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喻人优秀作文(借花喻人300字小作文)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借花喻人300字小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04 22:58:37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借花喻人300字小作文)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吐绿,也是养蚕的好季节。

我的好友张钟情送我一张布满小米班大小的黑黑的蚕种。每个蚕种中间都有凹点,不久,小蚕破壳而出,跟小蚂蚁差不多大;黑褐色,头大身小身上长满细毛,大约两天后身上毛不见了。他仰着头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东西吃,可它太小还不能吃整片的桑叶。我只好把叶撕成碎片,洒在盒子里面喂它。

小蚕非常贪吃,只要它一吃桑叶就不肯放下,大嚼起来不知饱,不管什么时候看它,它总是在吃,如果它正在吃得高兴时,你硬把它拉下来,就抱住桑叶不肯放下。只好把桑叶也带起来了,那馋样毫无绅士风度。它长得可快了!有时,它一夜就可以长几毫米长呢!

有一次,我去看蚕宝宝正在干什么,我一看,呀!蚕宝宝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好像生病了,我急得像热上的蚂蚁就急得团团转急忙找来妈妈问是什么回事。妈妈说:“孩子,蚕宝宝不动是要脱皮了。”我说:“是这样呀!蚕宝宝没有生病呀!”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我再来看它们时,呀!有好多蚕都在脱皮呀!它们先从嘴角裂开一条缝接着不断地收缩蠕动身子,然后慢慢地从皮里钻出来,刚脱皮的小蚕已换上了新妆——白嫩的蚕宝宝。

蚕宝宝每脱一次皮就长大很多,更使劲的吃桑叶,它围绕着桑叶的边缘来回的咀嚼,吃叶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声响,不仔细听的人还以为是下雨呢!一片桑叶几分钟就进入它们口中,蚕渐渐长大,然后又脱皮,等它脱了四次皮后才发育成熟。

蚕宝宝一个月左右已长成大了,这时惨淡眉目清秀,胸部透亮,头上有对小眼睛,前下方的嘴又在吐丝孔,四对胸足与尾巴帮助它运动。在簸箕里面扭来扭去的样子十分可爱,我不是的用手摸摸它那肥胖的身子。

蚕宝宝过了不长时间后就不吃叶子,它围着簸箕到处爬;原来它是在找好地方开始吐丝,它围绕自己的身体吐出一根白丝,不久后就把身体包在里面。我看不见蚕了,便问妈妈:“蚕在里面干什么?”妈妈告诉我:“蚕变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不吃不喝,接着变成红赤色蚕蛹,大约十来天后蚕会成蛾,蚕蛾会咬破茧出来交配产卵它就这样繁殖后代。”听后,我感到蚕真是一个大魔术师。

蚕全身都是宝,它把一切读献给人类,件事丝织品的原料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蚕蛹是化工的原料可制作酱油,它的粪便是农家的有机肥料。

亲弃疾写“春蚕到丝方尽”是蚕的一生真实写照,听说一条蚕可吐丝三千米以上;你看小小的蚕儿难道不是世界上的一宝吗?当你看到那精巧绚丽的绫罗绸缎时,你会为这小蚕儿创造的奇迹而惊叹;更被它们平时默默无闻的辛苦劳作最后献出自己宝贵生命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所感动。它那鞠躬尽瘁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二】

我们在桂花飘香的季节结缘。

那是一个温暖的,微笑的季节。

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猜想也许前世,也许前世的前世我们就曾相识,不只是萍水相逢,而是一见如故。假如我是小鸟,那她就是大树。因为只有树才知道鸟儿向往的是自由;假如我是蝴蝶,那她就是一朵鲜花,因为只有鲜花才知道蝶儿追求的是色彩。

坐在那棵桂花树下,各自倾吐着自己的心事。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我们一起踌躇伤心,我们一起谈笑过去,我们还一起讨论将来。

