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关于故乡是游子的灵魂的作文)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关于故乡是游子的灵魂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8 23:55:21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关于故乡是游子的灵魂的作文)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一】

故乡,是一个多么伤感的字眼啊,它意味着你已远离家乡,故乡只能是自己记忆中最深切最美好的一部分了,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愫呢?

盲目的追求外面的花花世界,一味的追逐自己的认知中所谓更好的,离别故乡、故人,最后只是平添一份乡愁罢了。

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一些分别几年才相见的亲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求学,有的打拼天下,过去,我们常常会觉得,也应该会觉得这是感人的场景,思乡是珍贵的感情,而现在,心理扭曲的世人们往往会予之“作秀”、“炒作”等一系列标签,我们怎么了?是在钢筋混凝土中住得太久,连自己的心也被同化了吗?也许,他们是在嫉妒吧,嫉妒自己为何没有这一份真挚、深切的乡亲。

乡愁,并非忧愁,这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有这种情感,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开拓创新了。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且自然而然地就思念起故乡、故人来,随着而来的是担心、忧虑。

“落叶归根”是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愿望,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墨客后一定要长眠于自己的家乡。家乡是自己情感的寄托,所以即使是个衣冠冢,也要设在家乡。

乡愁,是一份厚重的情感,它的产生无可避免。

新一代的我们,也许会有人觉得远离故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代的科技这么发达,想见亲人并不难。一个电话、一个视频,无论多远都能相见。这也正是可悲之处,乡情竟然需要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感情的听筒和屏幕来维系,太可悲了。我们拘禁于自己画的牢笼里,固步自封,自以为亲情尚存,其实早已离自己远去,当你察觉时,也许已经来不及了吧,不要让“乡愁”变为一件奢侈品,好吗?

家,也许是一直在忙碌的我们所到过的地方中的沧海一粟,但它却不同,它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源泉,是自己在累的时候,唯一一个能随时到达的地点。

乡愁并不值得骄傲,但也绝不耻辱。

“乡愁迟早会退出生活,进入苍茫的历史兴亡。”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二】

麦秸垛的前世是遍地金黄的麦子。麦子在父亲镰刀霍霍的怀抱里倒下,被牛车吱吱呀呀拉到麦场,平摊一地,被正午的太阳晒得哔啵作响,父亲冒着烈日,带着破草帽,站在中间,老牛拉着巨大的碌碡周而复始转圈。父亲则像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挥手扬鞭,千万棵麦子俯首称臣。几个时辰过后,麦子和麦穗依依不舍地分离道别。起场聚堆后,父亲开始扬场,麦子和麦芒和其他杂质分道扬镳了。被压的扁平光亮的麦秆就是麦秸了,经过再一次的“溜场”,残留的麦子在重新碾压下不得不忍痛分离。这才是真正的麦秸,光滑细腻,干燥清扬,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麦香。

父亲将麦秸填到猪圈或大坑里里,严严实实过了一夏一秋,待翻地种小麦时候散到地里,麦秸又开始滋养新生的麦田,回归了大地,完成了一次循坏。父亲把新鲜的麦秸和红粘土掺和搅拌,像和面一样反复摔打,装进土坯盒子里,就成了修房盖屋的材料了,我家的正房和偏房都是父亲打的坯盖的,能够闻见麦秸和泥土的气息,心里觉得烫贴踏实。父亲将多余的麦秸堆成大朵,粮仓一样巍峨,上面还要糊一层泥,防止被风吹跑,远远望去就好像刚出锅的馒头,氤氲着香气。父亲对麦秸有着特殊的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在夜晚看场时,他点着烟,烟光明灭中闪现出饱经沧桑的脸,慈爱地、饱含生情凝视着麦秸垛。多少年以后,我才理解,父亲平凡的一生不正像麦子的一生吗?劳苦奔波,不辞辛苦,为我、妹妹和母亲奉献了所有,等到孩子都像鸟儿一样飞走了,自己却仍旧默守老家,渐渐地老去……

麦秸,在奉献了麦子后还在奉献着余生,麦秸垛就这样挺挺地伫立在麦场上,经过一冬、一夏、一秋……又快到了麦收的季节了,儿时的麦秸和麦秸垛还会来吗?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三】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最柔情的记忆,那就是故乡。我的故乡是一个或许你早已熟知的高山小镇——大洋。

也不知是何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大洋成了微信朋友圈的“网红”。手机屏幕上的精彩照片早已满足不了我对美的追寻。趁着假期,我和父母回到这个让我们的魂牵梦绕的地方——大洋。一下车,我们就被来自高山深处最纯净的氧气陶醉。周围的景致让我们由衷地感叹,这还是我们记忆中的大洋吗!

