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描写林黛玉的作文8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描写林黛玉的作文8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08 18:24:08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描写林黛玉的作文8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一】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难平。——题记

她,虽生得标致但病魔缠身。

在众人眼中,她年貌虽小,但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但却有一段自然的态度。在宝玉眼中,她更是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样标致的外貌却带着难缠的病魔,正是她悲惨结局的预兆。

她,虽身处豪门但内心凄凉。

母亲的瘁然离世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寄人篱下又不能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必须恪守贾府的各种烦琐的礼节。这种矛盾的境遇使她变得愈来愈抑郁,觉得大观园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吟出“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这种催人泪下的诗句。她独自过着的凄凉的生活由此也可见一斑。

她,虽深得宝玉爱怜但最终还是未得圆满。

她独自对着菊花低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从这足以窥见她对宝玉的期望,并非只是局限于是一位伴随左右的如意郎君,更是一个在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但在贾府这种等级森严的地方,这种想法被视为天真,最后宝玉还是娶了宝钗,她只落得个遗憾而去的结局。她最后那一句“宝玉,宝玉,你好……”包含了全部的惨痛含意。

被封建的礼教束缚,个性得不到释放,想要飞翔却总被困在桎梏中,最后只落个含泪而逝。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一个悲剧性人物——林黛玉。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二】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三】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几句言辞悲楚的诗句便是林黛玉葬桃花时对自己心情的诉说,自怨自艾,悲愁一生。她自幼学习诗词经文,文采斐然。她喜欢写诗吟哦,以诗寄情,寻求归处。她回眸一笑,美若天仙,不禁令人心驰神往。

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自双亲逝世后,寄居荣国府。尽管荣国府里美人如云,但只要黛玉一出现,众美女顿失颜色。看她那袅袅婷婷的身姿,娇喘微微,比西子还胜三分,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空灵之美。金陵十三钗中,薛宝钗似山茶,娇柔万千;妙玉似菊花,性情淡泊;而黛玉则似那雪白的樱花,朴素之美不浓、不艳,不硕大。花期短暂,好似那短命红颜,洁白的凌波仙子,令人叹惋。

而我喜欢她的真正原因是她的满腹诗书,以及看淡世俗的心境。在姊妹们成立的海棠诗社里,潇湘妃子林黛玉定是冠军。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信手拈来的优美诗句,不是她过于常人的天赋,而是她所具备的深厚文学功底。举之以例,刘姥姥进入她闺房时曾说:这是哪个哥儿的书房,这么多书!可见她有多么酷爱读书,写出的诗文自然也就不同凡响。再说说她的心境,淡泊名利。薛宝钗等辈热衷于仕途经济,常劝宝玉当官致仕,而黛玉从不人云亦云,也因为此,黛玉受宝玉敬重、怜惜。她从不在意尘俗礼教、清规戒律,脱开了俗这个枷锁,心像明镜一样纯洁,这也是她的可人之妙处,颇有众人皆醉她独醒之意趣。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林黛玉虽然早年香消玉损,但她的美丽、柔弱、勇敢与决绝,却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回味。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四】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人公。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么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有着绝世的美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除了美貌她还有着别人没有的性格。她性格中最显著也是最特别的就是她的敏感。有人评价她是“一手一个药坛子,一手一个醋坛子”,比如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从行走路线上看,本是顺道一路走来,最后才到黛玉那儿,走到哪儿送到哪儿。凤姐、迎春姊妹、黛玉,没有先后顺序可言;再从宫花来看,十二枝宫花,样式可能有别,但材质应完全一样,工艺也应相同,都是上品,没有孰优孰劣。送给迎、探、惜时,都是她们的丫头收的,送给凤姐四枝,也是平儿打开匣子拿的,凤姐看后又还回两枝,命:“送到那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此前未有人挑挑拣拣。送给黛玉时,虽只剩下两枝,但并不是她们挑剩下的。可黛玉得知凤姐及三位姑娘都有了时,便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她又是一个极其细心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干嘛,都会十分认真细致比如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评价: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因为林黛玉那特殊的性格,再加上心病重,所以的很凄凉,令人惋惜。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五】

凝望着这令人心碎的美丽,思绪万千。

你有着韶华容颜,却也有娇袭之病。常沉想于心中的愁绪,黯然感伤。独自娴卧于榻上,清冷的月光斜洒进闺中,又为其平添了几分凄寥,你望着空幽幽的夜色不禁又垂下几滴泪来,回想起日中对宝玉的话儿,后悔自己的造次,伤了宝玉的心,还堵气把穗儿也剪了,再想让他戴有如何是好。泪珠儿伴着无发释怀的心思,濡湿了衣襟。你又怎知“一个在潇湘馆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吟”。纵使知晓却怎奈何“终需化”的悲凉,扑朔朔的晶莹里又隐殁了你多少的叹息,化作一片云淡风清,了无踪影。

