书写就会发现,对自然环境、对生态的书写不但在诗词歌赋之中均有佳作,但那时的生态文学,是建构于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大多是歌咏赞美寄怀之作,而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或者说文学中对生态环境的观照和书写,是现代工业化迅猛发展之后,人类对自身生存危机体认和反思的结果。在他们的作品中,一反传统文学中“自然”被借用的状态(要么是文人客抒情言志、感时伤怀的工具,要么是咏史怀古、气氛渲染的“用物”),而是确立了自然生态的主体性地位,以自然生态的“在场”,去展示工业化之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时代,技术“座架”一切,人与自然生态的尖锐对立所导致的人类深刻的生态危机,从而呼唤生态伦理道德的重建。

导演让雅克·阿诺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上,完成了他的“狼”之经典。他的努力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欣慰,因为他完成了一个人类的共同作文命题——与狼共舞,并且做得很不错。没有狼的人类注定是孤独的,与狼共舞的人类,才是真正的人类。看完整体影片后,我和女儿沉默着走出影院,外面的风很大、很冷,我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女儿已泣不成声。我想起了伟大哲学家罗素。他说:上帝的眼中永远含着人类悲悯的泪水!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二】

今天下午因下雪,体育课和语文课就在教室里看《狼图腾》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早在20xx年就上映了,我之前也看过,但那时太小什么也没看懂,这次观看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狼,一个令人极其厌恶的物种,但在这里我看到了狼的智慧、勇气。在狼群捕猎黄羊的过程中,狼十分地有耐心,它们等了几个月,为的就是一次捕尽。对陈阵提出的“狼为什么迟迟不进攻?”老人说那是狼在等黄羊吃饱,在选择合适的时机,他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话“人生在于选择时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这里的“我”就指狼。为什么狼群会攻击牧民的羊群、马群,进而引发了人们对狼的愤恨、报复和围剿,就是有人把狼埋在雪里的黄羊给偷走了,导致狼群的食物没有了,把狼逼入了绝境。为了生存,狼就在一次恶劣的天气中,把人类的军马赶向一个湖,因天气太寒冷,所有的马都被活活冻成冰雕,此后人类竟然掏狼崽,把小狼崽从高处扔下,摔,这一次狼群决定进入羊圈,墙太高,它们就不停地尝试跃过去,直到成功。等到进去之后,会留一个狼在墙上放哨。当被人发现时,它们把咬的羊堆起来,踩着,跑去。这个行为足以说明草原狼的智慧,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要灵活运用头脑,这样,才更容易成功。

在最后,狼群消失了,大草原也消失了,一切都变成了历史。可怜的人类,当你放不下那把武器时,终归会被大自然制裁。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三】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四】

十年前,我初读《狼图腾》这部小说,喜欢和反感并存,我喜欢书中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把蒙古草原的生活、草原狼讲得栩栩如生;我反感书中大量的议论,而且所占篇幅将近三分之一,充斥着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和歪曲历史的说法,以及武断专横的“文化考证”,乃至蒙古族历史学家都站出来纠正和批判。在这部小说畅销的十年间,吹捧它的人大多在“成功学”领域,在那些想赚钱且想一夜暴富的人群中,这让我有一种感觉:他们的信仰层面从科学时代急剧倒退,穿越宗教时代和巫术时期,退到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了。

20xx年春节档的大片中,电影《狼图腾》脱颖而出,这部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蒙古狼、冯绍峰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于大年初一上映,赢得广大影迷一片赞誉,我也慕名前往欣赏。

电影一开场就在极力证明自己忠于原著,男主角陈阵邂逅狼的场景,与小说一模一样,他在返回的山谷中遇到一群狼,急中生智成功脱险,从此开始敬畏狼,研究狼。

电影画面和小说情节交织在我的脑海,我希望文字和剧情能对上号时,却发现导演开始把电影的主旨引入了另一个方向。

原著中有大量关于历史和文化问题的讨论,并通过具体事例支撑作者的观点,电影中,导演完全摈弃这一部分,就事论事,把重点聚焦在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上的人们。

