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王国作文讲解(汉字王国作文五年级语文)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汉字王国作文五年级语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12 06:45:07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汉字王国作文五年级语文)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一】

上个星期,我去徐州参观的汉兵马俑,当我看见所谓的汉兵马俑时,惊呆了——它们的身高只有几十厘米,最小的也只有10厘米,和高大的秦兵马俑根本不是“一家人”。看着眼前娇小玲珑的汉兵马俑,我怎么也不能把它和秦兵马俑联系上。

汉兵马俑不仅体积不像秦兵马俑,神态也不大相似。看,这个兵马俑正同它身后的兵马俑交流着呢,那个正襟危坐,嘴角露出笑容……它们千姿百态,有说有笑,仿佛胜券在握了。

听导游说,这些兵马俑大部分已经损坏,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的兵马俑都是经过修复的,更奇特的是原来这些兵马俑都是有颜色的,但和空气接触久了,颜色就没有了,现在一号坑、二号坑都被挖掘出来了,只有三号坑没有出土,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希望保留住兵马俑的颜色,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只能让三号坑里的兵马俑继续长眠于地下。

那就让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能研究出一种防止兵马俑褪色的物品,更好的保护这美丽的汉兵马俑。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二】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楚王陵,观看了汉兵马俑。导游告诉我们,在考古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缘于一件毫不相干的小事。如弛名中外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老百姓打井时发现的,广州南越王墓则是搞基建时暴露的。这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遗迹,多数因为年代久远、时过境迁而被后人忘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它们一出土就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沉睡了两千年的汉兵马俑是被砖厂取土的推土机“推醒”的。这一秘密的发现,使沉静的狮子山突然热闹起来。考古人员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勘测和发掘,于1985年夏天正式向世界宣布:徐州地区再次发现大规模的古代军阵,这是我国第三次重大发现。被法新社誉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三】

我今天读了笨汉汉斯的童话。我觉得两个哥哥自以自己很聪明看不起他们的'弟弟,还叫他:“笨汉汉斯”。但是,笨汉汉斯凭着自己的聪明得到了公主的喜欢,于是,公主选择笨汉汉斯做老公。

这个童话让我知道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做就会成功。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四】

英文书信的构成可分为8个部分:

信头(Heading

日期(Date

收信人姓名及地址(Inside Name and Address

称呼(Salutation

信文(Body of the letter

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

署名(Signature

附言(P. S.

(1信头(Heading

信头是指发信人的单位名称或地址。一般情况下发信人只需把自己的地址写(打字,手写均可在信的右上角,离开信纸的顶头约1英寸,占二三行或四行均可,格式如下: ①齐头式

②缩进式

注意:写地址的次序与中文不同,应先写门牌号码街道,然后城市和国名。写地址时采用齐头或缩进式,以及每行后要不要加标点符号,都没有固定的规定。如写给经常往来的亲友,这项地址也可以省略。

(2日期(Date

写日期注意下列各点:

①年份应写全,例如不能用“99”来代替“1999”;

②月份应写英文名称,除May, July外,可用缩写,如:Sep., Oct.。但不要用数字来代替,如7/4/99 或7, 4, 99,因为在英国此日期代表 7th April,1999,而美国则代表4th July,1999。

③日期可用1,2,3,4…11,12…21,22…31等,也可用lst,2nd,3rd,4th…11th,21th…22nd…31st等。

日期的几种写法:

a.July 7,1998

b.1st October, 1998

c.30 Nov., 1997

d.Sep. 3rd, 1999

④特别注意英文书信日期应紧接着写信人地址下一行,不能像写中文书信那样写在书信签名之后,这是很多学生的常见错误。

精选范文

(3收信人姓名及地址(Inside Name and Address

写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写好以后,接着就要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一般的事务信件或给较生疏的.朋友的信件要写,而在给极熟的朋友的信中则可省去。这一项写在日期下一行的左上角。收信人姓名写一行,收信人地址可分两行或三行写,和写信人的地址一样,上下可取齐,也可以向右缩进。在姓名前一般要加上称号,称号因人而异。

①对普通男子用Mr;

②对未婚女子用Miss;

③对已婚女子用Mrs,对婚姻状况不明确的通常用Ms(后跟本人姓;

④对男子用Master;

⑤对教授或博士(医生用Prof.或Dr.

