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意象写作文(反复写作手法举例)

怎么用意象写作文(反复写作手法举例)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04 18:04:32
怎么用意象写作文(反复写作手法举例)

怎么用意象写作文【一】

季节轮回的幅度一如既往地呈现出正常的弧线,美丽的季节里收获窗几明净的惬意。干净的天空下万物纯净无比,干净的风,干净的云,干净的枝条伸展出六月里引人流连的清爽。一份好心情,悬挂在枝繁叶茂的树上。六月的空气中,偶尔流淌出一丝丝甜蜜和一缕缕遐想。风从身边路过,微笑与欣然一起和着岁月的节拍摇摆。

几场雨的降临,令花儿开出了香,鲜出了妍。一场雨和另一场雨的抚摸,揉碎成遍地的花语,布谷鸟驾着轻盈的风,一路自南向北飞翔,啼叫声声中,青梅散发出了酸酸涩涩的味道。

雨后的新绿,在阳光下静静地氤氲着。触目的绿野,宛若一幅幅干净无暇的绿油油的图画,安静地躺在滇西北土地的脊背之上。

田地里,秧田正在安详地吸允着前天夜里新下的雨水,正茁壮成长的玉米苗,在阳光下的风中锻炼着自己渐渐粗大的腰肢。各种果实,在枝头叶间隐含着笑容审视乡间百态。

美丽的心情,从一棵树辗转至另一棵树,从一株小草流连至另一株小草。逃离歌舞升平的喧嚣,这里定然可以成为一方远离世俗的净土。

远处近处蛙声一片,间或不知名的小虫也耐不住寂寞掺和几声,心情就不由自主地平静了下来。乡下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香,乡下的田间地头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饭后在这样的环境里悠然漫步,那是一种通体泰然的享受,那是一种身心释放的快意。

河水走过,石头依旧干净地保持静默。关于流水和落花的故事,关于河里各种小动物之间的秘密,石头是最最直接的见证人。但石头就是石头,依然恪守着最纯真的风格,从未曾泄露过。

池塘安静,再安静一些的是池塘里的水。鱼的心事始终是透明的,浮上来又沉下去。而藕把根扎进泥里,通过一些必要的转折,试图接近大地深处的秘密。

各种颜色的花儿同时鲜妍,红橙黄绿青蓝紫竞相绽放。姹紫嫣红的各色花开,打造出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盛大舞台,你、我、他,甚至万物,都是这个舞台中心的主角。

饱含水分的各种果树,花果累累,把这个夏天的内在,支撑得严严实实。待到金秋,这一枚枚果实就能蜕变成为一张张圆圆的笑脸。

不安分的野生菌,耐不住寂寞从山间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一时间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特色的山珍,还有一些从山里捎到了城里,于是城里的餐桌上也就多了一味乡下浓浓的情意。

乡下的六月,到处流淌着蜜蜜的夏意。走进乡下,干净的空气和满目的翠绿能让您寄身自然,走进乡下,淳朴的民风和浓浓的热情会让您流连忘返。

我看见了水杨树下泥泞的往事,暮色苍茫中牛背上牧童执起的柳条,正在乡间的路上演绎安详阜足的和满景象。老水牛悠闲的尾巴,把夕阳渐渐地赶下山头。

走进乡间六月,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六月晶莹滚动着的露珠里若隐若现,走进乡间六月,一幕幕动人的情节在蛙声里羽翼丰满。

怎么用意象写作文【二】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发明:几千年过去了,无数文豪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把一个个方块字排列成序;而即便到了现在,这些序列仍然没有被穷尽。

———题记

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道这是表达一种相思之情。这八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我突然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面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好像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然而细品,你会发现诗经里的句子比徐志摩的现代诗有韵味;这倒不是说现代诗缺乏美感,而是它没有那样一个积淀在里面。譬如说在诗经里,青色的衣领就代表着读书人,那是周朝时候的装束;它无非描述了一个衣领而已,我们却能想到一个青衣少年迎风而立的样子,景致好像能荡漾起来。

而接下来我们就要想,为什么你这里写了一个青色的衣领呢?下文似乎跨度有点大,直接就跳到了“悠悠我心”。好像一看见青色的衣领,作者的心就揪起来了。这个句子美就美在它对仗工整却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青青”对“悠悠”,“子”对“我”,“衿”这个外在的表现对“心”这个内在的感情。若合一契。可是我能想象到许多的场景。那或许是一个读书人在进京赶考以前在收拾行装,他新婚莞尔的妻子为他整理好衣领,束好丝绦;也正是这个妻子用这八个字描摹出自己的倾诉。那或许还是一个英雄在期待有贤士来辅佐,贤士一般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所以有着“青青子衿”。

我们很容易发现,看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事情。它有时候缺乏逻辑,但是充满了遐思。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拘束以后,方块字就以我们想不到的方式信马由缰了。

我认为中国的古代文人精神多少都有点分裂。古时候,会写文章的人大都是政府官员,他们会经常写一些议论文类的奏折。所以,你去看这些文人留下的议论文、再去看他们留下的诗词,你会震惊于这出自一个人之手。

我认为,逻辑性的议论文,是能够译成外语;但是朦胧的意象,很难翻译。秦观有句脍炙人口的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从深处理解,这八个字使用了很多文学手法。譬如倒装,譬如拟人。因为理应是楼台在雾中消失,津渡在月中迷离。然而秦少游却写成了雾气找不到亭台楼阁、月色迷蒙了河津渡口。从字面上翻译出来会是一种体会,从内涵上翻译又会是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体会。所以,读中文时间长了,才能把方块字融入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里:这种积淀,惟中国之独有。

我们再来读一首诗经里的篇目《氓》。这首诗里的一个句子是我最喜欢的诗经名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水势大而急;渐,音“坚”,意为溅;帷裳,是车的帷幕。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这八个字,就是轻轻地一遍遍念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结合诗本身的意思,这里描写了一个被丈夫抛弃而被迫回娘家的女子渡过淇水;大而急的水流打湿了她的车帷。这里面说明了什么意象呢?我们发现这八个字看似是写水、写车、写帷幕,但实际上还是在写人。它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切入,也许就是远远看到了这辆车涉过淇水。那么,我们会想象,车上的女子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想什么?伤心、解脱、怨恨、思念?