我说我喜欢梅花,因为它的坚强不屈。

她说她也喜欢梅花,因为它的临寒独绽。

我说我喜欢石头,因为它的朴实。

她说她也喜欢石头,因为它的实在。

我说我喜欢白色,因为它的纯洁。

她说她也喜欢白色,因为它的无瑕。

我说我想当老师,因为它的至高。

她说她想当医生,因为它的无尚。

我们一起拥有快乐,我们一起承担痛苦,我们彼此鼓励,我们是一对最好的朋友。

可我们也是在桂花飘香的季节离开。

那天,我们和往常一样坐在桂花树下聊天。

突然,有同学叫我到办公室去一趟。

来到老师面前,老师将她的作业给我看,然后问我她的作业是不是抄的。当老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的确是陷入两难的境地。在昨天,我看见她抄别人的作业。我颇踌躇一会儿,但我回头又想友谊应该是坦诚的,我便向老师说明真相。

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心里觉得很不踏实。过一会儿,老师派同学把她叫走。

许久,她终于走出办公室。我急忙迎上去,她却用一种让人生畏的眼神看我一眼,只冷冷抛下一句:“我们绝交!”便义无反顾地走。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出一种怒气,一种憎恨。

我想我们之间的友谊就像破碎的玻璃一样。

当我独自走在学校的走廊里,看着笔直而修长的走道,似乎没有尽头,前面就是一阵白雾,令人迷茫。我真的做错吗?没有啊!有的只是寂静,可怕的寂静。

以后的日子,她仍是那种眼神,但我深信,该过去的都会过去,值得纪念的都会留下吧。

八月,桂花香沁人心脾,走到那棵长高许多的桂花树下,想着以前在这儿谈天说地的情景,心里隐隐作痛。

明年的八月,桂花是否还会香……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三】

就在那年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我落榜了。尽管不是真正的期末考试,但这个没有原因似乎又好似有针对地突如其来的打击,好像把我从“优等生”的顶峰摔下了万丈深渊,我只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只觉得自己这一夭天的披星戴月,努力学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只觉得一切努力好像真的白费了,再没有‘排风月而迥出”,再没有“傲霜雪而独丽”,惟有无尽的苦恼、自卑与委屈。我把自己关进了小屋,任泪水流淌,尽管这儿充满和洋滋梅花的气息,但我不想再欣赏梅花,也无心去欣赏。自从结识了梅花,我还是第一次在梅花盛开时不去赏梅。我只觉自己的心和严寒一样冰冷。

终于那一天,我窗台的花瓶里,又多了一枝梅花,不知谁送的。我一进小屋,梅花就正对着我,被我看见了。我才发现:我差点把梅花这个朋友淡忘了。顿时,我屋内充满了醉人的花香,那洁白的花显得那么皎洁无暇,那曲折苍劲的枝又那样令人坚强,不知什么力量,大概久别重逢见友人罢,把我推到了梅花跟前。相比之下,它更显“傲”了。梅花,在这寒风刺骨的严冬仍能一身凛然,独傲枝头!真可谓“冰姿不俱雪霜侵,羞傍琼楼仿古岑”。我猛然醒悟了,自己缺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我的心开阔了,顿时暖烘烘的,不再有严寒了,是梅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给了我精神。我不会再惧怕,也不会再自卑!我要拿出勇气去克服这眼下的挫折和困难!我,应该做一朵“排风月’而迥出,傲霜雪而独丽”的梅花。

带着全新的自信和勇气,我开始了更加有风有浪的生活,虽然繁重的学业使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格外珍惜收藏梅花了,然而在我心中,却有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在绽放,在激励我前进。一次次地失败,我一次次地站起来,梅花与我同行共舟。在成功的喜悦之后,我不由想起梅花—那时时激励我的梅花,在取得了真正的好成绩之后,我心中惟有一个声音在震响:我要画一幅属于我自己的梅花。

虽然笔法有些生硬,但我知道那梅花的灵,那梅花的魂是最好的—在我心中—永远。于是《寒梅图》诞生了。它饱含着我对未来的信念,充满着我与梅花那平凡而又特殊的情谊。

梅花,那充满灵气和傲骨的梅花,将永远激励我奋进、开拓。我更自信,自己有勇气像梅花一样,“冰姿不惧雪霜侵”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战。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四】

走进我们大学南路小学的大门不远,往左一拐就来到一个风景别致的小院。在这个不大的小院里,生长着好几种植物:有冬青、女贞、苏铁树、梧桐树等,一到春天,我就最喜欢那株让人着迷的.桃花树了。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就特别喜欢到这棵桃花树下玩。这树桃花的花朵呈红粉色,叶子是黑红色的,不会长得很大,显得这棵树的花朵比别的桃花要大许多。它的树干是灰白色的,因为不会结出果实来,所以人们就叫它观赏桃。