精选范文

(4称呼(Salutation

称呼指的是信文开头的那种称呼,如Dear , Mr, Uncle,各种称呼因人而异。在称呼后面一般是用逗号,但也有用冒号的。现归纳如下:

①对父母、兄弟、姐妹等;

a.Father,

b.My dear Mother,

c. Dear Sister,

d. Dear Tom,

②对亲戚:

a.My dear Auntie,

b.Dear Cousin,

c.My dear Cousin,

③对朋友、同学

a.My dear friend,

b.Dear Mr Jackson,

c.My dear Mr Jackson,

d.Dear Sir,

④对未婚女子:

a.Dear Miss Luce,

b.My dear Miss Luce,

⑤对一般女子,不论是否结婚:

a.Madame,

b.Dear Madame,

⑥对已婚女子:

a.Dear Mrs Helen Jackson,

b.My dear Mrs Helen Jackson,

⑦对公司、工厂、学校等:

a.Dear Sirs,

b.Sirs,

c.Gentlemen,

(5信文(Body of the letter

信文是信件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信的内容。正文应在称呼下两行开始。信的开头第一个字母通常和称呼开头第一个词平齐。也有往后退四个或八个字母的。下面介绍一些开头语和结尾语。

开头语

①相当于中文的“敬君者”。

a.I beg to inform you that…

b.I beg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form you that …

c.I have the honor to address you that…

d. I write in a hurry to inform you that…

e.I have the pleasure to tell you that…

f. I'm very much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that…

②相当于中文的“接读某月某日来信,一切知悉”。

a.I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tter of May 20th …

b.Your letter of May 20th has been received with thanks.

c.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receive your kind of May 20th.

d.In answer to your kind letter of May 20th, I deeply regret that …

e.I have received your kind letter of May 20th.

f.Words can't express my delight on finding your favor of yesterday on my desk this morning.

g.Your letter dated May 20th has been received.

结尾语

采用三种方法:

①采用分词短语:句末用逗号,不用句号。例如:

a.Waiting for your good news,

b.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c.Hoping to hear from you soon,

d.Hoping you are enjoying good he

alth,

cerely,

Barbara

④感谢信

Dear Sir,

With feelings of deep gratitude I address y

参考词语

senior grade three

appreciate

spare

⑤下面是某中外合资企业刊登在China Daily上的一则招聘广告。 Office secretary, with experience in book-keeping, Type-writing Public relations, op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五】

从前有一个富有的老绅士他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自认为很聪明,第三个儿子却很笨,大家都管他叫“笨汉汉斯”。国王的女儿要找一个聪明的人做丈夫,三个儿子同时去向公主求婚,前两个儿子骑着漂亮的马到王宫,见到公主由于紧张连话都说不出来,被公主骂了出来。笨汉汉斯骑着公山羊来到王宫,见到公主他回答问题时就像平常聊天一样,一点也不紧张,公主非常开心,就让笨汉汉斯做了自己的丈夫,并当上了国王。

我觉得笨汉汉斯一点也不笨,他非常聪明。他有一颗平常心,遇到任何事情沉着、冷静、不紧张,所以我要向笨汉汉斯学习。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六】

有一位老的乡绅,大儿子能背诵整个拉丁文字典和这个城市三年来的报纸:二儿子懂得国家大事,三儿子汉斯什么都不会,所以叫他笨汉汉斯。

笨汉斯的爸爸基本上不管他,这一年,公主要选一个能说会到的丈夫。于是,汉斯抱着和平的心态,一自己独有的幽默赢得了公主的爱情。小朋友们,幽默是生活最好的调味剂。如果你能用轻松幽默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难题,相信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这时让我想起了语文寒假作业上的《逆境中成长》我们有自信心不妒忌别人,这样你就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了。汉斯被大家当成笨蛋,可他却凭着机智赢得了公主的芳心,而他的两个哥哥被公认为聪明,能干,但是他们懂活学活用。他想说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

汉字王国作文讲解【七】

《十二怒汉》是晚上看的。全片一个半小时,看完后激动不已,遂又再看一遍。第二遍不是跳着看的,而是完整的、连续的第二遍。第二遍看完已是凌晨两点,仍无法平息心中燃烧的火焰,久久睡不着。好电影愉悦人,伟大电影改造人。《十二怒汉》某种程度上改造了我,让我真正切身领悟到电影吸引观众的手段是那么丰富!现在经过几天冷静的思考,初步想通了这一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老片为何能如此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就写下来,希望能为《12怒汉》拉来更多粉丝。

