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的作文600字(乡情650字优秀作文)

乡情的作文600字(乡情650字优秀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2-07-03 00:57:35
乡情的作文600字(乡情650字优秀作文)

乡情的作文600字【一】

觉得总有一种思念,萦绕在我的心中。我一直弄不懂,那是什么。直到我长大后才明白,那是我的故乡在呼唤我。

家乡,是一个对我而言不平凡的地方。当我变成天上的星星时,我仍会用我微弱的光来照耀那块土地。

漫步在河边,你会发现,那滑溜溜的布满一层青苔的石阶旁,开着一片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你会看到姑娘们的笑在河水中荡漾开来。他们的皖南方言可能会使你产生梦幻般的联想,但这,才是淳朴。

家乡的竹是很有名的。漫山遍野,都长满了青翠欲滴的竹。使你一走入其中,便能听到郑板桥吟诗的声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桃花映红了少女的脸庞,金黄的油菜花一直铺向遥远的天边。清澈而又透明的小溪与鸟儿的啾啾声混成了二重奏。而老黄牛则淡然的吃着草,它们,早已习惯。

我不懂,不懂你为什么如此纯真,身着一件微微泛黄的白衣,穿着沾了少许沾满泥土的布鞋,那时而流转透明的眼睛经过了几千年依然动人。别人惊艳你的美时,你总是微微一笑,拂袖而去。正如你无声无息的来般,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竹林外几株桃花探出头来,一群鸭儿在那儿探测着春天河水的温度。然后,再用一口标准的鸭语-‘嘎嘎’,向人们汇报着春的讯息。这使得东坡居士猛然惊醒,不得不吟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的家乡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是母亲守候的地方,是可以憧憬的地方,是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乡情的作文600字【二】

一晃眼,已经两年多没回故乡了。而乡情,也似乎渐渐消失在了脑海深处,对于家乡那零零散散的记忆,也不剩多少了。

唤醒我内心对故土,对乡情的追忆的,是一把旧米。

那把米一直悬在我们家门前,我出生之前它就在那儿了,也一直没有动过。那是我父亲出城时一道带来的,他们可没少给我讲这把旧米的故事。“龟裂的土地却不会贫瘠,低矮塌败的屋舍却能保温守暖,挣钱不多的工作却能丰衣足食。故乡,真是‘天堂’。”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那里简直就是乌托邦,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这把旧米,就是父母在那个“天堂”中收获的第一批劳动果实,也是故乡富足的证明。

我常望着它,冥冥中,觉得它一直在呼唤我,警醒我。我相信这把旧米就是我与故乡心灵深处的沟通桥梁。一旦看见它,脑中就不断地回放在故乡时美好的记忆。

啊,我是多么的爱你,我的故乡!

我爱你的一切,从清晨到夜晚,从初春到隆冬,你无时无刻都不在给予,不在展示自己那傲人的美。对我来说,这世界上不存在能和你相提并论的地方。所以,我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清楚的记得,我来的地方。

和善的农民,宽阔的乡道,突兀的山峰,清澈的河流,翠绿的树林……越来越多的景,越来越深的情,无需酝酿,一瞬就全部释放。那才是我的故乡!每到此时,我都会无比清晰地听到一句话:“孩子,回来吧。”说话的声音虽沙哑又低沉,但却在我的耳边久久没有散去。这是乡情在作怪呢,还是我自己内心的向往,抑或是两者共同的作用罢?

我的故乡,你富饶,你美丽,你和善。你爱我,我也深爱着你。无需你深情呼唤,我心自明,我会回去,去看你。

乡情的归宿,也终是故乡。

乡情的作文600字【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故乡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我对故乡有一种浓浓的眷恋之情。

我的故乡位于湖东镇临近海边的小村庄,很偏僻,路有点不好走。但那里有老房子、树林和池塘,村庄的周围都是树,我喜欢这个地方。我和父亲经常一起回家探望叔公和爷爷奶奶。那村子不是很大,村子周围还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有成群的小鱼在下面游来游去。我喜欢钓鱼,常常和伙伴一起钓鱼,有时钓了几条鱼,我高兴得像鱼儿在池塘跳来跳去一样,很好玩、很开心,钓鱼给我带来了许多童趣。故乡的水是那么的清澈,可以看见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神态那么惬意,可见那水底下凹凸不平的石子、沙子,在这故土上的人也如那清澈的水一般,温和、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出了村,是一眼望不到的庄稼地,有火红的荔枝、沉甸甸的稻谷。爸爸告诉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耕地种田最勤劳的人,以前种了十几亩稻谷、番薯和花生,还有药材生地。