这就很像是在用文字拍一部微电影了。古人记叙一件事情、表达一种感受只有两个渠道:文字或者绘画。今人的文字和绘画功底,和古人是没办法比的;就像我们不能让古人和我们比摄影。然而古人用文字“设计”出的微电影镜头,比当下的微电影强。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头”,取自宋人周邦彦的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子,以锋利著称;吴盐,三吴之地的盐,其白如雪。这两个镜头说明了什么?我们发现词人用水比喻锋利的刀子。也许此时烛光摇曳,并州剪的影子投在青砖上,像水一样空灵。雪白的吴盐或许给人一种平淡、纯洁的感受。“纤手破新橙”,终于看到人了,然而,却只有一双手。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似乎讲了一个人参加绘画比赛,只画了一双手,却赢得了冠军;这里面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知道,在周邦彦这首词里出镜的人是名妓李师师。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你能不能想象得到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总之,“纤手破新橙”这样一个动态的描写,一下子就给本来逼仄、沉寂的场景带来了温馨、热闹。这首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读过很多遍;读到后来,似乎还有一点幽怨和惆怅。如果这里体现得不明显,我们就往下看:“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虽然只字未提,但我们能看到另一个人物;“纤手破新橙”的女子似乎在向他挽留。这样的文字对白艺术也是今人的影视作品中极少出现的。“城上已三更”,乍一听似乎是在催促他快快离去。然而读下去,确是另一番意象: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学数学,学排列组合,我知道方块字的组合肯定有一个极限。所以我处在一个矛盾里:我既希望看到更多的组合方法,又不想那个极限更快被达到。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朦胧?

怎么用意象写作文【三】

??心灵去倾听续写1000字

我沉默了。当时,我的内心沉痛不已。尽管苏珊的文字十分活泼,但我还是十分伤心。想到永远都不能与苏珊见面了,我不禁热泪盈眶。苏珊!我还没见到你,你却先离我远去一步……老天啊!你为什么不让我同苏珊见面?上帝啊,你也有怜悯万物之心,你为何这么绝情?

从此,小镇上的孩子没有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广闻的“小精灵”。我,也失去了一个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朋友。上天啊!你为何要将苏珊带走呢?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反倒令我们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

为了小镇上的孩子,我决定,去电话问讯处工作。为了镇上的'小孩,也为了苏珊。我一定要代替苏珊,卖力的工作,一定要进入这神圣的岗位。为此,我买了许多的关于生活百科的书,每天都要背30页。

一天,我进入了电话问讯处。我向他们询问:“你们这里缺人手吗?”那儿的一个人说:“苏珊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来应聘过。”我说:“那好,我就是来应聘的。”“让我们来考考你。请问,手指被砸伤后,应该如何处理?”我答:“用冰敷。”“好的,正确。那么,请问,手指被烧伤了怎么办?”“用冷水洗。”“我们要了。”“哦!”我兴奋的叫了一声。

第一天,我走向我的工作岗位——电话问讯处。我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坐在了椅子上。我拿起了一本书,等待着电话。“叮铃铃……”电话响起。我迅速拿起听筒。“喂?”“嗯,我一不小心被热水烫伤了,该怎么办?”“可先进行伤面消毒,再用干净棉签蘸清洁生蜂蜜,均匀涂于伤面,烫伤初期每日涂3-4次,形成焦痂后改为每日2次。如果焦痂下积有脓液,应揭去焦痂进行清洗消毒,再涂蜂蜜。烫伤部位如疼痛剧烈,可在蜂蜜中加少许冰片,以减轻疼痛。伤口如未感染,一般涂蜂蜜3天,伤面即可形成透明痂皮,1周后焦痂会自行脱落,伤面康复。在治疗过程中,如伤口周围组织脱水,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即可。”“这些工具我家都有,我知道了。谢谢。”“不用谢,快去做吧。”不一会儿,有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喂,是谁?”“是您的邻居,贝克。”是一个小男孩。“我的手指被小刀切伤了。”“伤后立即用另一手的姆指和食指在伤口处的上端捏紧伤指的两侧,(因为手指的管在手指的两侧)或者用橡皮条(布带)在伤口的上端扎紧,如此可以立即止。再用身边可用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没有的话就用口水。消毒后用创可贴(伤湿解痛膏、胶布、消毒的餐巾纸等)包扎伤口。”“我知道了。”

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帮助别人。我相信,苏珊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在一这样的行动帮助别人。我也相信,苏珊她看得见我,他知道我做的一切。

渐渐的,我发现我已经完全投入到了这一行动中,我已经不能离开这个工作了。我发现,小镇上的小孩提的问题都十分奇怪,竟然会有人问如何分辨牛粪。不过,我实在太喜欢这些孩子了。他们可爱、天真、烂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