渐渐的,我明白了,导演不是把原著搬上荧幕,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他用一种高明的手法,把电影展示的舞台锁定在草原,把影片的主题也锁定在人、草原和草原狼,跳出了民族主义和历史文化的桎梏,把主题升华到更广阔的空间,探讨人与自然的更大命题。

电影的景色绝对是一大亮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十分唯美。剧情舒缓悠扬地渐次铺开,节奏循序渐进,陈述出原著一个个主要情节,勾勒出以狼为主线的故事,讲述了蒙古人从原始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机械化农牧业转变的过程。

狼马大战是电影的一个高潮,也是电影特技做得最出色的地方,剧组几乎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精心安排。我想,狼演员和马演员不知排练了多少次才拍出小说描绘的效果,整体看上去完全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纪录片。

浪漫的法国导演插入一小段感情戏,这是原著中没有的,男主角和蒙古族姑娘之间含蓄而真挚的爱恋,这美妙的二度创作,为草原放牧生活描画出温柔浪漫的一笔,相比起原著动辄上升到民族性格高度的论述,这段爱恋很接地气,很逗人气。

和小说一样,贯彻电影始终的是狼逐步被现代化农业打压直至灭绝的背景,但导演把人类狼的动机锁定在单一而有说服力的地方——人性的贪婪,把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政策环境抹去了,让包主任这个角色扛起反面的大旗,并设计几个小角色站在包主任一边。

电影的第二个高潮是吉普车追狼群的片段,它包含了小说中最悲壮的故事,吉普车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无情地碾压了农牧文明的草原,不论狼群何等的机智、勇敢、桀骜不驯,也无法阻止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特别是狼被火烧的场景、狼跳崖自的场景,让我为之震撼,电影也以此表达了对狼的敬畏。

最令我感动的是,电影结束后,字幕中出现的演员表中,赫然出现了一群狼的名字,是的,参演的每一匹狼都有名字。剧组花了三年左右时间训养了40多只狼,请来了世界顶级驯兽师安德鲁,制片人王为民花巨资在北京建立养狼基地,并亲自抚养带大了十几只狼崽。导演说这是动物电影,一点不假,草原狼在影片中的影响力超过了人物演员。

再说二度创作,回家后我又翻开了书架上的《狼图腾》,查到最后一个情节的三个版本,即小狼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男主角一手抚养大的小狼被放归大自然,成为一只真正的草原狼,主角返乡途中与小狼隔山相望,小狼仰天长啸,天空的彩云化为一个生龙活虎的草原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画卷呈现给观众,主角把对小狼的忧思寄予天空的彩云,寓意深长,电影结束,回味无穷。

小说原著中,主角陈阵和其他知青准备返乡了,小狼长期饱受疾病困扰,不自由的生活已经使它患上忧郁症。草原狼已是处处被追的对象,小狼无法回到草原。陈阵最后终于有了“不自由、毋宁”的觉悟,帮小狼像个武士一般光荣归天,用石头猛砸一下小狼的后脑,小狼保持着仰天长啸的姿势猝,定格于生命的终点。

故事还有一个搞笑版,在网上流传。《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本名吕嘉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某记者找到了当初和作者同时到内蒙草原插队的知青,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以前有一个知青(吕嘉民喂过狼,后来把小狼给打了。我问他为什么啊, 他说这小子居然敢对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了……”

在此,我不评判故事的真假、也不纠结故事的内涵,我只探讨故事的艺术熏陶作用:如果要弘扬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主题,用版本一;如果要弘扬“狼性”,映射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请取版本二;如果想创造媒体热点,制造舆论“爆料”,请炒作版本三。

三个版本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只是待发掘的矿,唯有在生活基础上的二度创作,才能让我们步入艺术的殿堂!我反对市面上对《狼图腾》的粗浅解读,更反对把所谓的“狼性”引入教育、企业管理领域,但我崇尚二度创作,我提倡用爱与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并把它们展现出来。在草原狼的故事中,作者身份的姜戎描写狼、歌颂狼,把自己局限在“狼性”中;导演身份的让·雅克·阿诺以狼为切入点,描写大自然,歌颂对生命的热爱。

在我看来,从企业的视角,导演比作者更具备企业家精神,作者的眼中只有策略、争斗和精神,充其量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境界;导演的境界更胜一筹,他懂得爱与发现,懂得重构和创新,这是导演的伟大之处,也是电影的感人之处,更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机融合!

