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和异性朋友认识一年的小作文)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和异性朋友认识一年的小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05 18:19:20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和异性朋友认识一年的小作文)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一】

水不断的流着,水龙头也嘀嗒嘀嗒的流着,可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走上去,关掉。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大家却不去珍惜它。在人们不知危险来临的情况下,还是不知道去珍惜她。

50年后,也就是今天。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早上,人们正在欢乐地玩,说,突然,一阵广播声传入耳内:“通知通知,接到刚刚传来的消息,全球将停水一个月。”原来是高大的天气预报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开始慌了起来,原本他们不相信,但看那个水龙头滴完一滴水,就再也没有滴下一滴了。

停水的前两天,人们用自己家里所储存的水,维持了几天的吃食,洗漱。不过后来的几天,那更是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了。人们开始去各大超市,各大商场,不管用多高的价钱,也要把水给买回来。那超市的老板可是赚大发了,现在去超市,估计挤都挤不进去了,现在的小偷儿也不再抢钱了,而是改行抢水了。大马路旁的'花花草草,高大的树木也在渐渐变得枯萎了,路上的行人个个渴的虚脱。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不好好珍惜水呢?

又过了几天,动物们也渴得开始互相残伤了,有些人也对着天说:“苍天啊!你下下雨吧!我从此发誓以后肯定珍惜水资源,你就来水吧!”“对,我也发誓。”“对!”……

可能是老天觉得他们已经知错就改了,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人们也渐渐开始珍惜水资源了。所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二】

“市民们,今日我接到上级通知,我市将停水一星期,请大家做好储水准备……"某市市长绝望地对着话筒说。一个小伙子踢了一下饮料瓶说:”市长可真会开玩笑,我偏不信!“于是,他走到一个水龙头前,一拧开,竟然真的一滴水都没有。随着一声“啊——”人们开始疯狂地涌动起来。

一个小时内,便利店、超市、水库……都挤满了人,可是,他们看见每扇门上面都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本店今日停业,一个星期后开业。“人们开始不耐烦了,拿起身边的物品砸门,有人甚至开来了挖土机,把店给拆了,也见不到一滴水,但是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张机票,到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去买水喝……

一个星期内,人们的身体都变得干巴巴的,湖里、河里、溪里的水都被人们喝干了。有些人因为太渴就抓起湖里、河里、溪里的鱼,开始饮起他们的,甚至还喝起自己的,活像一个”吸鬼“……突然,市长对着话筒说:”市民们,我接到上级通知,得知在森林的深处有一股瀑布……"人们听了像发了疯的,朝森林跑去。

从那件事后,人们开始节约用水了。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三】

五十年后的一天,我坐在沙发上,无忧无虑地看着新闻联播。突然,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从明天不开始全球将停水一个月。我赶紧领家人去买水。

到了超市,我们看见超市里挤满了人。我们买了几十箱矿泉水,买了十几桶大桶矿泉水。

中午时,各大超市的水都被抢光了,只有小卖部里有水,可是几瓶水竟卖出了天价,娃哈给矿泉水一百五十六元一瓶,农夫山泉两百三十九。可人们却还是争相购买。

第二天,果然停水了。头几天,我们还可以用饮用买来的水,满足一下缺水的情形。可是那些水只可以用几天。我们全家人一起想办法,买来海水过滤一下,再烧成开水。

一星期过去了,我们一家只能喝着海水。可是太平洋的水渐渐下降,海水也没人卖了。我们家最后用海水装了三桶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家的水也渐渐少了。每天,我们每个人只能喝三口水。

熬过了半个月,突然下雨了,我们赶紧把家里所有的客器放在房顶接雨水,过滤一下再烧一下喝。

终于,熬过一个月了,我们全家也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不再浪费一滴水了。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四】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想:假如停水三天,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吃过早饭后,我走到公园里。一棵树下面有一群孩子,他们把自己没喝完的水装进玩具枪里,一起玩水枪;在湖边,有几个人坐在草坪上,把他们吃剩的零食碎渣和烟头一起丢进湖里;在一个洗手间里,有三个人在水龙头后面玩水,一玩就是几十分钟……

烈日下,大地干涸了,一滴水都没有,人类痛苦地承受饥渴的折磨。所有的水龙头全部都停水了!三天后,地上全都是奄奄一息的人类。我心想:要是平常我们节约用水那该多好呢!

