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当蜗牛爬上山顶作文)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当蜗牛爬上山顶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5 01:46:20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当蜗牛爬上山顶作文)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一】

幼儿园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每位老师派发了两本专业书籍,其中一本《爬上豆蔓看自己》的书,光看书名就有让我想快点翻阅它的冲动,拿到书后我了解了一下书的作者和前言,从而知道《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是一位叫高美霞的一线幼儿教师写的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我不是曾经也尝试过写教育日记吗?将自己工作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吗?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出一本书吗?为何我却没能坚持下来呢?而高美霞却做到了呢?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

阅读之中,我不时的与她产生共鸣;阅读之后,我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洗礼,思维更加活跃,有了要向她学习也写一本教育日记的决心。

《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共分六大部分,分别是: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淡淡的野菊花——我的日常教育生活;眼神中的意味——我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活动中的机智——我在教学中的感悟;因为爱而幸福——我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生命的感怀——我的读书和生活随感。

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工作、生活、理想、情感、学习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高老师是个善于观察、感悟、记录和思考的人。没有对生活敏感而细腻的感受,是捕捉不到这么多灵感的火花的,而能把这么多火花擦亮,发出灿烂的光芒,更需要耐心和坚持。

书中高老师谈到的每一个部分,我都有同感,都能与她产生共鸣,都能激起我对教育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将让我深受启发。

共鸣一: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许多教育的理念已经传承了多少年,但是有人仍然没有参透它的内涵,仍然没有将这种理念内化成一日复一日的行为。许多人在工作中能参悟很多的教育理念,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又有很多脱节,行为更是难以形成习惯,人们常常满足于一刹那的顿悟,却不知道教育的顿悟价值在于日复一日的运用。”这是高老师在书的第一部分所谈到的,理论、道理我们都懂,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和理念背道而驰,或者是”明知故犯“,难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孩子的进餐,如厕,饮水等常规,每天都要说:“要保持桌面,地面,衣服干净”,“要排队如厕”,有时我在想每天都大声大气地说,孩子会不会觉得太唠叨,老师的嗓音变噪音啊。又比如我教孩子儿歌,先是示范,再引导又是提示,再请孩子跟老师一起念时,只有很少的孩子会跟着念下来……

当时对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怀疑,是不是泛读的次数太少,是不是儿歌的内容他们没兴趣?后来才知道,孩子哪能这么快就接受,在平时要不断地重复,复习……只能说老师的教育的确要日复一日地坚持。

共鸣二:做个静静的旁观者。

不管对待什么样子的孩子都需要老师一颗细腻的心,细腻到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细腻到利用每一个细节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在日常活动中,我是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的,然而你会发现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老师的参与,特别是一些新来的孩子和性格内向的孩子。区域活动中,乐乐正在用橡皮泥捏脸谱同时还哼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我走过去问:“乐乐,你唱的什么歌呀?他抬起头看了看我,好像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一样不做声了,低头做起他的脸谱,偶尔还是会抬起头看看我,但再也听不到他好听的歌声了。

我开始后悔,我不该打断他的,我应该保持沉默,有应该让那个好听的声音留在我的耳边,我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向小朋友们提起这个伟大的创作发现,让乐乐了惊讶于我的发现,感动于我的发现,让孩子们重现看待身边的朋友,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也能创作歌曲。有时候我们做个静静的旁观者细细的观察和体会孩子,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惊喜。

共鸣三:活动中的机智。

书中第四部分,谈到的是高老师在教学中的感悟,我将之成为教学中的反思。看完这一部分,我有些自愧不如,因为几年的教学并没让我有所成就,除了每学期的一些特定领域教学比赛时,有勾起我思维火花外,平时的教学花费的功夫不是很多,活动中教育机智的发挥也不常见。

高老师在笔记中提到的“谁大谁小”“比比高矮”活动的内容更加接近幼儿生活了,但又产生一种困惑:孩子似乎也会积极发言,但总感觉这样的活动缺少了一种使活动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活动中请小朋友说出谁是大的,谁是小的,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大家都来排一排,有不同的排法,就像在排练一场戏,因为谁都知道孩子们一定都能回答的,活动前也能预见孩子应该能正确操作。

似乎数学活动完成成了对幼儿生活中已有经验的一种总结或者说是一种展现、一种验证,而并不能说是一种提升。活动中总感觉到孩子和老师都没有一种探索的劲头,淡淡的、浅浅的就这么结束了。数学应该是一种探究活动,应该充满着好奇、疑问。而有些东西只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就行了,再搬到课堂里的时候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

数学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思维的活动,是否有助于开启和拓展孩子的智慧和思维?是否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这是教师进行数学活动前应思考的东西。思维是依赖一定的知识来培养的,没有适当难度的知识是不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活动的内容要能激发孩子思考的热情,燃起孩子眼中专注的火花,能引发孩子思考更深的问题。

高老师思考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老师都已经发现并思考过的问题,但我们却没有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应该反思啊!

