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洼作文(游绥德赵家洼作文)

玉泉洼作文(游绥德赵家洼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8-13 20:08:51
玉泉洼作文(游绥德赵家洼作文)

玉泉洼作文【一】

我以为,隐者曾经必然是这样的,一头鹤发,飘飘然有出世之姿;一缕白髯,笑捋间显仙风道骨;一柄白拂尘,挥动间便隔开了圣与俗。

我以为,修行曾经必须是这样的,隔断红尘,绝弃俗事;餐风饮露,服气辟谷;研理论道,谈玄说妙;述三清,追四御;纵古今,谈天下。

然而,当我从拥挤的公交车上挤下来,步行一段,拐进通向玉泉观的一段道路,所有的想象都支离破碎了。触目所见,竟是一条现代的柏油马路,笔直地指向一个气派的道观大门。并不见青苔石阶,也没有穿风竹林。路两边商铺林立,店名繁多,种类丰富,与寻常街巷并无不同。马路边,摆水果摊的,摆小吃摊的,一股世俗的味道充斥其间。购票处几个字太过刺目,而一身道士装扮却负责检票的道长,就更令人大跌眼镜。

一直不喜欢过于商业化的包装和开发,所以更喜欢自然山川间流连,很少进入名刹古寺之类的旅游胜地。但,既来之,则安之,且游且览吧。

进入道观,才感觉有了几丝古风古韵,前面、左边都有台阶导向一个个高台之地。想来,很早之前,这里必然是人迹罕至的。古人将道观佛寺都建在僻远高峻之地,大概以示远离尘嚣不食人间烟火,再者高山仰止,自然让人心生敬畏。拾阶而上,来到一座道院门前,一张椅子,一位老道长,银发、长髯,髻发、玄冠,道袍、十方鞋,微眯着双眼,在清晨的太阳底下打盹儿,恬淡安详,倒也颇具仙家气度。进入院内,两侧布置着一些塑像,所示的该是地狱景象,有牛头马面,獠牙鬼差,可见两个鬼差卖力地拉着锯子,做欲将一个人锯作两半之势,还有一众鬼差抬着一人往油锅中送,塑形逼真,撼人魂魄。大概非青面獠牙、怒眉横目无以表达威严架势、逼人气势,不用恐怖画面、惊怖形象无以警戒人心、让人畏伏,这或许是宗教教化人心的基本手段了。正殿中,一个圣人塑像,威严中见慈眉,端正中露善目,让人心生敬。

然而,气氛很快被打破了,进来了游览的一家人,见到院内的塑像,大人小孩惊呼叫嚷,又叽叽喳喳地摆姿势拍照。真是败兴!清修之地,做成了旅游景点,人来人往,宁静不再。而很多清修之人也如贩夫走卒一般,拿着计算器摁来摁去,商业味十足,少了超然世外的飘逸洒脱,多了市侩商人的红尘俗气。

摇摇头,快速逃离此间,继续往更高处攀登。行经一座道院,侧目一瞥,不由顿住了。院中,竟栽植了一株玫瑰,枝头,一朵红色的玫瑰花正兀自开放。名刹古观中栽柏种松见得多了,种菊养兰也常见到,但鲜见堂而皇之地栽植玫瑰花的。很是惊奇,决定停下来看个究竟。

在院门对面的台阶上坐定,静静地等候着。晨风吹来,摇动树枝,摇出了一地的斑驳阳光,身后竹林传来细细的沙响声,蝉儿不知藏在哪儿,欢快地鸣唱着。呼吸平缓了,心绪也宁静了下来。

那朵玫瑰花也轻轻颔首。

种玫瑰的会是什么人呢?会是一位年轻的道长吗?他是否是刚修行不久,道行不深,还割舍不下红尘的牵绊?抑或是一位年轻的女道长?这一路走来,才知道,这座观中,也有女道长。或许,这座院中,住着的是一位年轻的女道长了,她定是喜欢玫瑰花的艳丽,就像所有女子都喜欢一样,又或者,她也憧憬红尘的浪漫呢?

