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作文评价(流浪地球为主题的作文)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流浪地球为主题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9 11:21:52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流浪地球为主题的作文)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一】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它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2057年,太阳迅速膨胀,即将毁灭地球,迫使地球还有36小时撞向木星,一群人追随希望,踏上了拯救地球的路。

这是由刘慈欣写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韩朵朵,在最后危急关头,她仍然不放弃希望,对全球说了这样一番话:“大家好!我是韩朵朵,是一名初中的学生,现在情况危急,我很害怕,甚至全身在颤抖,但我们不会放弃希望。前些日子,老师问我们,什么是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它是我们回家的方向。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我所在的救援队有了新的策略,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我们不能放弃这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们需要支援,一起拯救人类吧!”

另一个令我感动的角色是韩朵朵的爷爷韩子昂。在韩朵朵还是个婴儿时,发生水灾,韩子昂从水中找到了她,把她带回家抚养大。他们之间如同父女一般亲密。当灾难来临时,地球表面温度达到零下80度,使得人们必须戴上头盔才能生存。韩子昂在救援队中不幸遇难,跌下高楼,头盔里只剩下1%的氧气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拿起呼叫器说:“朵朵,不要放弃希望,活下去。”说完便拿下了头盔,脸瞬间冻结,任凭韩朵朵怎么哭叫,他是听不见的了。

影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场面,但始终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退缩,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亡。但如果你继续前行,永不言弃,便还有一些生的希望。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我们心中还有希望,加把劲,实现它吧!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二】

最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演的是某一天,太阳开始膨胀,很快要将地球吞没,人类为了自保提出并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

目的是将地球推离航线,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使地球不受太阳影响。在计划开展之前,人们建造了地下城,抽签决定谁可以进入地下城,我感觉这种方式还是很残酷的。

男主刘启在爸爸的谎言下长大了,决定带着妹妹到地表。

这天,地球发生了地震,因为木星的引力,而偏离了航线,并且被木星吸走了大气,刘启的爷爷为了将孙子孙女带回安全地带拼命往回赶,车却被救援人员临时征用。

在一座高楼内运送燃料时,刘启的爷爷不幸身亡,当一切救援都是徒劳时,地球将要毁灭,人类也将随之灭亡,刘启想到了爸爸告诉过他木星含氢量达90%,如果点燃可以将地球推离木星,这一线生机重燃了大家生的希望。

然而就要成功时,发动机的燃料不足,无法将炸弹推到可以引爆木星的范围内,在太空站工作的刘启父亲为了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毅然决然带着太空站燃料直冲点火点,让炸弹成功到达预定高度,爆炸产生的推力使地球成功脱离了危险,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看完了影片,感触很大,科学真得很神奇,能够给人类带来生的希望,但是高度的文明,对资源的大量破坏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虽然影片是国内首次尝试的科幻片,但是也很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思考,我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认真保护我们的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栖息地。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三】

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珍贵的钻石;希望,是黑夜的灯盏;希望,是海洋中的灯塔。有些迷失方向的人希望从一开始就找到出口,但他忘却了,只有坚持再坚持,希望才会出现。

20xx年,太阳即将爆炸。于是,人类开始了长达17年的“流浪地球”计划,帮助地球逃出太阳系。但由于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将会与木星发生碰撞。众人团结一心,经过不断地努力,将木星引爆,并借助爆炸的冲击波逃离了太阳系。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后15分钟,人们仍在不停尝试着,寻找着解决的方法。他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毙,而是团结一心,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他们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类!

希望与坚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条漆黑的巷道里,只有你坚持下来,走到了最后,才能看到光亮。同样,如果你在面对困难时退缩,放弃了,那你又怎么能看到希望?只有你奋不顾身地走下去,希望才会给你带来喜悦。

莎士比亚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来到。”的确,不管前方是深不可测的峡谷,还是布满陷阱的小路,只要你有坚持干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希望,终究会到来。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两个人流落荒岛。一个人失去了信心,连试的勇气都没有,直接放弃了,最后被狼群撕成了碎片;另一个人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活着出去,不断寻找出路,甚至与恶狼搏斗,最终获救。坚持不懈,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就能看见希望的光芒;就能赢得美好的明天!

请不要抱怨看不到希望,努力做下去。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艰难,坚持,希望才会出其不意地呈现在你眼前。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四】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的电影,由刘慈欣的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的\'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的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的我,也已激动的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的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的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的头西。”起初,我和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的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的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的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的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的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的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的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的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的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的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的那一刻,刘培强牺牲的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的牺牲,才有大家的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与《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的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的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的魅力吧!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五】

我是不喜欢科幻题材的小说的,说起中国的科幻,是绕不开《三体》的。十多前《三体》成名的时候,我买过实体书,手机上也下过电子书,无奈没有一次是完整看下去了的,可能女性天性对这类题材的书没兴趣。这两年沉迷耽美小说,不可避免了接触到耽美大神级作者priest了。她的最新作《残次品》是一本构架宏伟的未来星际长篇科幻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的卖点之一就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的作品了。科幻小说、电影在中国都是小众作品,以前看过的科幻灾难性作品大都来自美国,大多是以拯救地球为题材。而这一次,《流浪地球》不仅仅局限于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类,拯救我们几千年人类的文明。现在我们也不再避讳说地球的毁灭,就是太阳从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自然书里就在说,现在的太阳是中年的太阳,那么有一天,亿亿年之后或许就是太阳的老年、终年,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及至我们的地球也有毁灭的那一天。《残次品》作品的构架中,地球已经是远古地球时代了。