共鸣四:“爱心家园”促共育

作为一班长,除了管理好班级的大小事务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每学期的开始初、学期末都会召开家长会,而家长会就是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好时机。

我准备了家长会,尽管因为一场大雪的到来更改了计划,但家长会的内容、方式我将会继续引用。那是我阅读了《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之后得到的最好启发书中第五部份写的就是高老师与家长的爱心联系,其中的《爱心家园》将是值得大家借鉴的,我们可以每周拟定一个主题,可以是家长需要解决的困惑,也可以是一次教学案列,更可以是一次育儿心得的交流。

以板报、问卷调查、书信的方式增进家园共育,引起家长的彻底思考,促进家长和我们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读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能让我们保持平淡的心境,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爬上豆蔓看自己》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值得我们大家熟读,感谢幼儿园为我们老师提供阅读的机会。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二】

“唉,又下雨了,真烦人。”我站在台阶上望着瓢泼大雨不停地埋怨着。我不喜欢下雨,因为雨天经常会把人全身弄着湿漉漉的,鞋子也会湿透冒水。想到这里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快步走回屋去。

过了一个多小时,倾盆大雨渐渐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滴滴小雨珠落在水坑里,滴滴答答,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看到雨势渐小,我走出屋子四处观望。目光无意间停留在了一面光滑、白的发亮的墙壁上,那上面有一只蜗牛。我悄悄潜伏到它身旁,想看看它究竟要做什么。

那只蜗牛摆动着两只触角,确定四周没有人后开始了行动。只见它托着圆鼓鼓的壳,身体猛地向前一拥,两支触角快速向上扬,像是要把自己硬提上去似的。它向上移了一小段路。身后便留下了一道白色的线条。它又这样反复了几次,身体又上去不少,身后的线条不知不觉地又加长了一段距离。当它准备再次前进时,可能是过度劳累,竟一下子摔到了地上。不过着对它没有受害,因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着它。它慢慢地把身体从壳里探出来,摆动着两只触角。调整好状态后,它又蓄势待发。它再次爬上墙壁,动作没有第一次那么有劲儿了,但看得出来,它依旧很努力。可它终究还是敌不过那墙壁的光滑,再次摔了下来。

之后,它又摔了很多次,那墙上的白线仿佛成为了它永远打不破的魔咒,就那样静静地印刻在墙壁上。

第二天早上,天放晴了,碧蓝的`天空中点缀着许多白云,显得更加美丽。我来到昨天蜗牛爬过的墙壁旁,发现了一道闪闪发亮的白线。我顺着白线向上看,白线竟一直延伸到了墙壁的尽头,而在窗台上则立着一个蜗牛的躯壳。我动了动那个壳,已经不会动了,它了。我心中不由一惊:这应该是昨天的那只蜗牛吧!他用尽全力爬上了窗台,可却失去了生命。我原以为是不可能的事,但蜗牛凭着自己的那份坚持,那份韧性,完成了我眼中的不可能。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这样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蜗牛就用自己的生命在证明这个真理啊!

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条白线显得那么闪亮,那么耀眼。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三】

2014年6月份。

“有小刀吗?可以借我吗?”她看着我一脸紧张的样子将已经生锈的小刀递了给我。

“小心使用哦。不要割到手哦!”她提醒着我。

“放心!”我回答道。

回到座位上,取出让我费解都打不开的跳绳扣,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切割。

每一步我都行驶的那么小心,生怕割到手!终于快打看它的时候,一用力,拿这跳绳的手指被生锈的刀割伤。

我呆滞的看着我的鲜一滴一滴的往地板上落,崩开!好美……

“啊!苏子你怎么流了,快我扶你去医务室。”同学将我丛座位上扶起,不忘我的伤口正在流,刚忙将纸巾按在我受伤的手指上,紧紧的按住。

往往这个时候我都哭了,但我止住了。任凭在地上开出美丽的花。

出教室门,撞见了高段,高段问:“怎么了!”

