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作文选材(初中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初中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1 11:10:04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初中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一】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例如:家庭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写记叙文时表现校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同学们可以从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技课的角度选取课堂学习的材料;从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生日等角度选择素材,这样材料才新颖、独到。社会生活涉及范围很广,可以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选取素材,比如:郊游、庙会、灯展、桃花节、西瓜节、文化节等游艺活动:也可从自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例如,志愿者、文明交通岗、清扫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二】

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爱编造故事。他们认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真人真事?天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有什么可写的,7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去观察,没有去认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而没有去理解它的意义,你就没话可写。相反,如果你注意到了,而且理解了它的意义,那你就有了写作材料。试想:胡编乱造的东西,连你自己都不能被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

例如:作文题目“我真遗憾”。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时不时会犯一些错误,其中有些会终身难忘,当你经过仔细分析,从中吸取了教训后,

就会成为你健康成长的财富。这就是很好的材料。

佳作展示

最好的`奖赏

爸爸是一个农民,农忙时就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忙地里的活儿,一到农闲时就出去打打小工。

爸爸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打扑克了,打什么,斗地主。只要有机会,爸爸总要过把瘾。但喜欢归喜欢,过瘾归过瘾,爸爸是从来不因此而误事的。

家里虽不是很富,但我家的小日子过得相当舒服的。在学校里,我是吃好的,穿好的,每个周末还要回去“大补”一下。当然,这与爸妈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生活的节俭是分不开的。

爸爸其实是很辛苦的,每天天刚亮就要出去“上工”了,有时还要加夜班。

有一个周末,

我到家时发现家里有两袋面包。我很奇怪,要知道爸妈是从来不会买这种东西的。当然,更不可能,是别人送的。用我的话说“一元钱一袋的面包怎么拿得出手?”我拿起看一看,与学校小商店卖的没什么两样。对她没什么兴趣,我又放了回去。但我心里仍有一些好奇。

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回来说这两袋面包是爸爸加班时“工头”给买的,没舍得吃。她还补充了句“等爸爸回来一起吃。”我听了心里有一丝感动。没多久,爸爸回来了,吃过晚饭后,妈妈拿出一袋面包来分,还把另一袋当作宝贝儿似的说留给我明天带到学校吃。可她哪里知道,这面包我不知道吃过多少了。

妈妈小心地将面包袋子撕开,从里面掏出那个很小的面包,用那双粗糙的手将面包分成了极不平均的三份,每人一份,给我一块最大的,留给自己一块最小的。爸爸一口就把属于他的一份解决了去干别的事了。妈妈则小口地吃着那块最小的面包,边吃边翻转着面包袋子仔细地看着什么,还说奶油好吃。吃完后,还依依不舍地看了会儿包装袋子才将它扔掉去忙家务。我看着这块外观极不漂亮的面包,小心地吃着它,似乎吃出了一种别的味道,很香,很甜,很有滋味。

过了一个星期,我带给爸妈一张满分的试卷,妈妈高兴极了,很开心地亲了我一口。问我要什么奖赏。我想到每个星期妈妈给我那么多的零花钱都被我大手大脚地花掉和上次分面包的情形,我神秘地对妈妈说:“奖赏不是给过我了嘛。”

妈妈很疑惑,有些不解地看着我。

我补充说:“上个星期的面包就是最好的奖赏呀!因为那个面包我吃得最香最甜……”

简评

文章构思新奇,立意不凡。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素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清苦而温馨的家庭:劳碌辛苦的父亲、勤俭朴素的母亲和懂事明理的孩子。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十分传神。“一家人吃面包”,把父母亲和“我”的性格和心理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读后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选材方法:合题旨;有新意;小角度;避生就熟。

2、提高选材能力,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你会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亦或是一个人、一桩事、 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句话、一首诗?总之,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将涌上你的心头,等着你去编织;众多的、你所熟悉的,和你精神上、感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带着各自的命运,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音容笑貌,来到你的眼前。

也许你的书房只有八平方米,也许你的书桌又小又旧,然而,当你拿起笔来,在这个不平凡的时刻,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都将一齐涌向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难道不是吗?就在前不久,我让大家把最让你感动的事写下来,结果大家一写就是一箩筐。这下,我们都困惑:我到底写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二、如何选材探讨

请把“不是脸”的材料剔掉!