正在我暗自猜想的时候,一位年老的女道长从院中出现。她约莫五十光景,脸上皱纹很明显,而且,她的左腿似乎不灵便,走路一瘸一瘸的。难道她是此间主人?我不禁疑惑。出来后,只见她坐在了门侧的台阶上,不言语,就那么安静地坐着。我望着她,心想,或许她是只是此间主人的道友吧。

少顷,一位道长上来,和坐着的女道长攀谈起来,说话间,女道长邀请道长进院中坐会儿。哦,她竟然就是这间院子的主人啊!真是令人意外。她,为什么会在自己的\'院中栽植一株玫瑰呢?要知道,玫瑰所代表的,是爱情,是浪漫,与出家人是完全不可同语的。再说了,玫瑰更是青年男女的专利啊。我到底还是无法将眼前的女道长和院中娇艳的玫瑰花画上等号。

再看那株玫瑰,才注意到,那花儿,并不是种在花盆里的,而是用几片瓦围成圆筒状,充当了花盆。我突然醒悟到,玫瑰为什么一定是种在花盆里的?就像玫瑰为什么一定是代表爱情的?凡此种种,只不过是我们的怀抱了太多的含义,于是普通的玫瑰,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贴上了格式化的标签。然而,一旦拆掉红尘俗世的商业包装,摘去关于男欢女爱的浪漫标签,再把什么花语抛弃掉,把什么情人节统统忘掉,它剩下的最本质的东西,不就只是一株花吗?它不就如一棵树、一杆竹一样普通吗?

此刻,这株玫瑰和眼前的这位女道长,竟在我的眼里重叠了。她坐在门前石阶上,安详而恬然,那微眯的双眼,那恬静的姿态,舒缓的呼吸,以及微微的颔首,正不是一株玫瑰在晨风中的模样吗?

我突然领悟到,所谓修行,并不是远离人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避世,本就没有脱离红尘的修行。所谓修行,不过是在自己信仰的、自己建设的系统里,去粗取精,清心寡欲,在简单的生活中让各种杂乱的思绪纷纷退散,日子久了,自然越活越清净,自然内心澄净,自然眉宇舒展。

继续观览,太阳已攀高,游客纷至沓来,拾阶而上者与踏阶而下者擦肩,陌生的人们坐在休息椅上歇息共语,情侣喜笑颜颜牵手攀登,父子相互鼓劲比赛攀登。触眼所及,问卦的、测字的,焚香的,叩首的,人们在这一方天地里,乐融融,笑开怀。

行至玉泉旁,聚集了一群人。玉泉观,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而得名。一座小亭,将玉泉围抱起来,其间有工作人员用桶汲出水来,供游客品饮,不过要以10元的价格兑。来此之前,友人极力劝我要饮一杯玉泉水。本也跃跃欲试,想要品饮一杯。不过此刻,不说非是琼浆,即使是琼浆,我已得修行妙法,这玉泉之水,不饮也罢。

翩翩然轻步下山,施施然含笑而去。身后,玉泉观巍然矗立。

文|李彦荣

玉泉洼作文【二】

牛头镇的芦苇洼规模宏大,茫茫一万多亩的芦苇让人震撼,洼内沟河纵横,水资源丰盛,鱼虾鸟类品类繁多。 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年在马保三的领导下 ,寿光乃至广饶一带的抗日队伍凭借芦苇荡的掩护,同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过赫赫战功。耸立在芦苇洼东面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和马保三纪念馆,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抗日英雄们浴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的芦苇洼曾造福于周围村庄。那时还没有塑料产品挡风遮雨,羊口一带的盐场就靠牛头的芦苇苫子盖盐。每年芦苇收割后,生产队就组织社员打苫子,全村三百多辆马车装满苫子,威风凛凛地向盐场进发,经济收入可想而知,以至于村里的姑娘们都不愿意到外村找婆家。那时牛头人有钱,牛头人也以酒量大而闻名寿光。除了打苫子,芦苇的用途还很多,盖房要用芦苇编笆,编席编筐也用芦苇,叶子芦根可以烧火做饭,在当时的确是造福于人民的宝物。

芦苇洼地处盐碱地带,土地广阔,除了芦苇野菜野草茂密,野鸟蚂蚱很多。春天周围村庄的人们都去割黄须菜,秋天去拾草捕蚂蚱,在那物资严重匮乏,吃穿烧都不能满足的年代, 芦苇洼救人于水火之中,现在五十岁以上的寿北人都会记忆犹新。