“起床了……”突然我被一阵起床声叫起,原来这只是个梦啊,我可不愿此梦成真。如果大家再不节约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成为我们绝望的眼泪!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五】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时至目前,已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从统计意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种核心期刊,无疑都是相应的机构根据多项评价期刊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至少是时下认为最合理的筛选办 法评定出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水准的刊物。这种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精选订购期刊、为学者导读提供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还为评价期刊甚至 该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近些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已被“神话”,职称评定、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津贴分配、科技人员年度考核、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点申报等, 都离不开核心期刊的参与,都以在科技期刊中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评定自然关系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因 此,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利用核心期刊,有效遏制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和后患,提高社会和谐指数。

“核心期刊”的起源与概念

1、起源

“核心期刊”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 (Samuel·Clement·Bradford,1878—1948年)发现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专业论文刊登在3、2﹪的 专业期刊上,他指出:“对于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登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 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域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a:a2……(质优反平方律)的关系”,便提出了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并以“润滑”为主体,提出了计算 核心区和其他区域的方法。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在70年 代,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通过作者的'引用行为发现,期刊的分布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文献出现在1、5﹪ 的期刊中,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

2、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影响因子、他引量等相对较高,水平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最富有价值的那些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好的、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虽然核心期刊起源于文献集中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学术质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相对统计数量的概念,其原因是评 选核心期刊时,考虑到所评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被引量、被索量、影响因子等这些能够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 透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一个学科的论文可以发表在非本学科的期刊上,或一个学科的期刊可以刊发非本学科的论文。因此,核心期 刊是关于某一学科文献的核心期刊,而绝不是关于某一学科期刊的核心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心期刊的定义及内涵也会随之而再有所变化。

“核心期刊”的分类与比较

1、分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不断增长。相对,图书经费就显得严重不足,各大图书 馆、科研院校几乎都面临着怎样精选期刊,用手中可支配的较少的购刊经费购得较多的、服务群体最满意的刊物的问题,都为订购哪些期刊杂志而困惑,这自然地形 成对期刊评定的热潮,大势所趋,应建立期刊评价体系。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 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 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问世。随 后,陆续诞生了其他的期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

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问世);

⑵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问世);

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7年问世);

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4年问世);

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问世);

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这些期刊评价结果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研制者以文献人员为主,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顾问;②根据一个或几个期刊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统计分 析;③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的论文总量、被摘量、被引量、基金论文比及与这些量相关的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④表明评价结果只供 大家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使用。

对现有期刊进行评选分类,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虽然在评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编辑部对基金资助论文的优惠导致“基金资 助”在论文投稿时的乱搭车,无论基金项目与该论文有没有关系,只要在论文首页下方写上“基金项目:……”这句话,便可享受到优惠,而这直接影响所属 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期刊评比结果;再如:有些核心期刊在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列举n条以上,这也有些勉强,因为作者在其论文后面附注 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结论等来支撑自己的论文,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节约篇幅,就应表明,这也算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尊重和感谢,再说还可以 避免“抄袭”的嫌疑。引用的参考文献越多,越能显示作者博览内容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之广,能显示作者在拟稿时的认真劲儿,这些自然对提高论文质量有好处。可 作为编辑部,如果在稿约中硬性规定参考文献的篇数,就难免“凑数”、文风浮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会直接影响期刊评比结果。但是瑕不掩瑜,核心期刊的评价 研究工作还得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克服遴选工作中的不足,使得遴选工作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规范合理。

有学者认为: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篇篇精彩。我们不能说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只能说凡事要看主流,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普遍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比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在中国理论上排行第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范畴主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是中国最早使用“核心期刊”这个术语来划分期刊的参考工具书,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 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主要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评选出的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 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 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 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价和鉴定的成果。

“核心期刊”的时效与认定

虽然无论哪个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是根据筛选核心期刊时前几年的资料统计出各参评期刊达标(评价指标)情况来评选核心期刊的,但是,有效时间 却是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日期为“核心期刊有效期”起始日,以下次评选结果公布之前一日为终止日,或者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文件中所明确指出的有 效期为依据。这其中虽然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分,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被人们所接受。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 称《总览》),没有明确指出“有效期”,但是《总览》每四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六个版本,评价指标也陆续增加,最初只有3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 量;2012年第六版是根据9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共9个评 价指标评选出来的。因此,《总览》核心期刊有效期为四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开始时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 一次评定三年有效,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后来实行两年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两年有效;从2011年起,每年都评,但有效期仍是 两年。比如,2008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010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 确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根据中信所说明:“2011年最新一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两年。所以,2010年评上的核心期刊仍在有效期内,不会出现在2011年 评选出的这一期。2010年加上2011年的才是目前最全面的核心期刊”。因此,某些管理人员单纯以2011版为准认定某期刊是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错 误的。比如,《价值工程》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落选,那么《价值工程》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的有效期应截止到2012年12月,任何与此相违背的都认为是错误的。再说了,2012年度《价值工程》杂志各期封面上都保留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字样,封底印有《价值工程》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收录证书,其左下角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如果在2012年,《价值工程》不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那么中信所就会及时给予修正,可《价值工程》杂志社从未收到过撤销“核心”的文书,事实上,中信所根本就没有发过有关撤销《价值工 程》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文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在2012年度内,《价值工程》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认定也适合于那些在2010 —2012年和《价值工程》有着同样命运的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显示有效期也是两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也是两年。

浙江大学的做法更为人性化。学校在“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核心 期刊目录(CSCD、CSSCI)定期调整导致新老版本期刊目录的部分期刊增减,研究生在新版本中被删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认定问题按如下办法处 理:⑴研究生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以前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予认可;⑵不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一年以内发表的学术论文,申 请学位论文答辩时仍然有效,逾期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的这两条规定既合情又合理。

