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童心向党的作文素材)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童心向党的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4-24 16:57:28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童心向党的作文素材)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一】

影片《党的女儿尹灵芝》根据尹灵芝烈士真实事迹改编。

尹灵芝是一个出生在山西省寿阳县赵家垴村的普通小女孩。家里母亲带着弟弟在外帮佣,父亲四处奔忙劳作。她从小跟着二姨生活,内心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后来,回到父亲身边,参加抗日小学学文化,加入儿童团,并当上了儿童团长。受父亲影响,一点点成长、一点点理解信仰,当尹灵芝看到父亲为了信仰献出自己生命后,她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十七岁的年龄破格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上了妇救会主任。最终在一次执行保护粮食的任务中,尹灵芝被捕,在敌人的各种酷刑逼供下,左眼失明,遍体鳞伤,却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个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信仰,是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人要有信仰,才会有希望、有力量。纵观抗战史上,尹灵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正是像尹灵芝一样心中充满信仰的千千万万民众,才使中国共产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然而精神财富却出现极度匮乏,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观迷失等问题日渐凸显……信仰是什么?影片为我们传递了一个共产党员“心中有信仰”所充满的正能量。

演出阵容专业打造抗战精品 传递正能量

《党的女儿尹灵芝》电影由第3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姚安濂,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女主角、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李琳,荣获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的阎青妤以及郜耀平、张志宏、王建国、卢海华、张页石、王朋利等众明星倾情出演。

“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影片中,演职人员演绎出来的不是那些摇着大旗喊口号、英勇就义不眨眼的英雄,而是走心的去塑造一个个的底层小人物,他们没壮举,甚至还有臭毛病和怪脾气,在鬼子面前也曾害怕,在抉择面前也会犹豫。但正是他们真性情的打造,展现了剧中人物丰富的灵魂,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传递出了“心中有信仰”的力量。

主创团队不惜代价倾力出品 弘扬主旋律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二】

童心向党我是千千万万幸运儿中的一个幸运儿,我生活在幸福中,没有战争带来的苦难、没有武器威胁着生命、没有为了防止被飞机轰炸的防空洞。是谁带来了美丽的和平,赶走了威胁生命的战争,是谁带来了幸福和微笑。是党,是伟大的党,是党赶走战争,带来了和平的,是党带来了一切。我们党的人民要向党,要感谢带给我们和平的党,让党的光辉照亮每个人的心。我现在生活在和平中,但是常听奶奶、爷爷述说着战争的可怕、战争带来的灾难,也述说着党对我们的关心,比如:我们小孩进图书馆不要票、坐火车不要票、老人可以优惠......。

从这些方面说明了党对我们下一代的关心、关爱,让我们过地幸幸福福。以前日本鬼子侵占我们中国的土地,是党把他们赶走了。不公德的国民党让我们的党最后也赶出了中国。党帮我们铲除了坏蛋,我们要报答党,党让我们变得更加光彩有力。我要向周恩来爷爷一样读书报答党。不要只是为了考好而学习,考好了还问妈妈要游戏机、电动坦克,几乎要什么就买什么---这不是我学习的目的,目的就是要报答党,为党的繁荣昌盛,为党而读书。

党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党的小助手。党的领导让我们伟大的精神支柱变得更加美好,散发出来无限的魅力,照亮每个人的心头。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和荣誉,我们不会让他倒下,我们会让他继续得到发展。我爱我伟大的党,我爱我的国家。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三】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环境,我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如适应。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充斥着我们的身体与时间。虽然每个人在特性上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只要心中目标的方向相同,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栋梁。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成长中思想的健全与完善是必要的。俗话说的好:“成材之前先成人”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是适应的。在生活中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大部分时间是留个你自己的。阅读的课外读物对于思想上的引导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许多同学喜欢阅读青春文学、喜欢言情小说。我认为在生活中未尝不可。但我们并不应该把这类书籍当做首选,它仅仅只能成为在我们闲暇时光的一个消遣读物。

我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我们从一本小说中得到的启发与思想上的引导远比青春小说。能让我们更多的学习优秀的行为。有很多人会问“这类小说不是非常板吗?”实则并不,仔细去阅读、细细去品味,你会发现自己慢慢的融入在小说中所刻画描写的情节。胸膛中一股正气在升腾,充沛心灵、融入液、刻入肺腑。

当时的社会,存在着许多残酷的现实,我们应感受到“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作为一名中学生需要我们学习的还有许多——优秀的'思想、优秀的文化、优秀的行为。不仅能丰富我们的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更能促使我们全面发展。

恰逢正值少年,我们拥有一段热青春,也是最为辉煌的时候。时光流逝至今,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纷杂,诱惑繁多。然而所拥有的机会也更多,该如何选择梦想,是择优停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做着安逸浪漫的幻想,还是修身储能博采出众。为世界、国家做出奉献?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四】