曾几何时,我印象中的大洋马路总是坑坑洼洼。走在街上,两旁各种店铺的乱堆乱放极大地影响了美观。雨棚、广告牌、塑料布等的恣意飞舞使整个街道看起来凌乱不堪。露天厕所、粪坑散发出来的臭味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如此脏、乱、差的村居环境很难让人把它与风光秀丽的大洋联系在一起。

面对这个问题,大洋人不会袖手旁观。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春风悄悄地吹进了大洋山间,让这个小镇又有了风采。石块砖瓦错落有致地堆成了土墙,竹木改造的小玩意儿成了绿化带中最吸引人的景观。心灵手巧的人们将废弃的米筛重新利用,一双双大手和小手在上面绘出春季的美丽景色;夏季独有的清凉;秋季丰收的喜悦;冬季皑皑的白雪。他们拿起手中的工艺品,怀着对家乡最美好而又真挚的祝愿将它点缀在街头巷尾,扮靓了一处又一处。

走在条石铺成的路上,望着街旁的草木盛放,轻抚着石头堆成的墙。这座被高山氧气深深浸没的、被岁月轻轻雕刻的小镇大洋带给了我多少欢乐,多少回忆。置身于深深的小巷之中,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这,或许就是那无法割舍的乡愁吧。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四】

余光中在《乡愁》这篇诗歌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由“小小的邮票”转变为\"通讯便捷的手机”“窄窄的船票”转变为“机票,高铁票”等。

以前背井离乡的青年,因交通不发达,不能时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有的一年都回不去一次,有的两三年才回一次。正所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家乡年迈的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也犹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进入新时代,随着高速公路和飞机场的建成和高铁地铁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的上映,它们将“乡愁”化为了甜美的回忆,让人铭记于心。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不仅解决了背井离乡青年的思乡之情,还促进了交通工具通过地带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一系列交通工具建成的背后,都有一步步的规划,一步步的去实施,最后将交通工具带入人们的生活。事实证明,新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走向未来。

家乡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充满我们童年回忆的地方。正如王安石所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心系家乡。作为中学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读书明理,成才报国。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每一提取网络渠道为我们的家乡建言献策,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五】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我耳边响起这首歌,我便想起外婆对我深深的爱。虽然外婆已经去世,但到了现在,我时常都会怀念她。

外婆的脸,黑而黄,微笑时,两边会泛出红晕。外婆生来便是黄色的皮肤,再加上每天辛勤地在外面摆摊,被太阳晒黑许多。而那双手,上面不是水泡,就是破了皮,黄黄的。他经常用这双长满皱纹的手,打扫鸡鸭的肠胃、洗衣服、收钱等很多家务活。

有人说母亲的爱是最无私的。我认为在我生命中,外婆也是和妈妈一样会奉献给我无私的爱的人。几年前的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我不舒服,却没有对任何人说,那时爸爸妈妈到外面打工挣钱去了,家里就我和外公、外婆。外婆忙着做我喜欢吃的汤圆,叫我自己上楼看电视。我一边捂着头一边慢慢移动脚步上楼。好不容易爬到楼上去的时候,外婆已经把汤圆做好了“思甜,思甜,吃饭了!今天有你最爱吃的'汤圆。”外婆一下就看出了我的不舒服,问:“思甜,你是不是哪里疼?让外婆揉揉。”不是。”我虚弱地说道。外婆摸了摸我的头说:“外婆带你去医院!”外婆二话不说,背起我拿了把伞,一手托着我的腿,一手撑着伞,一出门就看见外公。外公对外婆说:“让我来背吧!”外公背着我外婆帮我和外公打伞,自己却湿透了。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外婆不停地催促道:“快点,快点,马上就到了。”外公背着我一路小跑,才到了医院。一到医院外婆就忙乎开了,一会儿帮我倒开水,一会儿叫外公帮我买好吃的,一会儿叫医生忙得团团转。过了好一会儿,才坐了一会儿,我借着医院的灯光,看到外婆全身湿透了。终于点滴打完了,正好雨停了。我抬头看了看天,天亮了,外婆整晚未睡,整夜都在照顾我,我的眼眶中泪水在打转。

感恩外婆,感谢有你!

从诗中品味乡愁的作文【六】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寄托着游子的情思,是“胡马依北风”的依恋,是“夕阳西下”的惆怅,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喜悦。无论身在何处都改变不了对故乡绥化北林区的思念。

在中国的版图上,不用放大镜,你是找不到绥化的。它位于黑龙江省,东接林城伊春,西接油城大庆,南接省城哈尔滨,北望边城黑河。面积2723平方千米,她的一园一景都令人流连忘返。

记忆里常流连的是儿时房前的院子。四面既没有水泥,也没有红砖,只是朴素地在房前用栅栏围成凸形。一进院子,是条直通房门的石子路。一侧是自然的小菜园,那翠玉般的小白菜,上了蜡似的红樱桃,翡翠样的菠菜,在园子里都精神抖擞地舒展着,那昂首挺胸的样真让人忍俊不禁。另一侧则是充满欢乐的空地,空地上立着一根结实的水泥立柱,柱上镶嵌着小巧的篮筐,每当放学后回到家,我都愿意捧着心爱的篮球,跑到篮筐下尽情投篮。这小小的院子带给我多少童年的快乐啊!

最令我心神??爽的是春天漫步校园的情景。欣欣然张开绿眼的柳树,勃勃然钻出泥土的小草,融融然拂面的春风都让你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气夹带着湿意扑面而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最妙的是这个时侯恰好飘下润润然的春雨,雨丝粘在头发间,就会变得分外清新,沁人肺腑。透过春雨,似乎听得见春草正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晶晶染得的雨露的声音,看得见学子们长大后忙碌事业的矫健身影……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是的,家乡的美景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更是我们应该共同享受的。

对家乡的眷恋是一杯酽酽的茶,经常品味,会保持更多的质朴与真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