这里材料罗列的是“感动你的事迹”,那怎样的材料才算是“不是脸”的部分?

就是绝对不可能感动你的事迹,不扣题旨的部分,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提示:有两个材料)

第5则材料;为什么?

你有没有感动?没有。若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了?姑姑。

所以,有没有感动你?没有。非常准确。

第7则材料 ;为什么?

你给乞丐硬币,你自己可不可能感动?不可能。若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乞丐。

所以,属不属“感动你”的事?不属于。

第二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这里属于“陈谷子、烂芝麻”的材料是哪些呢?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第1则材料;第2则材料;第8则材料;第9则材料

删去

有同学疑惑:就上个星期,妈妈冒雨给我送药了,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吗?怎么能算“陈谷子、烂芝麻”呢?

也许的确,你妈妈刚刚冒雨给你送过药。妈妈冒雨送药,在很久以前,在别的同学身上也发生过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材料旧了。

注意关键词“也发生过”,说明这件事可能在你身上发生,也可能在别人身上发生,是共性材料,不是个性材料。自然就变成“陈谷子、烂芝麻”了。

第三步:

还剩3则材料呢?再怎么选呢?

第3则材料 删去

剩下第4则材料;第6则材料。任选其一即可。

先抑后扬:戏水时,只往岸边跑,被嘲笑为胆小鬼;为了鞋子居然三步并作两步,踩着大石块冲下去为我捡回鞋子,非常感动。他让我真正明白:真正的勇敢,决不是用拳头制止别人的\'嘲笑这么简单。

小结: 1、与中心(题旨)有关

2、新颖的材料(个性材料)

3、理解的材料(避生就熟)

三、如何理解“避生就熟”?

幸福

从家到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那都是幸福的所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妇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着“小心点儿”。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将为人母的少妇挽着爱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幸福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

好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串串地滑溜着,不一会儿,流出了学生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脚下蹬着,口里聊着,眉儿舞着??

美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甩一甩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生活的希冀。

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总会用两条后腿站起,博得娃娃们咯咯咯的笑;这笑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切忧愁烦恼。

东皋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年青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却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吃力地去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这就是幸福!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上找幸福,而事实上,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朋友,走在路上,请放慢你的脚步,瞪大你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吧!

第二组:       幸福

幸福是一缕金色的阳光,轻柔地包裹着我们的心灵,温暖而不会灼伤。

我有一件帽服,帽服的帽子是用拉链连接到衣服上的。可是,那拉链坏了一半,帽子垂下了一半,所以一直忘了拿回家去。直到期中考试的前一天,老师要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带回家,于是,我只好穿着它回家了。

刚走出教室,一只有力的手重重地拍在我的双肩上:“喂!你的帽子掉了,不要?我可拿走了啊!”回头一看是我最好的朋友小紫。“知道了!拜拜啊!”我笑着告别了她。

半路上,一个初一年级的小同学从背后叫住我:“姐姐,你的帽子坏了!”我的心中顿时洋溢起一阵温暖:“谢谢你啊,我知道这帽子坏了,它不会掉的??”

阳光洒在她灿烂的笑脸上,那画面让人心窝荡漾起甜蜜的涟漪,沉醉在两个幸福的酒窝里??谢过了她,转身上了308公交车,司机见我上了车,刚要开口,我打断了他:“这是我的月票。”他笑了,眼角的几丝鱼尾纹也好像笑了:“我是想说,你的帽子垂了下来。”

我得心里就像是被春风拂过一样温暖:“谢谢,我知道了。”我在前排找到了一个较好的位置,座位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

公交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座位也很快被坐满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她的腹部有些突出,竟是一位“准妈妈”。我连忙给她让座。她温柔地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的衣服怎么坏了?回家让妈妈给你补补吧?”