镍都小城金昌,以矿藏闻达于世,因企设市,一度声名鹊起,数载繁盛。曾经风沙大石遍地翻滚,戈壁瓦铄一片荒芜,人烟稀少,鸟雀绝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党的春风吹遍了这个小城。镍都开拓者们的脚步勇敢坚毅的踏上这片土地,多少党员同志们身先士卒、探测矿藏,多少巾帼英雄们义无反顾、奉献青春。峥嵘远去,镍都崛起。现如今,花香满城紫韵悠然,神秘骊靬浪漫紫金,似一幅幅绚丽画卷,如一颗颗灿烂明珠,跨越转型发展的金昌在这丝绸古道上悄然绽放、魅力无限。

一、巾帼守护---景美灵魂至美

清晨的紫金苑,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无尽的紫在晨雾中芬芳缭绕,流水小桥、花叶广场、爱情列车……这些景点都以最沉寂的姿势存在着,似乎都迷恋在这惊世之美中,久久不愿醒来。怕惊扰了这样的美景,缓步其间,静心感受,在不经意间发现有环卫工人顶着蒙蒙薄雾收集落地的花瓣,清扫各类废弃物。她们大多为女性,佝偻着腰身,在整片花海中认真清理,或扫、或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忙碌着。朝阳升起,气温随之升高,紫金苑又是一番奇景:大片大片的紫在阳光下跳跃着、闪烁着,万寿菊、太阳花等金色花朵零零星星点缀其间,看客似潮、游人如织。这时候的环卫工们更是辛苦,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她们的工作愈加繁重,不停来回查看清理,保证这仙境般的紫金苑时刻美丽着。都说女人如花,这些环卫女工们却默默守护着这片花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她们这些可爱的人儿啊,是这醉人的花海里最迷人的花朵,是这花城的最美的巾帼守护者!

二、金芝巾帼---平凡彰显伟大

鹰击长空,是因为它胸中有一片广袤的蓝天;

鱼跃碧波,是因为它怀中有一片无垠的海洋;

我们跋涉不止,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志向——向着党走,为人民服务永远坚不可摧!

这样的豪言壮语或许对一个基层社区工作者来说略显沉重,但岁月见证了这样的豪情壮志在最平凡的她身上践行!她就是金芝里社区居委会主任李zz,李zz同志曾任金芝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多年,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有着丰富的工作。她热爱社区工作,热心帮助同事,同事们有不懂的问题总是爱找她,因为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传、帮、带,无论社区搞什么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并且还鼓励家人也参加,努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调解邻里纠纷、为周围居民做了表率,起到了一名普通党员的带头作用。

她热爱家庭,尊重丈夫,照顾老人。虽然丈夫失业了,没有正式的工作,靠打工为生,但她还是鼓励丈夫,支持丈夫的工作,从来没有因为丈夫的工作而有过任何埋怨的话语。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丈夫深情的回报。面对家中长期患病的老人,她更是承担起了所有的照料责任,一有空闲时间总是陪伴在老人左右。李zz对此没有半点怨言,她认为老人患这种病本来就已经很可怜了,如果再不照料老人那他的良心何在?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李zz和丈夫还有孩子一家三口生活简朴,两人都没有正式的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她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们的女儿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从小就知道自立,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她的努力下,女儿成功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每当提起她的孩子她总是一脸的笑容,因为那是他最大的骄傲,也是她一生的幸福。

李zz同志几年如一日照顾老人、支持丈夫、教育孩子,对家人关心备至,毫无怨言,她和家人一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成为社区创建“最美家庭”和“平安家庭”的先进典型。在她平凡的生活中处处彰显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巾帼”二字在她身上当之无愧!

当朝阳再次升起在西北边陲的镍都小城---金昌,旖旎绚丽的霞光映着这座紫金交辉的花城,空气中浮动着诱人的甜香,人潮渐涌、气象焕新......花城儿女们,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踏上新的征程,昂首阔步走向更美的明天,让我们的巾帼魂在党旗下历久弥新、愈加坚贞!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五】

是谁,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今天?科技发达,文明和谐,我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是谁,给我们一个和平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团结友爱,和谐共处,我们拥有着和平的生活。是他们!是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

我来到雨花台,一路走来,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墙外面及地坪贴铺花岗石,朴素庄严。馆内陈列着烈士的遗物、遗像和文物史料。我们走过的不再是台阶,不再是平平常常的一段道路,我们是在穿越时空,走在了历史的年轮上!在这里,历史与建筑是与肉的结合,是灵魂与身躯的融合。没有灵魂的身躯只是一具形骸,没有身躯的灵魂亦只是一阵随风飘荡的轻烟!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腥风雨的年代。

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占地面积 1万平方米。纪念碑高42.3米,碑体方型,宽7米,厚5米。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 5.5米,题为“宁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

北殉难处烈士雕像用大小179块赭色花岗石砌成,高10.3米,长14.2米,由 9位烈士形象组成,表现了烈士们视如归的浩然正气。陵园由雨花台主峰等五个山岗组成,总的占地面积约54.2公顷。陵园正门立有一对石柱,朴素庄严,高约11.7米,象征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陵园内部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在雨花台的主峰建立了6.8米高的纪念碑,上刻有毛泽东同志手书的“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在烈士殉难处建有“革命烈士殉难处”牌坊以及其他的纪念物。

烈士的墓群位于西岗的西殉难处,东殉难处建有烈士纪念亭,北殉难处建有赭色花岗岩烈士就义群雕,雕像高10.3米、长14.2米,由党的工作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组成,雕像充分的表现了烈士们临刑前大义凛然、视如归的浩然正气。在主峰东麓,建立了革命烈士史迹陈列馆,陈列着先烈们的遗像、遗书、遗物等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缅怀。

数百位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抛头颅洒热,经受了与火的洗礼,为人民作出伟大的贡献,他们用热的青春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巍巍雨花,烈士们在这里永垂不朽!

