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中考语文阅卷老师如何批改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中考语文阅卷老师如何批改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1 11:53:10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中考语文阅卷老师如何批改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一】

除了一本书正文的内容外,其他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也会藏着有用的信息,应该尽量挖掘,用来做成剪报式的读书笔记。

比如:

书腰。上面不仅印有提示书中内容的关键句,还有作者照片等信息。裁剪到合适形状粘贴在笔记本上,可以加深印象。

书签。有些书会赠送书签,书签上会印有书名、作者等信息,直接粘贴上会节省抄写时间。

其他广告。有些书会印宣传单,将宣传单上有用的信息剪下来粘贴在笔记上。

其实,不一定出于信息有用的目的来收集它们,设计特别、配色漂亮也可以是收集的理由。读书不只是看文字,更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上面的做法都有助于加深印象,增加读书的乐趣,给读书提供动力

读书笔记做完后,要重读笔记,不时翻开回顾,有什么新想法和新感受,也要随时添加进笔记。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二】

余老师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印象中,教育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群体”现状,多有“恨铁不成钢”要求,各类名家或专家论及“教师群体”,往往多为“专业水平不如人意”感慨叹息,社会上普遍的教师关注,多纠结在教育教学方法、技术和效果上,少有关注教师生活、生存现状。你一聊社会地位的落差和待遇,周围就有人用“师德”和“奉献精神”来压你,让人觉得气短,不敢抬头。久之,政府、社会、主管的领导们和广大的教师群体,仿佛都有点“施虐”和“受虐”的病态心理。

勾起牢之语,是因为余老师关注教师工作的同时,还记着教师们的生活。“希望每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充满智慧”,一句亲切的叮嘱,让人心头一热。当我们谈论教师这一职业,或谈论教育事业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一个个“人”——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爱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态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关注、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教学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试想,普通老师生活缺乏稳定,对自对人对社会的心态调整不好,能期待他们平静而清醒地走进教室吗?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首先要“育师”、“育己”,然后才能“育学生”。“一流的教师”才能育出“一流的学生”。由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看,教师是第一位的,有全社会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教师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乐观、有情趣、自我认同感强的老师,在学校里肯定自信、积极,有个人魅力。同样,许多工作优秀的教师,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和对未来的追求充满幸福感。所以,许多名家、大家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除了用专业理念技术去解读外,还可从其生活中的个人性格、品质和精神上去理解。看余老师的《致语文老师》一书,其长者、智者的风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学,也是个人迎难而上的成长修炼,这修炼的过程,有坚定的目标,有系统的规划,有艰苦的执著,有挑战的智慧,有说不尽的苦乐滋味,有沉甸甸的收获。其修炼的智慧之语,既可心引领我们认真地工作,也可以启发我们用心地去生活。

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巧合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了此生与他人有些不同。除去虚幻神奇的道德评价,因为职业的特点,我们的生命历程真的有些特别。我们需要(应该掌握更多的文化,我们有机会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我们有时清高的原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想播种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教育教会学生,不如说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往大了说,我们的事业真的能改变命运和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学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复,我们每个教育教学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个性,我们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战;我们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很少有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终生修炼和成长。

凡职业,都需要为了生活,从事教师职业也需要“养家糊口”,这点标准不一,争议不断;凡职业,都需要有敬业的精神,都可以经营成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论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极致。从古至今,“状元”总是凤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为难的是,成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地、努力地坚持下去。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三】

看前言、目录、作者简介、出版社、索引等,弄清楚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判断这本书的质量,决定要不要花时间读下去。

如果认为值得读,就开始读正文,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页都折起来。

第二步,重读。第一遍读完后,重新读一次折角的那几页。如果仍然觉得好的话,就把这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第三步,做标记。在那些这了两个角的书页上,筛选你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做标记。

注意不要都统一画直线就完事,不同标记应该代表不同性质的内容。比如,重要的内容画直线,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内容画波浪线,专有名词、关键词等画圆圈。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四】

平时你做读书笔记吗?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记笔记很麻烦,或者有时候记了几天就不能坚持了呢?

