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景的作文(描写汉族的风俗作文)

汉族风景的作文(描写汉族的风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9 01:31:51
汉族风景的作文(描写汉族的风俗作文)

汉族风景的作文【一】

秋天,一个金色完美的季节,它带走的不仅仅仅是酷暑,也为大地换上了别具一格的新装。我对秋天印象最深的不是一望无际的丰收稻田,也不是果实累累的果园,而是那最平凡但是的树叶了。

作为秋天树叶的象征,满山遍野的红枫成为最醒目的主角。远远眺望,那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显示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走进枫林,片片宛如小手掌似的枫叶环绕在你的周围。一阵清爽的秋风吹过,带着万般眷恋的树叶,悄然无声地投进大地母亲温暖的环抱。调皮的树叶有时也会与风姑娘玩起捉迷藏游戏,伴随着山鸣谷应和树叶们演奏的沙沙乐曲,跟随着小鸟动听的歌喉,尽情地展示自己,沐浴着阳光在翩翩起舞。若你拾起一片枫叶,夹杂着泥土馨香的味道就会扑鼻而来。从枫叶清晰的叶脉、色彩的变化中我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了颇深的。

最常见的梧桐树叶在沐浴阳光的同时也为写生者建立了一幅瑰丽的油画。从树叶的经脉处透露出秋的萧瑟,而与此不和谐的是绿油油的叶子,它们衬托出了秋的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鲜明的比较画。

数不胜数的银杏叶也不亚于梧桐,它们奇特的小扇形树叶引人注目。当你漫步在银杏的“海洋”中时,就会被金色之秋所吸引,甚至自己也会化成片片被秋风摇曳的树叶,在风中回旋。

飘飘而落的树叶伴随我度过许多个春秋,我爱千姿百态的树叶,更爱美丽丰收的秋季。

汉族风景的作文【二】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与会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夹着草木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一种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更觉夕阳无限好。

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倘若你仔细地看,你会看见那云絮在空中飘动,就像置身于轻纱般的美梦似的,会使你远离烦恼的困扰。

小鸟时而在半空中飞过,时而能听见喜鹊那清脆悦耳的鸣叫,这时,我才从黄昏的梦中苏醒过来。

太阳落山,燃烧着的晚霞也渐渐黯淡下来了。

转眼间,西天的最后一抹晚霞已经融进冥冥的暮色之中,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四周的群山,呈现出青黛色的轮廓,暮色渐浓,大地一片混沌迷茫。

这宛如一首交响曲的尾音,优美极了,但却渐渐地归于岑寂、无声,引起人们心中无穷的感喟,给校园的黄昏铺上一层感人肺腑的诗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它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它成熟的风韵;“人间重晚情”更衬出了它的宁静……

渐渐的,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那醉人的黄昏,那美丽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的视线、我的精神、我的思想……全都被这美得难以形容的“黄昏图”所沉浸了,我陷入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不能自拔。

我怀着恋恋不舍的情绪,迈着沉重的脚步,静静地离开了这黄昏的边界……

汉族风景的作文【三】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历史之上“汉”从来没有消失过。长期占据中原的汉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之间从来都使人忽视不得。这是炎黄的脉!这是我中华之组成的一大部分!这是我中华大部分荣耀的缔造者!汉,无疑是骄傲、自信的。而今日之汉族,使人唏嘘不以……