《十二怒汉》通篇就是一个场景(头和尾的法院景可忽略不计,完全是装饰性的,删掉都不会有大影响: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休息室内讨论决定一桩谋案是否成立。谋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者是他的父亲。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致意见:孩子的谋罪名成不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十二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

一头一尾,反差极大,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往往最考验剧本的能耐。这就像一道命题,扯得水到渠成那就叫本事,扯得东倒西歪那就叫无极。与国内大片绝不同,《十二怒汉》成为了这种充满戏剧冲突的电影的典范——我只是后悔为什么这么晚才看到它。

让我们从头开始,先自己面对一下这道命题作文,看看能有什么回答,再看看《十二怒汉》怎么回答。题目有这样几大难点:一,电影只发生在一间会议室里,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令视觉愉悦的大变幻;二,电影是讲十二个人,十二个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说不多是因为没有变化,说不少是因为我们必须把每个人物都介绍到位,包括职业、性格、智商、背景、政治取向、心路历程,这些全都要通过对话和动作体现出来,并让人过目不忘,想想都是无比浩大的叙事工程;三,这是关于一桩谋案的审判,谋案有很多的证人、证据、证词,还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心理学的分析,这些信息是海量的,如何让海量的信息合情合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在各人对话中,且完全照顾到广大观众接受水平,不需要做笔记,不需要查资料,这又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四,这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奇迹般的大逆转”,即一人逐步说服剩余的十一人,这是本片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么充满戏剧化的情节,只要安排得夸张一点就会有刻意的嫌疑,而安排得含蓄一点又让观众觉得没有可信性,而且十二个人以什么样的节奏逐一被说服,更是门深厚的学问——稍有不慎,观众就会觉得是安排出来的,假大空的帽子一旦被扣上,就别再想翻身了,这是最难一点。

那么《十二怒汉》是怎么完成的呢

突然间想到,在说《十二怒汉》之前,不妨先说说去年网上很火爆、在院线却很无名的另一部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关于这部电影,我以前写过,不重复说过的观点了。从叙事的技巧上来说,在同样是封闭空间靠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比起《十二怒汉》来,不仅没有突破(黑白改为彩色都显得无力了,而且退步明显。无论是动作场景、音乐编排,还是演员表演、台词设计,感染力都差了不是一层楼,是专业与业余的差别。这倒是一个怪现象,现在推崇《这》的人对《这》的褒奖之词,《十二怒汉》倒是很受用的。如果这些话被贴在公共网上,很可能会有很多《这》迷用恶毒语言攻击我是SB,但是我相信看了我的分析,这些人都会闭嘴,因为显然《十二怒汉》编导的诸多天才之处,《这》要么没做到,要么大打折扣。好了,偏题了,不再提《这》了。

虽然追随天才的步伐是自不量力,但是我仍将尝试分析一下《十二怒汉》的技巧。

一,怎么一下子记住十二个人?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十二个主角。人多最怕的是什么?乱。

因为只有亨利方达这一个大明星(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这张脸也绝对不认识,让观众能在半小时内就记住每个人,然后再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轮番登台唱戏,那得花多大一番工夫!我至今都不敢想象,那需要多少才情,才能构筑如此宏伟的叙事大厦。

首先问一下各位,如果让你拍片子,有十二位迥异的人物要介绍,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又好又快”地让观众记住他们谁是谁?让我们想想比较有名的十人左右群戏电影,《指环王》靠种族区分,《爱情呼叫转移》靠的是众多明星区分,而且都是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介绍人物。如果时间很紧只有半小时呢?如果人物都不是明星呢?怎么办?

《十二怒汉》编导的方法与众不同,而且他们的方法也只有这部片子能用。

他们引导观众记住人物的方法,不是名字(都没有名字,而且名字不重要,不是编号(数字没有个性差异,反而会阻碍人的记忆,不是职业和性格(这个需要时间来强化印象,不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不是高矮胖瘦的外表(这仍需要反复强化才能让人记住,不是衣着(不仅黑白片,而且大家都穿相似的正装……那到底是什么?