“核心期刊”的功能与运用

“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或者说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提供参考,馆员可根据核心期刊表来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有价值、最大信息量的期刊;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信息提供依据。因为期刊数量众多,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去阅读,核心期刊可供读者 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当今,核心期刊因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近10多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可谓“神通广大”,被应用到职称评定、学术水平评价、学术管理和科研管理、人才评价、学位授予、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等 方面,这并不是核心期刊本身有如此大的神力,而是外在因素,行政管理部门包装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切实可行的、 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核心期刊不得不在诸多评价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单位规定,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在读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本单位规定的“核心期刊”上才算数,才给补贴或者报销版面费,还 规定了年终业绩考核所要求完成的篇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毕业,不给发学位证等等,把核心期刊看得如此之重,应用到如 此大的范围,是当初核心期刊的研究者、评价机构所始料不及的。这种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也引发出诸多的负面效应。

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放大、被扭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种现状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希望政府部门能挺身而出,带领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界齐心协力,扭转局面,为广大的知识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使期刊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六】

炎炎夏日,艾玛正和她的朋友打水仗。突然,庄园主的声音在广播里响着:“因为庄园内水资源缺乏,所以欧蒂利丝庄园停水一个月,请各位做好准备。”

艾玛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去花园,拧开水龙头,却发现一滴水也没有流出来,艾玛瘫坐在地上,双眼无神地看向前方,咒骂声在庄园里弥漫开来:“天呐,庄园主为什么不早说,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呢!”“哇!没有水,我们怎么办啊,天气这么热,干什么都需要水,洗漱要用水,整理卫生要用水,煮饭要水,洗澡要水,庄园主又不让我们走出庄园,这可怎么办才好啊?”艾玛叫了几个朋友,到庄园里寻找水源。他们呢把找到的四箱矿泉水,平均分给了庄园中的人。

一个星期过去了,艾玛正瘫在床上,一动不动,想节省体力,尽量不用水,此时,她最害怕有人来找她借水,她的水是全庄园最多的,但是,到目前她的水也不多了。阳光把她身上的水一点一点地蒸发掉,使她不得不做起来,又喝了一口水。

一个月过去了,最后半瓶水也被喝完了,艾玛舔了舔干干的嘴唇,决定再等一会儿。她在迷糊中听见庄园主说:“庄园内发现了一处新的饮用水源。庄园不再停水了。”艾玛一下子冲到了水池边,大口大口地喝起了可饮用的水。

“水真甜啊!”

和女生认识一个月伤感小作文【七】

他就是任迪,一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他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对灾难和生命的.看法。

那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刚刚参加了全国性的默哀活动,饱含着泪水把自己的一份爱心奉献给灾区人民。正当我们沉浸在哀思中时,班主任肖老师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有一个从四川灾区来的同学将要到我们班借读一个月。顿时,整个班级都沸腾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那个同学受灾严不严重?需不需要我们提供特别的帮助?怎样帮助?……

第二天早上,在全班同学的期待中,新同学来了。只见他衣着整洁,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他面带微笑而又有些腼腆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任迪。其实我的名字很好记,只要把它倒过来念就可以了!"一番话把大家都逗乐了。他的乐观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之前的担心也渐渐消除了。

任迪在我们班借读期间,一直住在我们A606宿舍。刚开始时,我们怕他不习惯,帮他打水、收拾东西,还带他一起去吃饭,没想到他很快就习惯了,还主动跟我们讲四川的风土人情和他的亲身经历。从他口中我们得知,他是四川江油人。地震发生时,他们学校的教学楼也严重损毁了,造成了一些伤亡,而他却幸运地逃了出来,但学校和家里的房子都不能用了。他只得住在帐篷里,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后来政府安排他来肇庆上学。他在讲这一切的时候,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安详,一点也不怨天尤人。我们在惊叹之余,不由得被他的乐观、坚强所折服,并为自己平时经历一点小困难就喊苦喊累的行为而感到羞愧。

任迪刚来到我们班时,由于所学的教材不同,他学习比较吃力。第一次数学考试,平时在江油数一数二的他,竟考了个倒数第一,我们都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但他却丝毫没有气馁。每天,他都比别人更早来到教室学习,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他的成绩就突飞猛进,数学从全班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班第三,总分也进入了全班前五名。许多同学在自愧不如的同时,也不禁佩服起他来。任迪就像一面镜子。他一来,我们才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与别人的差距。从他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勤奋、拼搏与坚持。

一次,我问任迪:"地震发生时,你害怕吗?"他笑了笑说:"当然害怕了!可一想到自己还要努力活下去,就又不害怕了!"多么朴素、多么感人的回答啊!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人,灾区才有了希望,国家与民族才有了希望!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任迪要回四川上学了。临别前,他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开。与他相处的一个月虽然短暂,但却令我终生难忘。它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与爱心,让我学会了坚韧地面对生活,面对苦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