我如实回答。高段见状赶忙拨通了我爸爸妈妈的电话。

“你好!你是苏子的'母亲父亲吗?你的小孩被生锈的刀给割伤了!请你请假过来一趟行吗?我们这里没有医务老师在值班!”高段急忙说完了这句话,询求家长的意见。

“不行!这点小伤不用请假……”

“这……”没等高段说完早已挂断。

高段转过头看向我,看向我已经被染红的纸巾,说:“下来,我给你消毒!”

一路上,我老老实实的跟在高段后面,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流淌。

“有点痛哦,忍忍。”高段小心翼翼的往我手上的伤口擦着酒精。

我的眼睛的盯着伤口被蹦出一个个小气泡,痛从伤口发出泪止不住了……

高段给了我钱要我打车回家。

我听从了。

妈妈看到我出现在她的公司里时很吃惊,立刻要我背上书包回学校去。说:“这点小伤算什么!快回学校上课去。”

“不要!”我冷冷的回答道,拎起书包往外冲……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四】

很快乐能细细品读高美霞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一个一线教师的教育日记。《杰克和仙豆》是一个孩子都喜欢的童话,作者让自己的心如同杰克一样爬上云端中的豆蔓,回首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更冷静地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成长就在旁观自己——反思自己、回忆自己——对比自己和孩子的过程中悄悄进行着。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经常爬上杰克的豆蔓看看自己,聆听自己的声音。

作者把自己的教育日记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生活,在这个篇章中,作者提出:教育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坚持。第二部分则记录了一些日常教育生活,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同我们一样,作者在和孩子之间的琐碎生活中,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真实感受,也有着许多她无法解决的难题,有着许多意外的惊喜。第三部分则详细激烈了和孩子沟通、交流,虽然作者带的是个人数很多的班级,但是她用肢体、用眼神和语言不同的方式和不同孩子进行交流,让自己成为孩子深深喜欢的老师。第四部分写了自己一些在教学中的感悟,因为老师丰实的体验,富足的见识,因此在教育中流露出来的智慧为活动增添了很多精彩。第五部分记录了许多和家长的爱心联系案例,作者以一颗爱孩子的心获得家长的尊重和支持,因此工作中感悟到了许多感动。最后篇章以“生命的感怀”为标题,写了作者的读书和生活感受,提出教师要善于体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孩子才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边看着,边赞叹着。首先,我佩服作者那日复一日的坚持。因为有坚持,作者才能记录下这么多的教学日记,因为有坚持,作者才能时刻以一个局外人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因为有坚持,在我们眼里琐碎而平凡的工作才能这样时刻感动自己。因为和她一样是个一线的教师,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不时有相似的感觉。正如我时常思考: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孩子?书中写道:每一个孩子都朝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而不是一样的教学、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方式刻画出来的一个模子里的人。一位老师,尤其是幼儿园老师,如果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谋生的职业,那是不会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也无法从事业中体会幸福。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快乐的、轻松的。因为没有课业的负担,很多人以为只要把孩子带好就行了。但是,我认为那样的老师,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教育”过程的。教育,单从词义上看,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名词,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时候的许多行为赋予的自己特有的理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这些个体,都富有自己的特性,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老师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影响这些孩子。虽然这个理想是完美的,在实现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幸福和甜蜜的。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那是多么欣喜的一件事情啊!作者有一句话我很欣赏:有一种路必须走,那就是亲身体验。我们往往会重视孩子亲身体验的过程,其实,我们也需要亲身体验。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会面对很多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难题,亲身体验后,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一种收获。

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己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自然。很多时候,都会在一个活动后感觉非常满足。一名老师,当她面对孩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教育。她的言行,虽然没有精心准备,在孩子眼里,就是教育。因此,很多时候,驾驭好自己的言行,也是一个基本功。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会将情绪带到教学中,在课堂上,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影响活动。这学期,一个朋友的孩子放到我班上,一个月后,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们外国语学校老师素质教师高,以前我的孩子回家后就拿着小棒,把自己当成老师,很凶地对着自己的父母说:不听话就摔你!但是现在回家再也不拿小棒了,她说的话都是老师平时的言语,她的举动也是老师的举动。听了她的话,我庆幸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但是我们要如同面对家长一样来展示自己的教育言行,因为,孩子就是一面最真实的镜子。

看完书,收获多多,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不是因为来自一个精彩的案例或者一个完美的活动,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反思和学习。一个教师,该怎样把自己定位?我想,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去想一想的问题。工作多年以后,更应该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很多时候,我回首自己的教育,都会感觉到一种满足,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满足于和孩子亲密的感情,满足于和家长和谐的交流,这个时候,我应该爬上更高的豆蔓,看看自己,也就会发现:善于反思,成长就会一直伴随我们。