有牛人告诉我,间谍能在短时间内背下一篇长长的论文,不是靠强记,而是靠巧记,即把某些文本的代码替换成另一种非文本的代码,比如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或中国地图各省位置,那么他运用的大脑区域就不是我们平常用来记忆文本的区域,而是其他负责处理具象事物的大脑区域,这样记忆效率会大大提高。其核心技巧,按我的理解,相当于高中数学课上学的“数形结合”大法。的确,我考高考数学,只靠数形结合的方法,却几乎能答所有类型的题目。

写到此,不禁感叹《十二怒汉》的编导是天才。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变成了神通广大的伯恩,引导我们用间谍的方式去记忆,让我们毫不费力地记住了这十二个人。

编导开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立一名主持者;而让这主持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每个人都按照陪审团的编号入座。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宣布,是整个叙事的基石!《十二怒汉》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记住每个人的方式,就是这十二个人的位置!!!让固定的人,坐在长桌的固定位置,一端一个,一侧五个,以后哪

怕因剧情需要人会走来走去,隔一段时间也一定会让他们重新回来入座,不断强化印象。我敢打赌,凡看过《十二怒汉》的人,基本上都说不出角色的名字,但全都说得出每个人的位置!

简单!有效!就是天才!其他电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不可能不让角色从头到尾不动呀。所以说,场景单一,别人说是叙事上的劣势,我说到了天才手里反而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二怒汉》失去的只可能是镣铐,得到的却是全世界!

二,怎么让这十二怒汉各个有戏唱?

好了,我们分析出了我们为什么能够一下子记住这十二人,但是这只是编导征服我们的最基础最简单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能够使得每个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

有必要重提一下这里的几大难度:一,不能太夸张,不然观众看出了你的技巧,就显得很傻很矫情(《英雄》的叙事就是技巧被人一眼看出,又不是原创,显得太功利,所以被人BS至今;二,不能太低调,不然效果不得力,观众不知你的表达;三,不能给人物贴标签,一个靠人物和对话撑场面的电影,贴标签是自行为;四,每个人当然不能同时出场唱戏,而分批出场又很难把握整体节奏;五,每个人的观点和思想是有层次和变化的,因为除了最开始一人,其他十一个人都经历着180度大转变;六,这种故事没有先例可循。

以上六大难题,《十二怒汉》必须攻克前五。

为了讲述方便,我暂且按照十二怒汉坐在长桌边上的方位,以顺时针方向来介绍这十二个人:

十二点方向:就是主持者,1号陪审员,陪审团团长,学校橄榄球队教练。他的作用,是组织者。在故事上,他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在影片结构上,编导只有通过他才能实现某些意图:他负责提供资料和道具的支持,负责制定规则,负责定期组织投票。虽然他自己也闹过情绪,但是他制定的规则有效地把其余十一个怒汉牢牢控制在座位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这个原则的支持——只要有人提议,就会组织投票。这使得无论是怒汉还是观众都能在一个阶段性争辩后看到争辩的结果,而每个结果又产生了每个人新的心理效果,推进着故事继续讲下去。

一点方向:2号陪审员,小个子,戴眼镜,年轻人,职业不明,但是应该是需要高智商的工作,因为7号陪审员经常讽刺他“天才”。他的戏份不多,第一次参加陪审工作。刚开始没有自己主见,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渐渐地有了立场。虽然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但是几次帮腔很有力。提出了凶手拿刀方式的疑问,间接贡献了这么一个“合理疑问”。曾帮助8号重演现场时数秒,热心肠,曾提供大家润喉糖吃。

二点方向:3号陪审员,中年人,大嗓门,火爆脾气,自己开了一家通讯公司。骄傲,自负,但是稍欠逻辑。因为与自己儿子闹翻,断绝了父子关系,带着对年轻一代的仇恨来看待这个弑父案件,所以他是站在“有罪”立场的最后、且最顽固的人。作为一个富有的陪审员,他在陪审时做了相当详尽的笔记,因此他也是第一个罗列案件信息的人,主要是老人和妇女两位证人的证词,于是我们知道了被告有多么不利:老人不仅听见了他与父亲的争吵,而且目击了儿子夺路而逃;妇女同时在街对面目击了凶的全过程。感谢3号陪审员的信息,我们基本上也站在了“有罪”这一边。3号不太懂得说话,尤其是好几次说漏嘴,自摆乌龙的台词倒凸显了他可恶外表下的可爱一面。