国家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民族的进步复兴需要创新。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更加珍视二度创作的精神,把好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并不断升华,这不仅仅是在电影或者艺术领域,而应当是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二度创作锦上添花的例子很多,譬如,电影《阿甘正传》,导演把原著中主角玩世不恭的态度全部改编,最终创作出一部励志而充满温情的电影,塑造了一个乐观、向前的阿甘,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代经典。

生活本来就很残酷,社会本来就那么复杂,电影是给人带来美和艺术享受的。

导演们,请给广大影迷带来更多二度创作过的作品吧。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五】

今天晚上,我、爸爸、妈妈和王乐凡一家去看感人的《狼图腾》。

到了电影院,我们买好票,就进入影院把相应的位子找到,坐下来看电影。电影开始了,我非常专注的看:有一个牧民,他在放牧后回家的时候,抄了一条小路,在路上,他的马突然失控了,冲下了一个下坡,接着,就出现了一大群狼,原来马是被狼吓的。他不紧不慢的拿起马镫,使劲的敲打,狼都吓跑了。

接着,一大群黄羊来了,那群狼盯上了这群黄羊,过了一会儿,黄羊都吃饱了,狼就开始发动攻击,那些黄羊都吃得太饱了,根本跑不动,一下子就被狼追上,咬得一只不剩。

开春了,狼藏起来的黄羊被坏人全偷走了,这下子小狼仔没的吃了。那些蒙古族人每年都要让小狼仔儿升天,可陈阵舍不得,他偷偷地抓了一只小狼仔儿养着,让小狼仔儿吃母狗的奶,它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成长。过了一段时间,小狼长大一些了,陈阵就把自己吃的`肉舍下来给它吃。一天,陈阵带小狼出去玩,它闻到了同伴的味道,就找了去,结果,找到的是狼,小狼非要去,陈阵不让它去,小狼就狠狠的咬了他一口,陈阵叫着:“你这恶狼,竟敢咬我。”小狼听了也觉得很后悔咬了主人一口,就舔他的伤口。坏人们为了狼皮卖钱,都去打狼,最后,差不多全部狼都了,只剩下一两只。草原上羊越来越多,草都被吃光了,环境也越来越差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真想养一只小狼,不让人们它们,剥它们的皮,还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不能再被破坏了。

观战狼2有感800字作文【六】

20XX年春节档的大片中,电影《狼图腾》脱颖而出,这部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蒙古狼、冯绍峰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于大年初一上映,赢得广大影迷一片赞誉,我也慕名前往欣赏。

电影一开场就在极力证明自己忠于原著,男主角陈阵邂逅狼的场景,与小说一模一样,他在返回的山谷中遇到一群狼,急中生智成功脱险,从此开始敬畏狼,研究狼。

电影画面和小说情节交织在我的脑海,我希望文字和剧情能对上号时,却发现导演开始把电影的主旨引入了另一个方向。

原著中有大量关于历史和文化问题的讨论,并通过具体事例支撑作者的观点,电影中,导演完全摈弃这一部分,就事论事,把重点聚焦在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上的人们。

渐渐的,我明白了,导演不是把原著搬上荧幕,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他用一种高明的手法,把电影展示的舞台锁定在草原,把影片的主题也锁定在人、草原和草原狼,跳出了民族主义和历史文化的桎梏,把主题升华到更广阔的空间,探讨人与自然的更大命题。

电影的景色绝对是一大亮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十分唯美。剧情舒缓悠扬地渐次铺开,节奏循序渐进,陈述出原著一个个主要情节,勾勒出以狼为主线的故事,讲述了蒙古人从原始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机械化农牧业转变的过程。

狼马大战是电影的一个高潮,也是电影特技做得最出色的地方,剧组几乎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精心安排。我想,狼演员和马演员不知排练了多少次才拍出小说描绘的效果,整体看上去完全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纪录片。