这本书里,一个普通的老师记录了很多平凡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放弃对教育的理想,只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平凡也会变得很精彩。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五】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完这本书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反思。下面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受。

这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日记,全书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介绍了作者的理想教育生活);第二部分:淡淡的菊花香(介绍了作者的日常教育生活);第三部分:眼神中的意味(介绍了作者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第四部分:活动中的机智(介绍了作者在教学中的感悟);第五部分:因为爱而幸福(介绍了作者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第六部分:生命的感怀(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高老师详细叙述着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感悟与反思,记录了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在和孩子、家长、同事交流中的喜怒哀乐,也记录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在日记中,不时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真情实感,让人无限回味。字里行间,作者从未提及到“爱”,却让人觉得处处洋溢着爱:对孩子细腻的爱,对工作自然的爱,对生活积极的爱!我觉得这正是我最感慨的地方。坚持幼儿教育工作有14年的我,做为一个一线的老师,其实真的不容易,专业、信仰、享受,这也许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在日记中,也能看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从高老师的日记教会我很多东西:如在教学活动中的随机应变;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育是种充满智慧的生活,在平时的日常活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看了这些日记后,感触颇深,也许我们做不到高老师的那种境界,但作为幼教工作者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职责也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我感触最深得是高老师的招牌动作:弯屈着身子,轻声询问:“你看这样好吗?”“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办法?”……这种动作、这种语气,让我不禁反思起了自己,跟孩子们相处的场面像镜头一样一个个闪现在我的眼前,这件事情处理时语气硬了点、那件事情处理时眼神少许温柔、可亲……哎,很后悔,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马上开学了,等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我一定用最真挚的爱最热情的笑容迎接他们,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老师嘛。

看了这些日记,给人的感觉是,从事幼儿教育是一种意志的磨练,更是一种享受,幼儿园生活是多彩的,灿烂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是阳光的职业,是有挑战也是充满快乐的职业。我们所得到的这种感觉是建立在作者美好的职业理想的基础之上的。对孩子充满爱,充满关怀,对孩子给予宽容,给予理解,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这就是一种新的儿童观引领的职业态度,有了这种职业态度,就有可能去享受职业,而不是忍受职业;去迎接职业生活的挑战,而不是回避职业生活中的困难。读了这些日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职业理想不是文字上的,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融入到每一天的具体的行为之中的。是职业理想在支撑着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职业理想在引领着作者去反思和不断努力。我知道这不是每个人都在教育上有如此的悟性,日复一日坚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需要有伟大的灵魂的,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给予孩子细腻而恰当的关爱、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面对孩子,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且溶化在日常琐碎中的品质,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但作为我个人,不求做的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我正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在平时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多给自己“照照镜子”,收获会更多!

满分作文爬上塔尖的青蛙【六】

为了能和王曦一决高低,我早早地来到我们楼后的那堵墙下。我的天呢,这墙实在是高不可攀,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又湿又滑,我从来没有爬过墙,上过树,不由得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正想离开。这时,王曦来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故作轻松。

我们找来了好朋友孟永浩当裁判,只听他说:“宋宁与王曦对战,到底谁会赢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比赛正式开始。下面有请王曦选手先爬!”

王曦开始爬了,只见他的脚踩着墙上凸起的半块砖,轻轻一跃,便上去了,并且轻松地在墙上走了几步,再一看时间,哇!My god,十五秒,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不禁垂头丧气。

接下来该我了,我一只脚踩着砖,试着跨到上面,一次,二次,三次……等我满头大汗攀上墙时竟然用了五分多钟,我输得真惨啊!我也想像他一样故作轻松地走几步,可是看着地面我吓得浑身直冒冷汗,狼狈地蹲在那里。

为了爬墙能像他一样灵巧,我用几块糖果作为学费,拜王曦为师。他先教我怎样爬墙,然后又教我怎样站在墙上,怎样在墙上走。我站在墙上向下一看,妈呀!如果在墙上走,掉下去会摔得粉身碎骨。但在他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学会了在墙上走。带着裤子上磨出的大洞我美滋滋地回家了。

爬上那堵墙,我终于体会到只要勇于尝试并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不但现实生活中有墙,在心灵上也有墙,在面对这一堵堵难攀无比的墙时,你是选择退缩还是勇敢攀登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