在大部分人眼里,汉族就是户口本上轻飘飘的两个字。它不可以使自己加分,而晚清也无疑是中华一耻,汉族一耻,就这样而已,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在有些想要闹事人的眼里,说一句我大汉族都是欺辱少数民族!现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开国时期为了国家的和平我们没有说过一句不是。这样的政策延续至今,就是这样一个对我们汉族极其不公平的加分也一直存在着,我汉族的青年怨,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因为这就是事实!可到头来我们也仅仅是抱怨而已,都默认着这种不公平。我们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那一个个故事令人心澎湃,激动不已。至此,我对我们这受过欺辱却又在英雄的鲜之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我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可是,没有人跟我们说过,汉族这两个字,在历史之上为它抛头颅洒热的人数不胜数!在那改朝换代,在那如墨长发,锦绣华服被人野蛮的去除时,你想到的是什么?仅仅是剃发易服这轻飘飘的四个字吗?那你是否知道,这些,在汉民族的眼里,就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就是这汉族的脊梁,你若要毁这脊梁!毁这荣耀!那只能玉碎!在这场轰轰烈烈斗争中,被直接或间接屠的应在1000万人以上。1000万,这个数字!叫我看的寒毛直竖,我们的祖先为的\'到底是什么啊?!!!那样明知道是却还奋起的勇气到底是从那里得来的?!!!

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数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们,他们一身华服满身鲜,可脊梁却是挺得不能再直!我为他们而感到自豪,他们为的是汉民族的骄傲不被摧毁,他们是多么为自己的脉中的“汉”而感到骄傲啊?!!!历史的更替无法阻止,直到了今日,汉族的人数不断地增加。可什么时候,我可以不在看到“我是汉族,没什么好的好吗,一点用都没有!”或听到“是汉族一点都不值得骄傲。”汉族的荣耀一直都存在!这是祖先一代一代传承到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怎能忘,怎敢忘?!

汉族风景的作文【四】

寂,一片寂静,亮大灯的堂屋里,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体,数十年在这无鞭炮声的除夕夜里,独自过无味的年。

静坐,思绪却已飞回到那栋老房子,回到那一个,我叫“爷爷”的人身边。记得年到腊七之时,和爷爷一起赶集去。那天总得要起早些,天尚是蒙蒙亮时便出门去,衔着那小竹篮去买豆。早些去时买来的豆新鲜,熬出的腊八粥好喝。买来豆后,便把家里的盘盘罐罐,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摇水,爷爷洗豆。到下午,院子里的几家人会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来收成中最好的五谷杂粮,邻里之间相互交换,掺到粥中去,别有一番风味!到晚上,小火温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静。

腊八,是年的前兆。腊八的粥香带来年尾的丝丝幽香,而紧接而来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年的味道。

自廿四始,和爷爷上街去时,总会遇到一些老书生端着台砚,持着狼毫大笔,捋开红纸,为求联者书写一副副大红联。偶尔还会遇上卖树人,拖来一皮卡的常绿松,买来种下以祈求来年鹏程万里,好运常来,健康比树。小年后的每个早上,不待太阳照进屋内,我就会被爷爷和邻居家老人的打纸声给惊醒。曾经爷爷拿着纸月子,念叨着“一拍三个,一张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孙子连祖人都不愿祭拜,何求他学会打纸?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见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写春联,寻不见曾经为千万小朋友追捧的烟花、擦鞭、礼花,也听不见那“笃笃”的温暖的打纸声……它们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

继续在记忆中搜索。我偶遇幼时和母亲一齐去看年会的场景,时已久远,记忆却似陈坛佳酿,历久弥新。

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东方的鱼肚白迎来新年的晨曦时,家家户户便燃起那万响长鞭,迎接新年的到来。早早地,我著大红袄,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齐拜邻居家的年,踏在红红的鞭末子上看年会去。手里还啃着小笼包,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直奔区政府广场,那儿是年会的举行地。广场前,政府大楼上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其下挂几个大红灯笼,更是庄严中透出喜庆。没至场开,广场上便围满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热气驱走冬日的寒风,唤来暖阳。“锵”的一声锣响,龙珠先行,神龙后动,珠龙互戏半晌,至高竿夺珠之时,人群中更是掀起一个高潮,紧接的便是民歌贺春,晚稻大户讲,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过年的热闹与喜庆。

年味,还表现在……“老头子,二更天,我来换你”说着,老伴从里屋出来,“唉,这年哪里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无年味,怕是味已逸散于时光的碎片之中。在这寂而无声的夜里,我回味着,那记忆中的年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