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西山明月湾景点介绍作文)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西山明月湾景点介绍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14 07:32:18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西山明月湾景点介绍作文)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一】

“古庙依然锯釜溪,大潮舟楫景旋迷。”在风光旖旎的龙凤山麓,水波粼粼的釜溪河畔,镶嵌着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王爷庙。

王爷庙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式建筑:川剧戏台靠山面水,左右各配建了精致的回廊;戏台前坝内,建有水池假山;右回廊一侧沿河,还建有角亭、拱桥、游廊。整个布局小巧玲珑,显得典雅不俗,

庙内的圆形水池别具风韵。池中央假山怪石嶙峋,危峰兀突,一股细细的水柱在群峰中向上蹦出两米多高,然后又潇洒地垂落水面、和池中的睡莲相嬉戏,

川剧戏台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它分为两层,下层在上面较宽岡的戏台映衬下,显得较矮,里面雅座齐备,是茶客们聊天的好地方。上层拱门雕栏,更是展览、幵会的好场所,

戏台的屋顶上,楼角飞檐在一串火龙宝珠的装饰下,显得富丽堂皇,一座“福禄寿禧”的镀金雕塑,栩栩如生;几个半尺高的活泼孩童,有的捧着仙桃,有的端着寿饼,有的抱着美酒,祌态逼真;“哪吒闹海”和“战桂花”的雕塑,更是惟妙惟肖。

在庙内的玻璃框里,陈列着不少关于王爷庙的沿革、资料、照片,从这里,我才知道,该庙建于淸代,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因自贡盐业发达,盐商们为了祈求盐船在水上运输途中不发生事故,才合资修建了此庙,用以祭祀镇江的水神—龙王爷。

右回廊里,展出了张大千、赵熙、范增等名画家的诗画墨宝,使人大幵眼界。俯视河水,大有“风生碧涧鱼龙跃,月照青山松柏香”的妙趣。

左回廊一侧,游人也可赏花观景,环境如此幽雅,怎不使人产生“人在画中游”的联想?、

我坚信,随着改革的深入,王爷庙作为自贡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作为盐都历史的见证,将会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二】

在我放假期间,我去了一次白音呼社旅游景点。虽然我生在大草原,但我从来没见过它。这次旅游让我亲自去慰问了一下大草原。

早晨,我坐着车,怀着喜悦的心情,到白音呼社景点去旅游,一路上也没感觉有多远。我一直在看路边草原上的牛群羊群甚至还有骆驼不过不多。它们都在吃草。不一会车停了,我们到了目的地,我刚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忽然间,有了一种放松的心情,平时学习带给我的压力顿然间消失了。

那有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有一些娱乐场所,比如,骑马山地摩托等等……还有几座洁白的蒙古包。那还有一座神圣雄伟的敖包山坐落在山顶上,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骑马或步行去祭敖包,表示对自己的祝福,敖包山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哈达,这是一种民族的习俗。我们玩了一上午,都玩得很开心。

多么有趣的白音呼社旅游啊!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三】

四月,万物复苏,柳絮纷纷飘落了下来。我悠闲地走在灞河边上,慢慢地,享受这场一点也不寒冷的“鹅毛大雪”。

三月,柳絮还尚在孕育之中时,柳树上的绿叶像是在向你挥手,说:“你好呀!”向远处望去,那一条条树枝像是嵌上了翡翠一样,不禁让我想起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这碧绿的枝条就像垂下的万千条丝绦一样,那么美丽,那么柔软,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摸一摸。再向前望去,有的柳树十分臭美,正对着镜子似的水面摆弄着自己的头发。

一阵风吹来,柳枝随风摇曳着,风姑娘静静地为柳姑娘梳着头,还为她那长长的秀发绑上蝴蝶结,真美啊!