芦苇洼景色优美宜人。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芦芽冒着寒意破土而出。那一根根如锥似剑的芦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春天从这里开始,希望在这里萌发,绿意在这里展现,芦苇荡也开始在这里形成。回归的大雁在这里停下脚步,白天鹅在这里聚集歌唱,丹顶鹤在这里翩翩起舞,芦莺在这里欢歌,虫儿在这里低吟,鱼虾在水下嘻戏。这时的芦苇荡,到处充满温馨,到处洋溢着欢乐。

夏日骄阳似火,芦苇荡远接青天, 一万多亩芦苇随风摇摆,一阵轻风吹来,芦苇一起摇曳着,丰姿绰约;犹如万千婀娜多姿的\'古代舞女,穿着霓裳羽衣,牵云弄袖,翩翩起舞,甚是壮观美艳。各种鸟类繁衍生息,处处鸟语悠扬,伴随着撒药灭蝗飞机的喷云吐雾,景象异常壮观。

最美的该是秋天的苇海了。 秋风吹来天气转凉,芦苇进入了成熟期,一望无边的芦苇叶子变黄变白,芦花盛放,被风一吹沙沙作响,苇随风摆 ,那千万支支缕缕的芦花, 像身穿银装的舞女,阿娜多姿, 芦花漫天飞舞,如棉絮似雪花。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 ,蓝天、白云、芦花绘成一幅绚丽的秋韵画卷。

此时各种野鸟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在天上徘徊训练,准备南下过冬了。 深秋时节草丛中的蚂蚱也到了产子衰老的成熟期,肥头满子的各种蝗虫是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跟姐姐去牛头扑蚂蚱的情景。深秋清晨,天气已凉,趁着露水没散,用扫帚往口袋里扫蚂蚱,每天早上都能扫好几斤。

初冬天气渐冷,水面开始结冰,成熟的芦苇也到了收割季节,人们便磨好镰刀,做好鞋袜,要下洼割芦苇了。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割时间长,家家要做丰盛的饭菜,备好好酒,这时村里最繁忙,也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收割的芦苇垛像一个个金山银山。割完芦苇周围村庄便开始到芦苇洼里搂草了。大车小辆,肩背人扛,又是一派繁忙景象。

芦苇洼盛产鱼虾, 当地人也会做鱼虾,去巨淀湖游玩耍会品尝到当地人做的野味十足的特色鱼虾、菜肴,那才叫鲜美呢!现在的芦苇洼依然漂亮壮观, 好多地方还保留着久违了的自然风光,随便走走就会碰到青蛙、蚂蚱等一些野生小动物,随时听到野鸟水鸟的优美叫声。一年四季,到此一游会让你感到别有一番滋味。

玉泉洼作文【三】

玉泉院的门前广场开阔极有气势。沿着石级而上,玉泉院光鲜亮丽的门庭映入眼帘。大门的近上方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玉泉院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跨入门槛,沿着一百多级台阶向里走,欣赏着两边大理石护栏上雕刻的百十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我们进入了第二院落。这是玉泉院的主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舫,在一潭清水中间有一艘石船,用曲桥与池岸连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在石舫的东边有一块巨石,上面修建了一个圆亭,名字叫山荪亭,据说是五代时陈抟所建,他在这里写下了《钓潭集》、《三峰寓言》等着作。在山荪亭的西边,有一个石洞,洞里有陈抟老祖的卧像一尊,据说,游客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痛,就用手摸卧像的那个部位,摸后就不痛了。在山荪亭的下面有一棵扭曲盘旋、老态龙钟的古树叫无忧树。因无人修剪,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的\'形状。虽然已有千年,但仍显得茂盛健壮,生趣盎然。现在有围栏保护,游人到这里,大都会与这棵树合影留念。向前几步走,就来到了一个长廊,这个长廊是由七十二个窗孔组成,也是玉泉院与外界的分隔墙。这组窗孔是根据我国古代经典着作《礼记?月令篇》的七十二物候精心设计的,它的结构严紧,形态各异,雅俗共赏。

玉泉院亭台楼阁,构思巧妙;雕塑雕刻,华美绝伦;参天古树,绿荫蔽日。精美的园林建筑与华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啊!一个个美丽的历史传说,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记载,见证着玉泉院的古老文明,将给我留下永远美好的回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