村子里家家养有猪鸡鸭鹅。有时我喜欢和叔叔一起去地里拉庄稼,也喜欢跟奶奶一起喂猪喂鸡。有时我跟小伙伴一起追狗和猫、玩泥土、做泥人,玩得可高兴了。

村子后面有一棵大榕树,可以给人们乘凉、休息、座谈聊天等。老人们都搬来椅子在树下聊天,伙伴们和我一起围着大榕树跑步、打球、跳绳。

比起那些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我更喜欢我的故乡。故乡,是一本写不完的乡情之书!在人生中,家乡是最美丽的一色;家乡是最芬芳的一味。领略家乡,就是领略一幅诗情脉脉的画。

乡情的作文600字【四】

澄蓝澄蓝的天空下,一座座连绵起伏,连亘千里的巍峨群山,一个个火柴盒般的苗家木楼错落有致的点缀在大山脚下,一条不知疲倦,轻唱山歌的弯弯小河从寨门前淙淙流过。常言道:“高山有好水,大山有好粮!”小河沿着高山的起伏勾画了荡气回肠的九十九道湾,勤劳的苗家人在小河的拐湾处或后山的冲冲沟沟开辟出一丘丘田来,苗家人把后山沟挖的田叫溶田,河边围的田叫河田,苗家人只要在这些水田里翻上一道犁耙,把秧苗插上去,秋天就有望头了!

不要撒肥料,不要打农药;不要怕天旱,河田水浅了,可以围坝拦水,后山的溶田终年浸透着泉水,冬暖夏凉,天越旱,田水越暖,谷子越壮实饱满,苗家人在这些田里种上糯谷或糌谷,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丰收了!苗家人把稻谷晒干,糌谷收在粮仓里,糯谷装在一个大大的扁桶里。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就从扁桶里撮出两挑糯谷在打米机里打,不多时,长颗长颗、白花花的糯米一粒粒美美的睡在箩筐里,乐在苗家人的心头上,苗家人准备打粑粑了。

打粑粑首先要洗米,苗家人一担子把糯米挑到清水河边,搂起衣袖,挽起裤脚,把箩筐放在急流深水处用双手用力搓洗,颗粒残渣都被流水洗掉了。家家户户都来这里洗米,淘米水洗浓了一条河,小鱼小虾们闻到香围过来,凑个热闹!随手都可以抓一只小鱼,捉一只小虾!洗好的糯米放在大灶锅里浸泡一夜。

第二天,天麻麻亮,洗漱好的苗家人赶紧往洗刷干净的中灶锅舀上半锅水,上面放个洗刷干净的蒸桶,往蒸桶里面放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蒸笼,然后,往锅底烧起大火,水沸腾了,冒着热腾腾的蒸气,用家里那块打湿的细网网蒸帕放在桶里,四个角掉出来,往蒸桶里放大半桶泡好的大米后就只管往灶孔里烧大火,把米煮熟后,揭开锅盖,把热腾腾的糯米倒在堂屋里撒好水的长方形粑槽的正中间,有力有气的男子汉,脱掉大棉衣,挥舞着粑捶,一左一右,两个人,先按顺序细捶慢打过去,这样,打过来、捶过去,粑捶边打边沾一点水,再用力的打几个来回,那“嘣!

嘣!嘣!”打粑粑的声音,此起彼伏,映在对门山上又反弹回来,最后,两个汉子你推过来,我推过去,把扯丝的糯粑粑往中间一处堆好,然后,把粑捶取出来放在两个装有水的水桶里,这两个歇气的打粑粑壮汉已是大汗淋漓!跨出大门,边用帕子揩汗、边放开嗓门大喊:“织粑粑啰!”这时,老老小小围过来,所有左邻右舍的大嫂,婶娘都闻声赶来了,挽起袖子,利索的在那碗炒老的香茶籽油里沾上几滴油,往手心合掌相搓,双手在大糯米团上用力一扭,一坨粑粑就出来了!

或沾上香香的芝麻粉,粑粑的香和油麻的香混杂在一起,让人垂涎,或沾上甜甜的蜂蜜糖,甜糯糯的在嘴里,尽情的吃着、开心的笑着!大家吃饱了,就抓紧时间用双手扯来一坨,按照顺时针方向在掌心滚圆,然后用力压扁,双手左左右右、打打压压几下,一个个十五月亮般圆圆的粑粑就出炉了!家里吃了粑粑,脸庞和嘴角还沾着油麻粉、蜂蜜糖的小孩们也急急的来这里凑热闹,或比赛那样专注的学着、乐着,或随心所欲的闹着、喊着!

或织个不圆不薄的厚月亮,或织个缺缺的月半弯,或捏个长身子短腿的小猪、小狗、小猫,忙碌的大人们看了笑弯了腰。

勤劳聪明的苗家人还会变着花样做粑粑,有红艳艳的高梁粑、有黄亮亮的包谷粑、有金灿灿的小米粑,把绿豆和红豆煮熟后放点盐,拿到村里有碓的人家舂烂,捏成一个个小圆球,把这些小圆球包在白色的大米粑粑里,就是香香的豆子粑粑,有绿豆做的绿豆粑、有红豆做的红豆粑、形状大小各异,有小孩吃的小粑粑,大人吃的中等大粑粑,有省亲要织的大粑粑,最大就像箩筐口子那样大!最小的有小碗口那样大!