难道这不比一千一万遍的“谢谢”还温暖吗?就像太阳的光芒,美丽、温和??

这就是幸福吧??

幸福就是温暖柔和的阳光,幸福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不要妄想一下得到很多,那样失去的也会很快。只要从点滴小事中体会,一定会品尝到真正的幸福。

1、 两篇文章初步感知,你更喜欢哪篇?

2、 作者的写作材料是怎么来的?亲见;亲历。

3、 这两篇文章的材料,你觉得哪篇的更好?为什么?

展现了一个个幸福的画面(8则材料),给作者带去一种幸福感。

写了一路上不同的人对他的帽子的关心(1则材料),同样给作者带去一种幸福感。

4、 哪一篇给作者带去的幸福感更强(幸福指数高)?第二则材料幸福感

启示:在合题旨的情况下,越熟悉越好(亲历>亲见>亲闻)

四、作文实践

童年是池塘里的蝌蚪,童年是荡起的秋千,我把童年比作诗,它比诗歌更绚丽,我把童年比作画,它比画更深沉,我把童年比作河,它里面流淌着童真和甜美??

下面,让我们以“童年”为话题,注意选材,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能从生活中选取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为材料,那么,这样的材料是会很多的。

例如:作文题目“我的业余爱好”。拿到这个题目,就要考虑: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这个爱好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对这些内容思考,认真组织,就不难写出一篇好作文来。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五】

这三年,我学会了很多。不仅是学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丰盈、灵魂的强壮。跌倒了,我不再哭泣,默默地站起来,继续前进,一路向北,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更因为我要试着学会坚强,所以就算疼痛,就算受伤,也会咬着牙站起来,凭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红尘百丈、俗世沉浮,不会有人关心在意一个小小少年的一次小小的跌倒,一个人在这个随着自己的成长而越发陌生的世界里,要学会独立与自强。人们来来往往,大多拥有着一颗冷漠而丑陋的心灵,就像那皑皑白雪明明是最肮脏的东西,偏偏用洁白的\'外表来欺骗整个世界。三年的时光流逝,犹如化茧成蝶般,我迎来了成长。成长,或许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随着成长,你会越发洞察到人生的缺失、俗世的困顿、人性的丑陋。然而,我却不得不成长,每个人也必须成长,必须学会面对现实,那些逃避成长的人注定会有一天被无情的社会所淘汰,而他们那些所谓不染尘埃的纯洁心灵更因为过于脆弱而彻底粉碎。我选择成长,不为别的,只为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壮,在经历挫折时不用遍体鳞伤。

回首三年,我笑过哭过伤过痛过,回忆一点一滴渗透进我的人生。我想我最感激的是我的朋友们,他们带给了我欢笑与泪水,我想在回忆中泪水也该是甜蜜的,悲伤也该是幸福的吧。我似乎也萌发过对异性的好感,然而未来得及壮大便被我生生掐灭,我知道这是青春期必然的现象,我非神魔难以避免。但我却更知道,这样的情感没有结果,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怎能儿女情长?我明白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爱情二字不再成为小说中的文字。我也曾伤春悲秋,当那缤纷的落英埋葬了整个春天,当那烂漫的落叶终结了整个秋季,我怎能不对岁月的无情、天地的冷酷而心生悲凉?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天地的玩偶,只不过徒有自我意识,却大多难逃过命运的操弄。