浪漫的法国导演插入一小段感情戏,这是原著中没有的,男主角和蒙古族姑娘之间含蓄而真挚的爱恋,这美妙的二度创作,为草原放牧生活描画出温柔浪漫的一笔,相比起原著动辄上升到民族性格高度的论述,这段爱恋很接地气,很逗人气。

和小说一样,贯彻电影始终的是狼逐步被现代化农业打压直至灭绝的背景,但导演把人类狼的动机锁定在单一而有说服力的地方——人性的贪婪,把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政策环境抹去了,让包主任这个角色扛起反面的大旗,并设计几个小角色站在包主任一边。

电影的第二个高潮是吉普车追狼群的片段,它包含了小说中最悲壮的故事,吉普车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无情地碾压了农牧文明的草原,不论狼群何等的机智、勇敢、桀骜不驯,也无法阻止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特别是狼被火烧的场景、狼跳崖自的场景,让我为之震撼,电影也以此表达了对狼的敬畏。

最令我感动的是,电影结束后,字幕中出现的演员表中,赫然出现了一群狼的名字,是的,参演的每一匹狼都有名字。剧组花了三年左右时间训养了40多只狼,请来了世界顶级驯兽师安德鲁,制片人王为民花巨资在北京建立养狼基地,并亲自抚养带大了十几只狼崽。导演说这是动物电影,一点不假,草原狼在影片中的影响力超过了人物演员。

再说二度创作,回家后我又翻开了书架上的《狼图腾》,查到最后一个情节的三个版本,即小狼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男主角一手抚养大的小狼被放归大自然,成为一只真正的草原狼,主角返乡途中与小狼隔山相望,小狼仰天长啸,天空的彩云化为一个生龙活虎的草原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画卷呈现给观众,主角把对小狼的忧思寄予天空的彩云,寓意深长,电影结束,回味无穷。

小说原著中,主角陈阵和其他知青准备返乡了,小狼长期饱受疾病困扰,不自由的生活已经使它患上忧郁症。草原狼已是处处被追的对象,小狼无法回到草原。陈阵最后终于有了“不自由、毋宁”的觉悟,帮小狼像个武士一般光荣归天,用石头猛砸一下小狼的后脑,小狼保持着仰天长啸的姿势猝,定格于生命的.终点。

故事还有一个搞笑版,在网上流传。《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本名吕嘉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某记者找到了当初和作者同时到内蒙草原插队的知青,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以前有一个知青(吕嘉民喂过狼,后来把小狼给打了。我问他为什么啊, 他说这小子居然敢对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了……”

在此,我不评判故事的真假、也不纠结故事的内涵,我只探讨故事的艺术熏陶作用:如果要弘扬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主题,用版本一;如果要弘扬“狼性”,映射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请取版本二;如果想创造媒体热点,制造舆论“爆料”,请炒作版本三。

三个版本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只是待发掘的矿,唯有在生活基础上的二度创作,才能让我们步入艺术的殿堂!我反对市面上对《狼图腾》的粗浅解读,更反对把所谓的“狼性”引入教育、企业管理领域,但我崇尚二度创作,我提倡用爱与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并把它们展现出来。在草原狼的故事中,作者身份的姜戎描写狼、歌颂狼,把自己局限在“狼性”中;导演身份的让·雅克·阿诺以狼为切入点,描写大自然,歌颂对生命的热爱。

在我看来,从企业的视角,导演比作者更具备企业家精神,作者的眼中只有策略、争斗和精神,充其量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境界;导演的境界更胜一筹,他懂得爱与发现,懂得重构和创新,这是导演的伟大之处,也是电影的感人之处,更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机融合!

国家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民族的进步复兴需要创新。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更加珍视二度创作的精神,把好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并不断升华,这不仅仅是在电影或者艺术领域,而应当是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二度创作锦上添花的例子很多,譬如,电影《阿甘正传》,导演把原著中主角玩世不恭的态度全部改编,最终创作出一部而充满温情的电影,塑造了一个乐观、向前的阿甘,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代经典。

生活本来就很残酷,社会本来就那么复杂,电影是给人带来美和艺术享受的。

导演们,请给广大影迷带来更多二度创作过的作品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