大家把做好的粑粑放在门板上或神龛下的大方桌上,用另一块门板或一块大大的青钢石,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粑粑夹在中间,上面再压几块大石头!几天后,所有的粑粑都硬邦邦的了!放在盛满腊月水的大水缸里浸泡、保鲜,随时都可以取出来食用!从火坑里刨来一堆冒着火星的火炭子,然后放个铁丝做的粑粑架上面烧烤,一会儿就可以烤熟了!

来年春耕播种忙的时候,苗家人早早的吃完早饭就往背篓里放两个粑粑,挖田后坎或修地角,种包谷或种黄豆,中午时分,累了、饿了就在田间或地尾,砍些柴火焚烧,留下一堆炭火,在炭火左右两头架两个岩头,岩头中间放两根平行的小棍子,粑粑就放在上面烧烤,翻过来,翻过去轮流着烤,烤熟的粑粑中间涨气,圆鼓鼓的,两边起壳,粑粑的外壳香香脆脆,中间细嫩糯香,是苗家人山里做工最方便、最美味的充饥午饭。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每当看到那街边上的粑粑,就会不由的想起家乡苗寨的香粑粑!想起在圆圆扁扁的岁月里那些糯糯甜甜、黏黏香香的父老乡亲们!

呵!我那梦中的苗寨!那份惦念着苗家腊月粑粑的情愫 !

乡情的作文600字【五】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班展开了一个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会。

下课时,语文科代表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大字浓浓的乡情。字的旁边还画了几个气球和一朵大红花。

活动开始了,只见主持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了讲台,她们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自然大方的向大家行了礼,接着就进入了正题,报出了一个个节目和表演者的姓名。先是“ABC”小组,又是×××和×××一起朗诵诗词。

后来到我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我从偷偷的用手一摸,啊!还好,心还在,不过心跳比原来快了好几倍。我正要往上走,又怕上去后紧张的忘记歌词,便把歌词本子也拿上了。我唱的是张明敏的《龙的传人》。要是平时,我唱这首歌时总是很激动,也唱的很好,可那时一上台就“卡带”了,觉得自己唱的声音也很平常,但却得到了掌声。

接下来是我们班的那个吴恩栋,他拿着一个萨克斯,鼓着腮邦子,把脸憋的通红的吹了一曲《故乡情》,全班上下激动万,随着音乐打起了节拍,当然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要求他再吹一个,再吹一下,直到把他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方才罢休。

活动进入尾声,老师让没有表演节目的同学集体朗诵一首《故乡》。

啊!我真希望再有这样的活动。

乡情的作文600字【六】

一排排独幢的双层小楼房,房屋后一条小河,房屋前面的一块块田地,这是我记忆中的家乡,日子随着屋后的小河流去。平静而又快乐。

寒冬过去是温暖的春天,农民们开始播种,每天早晨农民们便都早早的去忙农活,我比他们起来时晚得多,每天早晨伴着花香醒来,早晨八九点时,阳光不是太晒正正好,将油菜花的香味都晒出来了,走出门一看便是金灿灿的一片,走进去有的都高达我的头顶,我的脸上衣服上沾上一些花粉来。这时人们都已将上午的农活忙完,回到家中便开始生火做早饭,饭后老人们总喜欢坐在屋檐下欣赏自家的农田,还有一些会享受会生活的就在自家口门种上一些花花草草来修身养性,给金色的田野添上一些别样的色彩。

天气越来越热,到了夏天,人们忙完便总喜欢在中午睡一个午觉,每户人家的房屋后面都有一个小院,因为太阳被挡住,所以凉快又舒服,这时人们睡好午觉,便在小院里切一个自家种的西瓜来吃,凉爽的清风配上甜甜的西瓜真是妙不可言了。

夏天的炎热渐渐散去,天气渐渐凉爽,家门前种的果树上长出了一个又一个香甜的果实,人们开始收割水稻,乡间田野都换上了一片金色的礼服,为迎接丰收的庆典,家家门口都是金灿灿的。空气中弥漫着稻谷和果实混杂在一起的香气。

天气越来越凉,寒冬又一次到来,河水又一次被冻住,树叶都落的差不多了,每年冬季都会下一场大雪,感觉会冻住一切,人们也都不愿出来。

之后又是一年春天。

四季更替,循环往复,家乡的水土养育了一代代家乡的儿女,日子虽然平淡却安逸,有时候生活并不需要大风大浪那么丰富,平淡安宁也很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