当柳絮成熟时,一个个白色的降落伞从树上飘下来,多像飞舞的雪花啊!但有的柳絮比较调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肯落下来。

瞧啊,灞桥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啊!如果你春天来西安,一定不要忘了去灞桥春游呀!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四】

提起我的家乡——诸暨同山镇。我就非常的来劲,你一定很纳闷,那我带你去看下我那风景优美的家乡,你一定就会明白了。

首先,我先带你去山上好了,想要去那座山,得先过一座桥,桥的两边没有栏杆,而且很窄,窄得只能一个人通行,但是桥很长,我每次走过这窄窄的长长的桥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惊慌不已。有些胆小的人甚至是爬过去的呢。走过这座桥就是山脚了。山很高,爬上去有点费力,但是山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那之前的费力也就变得“累”有所值了。有一次我去爬山,看到了几只小野鸡,就抓了一只回来,但是没过几天我又把它给放了回去,因为它很不喜欢生活在笼子里。

爷爷的菜地就在山的旁边,爷爷种的菜可好吃了,每次我都会吃很多。菜地旁边还有块草坪,我们总爱在上面玩耍。

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在草坪上放风筝,燕子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唱着,小草也从大地妈妈的怀抱里钻出了调皮的小脑袋,桃花、梨花也都开放了,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夏天,天气很热,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让人感觉非常的烦躁,那时候我们就会跑去河里玩,冰凉的河水瞬间就会将我们的烦躁浇灭。

秋天,田野里可真是硕果累累,农民伯伯们都在开心的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此时的人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冬天,冬雪一过,大地雪白一片,到处都被雪姑娘盖着厚厚的“被子”,他们一定很“暖和”吧。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在雪地里玩耍了,打打雪仗,堆堆雪人……虽然会很冷,但是我们玩耍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看,这就是我的家乡,风景是不是很美呢?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五】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此外,较大的还有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其反照率较高。月球正面的月陆与月海面积大致相等,而背面则月陆面积大些。月陆形成的年代经同位素年龄测定为46亿年,比月海要早。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亚平宁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极附近,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除山脉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峭壁,最长的是阿尔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 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第谷环形山有辐射纹12条,从环形山周围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最长的达1800公里,满月时看得最清楚。其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

长期天文观测与登月的直接考察证实,月球周围没有明显的磁场。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月球上更没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辐射带。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几乎接近真空状态。通过月球火箭探测查明:月球正面有称为"重力瘤"或"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达12处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为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所覆盖。

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的猛烈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月岩的化学成分、岩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结晶的程度。月球早期广泛发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从而形成月面上广阔的熔岩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的。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关于月球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假说,即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俘获说: 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有人认为,这个事件发生在35亿年前,整个过程经历5亿年。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分裂说: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非常快,自转周期只有4小时左右。因此,这时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周期为 2小时。这个周期恰与地球自由摆动周期相等,从而产生共振,于是在赤道面上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时留下的遗迹。根据计算,地月系统现有的角动量总和,即使再加上几十亿年的角动量损耗,也不足使地球和月球分裂。而且月球的位置又不在地球赤道面上。这些事实是分裂说很难加以解释的。

同源说: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形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星之前早已凝聚。地球在形成行星时,一开始便以铁为主要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月球形成的这三种假说,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月球的成分、密度、结构、轨道及其他基本事实。除分裂说一般认为难以成立外,俘获说和同源说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对月球各种热历史模型的研究,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在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的大部分温度曾达到1000摄氏度。距今41亿年前,月球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运动,在岩浆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斜长岩成分的月壳,残留部分成为月表的高地。月球表层固结后又在较深的部位发生局部熔融,产生苏长岩成分的熔体。大约距今40亿年前,形成了富含放射性元素、难熔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斜长岩高地长期裸露在月表,不断受到陨星物质的撞击,因而被削低了1。5~2公里,在高地上发育着大量古老的冲击月坑。后期,高地为一系列的断裂所切割和破坏。距今41~39亿年前,月球比较集中地遭受到各种大型陨星的撞击,使月表出现许多月海盆地,即大型的环形构造,最典型的是雨海事件。月球上的月海大致都是在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月海生成的大致次序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雨海纪形成的各个月海大约在距今39~31亿年间,被后期喷发的玄武岩所充填和覆盖。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大致充填的时间次序是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和风暴洋。此后月表的轮廓基本形成,31亿年以来,月球内部的演化已处于"停滞"状态,外力作用在月球的演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陨星冲击月表,使月坑继续形成和增多。爱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月坑,其辐射纹受月表的各种作用,或者变得不明显,或者消失;而哥白尼纪形成的月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呢?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所见到的月亮,圆月、月牙、上玄月、下玄月等等不同的月相,都是由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反射太阳的光线;并且,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在运转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相互空间关系,我们在地球上就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有时,我们一点儿月亮都看不见。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月亮在太与地球之间时,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左右,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为地球的明亮一面与月亮的黑暗一面相对,所以,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无光的,因为无光,又是白天,我们只能看到太阳的光辉,而看不见月亮。这一天被称为朔日。