犹记得你身着素衣,扛一把花锄,将满地的落红细装于绢袋中,你不忍它们随水而去,也将自己的痴情埋进土下,与粉嫩的花瓣化作他年的春泥。你伫立良久,面对小小的花冢,轻声呜咽:“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可你又仿佛预知那心碎的结局,悲叹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静默。当你又面对池中残荷,淡淡吟咏“冷月葬花魂”,悲哀婉转,促人泪下,彼时连万物都声声悲泣。你望着凄迷的夜色,泪珠儿又不知滚下多少滴。流水落花春去之时,你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看着心里想的人儿与他人成婚,你痴痴的笑了,笑得是那样惨白,鲜渗湿的帕子,是郁积了多年的心事,将所有的情稿一张张散入熊熊的火盆中,烧尽了所有的情丝。你目光怔怔,看着所有的痴情灰飞烟灭的消逝,静静的。行将即逝,没有人来探望,没有人来寻问病情,只有一个紫鹃为你垂泪,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傲的美丽,无须任何华彩来点染,单单这素色就令人心碎了。可那边金碧辉煌正待取亲,这边却冷冷清清待归西天,终究“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林黛玉,你生的太美,遭天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的你,葬尽了所有的痴病,你虽泪洒归天,却留给人无限的回味。你虽破碎,但仍美丽。哀惋你韶华的消散,不忍你断情西归,你来时美,去时更美。你的素雅,才情灿烂了黑夜,温柔了世界。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六】

本人性格风风火火。谁想跟我吵架?去,想得美,本姑娘才没这闲功夫呢!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黄毛丫头,主张“自由、夸张”风格。

为约束我这个性子,老妈计上心头。今天,她慢条斯理地给我一本书——《红楼梦》,并说了句让我捉摸不透的话:“好好看,你知道我的意思。”咦?咋怪怪的咧?我翻开书,首先了解一下人物。“林黛玉”这名子怪好听的:“性格温娴柔顺,待人和睦可亲。怜孤援贫,上下交相爱敬。”哦,我懂了,林黛玉性格这么温娴,老妈一定叫我学她吧?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就试试吧。草看书中内容,我了解到林妹妹真的很爱哭耶!怪不得哭成了杏仁眼,唉哟,看来学她还真难。

第二天,从我醒来那一刻,我就模仿林黛玉行事的调子了:起床,先慢慢地穿上衣服,又像蜗牛一样洗脸刷牙,现在又像小乌龟一样走向公交车站台。哇呀呀!真不巧,出门公交车刚走,以前只要10分钟就OK了,可今天却用了25分钟。来到学校,我面带微笑地轻轻地踱着步:“我亲爱的组员们,配合一下,交一个亲爱的本子好吗?”我们班同学张大了嘴,哈,效果不错。上课时。俺讨厌的同桌又开始施展“降龙十八脚”,一不小心踢中了我,要是平时的我,早还手了。可今天不一样,我娇滴滴地哭了,同桌诧异地摸了我的额头:“你没发烧吧?是我眼花了?”第二节课,老师叫我们当小主持人,第一个上来的就是我,我不敢说,一个字“怕”。平时,我早就大胆地说开了。今天,不一样,我是林妹妹呀!放学,我以超慢的速度回家写作业,共计3个半小时零5秒。妈呀!

做了一天的黛玉,我感受很多:林黛玉是个淑女,我还是那个野小子,总之,做真正的自己是最大的快乐!

描写人物的作文林黛玉【七】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原是衰落的“清贵之家”的女儿,很早就了母亲,到贾府后又了父亲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先天病弱,整天与药锅相伴。环境的恶劣、势利,使她多愁善感。在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她常常是“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便自泪不干的。”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子,她有独到的人生见解,具有诗人的敏感的气质和奇逸的文思,生就的伶牙俐齿,锋芒毕露,从不趋炎附势,而且反抗着社会对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执着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自由。“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蔑视功名,反对封建的黛玉一生以泪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绝望的边缘,却反常地出现了笑容,她以笑来结束她哭的一生。

诸多看红楼的人,一般是不能理解林黛玉的性格,觉得她那么狭隘、小气、爱哭、无缘无故耍小姐脾气,不得人心。可我却认为我们对于黛玉典型性格的许多特点,不能抽象地去看,而是要把她放在产生她那个贵族社会的典型环境加以分析。我眼中的黛玉,勇敢、对自由理想热烈追求,但,封建势力扼了她的生命。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