原著中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呈现、想像成为影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感谢《流浪地球》还是比较成功为我们呈现一个视觉感观上的.盛宴,宏伟的空间观、精密的太空仓、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让一切物理上的东西活化成情感,还有参与其中的人类,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生一的幸福。

影片的最后,吴京带着整个空间站作为火柴点燃木星。空间站上有三十五万个受精卵,有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所有的DNA,就这么带着这些东西燃烧殆尽了……我是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虽然是文学创作,可以有适当的想像和夸张,但是作为地球的小我怎么也得为人类的繁衍和文明让步吧,其实换一个方式,留下这些东西在空间站,分出一个带着三十万吨的燃料仓点燃木星不就可以了。

我想,作为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碳基生命的人类是脆弱的,我们没有花草树木的逢春再生,没有钢铁磐石那样能遭受千捶百炼……但是碳基生命的人类也是最坚强的,我们有着可以为之牺牲自身的家国情怀,有着亲人爱人牵牵拌拌的绕指情愁……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六】

前不久上映的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世界引起轰动。截至今日,它的票房近三十亿,无疑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以文艺片为主的中国影视行业使得科幻电影的制作难以付诸实践。科幻类型的电影在中国几乎没有基础,此前国内也没有成功范例,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观众会喜欢,从特效实现到视觉风格,都要一点点的摸索。因此,《流浪地球》从拍摄初期就屡遭质疑。总导演郭帆也直言,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任。在缺乏投资方资金支持的境况下,导演郭帆和制片人龚格尔自掏腰包凑了一百多万,为了不延误后期制作进度郭帆甚至卖了自己的爱车。在这般境况下,全体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影片的高质量,全体人员只能超负荷运作,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全体人员分组休息,导演郭帆每天只睡3-4小时,现场镜头拍完后还要回去看前一天的镜头。最长拍摄持续30多个个小时。

除了制作的困难,演员们也苦不堪言。荧幕上最常出现的镜头——演员们穿着太空服来回走动,甚至有一些困难的动作戏。在我们看来,他们似乎轻松自然,游刃有余。然而,事实上,影片中演员身上的外骨骼重达40公斤,穿上后做一次简单的动作都很吃力。因为穿上或脱下都十分艰难,为了不耽误影片拍摄进度,演员平时就要穿着重达40公斤行头在摄影现场活动,可想而知对演员的体力是多大的考验。66岁的吴孟达拍戏过程中每拍一会就要去吸氧,面对剧组艰难的经济状况,他零片酬拍戏,拍完后甚至生病住院。而零片酬客串还投资6000万的吴京的催泪表演,使得许多对他持有偏见的人改观。影片的主角都是新生代演员,他们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即使演技略有青涩,但是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已经足以让我们敬佩。

再看剧情本身,细致入微的环境布置和清晰的世界观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刘培强舍身相救,刘启、韩朵朵的转变,剧中人们对希望的坚持和人类共同体的精神使人热沸腾、感动不已。即使影片仍存在些许瑕疵,在它本身散发的魅力与光芒面前都不值一提。

正如影片主题——团结一心、家国一体,《流浪地球》制作团队的成功恰与主题契合。台下观影的我们,更应在感动和震撼之余,将其精神传递,共创美好明天!

流浪地球作文评价【七】

假如,有一天太阳开始衰老,人类、地球该去哪儿?

去寻找另一个“太阳系”,也就是去流浪。

在茫茫宇宙之中,人类显得是那么渺小却又执着。主角和他的伙伴们肩负重任去拯救生命在倒计时的地球。即使在绝望的境地,依旧选择了希望。“苏拉维希三号”是一个扭转绝境的机遇,尽管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尽管钻石一样珍贵的希望很渺小,但是人们对家的热爱,将希望扩大了“N”次方。阻止地球因木星引力而解体,提出各式各样的救援行动,坚持不懈地拯救地球。

但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人们又显露出了本性:贪婪、恐惧、逃避、轻生、木然……

即便如此,与家人团聚的信念战胜一切负面的人性情绪,献出生命光荣牺牲好过于坐以待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还很长,让我们长留好奇心,崇尚科学,敢于探索,在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实践,就可以取得成功。

这部电影有些像“小升初”,离开了一个点,经过一条线,到达一个面。从小学出发,经过不断地学习后,到达了中学。在这之中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把握这个机会力挽狂澜。很像即将期末考试的我们,缠住佛祖的脚,奋力“临时抱佛脚”把各门课本一一摆在桌上,调动所有脑细胞,一边回忆一边查缺补漏。学渣们就惨了,一边痛恨上课时走神的自己,一边化为女娲开始“补天”行动,势图力挽狂澜。当灾难(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有准备者成功地将灾难化作奇迹,无准备者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叛。

不论何时何地家国就是你的后盾。

人性,人最初的本性。

信念,是人们最坚定的意念。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不偿想一想地球这个太阳系的行星之一。是不是也应该保护地球,防地球也衰老成为“流浪的人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