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三年级描写风景的作文大全)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三年级描写风景的作文大全)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13 06:32:20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三年级描写风景的作文大全)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一】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景色非常迷人。

春天,大地穿上刚长出来的小草编成的绿衣裳。迎春花刚展开美丽的笑脸,啊!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农民伯伯们开始水稻收割的季节,他们冒着酷热,忙的热火朝天。累了,可以到参天大树下,一边休息,一边吃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西瓜。心里美滋滋的。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这时候果园里,到处是金黄色的各种水果都成熟了。随时都可以享用美味的果子。还可以迎着凉爽的秋风,到处浏览美丽的秋景。

冬天,虽然是个寒冷的季节。其实那是我最疯狂的日子。北风一刮,天上飘下了鹅毛大雪,到处白皑皑的一片。仿佛给大地铺上了雪白的地毯。堆雪人,打雪仗,收集冰块。溜冰……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冬天运动。

这就是我家乡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请问,你们家乡的美景时怎样的呢?请告诉我吧!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二】

我上学的路上,一株株绿油油的柳树整齐地站在小路的两旁,垂下的柳枝就像春女孩的秀发,不禁让我想起“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小区景观池的瀑布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仿佛在跟太阳公公打招呼。走着走着,几朵竞相开放的玫瑰花映入眼帘,仿佛要留住夏季的脚步。

走进校园,菜园里的卷心菜嫩了、稻穗黄了;池塘里的小鱼儿正在玩吐泡泡的游戏,有的小鱼浮出水面跟老师同学问好;水车先生仿佛听懂了小鱼们的问候,也跟着跳起欢快的舞蹈。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三】

就在昨天,我看到了我认为,最美的风景线。不是景色迷人的风风水水,也不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田。而是四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青蛙,深深的在我心中烙上了一个最美的印……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上还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色的轻纱。山上的溪流汩汩的流着,听到的山泉流过的声音。还有几声隐隐约约的青蛙叫。

我和表弟已经整装待发了。我们计划着去捉四只小青蛙。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上的一切。我们不得不把捉来的那几只青蛙放在水桶里,水有点深,有一尺左右。

他们把青蛙放下,又出去玩了。我呢?在家里看看电视喽。表弟惊奇地发现,只有两只青蛙了,而且都了。我相信这监控记录下了这一切……

两只青蛙像叠罗汉似的叠了起来。另外两只青蛙脚轻轻一蹬,跳到那两只青蛙身上。一跳一跳的逃走了。而另外两只呢?淹在水中。

看完这一段录像后,我想:为什么动物可以做到团结,人做不到呢?动物互相帮助,人,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一段录像,永远留在我心中,我心中…………

三年级语文作文描写风景【四】

我的家乡——余姚,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余姚人的祖先,也就是河姆渡氏族,早已在这样一个地方居住下来。

河姆渡,是一个热爱劳动、智慧而聪明的氏族,他们是一个母系氏族。河姆渡氏族与其他氏族不同,其他氏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而河姆渡氏族种植的粮食是稻。因此,使中国成为第一个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在畜牧业上与西安的半坡氏族却有着相同之处,在他们驯化的动物中都有猪、狗、牛、羊等。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河姆渡人用自己的双手开始建造家园。他们把一根根木头钉入地下,然后在这些柱子上架设房屋,整个房屋都在地面以上。由此可见,河姆渡人是如此的智慧。在河姆渡氏族中,出现了黑陶,烧制方法和陶器的制作也都十分考究,最有名的是“双鸟朝阳”。虽然“双鸟朝阳”并不完整,但已经明确表达出了河姆渡人对太阳的崇拜,对太阳的信仰。认为太阳是高尚、无私的。

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是聪明而智慧的,而七千年后的余姚人更加能干、智慧。姚江水缓缓地流着,围绕着整个余姚,孕育着余姚人。江面上有一座横跨着的古桥——通济桥,在通济桥北端有古建筑舜江楼,似乎与奔腾不息的姚江水共同诉说着古城余姚。余姚龙泉山公园风景优美,登山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龙泉山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余姚的商业街热闹繁华,人山人海,不时地推出新的商品。四明山、天下玉苑等景点使余姚变得更加美丽。立交桥、高楼大厦,一个个信息技术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余姚向未来的美好生活更近一步。余姚还有全中国最有名的塑料城。余姚的杨梅可是闻名天下的,又酸又甜,肉嫩汁多,还可以酿美味的杨梅酒呢!除此之外还有茭白、榨菜、年糕等特产。2009年我们余姚还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10大县级市之一,我在这样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每天在学校里快快乐乐地学知识、玩耍,感到十分幸福。

七千年后的余姚,竟是如此的美丽而发达。这都是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热爱劳动、智慧而聪明的精神促使而成的。如果没有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怎么会有今天的余姚呢?这正是我心中的河姆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