不要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不愿背上繁重的笔记负担,要记好笔记,就要讲究方法。你知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吗?

下面教你几种记笔记的好方法,可要仔细看哦!

记号笔记,如果是自己的书,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读书目的,在自己认为重要疑难或其他需要标记的字、词、句、段的正文旁边按照自己的习惯画上各种记号,这就是记号笔记。

摘录笔记,就是把书中的要点照抄下来。这种笔记的内容,根据记录的所求所需,或是文中的精彩片断,或是重要的公式定理等,因人而异,不尽相同。摘录笔记又分为以下四种:

(1抄录式笔记。主要摘录书籍、报纸杂志、调查报告、文学档案中对自己学习有用的资料。

(2摘要式笔记。在读原文的基础上,按照书刊、文献原文顺序简明扼要摘录其要点,也可把书中一些主要理论、论点、结构、重点、实验结果和数据摘录下来。

(3索引式笔记。只记录书刊名称、论文题目,不写具体内容。

(4引语式笔记。抄录书刊文献中某些重要的原话,以供日后研究引用。

剪辑笔记,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把资料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剪辑笔记”本上。剪辑既要勤快又要细心,剪下来的资料要注明出处,如某报某月某日第 几版等,以便核对。此法虽然简便,但剪辑要讲究道德,只能限于自己的报纸杂志,决不能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给书刊“开天窗”,也不能在私人借阅的书籍上剪 取。

卡片笔记,就是把摘录的内容记在卡片上。持之以恒,经常复习,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

古今中外有学问、有成就的人,都善于并重视积累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学问和成就是与知识积累成正比的。试想一个毫无知识积累的人,会有什么发明创造呢?

知识积累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便一事无成。

所以,积累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做读书笔记。既然如此,还不赶快行动,加油!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五】

准备三个不同的标签,分别代表「通读」、「重读」、「做标记」。在哪一页完成了哪一步,就放哪个标签。

比如,第一次读,在90页的时候不想读了,就在90页夹上「通读」标签。然后,你想消化这前90页内容,于是重头读第二遍。

但是,你也不一定重读完这90页,假如是看到第70页,那么就在第70页上夹上「重读」标签。

另外的.「做标记」标签用法也如此类推。

直到整本书三个步骤都进行完,下一步就可以着手写读书笔记了。

初中语文作文怎么阅卷的【六】

跟岗培训期间,宋老师送给我们的书中有一本是《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我如获至宝。

读《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让人愉快的,其中我最受启发的是钱梦龙老师的导读艺术部分,即全书的第一部分。

在理论与实践上,钱先生都展现出一副“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姿态,真让人神往。钱先生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上有大抱负的人,经过孜孜以求的努力,经过寂寞与痛苦,他终于达到了一种高度——“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正如武林高手,轻轻一措手,实已蕴涵深厚内力,能将理论与实践如此出色地结合,确实让人叹服。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结果,但对学生的影响都是终生的。一件件事例,一遍遍反思自省,也使我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灵上的关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怀,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天性,尊重人格,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让心灵之花充分地绽放。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是如此之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多一些探索,让教学方法、教学情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的需求。教学中,少一点权威,多一分民主;少一点统一,多一分个性。少一分歧视,多一分尊重,让学生生命更鲜活。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活动空间,让其拥有奇特的幻想,多一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去迎接挑战。

作为老师平时要经常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每个同仁都认同你确实也是比较难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搞花架子,弄形式,为改革而改革,今天弄出个什么法,明天发明个什么模式,这些其实是非常可笑的,而发生在具有较多知识的语文教师身上更是可笑。可是,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就犯了这样的毛病,以后应引以为戒。钱先生也一直强调不要在一些概念上作过多的争执,他本人就很不在乎别人在概念上对他的“导读艺术”的指责,正如他自己说的,能把学生教的聪明了,这样的教学法就是好方法。这实在是举重若轻的一句话,是高手的“四量拨千斤”。所以,像钱先生这样从教学上升为理论高度固然是好,但假如暂时达不到这种境界,也不要硬要弄个什么名目来表明自己的教学改革的立场。扎扎实实地教书,能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钱先生说:“我是一个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此勉励自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