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观后感350字)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观后感35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09 17:06:17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观后感350字)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一】

一场战争,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历史,承载着几多生命;几多生命,承载着几多鲜。一场辉煌的战役,却是用鲜与生命所换来的。

踏进展厅的大门,就被陈毅、粟裕等将军的雕像所吸引了。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需要用雕像来铭记的。而雕像的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中为他们增加了几分重量。他们高大的身躯矗立在那里,望着远方,似乎在望着革命胜利的曙光。虽然高大,但远不如在我们心中的形象高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接下来的几个展厅。昏暗的光线,微黄的背景,有如身临其境。漆黑的子弹壳,残破不堪的草鞋,简陋的指挥部,敌我力量的悬殊,无疑不让我们怀疑这场战争我们能否打赢。事实证明,我们赢了,虽然武器装备不精良,虽然穿着单薄的草鞋,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我们赢了,凭借着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艰苦的战斗,我们漂亮得赢了。望着墙上铭刻的一位位英雄的名字,虽然素昧相识,但依然心生敬仰之情,在心底默默为他们祈祷。

经过盘旋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实战模拟战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战火涌起的场面,接着传来了烽火齐鸣的炮火声。满地的子弹壳,远处河里炮火炸起的水花,广播里深情地讲说,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激烈的战场,偶尔传来的一声炮火声,不禁震得我们胆战心惊。革命先烈是凭着何等的勇气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持久战。

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迈出了纪念馆的大门。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二】

一进纪念馆,满柜的作品挤满了我的眼球,柜台上不仅摆出了他的作品,还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去国苏东坡纪念馆的人一定知道,那里琳琅满目的作品可全都是苏东坡的。谁看了,都会叫好的。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就是苏东坡的诗,大多数都是描写西湖的。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

看完他的作品,我们又接着往里看了。里面介绍了他的生平:苏轼,生于1037年,于1101年,他的.一生显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岁的苏东坡中进士,得赴仕途。从此宦海沉浮,起落有声。曾先后被贬或被调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颍州、惠州、谵州等。如此的打击并没使他沉沦,他芒衣布鞋,躬耕荒野,筑房治屋,出没于荒郊阡陌,泛舟于月夜冷湖,纵情山水,放浪不羁。才高八斗、胸藏万卷的苏轼笑傲山水、寄情自然,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旷达,显示的是宠辱不惊、特立独行的人生境界。

经过一天的学习,我算是更深入的了解了苏东坡,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去增长知识。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三】

走进大门,踏上了代表辽沈战役52个昼夜的104级台阶,我们走上小广场,广场上五个星星直指纪念塔。

与星星平行的左右两排,是刻着密密麻麻刻满英烈名字的黑色大理石。

纪念塔上,矗立着一座铜像,一个战士拄着枪,右手举过头顶,高呼口号。正下方是朱德元帅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左右两侧是军士高呼,向前冲锋的浮雕。

纪念馆分序厅、战史馆,支前馆、先烈馆和全景画馆。画馆用灯光、音响等技术,描绘了攻克锦州的场景,把我也拉入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离开纪念馆,飞驰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解放东北的决心所震撼;被他们视如归的精神所感动,我又一次感到了心灵的震撼,又一次接受了红色洗礼。我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倍认真努力,争取早日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四】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南京大屠纪念馆。

进入(1)号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地上的块块大石头上刻着日本鬼子 在南京大屠中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

我们先到了最高的一层,是露天的`,上面铺满鹅卵石,石碑上告诉我们,大片大片的鹅卵石象征着白骨累累,鹅卵石上有位老人的雕像,她张开手臂,前面有三棵枯树,场面十分凄凉。

顺着台阶走下去,,我和涛涛哥哥看后,心中一阵猛痛。下面还有现在还在世的南京大屠的证人的脚印。

随后,我们又来到“万人坑”,一进去,我就一颤抖,捂住眼睛,因为被厚玻璃隔着的是去的同胞的尸骨!遗骸相互叠压,姿态扭曲变形,这些可恨的日本鬼子,了人还不够,还要把钉子钉入儿童的身体!看着这些尸骨,我仿佛看到了日本鬼子的武器刺入南京同胞的身体,他们含恨去的情景。这时候,我眼里湿润了,胸口像被堵住了一样,心跳骤然加快……

出了馆,我的心跳才正常,眼里的泪水也干了,同时望着飘着小雨的天空,苍天仿佛也在为去的同胞落泪。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长大后,我们不能忘记从前中国所受的屈辱,要更加奋发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兴旺发达。一只高30米的和平大钟,钟后有一堵墙,墙上刻着一个大大的“300000”,告诉我们这一次南京大屠一共了30万人。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五】

踏进大门,第一眼就看到叶剑英爷爷的铜像座落在纪念馆的正前方,叶剑英爷爷那从容的表情让我觉得很亲切。这栩栩如生的.铜像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介绍着:叶剑英是广东梅县人,1897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解放军参谋长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叶剑英爷爷小时候和他爸爸练武时的几件兵器,有大刀、长矛、棍子及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他带头剪下来的长辫子和剪头发的那把剪刀。另外,还有许多叶剑英爷爷生前用过的东西和一些外国人送给他的纪念品。

咦!那边和几位解放军正在喝茶议论着什么?我兴奋地跑过去,原来是蜡像。叶剑英爷爷站在桌子旁边,好像在汇报军情,彭德怀爷爷和朱德爷爷在沉思,低着头,神情严肃,好像在考虑如何出兵作战。看着这么逼真的蜡像,我仿佛坐上时空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

不知不觉五点了,纪念馆要关门了,我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充满历史文化的纪念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