三点方向:4号陪审员。如果说3号是最顽固的“BOSS”,那么4号真的是最厉害的“BOSS”。4号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塑造得实在太成功了。身为投资经纪人,他有最自信的立场,最严谨的表达、最清晰的逻辑、最客观的立场、最稳定的情绪。我一最好的哥们,立志要当他这样职业的人,结果果然和他很相似,甚至客观到有失误了都会自责,最后那句“奇怪的是我竟然忽略了这个细节”是编剧的神来之笔,简直是活脱脱的金融界的福尔摩斯!这样无比彪悍的牛人,当他是敌人时最棘手,而当他是战友时却最可靠。作为最后第二个被说服的人,他其实是最终大BOSS,如果不是一个细节被提出来,他很有可能重夺失地,甚至同样来个翻盘大逆转——事实上他创造了唯一一次的逆转,而且有理有力有节。当他宣布自己投票“无罪”,说“因为我有了一个合理疑问”时,我简直是大呼万岁的。听这个人讲话,就是一种享受。要说他的缺点,可能就是理性得过头了。

四点方向:5号陪审员,职业未知但应当算很体面的工作,出身来自于与被告一样的贫民窟。他一开始稍有犹豫,到第四次投票后就一直坚定地站在无罪的立场上。最大的贡献是他的身份:既证明了来自贫民窟的人不一定就没出息,又通过他的亲身见闻证明了被告不会以案件中的方式刺人,回答了2号提出的疑问,完整形成了一个“合理疑问”。

五点方向:6号陪审员,职业是装修工人,虽然职业不体面,但是教养很好,尊老爱幼。一开始是坚定的“有罪”派,在故事线索上没有起到重大推进作用,但是却在厕所里向8号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哲理的问题:“如果你真的说服我们都投了无罪,而那孩子却是真的了自己的父亲,那怎么办?”这句话看似无意,实则点出了《十二怒汉》的核心:不在于探寻出真相,而在于找出合理的.疑问。

六点方向:7号陪审员,一个橘子酱推销员,球迷,戴着帽子,有较为典型的推销员的性格,自私,善变,玩世不恭、自以为是。他手上有当晚橄榄球赛的现场票,急着想脱身看球去,所以他是现场最心不在焉、最急于脱身的人。这恰恰能解释他为什么那么坚持“有罪”后又改投“无罪”,虽然他嘴上不承认。

七点方向:最核心的人来也,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唯一一个一开始就提出“无罪”的人,承载着编导的寄托,是希望的代言人,但是并非是一个“高达全”的人物。身为建筑师,他虽然有清晰的思维,也提出了很多有力的疑点,但是我认为他的分析能力远远不如4号,甚至有时还不如9号。他并非是由于有了清晰的反驳证据而提出的“无罪”,面对有力的质疑,他也会语塞。他提出“无罪”,是来自他对“合理怀疑”的正确理解和“悲天悯人”的圣贤气质,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本能。所以他只想TALK,只想抛砖引玉。所以我们看到他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I DON'T KNOW,LET'S TALK ABOUT IT”、“MAYBE”、“IT'S POSSIBOLE”。好在“一个好汉三个帮”,他的坚持和建筑师实干的性格使得他成功地实现翻盘大逆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八点钟方向:9号陪审员,年纪最大的绅士老头。他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8号的人。相较于8号的感性,他的作用相当于4号之于“有罪”阵营,以强势、理性的分析为“无罪”阵营提供“火力援助”。在12怒汉中,他是最具智慧,最具观察力的人。他对老人、妇女两位证人的外表和心理分析,几乎达到了波洛的水准,有鞭辟入里、一针见的犀利之感。我想,他退休前要么是大学教授、要么是报纸编辑,要么真的是侦探。听他的分析,简直是赏心悦目!有了他的发言,《十二怒汉》简直如同阿加莎·克里斯蒂灵魂附体,像一个多面体,这时就翻到了侦探小说的一面!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疑问:证人的证词真的可信吗?这种充满智慧的提问向来很讨人喜欢,何况他的回答几乎完美。我认为9号是“无罪”阵营最关键的人物。

九点钟方向:10号陪审员,定然是个暴发户,傲慢无礼,始终对弱势群体充满歧视和偏见。在发表一通令人厌恶的歧视言论后,受到其余十一怒汉的“非暴力抵制”,结果脆弱的心理防线崩溃,站在了“无罪”一边。

十点钟方向:11号陪审员,带有英国口音的大胡子钟表匠,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问:“那孩子为什么会跑回现场”,为剧情进展推进了一把。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仗义执言:他曾不止一次地发表对“合理怀疑”这一法律概念的解读和看法,甚至提升到“这就是我们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可以说是点出了影片的核心。而他对投机的7号的责问“如果你觉得那孩子有罪,那你也应该坚持下去,而不是为了快点结束而投无罪”,显得正气浩然,大快人心!