有时,我们能看见圆圆的月亮。月亮总是逆时针绕着地球转动,所以,每个农历月份的十五六的时候,太阳、月亮、地球成一条直线并且地球在中间,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轮皎洁而又明亮的圆月。因为在这个时候,地球的黑暗面(也就是夜里)正对着月亮的明亮面。这一天被称作望日。

空中的月牙像一个小香蕉。每当月亮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且与“太阳和地球”这条直线成一个角度较小的锐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月牙,当然我们的眼睛就是这锐角的顶点。这时是天刚黑的时候,就是农历每月的月初,谚语说,“初二三,月牙钻。”月亮不停地绕地球逆时针转动,与地球和太阳这条直线的角度越大,我们看到的月亮的明亮面积也就越大。当月亮与那条直线成直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半个月亮,也就是农历的初七八左右。当超过了90°小于180°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半个月亮。同样,过了180°,月亮越来月缺,最终又回到了朔日。这就是我国的一个农历月月,共计是29天多一些。

月食和日食是罕见的,不是每一个月都有。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在同一个轴线上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投向地球的光线,将自己的阴影投到了地球的表面上,在投影面积中看太阳,太阳就黑了,这就是日食。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初一。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同一个轴线上,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投向月球的光线,在地球的黑夜那一面看月亮,月亮就是黑的了,俗语说是“天狗吃月亮”。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十五。

正是这些原因,月亮不能总是圆的,也不能总是缺的。是宇宙的魅力使月亮的相貌神奇多变。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六】

日月潭湖中风光旖旎,景色如画。湖畔的山麓上还建有许多亭台楼阁,是观赏湖光山色的极好场所。四周秀美的自然景致中点缀着寺庙古塔,更显得感想幽雅。其中最引人的是潭南青龙山麓的玄奘寺和潭北山腰的文武庙。山麓建有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寺中悬有“民族法师”匾额一方。

寺前有一座白色柱子的门楼,画栋雕梁的楼顶,飞檐挑角,富有民族特色。寺中三楼有一小塔,供奉着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寺后的青龙山巅,几年前建了一座九层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辽宋古塔式样,为八角宝塔,每层檐尾垂挂小钟,迎风叮当作响,登塔远眺,明潭风光,尽收眼底。有人说,在天高云淡时,于塔顶可望见西子湖畔六和塔的塔尖,虽近似神话,却反映了人们对祖国大陆的向往之情。

文昌月亮湾景区景点介绍作文【七】

我的家乡在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名叫香湖岛。春天的香湖岛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夏天的香湖岛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秋天的香湖岛是一个落叶缤纷的地方,冬天的香湖岛是一个白雪飘飘的地方。这就是香湖岛一年四季的情景。

我家乡的香湖岛,春天的香湖岛一片五彩缤纷,那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夏天的香湖岛那里面一片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游客,游客多的.都快要堵塞交通了。我们在这些游客之间穿梭,我差一点点被游客拥挤的都喘不过气来了。那里的九曲桥上也都挤满了人,我们连上也上不去,更别说在上面欣赏美丽的香湖岛景色了,我们只好耐心的等待旅客散去后才能再上去欣赏美丽的风景了。在一个小亭子里,看到了四个小凳子,但是好做了八个人呢,其中有四个妇女,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子,四个妇女一共抱了四个小孩子,只有这一个地方不是那么拥挤的。

在我们先进来走不久的地方有很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很美丽的荷花。有红色的,像被红色的染料染过一样;有黄色的,像被黄色的油漆漆过一样;还有白色的荷花,像冬天里的雪一样雪白。秋天的香湖岛哪里面一片黄色的情景,遍地都是黄色的落叶,,像是给地上铺盖了一层黄色的地毯。冬天的香湖岛那里一片白色的情景,一片白色的大雪,像是给香湖岛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棉絮。在我们离开的道路旁边有很多小的蘑菇形状的垃圾桶。

我们离开的大门旁边有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上面雕刻了三个大字:“香湖岛”并且涂上了非常鲜艳的红颜色,非常醒目耀眼。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美丽的香湖岛。每天晚上,我都会梦到,我么以前去美丽的香湖岛游玩的情景,真美丽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