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作文的要领(看图写作文的写作角度)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看图写作文的写作角度)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8 04:59:12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看图写作文的写作角度)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一】

今天我实在无聊,刚好看见前面的空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现在我也没事做,干脆我来扫地吧!”

我拿起一把扫把和一个笤帚,干了起来。可扫了一会儿我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歇了一会儿,我又“哼哧哼哧”的干了起来。拿起扫把先扬起来,俯下身,使劲地往上一铲,灰尘就都扬起来了。我把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灰尘、垃圾聚到一起,俨然就是一座“垃圾山”。我把这些都“请”进了它们的“家”。看着洁如白雪的地面,我一蹦三尺高,妈妈看见我主动扫地,也奖励了我奖品。

从这次扫地我感受到了:只要自己认真的做完一件事,并且完美地让这件事落幕,就一定会得到甜蜜的回报。以后就算没有实质的回报,我也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二】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三】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可以用在一篇文章中几件并列的事情之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三个事例之间的抒情和议论的段落,使本来各具独立意思的事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过渡还应用在文中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如《一件小事》的第二自然段从顺叙转入倒叙,衔接自然紧密。文章中,在变换描写角度时,也需要过渡,如《孔乙己》一文,记述主人公悲惨遭遇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层次,分别写断腿前后的孔乙己,这两层之间有这样的过渡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承上启下,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作小桔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桔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

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6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2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

*写作训练*

一、理解“线索”、“过渡”、“照应”,在课文、例文或者自己的中各找出一例说明。

二、分析下面这篇病文的缺点,修改使其“康复”。

一件珍贵的礼物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条红色发带。每当我打开抽屉、看到这根发带的时候,我的心就被带到了几年前的一天。

那是一个晴天,万里无云。小姨带着我和她四岁的小女孩去商店给我们买些发带一类的东西。

走了好几个商店,也没遇到称心的。这时过来一个人跟小姨打招呼,小姨跟她说了一会儿话,那人问小姨要买什么,小姨告诉了她。那人从口袋里拿出一条红色发带,那发带上有白色斑点,还有花边,漂亮极了!我的眼直勾勾的盯着,小妹也看发带!那人告诉小姨发带是在一家商店买的。小姨看出我和妹妹都喜欢那发带,便拉着我们往新益商店去了。

来到了新益商店,售货员告诉我们,这种发带只有一条了。小姨买了下来,然后问我们好看不好看。那还用问,当然好看了。可发带只有一条,给谁呢?小姨看了看我们,问谁要。妹妹先叫:“我要!我要!”我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来:

那一天中午,邻家给了我一条红绳子。可小妹一来,就看见了这条绳子,就要。后来,虽然我不愿给,可妈妈让我给了妹妹。今天,她又要抢我的东西了。她是小姨的女儿,小姨自然向着她了。

可小姨却把发带给了我。小妹虽然不愿意,却被小姨哄着也不要了。小姨,请原谅我刚才的胡思乱想吧。我将永远记着您对我的爱。

[提示]这篇病文的主要毛病是:交待不明,前后缺乏照应;插叙、倒叙和顺叙转解不清。此外还有其它的毛病。修改时,可以改文题,可以联想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但是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故事情节。修改后的文章的字数不能超过原文字数的一倍半。

修改稿(供参考)

一条红色的发带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戴发带,使自己充满活力。我也有几条发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条红色的发带。它时常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家住乡下的小姨带着她四岁的小女儿来我家作客。我是个独生女,家里突然多了个活泼可爱的小表妹做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过了几天,小姨说:“我领你们小姐俩上街去玩玩儿,你们想买些什么呀?”我听了赶忙说:“我要《渴望》里小芳头上戴的那种发带。”小表妹也跟着嚷:“我也要,我也要!”小姨笑着说:“好吧,一人买一条。”

小姨领着我们一连走了几家商店,也没有看到我中意的那种发带。忽然,眼前一亮,我不禁叫道:“多好看的发带呀!”前面不远处,一位阿姨正领着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小姑娘,小姑娘一边走一边舞弄着手中的一条发带。小姨三步并做两步赶了上去,对那位阿姨说:“同志,对不起,请问这发带您是在哪儿买的?我看看行吗?”那位阿姨笑吟吟地回答说:“在新益商店买的。”说着,随手从小姑娘手中拿过发带递给小姨,并指点着新益商店的方位。这是一条红色的发带,上面有许多白色的小圆点,金线镶边,漂亮极了!小姨刚把发带还给那位阿姨,我就拉着小表妹快步向那家商店走去。

我们到了柜台前一问,非常遗憾,这种红发带只有一条了。小姨交完款,无可奈何地问我俩:“怎么办?你们谁要哇?”小表妹一下子跳起来:“我要!我要!”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发带,几天前的一件事又浮现在脑海里:那一天中午,小表妹看见了邻家给我的一条红绳子,张嘴就要,我舍不得给她可妈妈说,妹妹小,又是客人,应该让给她。结果那条红绳子我还没来得及玩一次,就归了小表妹了。想到这儿,我的心一下凉了。小表妹是小姨的宝贝心肝儿,这条发带肯定又是她的!我正在胡思乱想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把发带戴到了我头上,同时“哇”的响起了小表妹的哭声。就这样,我怀着无限的内疚,踏着小表妹委曲的哭声,不住所措地随着小姨走出了商店。

几年时间过去了,这条红色的发带我一直珍藏着,没有舍得戴它。每当看到它,心头就涌起一股暖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感到它的珍贵和美好——它告诉我要像小姨那样去做人。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四】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一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例如,《皇帝的新装》这一篇童话故事的线索是新装;《我的老师》的线索是师生之间的真挚的爱;而贯穿于《驿路梨花》一文的线索始终的是“谁是小屋的.主人”这一悬念。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五】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六组做值日。

我负责拖地。因为拖把不湿,我只好和程程一起把拖把从三楼拖到一楼冲洗。

刚刚干的时候,我觉得拖地很简单,可每想到干起来就难了。虽然拖把很沉,但我为了不失面子,装着拖把很轻的样子,把它使劲举起来向前跑,眼睛不屑一顾地看着同学,得意了起来。不过,我毕竟是装的呀!拖把这么沉,我根本受不了!我的腰都快弯了。终于拖完地了,我真想休息休息,可是看见同组的同学还在干活,我就又干了起来。

地也扫完了,“我胜利了!”我不禁在心理欢呼起来。望着那白如雪花的地板砖,我欣慰地笑了。

看图写作文的要领【六】

有一次,小姑娘来帮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慢慢地移动着步子来到小姑娘身边,轻轻地把小姑娘扶起来,说:“孩子,休息一下吧,让我来洗吧。”小姑娘说:“不用了,您身体不好,就让我来吧。”“那好吧”,老奶奶说。于是,老奶奶只好慢慢地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衣服洗好了,小姑娘把衣服挂在衣架上晾晒,这时老奶奶又从房里一瘸一拐地走出来,看见小姑娘满头大汗,心想这个小姑娘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说道:“我真的要感谢你,孩子,可我却没什么东西好送给你当礼物,真不好意思。”小姑娘说:“没事儿,老奶奶,我这样做是应该的,不用谢。”

老奶奶把小姑娘紧紧地抱在怀里,她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小姑娘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老奶奶也感到非常的快乐。

后来的一天天虽然也是这样过着,但是,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老奶奶和小姑娘虽然不是亲人,但她们之间的的感情真是比亲人还要亲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