与田野里的那些桃花比起来,它真是与众不同:它并不高大,但却十分俊秀挺拔,在小院里特别引人注目。越往树梢,桃花就开得越茂盛,枝头的鲜花,一簇一簇,重重叠叠,你紧挨着我,我挤着它,争先恐后地向着春天的阳光,露出可爱的笑脸,小院不大的天空,仿佛都被花朵染成了红粉色,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往下看,花朵就有点稀疏了,大部分还是黑红色的花骨朵。那些微微张开的花瓣,颜色竟然是渐变的:中间部位是嫩嫩的粉色,越往边沿,颜色就越深,最后成了深浓的红粉色,不由人想起杜甫的诗句“可爱深红爱浅红”来,真是让人喜爱。《诗经》里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这株桃花生长在一片绿篱的中央,挺立在一片绿叶之上,就像在绿色的湖面上漂浮着一只粉红色的帆船。红花映着绿叶,绿叶衬着红花,再加上与煦的阳光、飘飞的柳絮以及飞舞的蜜蜂,真像是走进了梦里的仙境一般,春姑娘就这样被叫醒了。

我爱我的校园,校园里,我最爱这株桃花。它不仅把校园妆点得十分美丽,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看到了满眼的春光。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五】

清明后的第一天,我来到了桃花山,在山底惊喜的发现了几朵迟开的桃花。这几朵桃花可与白居易笔下的“山寺桃花”媲美。

为了追寻桃花的踪迹,我登上了通往仙人洞的山路,山路陡峭而盘旋。由于我身体肥胖,登起山来自然很吃力,爬到半山腰爬不动了,几次险些滑落下去。不料,头顶山飘来了脆而甜的笑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想不到我的几分倦意倏然而逝,努力向上攀登,不一会,便到达了仙人洞。环顾四周并未见到嬉笑的女子,走进洞内,只见三五人依次烧香,对着供奉的菩萨磕头。“天生一个仙人洞”,此处无人时,想必桃花仙子在此歇脚。

我不肯下山,便和同伴们分了手,独自一人继续东游,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在鹿角头险峰的山坡上找到了一片桃树林。二十年前这里曾给我留下过粉红的记忆,今天却怎么不见粉红的桃花呢?我十分纳闷,眼睛在努力的搜索,只在桃树枝条的绿叶间找到了桃花留下的丝丝痕迹。我恍然大悟:桃花姐妹完成了她们的使命后,飘然离去。她们飘到了山野田间,她们飞进了宇宙天空,但将芬芳留在了桃花山上,她们的魂永远留在了这里。

桃花化作了山上软润的春泥,化作了山涧淙淙的溪水,化作了鸟儿绚丽的羽毛,化作了山下楼阁中少女脸上的红润……

看着茂密的桃树林,嗅着浓浓的桃花气息,我禁不住想起这儿的植树人来。关于桃花,这儿相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数千年以前的春秋时代,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为免遭身之祸,只好骑着战马带着西施,悄悄地离开了越国。西施随范蠡进入楚国地面的时候,正是桃子成熟了的季节。为缓解路上饥渴,范蠡买了一袋桃子,拴在马屁股上,两人想吃就取。他们来到一个名叫东山的地方。

这里北临长江,东接洞庭,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战马贪恋这里美味的嫩草,活不肯走了,范蠡和西施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范蠡在这儿夹沟下游开凿了一个饮马池,解决了马饮水的问题;西施将剩下的十来个桃子种在了山坡山,希望它们开花结果。冬去春来,小树苗从山坡上破土而出,数年之后,这些树长高了、长大了。每年春天来临时,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

我登上“鹿角头”,向西北眺望,几棵“红军树”依稀可见。如果把“红军树”比作树中的伟丈夫,那么这儿的桃树就是树中的美女子。一个有义,一个有情。瞻仰红军树使人明白世间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正气;寻访桃树林让人懂得人间什么是真情,什么是真爱。此时,我模仿起陶渊明来,登东山而长啸,临清泉而吟唱:仙子不知何处去,桃树依旧恋春风。

