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单招考试的作文题目一般是什么)

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单招考试的作文题目一般是什么)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4-28 10:15:19
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单招考试的作文题目一般是什么)

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一】

没错,你所看到的正是我们学校月考时的'情景。叮叮收卷铃如同地狱的魔鬼令人胆颤心惊。哎,怎么办,我数学最后一道题不会写,整整十一分啊!你就知足吧,我卷子背面全都白板,你那十一分算什么?耳边传来的一阵阵声音,是我原本放下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虽然自己写完了,可这要是一旦考砸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没事的,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平时的功夫也不是白下的嘴上虽这样说,可始终放不下心。现在,好容易从考试的阴影里走出来,可它故意跟我过不去似的,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无疑于是个晴天霹雳。看看试卷上的处处红灯,一个大写的愁字涌上心头。这可让我怎么给父母交代。

熬到了放学,我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当然,因为几张试卷的加入,并不太重的书包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家了,自己却愣是在门口站了十几分钟,在邻居异样的目光下,我硬着头皮踏进了家门。我深吸一口气,向父母的房间走去,一看父母没在家,我可真是一蹦三尺高!

暴风雨前的宁静过去了,这些卷子我知道周日晚上才敢让父亲看。父亲看着卷子,紧皱的眉头,让我大气不敢喘一下,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周围气压越来越低,像这种题你明明会做,还会做错父亲低声说道。那可把我的小心脏吓坏了,这下完了,就这种现象,还怎么让父亲签字啊?十多分钟过去了,父亲也觉得口干舌燥,也不再说教了。我赶忙接了杯水呈给父亲,献献殷勤,满脸笑容巴结道:是是是,小的知道错了,这种错误,绝不再犯,绝不再犯啊!听了这话,父亲才勉强给我签了个字,还附带批语:粗心,马虎,不认真。我收好卷子,心想,这暴风雨可算是过去了!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都是你这考试,让我这朵祖国的花朵可谓是饱受摧残啊!

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二】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分贝~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鸣。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

1.本文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个字以内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第③段画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亡。

单招考试语文作文是什么题材【三】

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阅读解答方法也不同。解题方法不是绝对的,但要绝对避免容易给解题造成错误的方法。

不少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意有关的语句,以此来判断答案正确与否。这种方法表面上节约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答案的正确选择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有可能成了瞎子摸大象,答题片面而不完整。还有一些同学答题跟着感觉走。答案写得较多的就倾向于正确,答案写得少就倾向于否定;答案能从原文找到某些词语的就倾向于正确,找不到的倾向于否定等等。这些感觉都是不科学的,要记住,在原文能找到答案的不一定正确,找不到答案的也不一定错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