三年以来,我想,我对自己应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我并非天赋异禀,也没有才惊鬼神,我不过是碌碌苍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或许有点小聪明,小才智,但也不过萤火之光。我曾以为自己看淡了生,看开了人生,喜怒哀乐、人间情感都难以在我生命的湖泊中翻起浪涛。但我怎可能拥有如此慧根,不过十几年的光阴竟抵过禅门无数高僧一生苦修。我无法抗拒情绪的起伏,世间一草一木的枯荣都能引起我万斛闲愁。我也曾以为自己自己信念坚定,矢志不移,不畏坎坷。但可笑一点小小的烦恼都可以令我心烦意乱,一片薄薄的迷雾都能令我迷失方向。我不过是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在寂寥的红尘里孤独地摆渡,在孤独的岁月中将自己放逐,在那些天之骄子面前黯然失色。或许平凡点也是好事,至少可以拥有一份美丽的平淡。岁月无情, 任你风华绝代,任你惊才绝艳,到头来不过一捧黄土,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帝王将相,多少红颜祸水,只是因为他们生的绚烂,所以时更加悲凉。不若守着一份平淡、一份真实,在静默人世中默默守候,等待着超脱的一日。

初中,再见吧!日后但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愿与所有我认识的人天涯比邻,但愿这已逝的三年会永远沉淀在我生命的岩层。最后,愿这纷芜人世的万千生命永远安好!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六】

我们知道,一定的材料只能表现一定的中心,一定的中心要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还有,文章的中心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确定了,又对材料起制约、统领的作用。在构思文章时,选什么材料,确定怎样的中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例如:作文题目“难忘的星期天”。星期天的生活,有快乐,有烦恼,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郁闷,到底难忘在哪里呢?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选材,凡能表现这个中心的就选用,安排好详略,组织好结构,就可以写成文章了。

初中三年作文选材【七】

记叙文的写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和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选择材料,有没有可供遵循的标准呢?应该说是有的:

1、材料要体现正确鲜明的主题。

一般记叙文都是通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写的事仅是一个载体,最终要让作文某种意图,给读者以启发和教益,这在构思中首先应注意的。主题很多,如爱国、诚信、守纪奉献、勤劳、坚强、敬业、合作、节俭等等。但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得知此等种种主题都源出于一个“爱”字,这是人性的本质所在,明确了这一点,在构思选材剪裁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少数同学不明白这一点,为了写事而写事,如《疙瘩解开了》一文很多学生就疙瘩写疙瘩,事情完了文章就完了,无着力点,不给人留下思考,这类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而选材上有些同学甚至将“疙瘩”等同于恶语中伤、拳脚相加遗留下的“怨恨”、“敌视”等等流毒,这就是典型的“无用素材”。

2、材料要新颖。

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甚至会影响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贴的材料常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了,于是赞美日出就成了许多文人大家笔下的共同主题,怎样使这个共同的太阳不至于千篇一律而又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的日出,徐迟写黄山日出,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见的日出;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现日出的辉煌??作家总是寻找新的题材来表现“每天都是新的”太阳,这对我们不是很有启发吗?

《疙瘩解开了》一文多数人都写个人的疙瘩或个人之间的疙瘩,但有位同学构思比较巧妙——两家间的疙瘩:村上两家间的排水沟堵了,相互指责对方有责任,应由对方清理,弄得村上环境臭气熏天。后来村上一位老者主动自带工具,开挖疏通,感动了两家人,齐心协力共建了美好环境。材料较新颖,传达的主题也明确而又积极。

3、材料要抓住重点,引人入胜。

任何一则故事都有来龙去脉,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我们如何才能截取素材中重点环节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首先我想,我们应该明确题目的重心何在。如《守住自己的宝》一文,这个题目结构上是动宾结构,重点应在动词“守住”上,要突出“守住”就必须明确三点:

一、这个所谓的“宝”本来就隶属于自己;

二、这个“宝”现在有丢失的危险;

三、要有“守住”的方式、行动。不少同学应为没有理解题目的重点,匆匆选材,对既定选材各个过程不加辨析,匆忙下笔,慌乱中已失方寸,失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记叙文事件记叙要体现情景性、场景化,切忌大段的概括式宽泛语言。情节要有张力,人物要有冲突。再如《疙瘩解开了》一文不少同学运用误会法,突出了这特点,也为后文解开疙瘩作了铺垫。解开疙瘩转折点不少同学设计了一定的事件,这比有人仅说时间久了疙瘩自行消解强得多,从而更引人入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