同伴用电话催促我好几遍,约我去鸭子水库游玩。看了一下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半了,我不得不和这片桃树林分手,一步一回头,又一次将粉红的记忆带走。我便去鸭子水库寻找桃花的影子。李白有“桃花春水生”的诗句,在溪水中我一定能找到她。

鸭子水库水域并不十分宽阔但它曲折悠长。竹排、鸭子船浮在水面上,留下了倒立的影子。大多数师生很快上了竹排和小船。我似乎有点冲动,产生了一种壮举—畅游鸭子水库。我与肖爱国老师及两个学生一同跳进了水库, 我们对个人水性都十分自信,都没拿救生圈。当时,气温较低,但身体泡在水里并没有一种冷的感觉。水面无风,却有一层细小的柔波;喝一口水,觉得它清纯爽口,似乎甜到了心里。

于是,我很兴奋的拼命的向湖中游去,要洗净身上所有的污秽,要用身体所有的细胞去感受这桃花溪水。不妙的是我游到水库中央时,顿感全身乏力,呛了几口水,神在威胁着我。但我并没有慌神,改变了一下游泳姿式,仰卧于水面。我感觉到了桃花溪水的巨大浮力,更感觉到了它的无限柔情。

我觉得有一双温暖的纤纤细手将我整个身体托着,让我的体力渐渐恢复过来。我终于安然无恙的游到了岸边。抬头西望,这时,夕阳斜照在鸭子水库的水面上,水面卷起一层又一层红色的涟漪。啊,我终于在这里又找到了桃花的影子,这红色的涟漪,岂不正是由千万朵粉红的桃花幻化而成的吗?

停在水库坝上的旅游车拉响了长长的鸣笛,催着我们与桃花山说了一声“再见”。返校途中,我们师生少了来时的欢歌笑语,也许是因为我们还陶醉在桃花的美景之中,都在默默的回味那游山玩水的情趣吧。返校后,桃花山的桃花、泉水、山女等美好的形象,却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因为我的心、我的魂已经留在了桃花山…

借花喻人优秀作文【六】

去年秋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菊花,经过我细心的照料,到今年秋天就开花了。

这盆菊花很美丽。花朵是金黄色的,非常鲜艳,花瓣一层层重叠着,像个毛茸茸的毽子。妈妈,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您为我付出了多少!下雨时,您为了不让我淋湿,自己却湿了衣服;早上,我起床时,发现您早已起来,为我做可口的早餐……每当想到这些,泪水就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总是默默地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

菊花的叶子是墨绿色的,边沿有锯齿,样子好像一个小巴掌。它的花朵本来是向着阳光——也就是向窗外开的,我嫌看花时不得劲,就把花盆转动了一下,让花朵向着屋里开。可是没过一个星期,它的茎却自已转了一个弯,花朵又朝着阳光了。后来我又实验了好几次,结果都与第一次相同。我想:人是向往光明的,菊花也许和人一样,时时在追求光明吧。

菊花特别好活。有一次,我不小心碰掉了菊花的一个花枝,我很难过。妈妈对我说:“没有关系,你把这个花枝插进盆里,过几个星期后,它就成为了一棵菊花了。”我按着妈妈说的,把那个花枝插入盆里,浇上水,过了半个月,那个花枝还真的活了。别人都说月季花生命力强,可我认为菊花的生命力才强呢。从这以后,我就有意识地这样插花枝,不到半年,一棵菊花就变成五六棵了。我的朋友想要菊花时,我就送给她们,让她们分享我的快乐。

我喜欢菊花,还因为它不怕风霜,在百花几乎全谢的深秋还傲然开放。牡丹花虽因娇艳而被称为“花中之王”,茉莉花虽以香浓而驰名,但它们只能在温暖的季节开放,还没有香到秋天就凋零了。菊花虽然美不如牡丹,香不如茉莉,可它经受得住严霜的考验,这一点是其它的花远远比不上的。因此,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诗人写诗赞扬过它的品格!

我喜爱菊花鲜艳的色彩,更喜爱它那永远追求光明的精神,不怕风霜的品格,以及菊花那顽强的生命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