十一点钟方向:12号陪审员,广告界人士,又一个被演活的人。玩世不恭,爱讲冷笑话,立场摇摆,圆滑世故。相对于建筑师、钟表匠、金融家这些实在的工作相比,讲究创意和表面功夫的广告职业使得12号成为了一开始相当抓人眼球结果却是最没主意的人之一。而他的优点是:不固执,尊重事实,且有正义感。最棒的一瞬间是有一次投票他思想开小差,1号叫了他好几次才听见,不耐烦状拖长音说“GUITY——”,又是神来之笔,无助于故事推进,却省时省力地把这仁兄的性格演活了。

好了,费了这么大劲介绍好了人物,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背景和个性,这只是平面的;纵面上,他们是有节奏、有层次、有侧重、有步骤地展示出来,思路是这样的:一段新的案件分析引发了新的一个性格展示,新的性格展示又引起了新的争论,新的争论又引发了新的投票,新的投票结果又提出新的案件疑点……编导就是通过性格展示——案件信息同步揭示,最终,线索全部明朗,证据全部推翻,性格全部展示,有人甚至达到揭皮露骨的崩溃边缘……将如此复杂的功课完成得有条不紊,实在是有才!

有同志提出影片的段落是根据窗外的天气状况等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支线情节来划分的,我觉得完全可以简单很多,就是以投票次数来分:

全篇共计投票次:

第一次,1:11,只有8号提出疑问,但是我注意到5号、9号的举手相当犹豫和滞后。

之后8号提出看凶器,并证明凶器作为证物有疑点。

第二次,2:10,9号加入进来。

随后提出老人、妇女两证人证词的矛盾之处。分析老人证人的心理状态。

第三次,3:9,5号加入。

11号提出被告为何回现场的疑问。

第四次,4:10,11号加入了进来。

随后通过重演老人证人的目击现场,证明他证词有不可信之处,这是一场很有力的动作戏,反驳得很有力。

第五次,6:6,2号和6号同时加入。

随后讨论被告案发在看电影的证词,通过8号与4号的对质证明了被告有可信之处,这场戏让“一向不出汗的”4号出汗了,分外精彩。随后2号提出凶器的刺方向问题,5号证明被告不可能用这方式人。

第六次,9:3,1号,7号,12号加入。

随后10号发表歧视宣言,大家不约而同冷处理,10号心理防线崩溃。4号作为最理性者,力挽狂澜,提出最具伤力的证据:即妇女的直接目击证据。一时间,无人能反驳。

第七次,8:4,12号倒戈。

对峙进入僵局,大家在商讨如何决策。9号观察到一细节,提出了全篇最精彩的论证和反驳,为了不影响各位初次观看的兴致,我拒绝透露这是关于眼镜和视力的。至此,原本确凿无疑的所有人证物证全部被打上疑问。

第八次,11:1,唯独3号在坚持。

3号自己情绪失控,防线也崩溃了,最终投下“无罪”一票。

前前后后,共8次战役,每一场都是其中某几位怒汉的性格和立场之间史诗般的角斗。虽然是黑白的画面,但是如此有信息、有条理、有戏肉、有张力,毫不矫情做作,毫不拖泥带水,该愤怒的时刻就怒发冲冠,该救济一把的时候就拔刀相助,实在是豪迈、爽快!

写得很晚了,赶紧刹车结束。

发现我目前只能罗列《十二怒汉》的表象,但是编导何以如此精彩地组织情节的秘笈,我却说不出来。

惭愧之余,却一点不失落,因为技巧始终是的,但是我却体验了这部电影活的精神:那就是对生命和敬畏和对真相的尊重。《十二怒汉》不是想炫耀“合理怀疑”的概念,而是想说,当一个人的生命掌握在你手中的时候,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十二怒汉》的故事,分明很骄傲地宣布,不屈不挠的怀疑精神和尊重事实的态度,是他们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所以,《十二怒汉》为什么能这样让人激动?表演是一回事,剧本是一回事,拍摄剪辑也是一回事,归根结底,是这样一种可敬的精神。是这种精神,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激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