伟大的红色文化熏陶着我们,我明白了取得和平的`不易,我为你们这些伟大的烈士们而骄傲!我为今日美好的祖国而骄傲!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学生,但我会好好学习,我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为祖国争光!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六】

高山仰首,

大海扬波,

踏着时代的节拍,

我们又走进了火红的七月。

95年前的七月,我们迎来了伟大共产党的诞生,

95年后我们共同见证了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辉煌与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燎原的星火,

在雨腥风中,点燃了革命的烽火,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缔造了我们伟大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建设中是高扬的风帆,

即便在狂风暴雨中,推动了发展的大船,英明的领航员继往开来,成就了我们辉煌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多变的未来是引路的明灯,

在坎坷摸索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刘胡来不畏强暴,为了党的事业英勇牺牲,

铁娘子吴仪,在党和国家的重要岗位上辛勤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广大女共产党员如小草之于大树,小花之于玫瑰,在繁华世界中虽不起眼,朴素而又平淡,仍然默默的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顾过去,

党的领导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立足当下,

党的领导让中国蓬勃发展,

放眼未来,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一往无前克服万难,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红色文化童心向党的作文400字左右【七】

可以说,我的成长是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的,甚至我到目前为止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在红色的文化里熏陶的。

我常在自己的个人简介里写下这样的话:“祖籍在井冈脚下,生长于赣南山区,蜷居南昌某高校”。这么一说,也便把我和红色文化中的三个摇篮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摇篮,而南昌又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

我的祖籍是在井冈脚下的永新县,用祖父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抬头见井冈的地方。于是我从小就在祖辈的教导中,了解着关于故土,关于井冈,关于中国革命的过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本里,在课外书中,又读到更多关于故乡的字词,关于那段属于中国革命历史的记述。

我清楚地记得,“三湾改编”在永新,“龙源口大捷”在永新,我清楚地知道,我从永新登井冈的路,是红军曾经走过的路,踩着的是革命的足迹。提到我的故乡,我是自豪的,因为它记录着中国革命的最初,记录着一个伟大祖国的前行足迹。从小到现在,我多次登上井冈,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触,每一次,都对生活多一点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强盛,更叫人记住曾经抛洒热的革命先烈。

我出生在赣南山区,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道赣南有个叫瑞金的地方,那是曾经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被称为“红都”。慢慢长大,知道赣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红土地”。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赣南的大部分土壤都是呈红色,还是因为赣南几乎所有的县区都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就拿我所在的小县崇义来看,历史中也曾有过“上堡整训”这样的记录,当时的我党高级军官王尔琢就牺牲在崇义,纪念碑名还是由肖克将军亲笔题写的。

我们无法忘记,那段属于赣南的红色传播,那段属于中央苏区的历史。写东西的我,偶尔捕捉了一些关于赣南的文化信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民谣,是当地人民对苏区干部的最高评价,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记录了南方游击战争的艰难,抒发了我军坚定不移的胜利信念。

再说说南昌,上大学来到这座城市,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不能说很熟悉这样一座城市,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走了那些革命的遗迹。寻访了那些纪念着红色文化的标志。去过了八一起义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走过了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训练团。每一次出行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玩,多了一层历史的洗礼,多了几分心情的凝重和深沉,每次回来却也是收获不少。

我们不能忽略,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南昌城里的那一声枪响,它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夜空,写下一段历史。这一枪,是武装斗争打响的第一枪,自然也具有非常的意义,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更是把南昌这座英雄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我不是一个喜欢参加征文活动的人,因为我通常以为征文大多是应景之作,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而这一次,不能不说有些机缘,无意间在办公室看到这本《红色江西》的读本和这样一个活动启事,一下子有种热情涌动,于是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许往往是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才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因为再多的文字,都无法合适的记录自己的满腔衷肠。

有一句话叫,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而红色江西就是这样一段属于江西的,属于那个革命战火年代的过去。它是一段让老一辈革命先辈怀念起来都倍感艰辛的历史,更是一段值得每一个在这个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心里铭记的历史。读着《红色江西》里的每一段文字,就是在回顾那一段过去,那些往事历历在目,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而每一段都是那么牵动人心,每一次的革命进程都是今天幸福生活的铺垫,是前辈的鲜换来的。

有时候这样的话说多了反而显得有些虚情假意,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常常写下这样的词句,读着这本书里的文字,我越发怀念那个属于记忆里的岁月,记得作业本上写下,红领巾是革命志士的鲜染成的。而现在社会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只看到了金钱和地位,只看到了利益和权力,忘了今天的生活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忘了今天的幸福是建立在怎样的奋斗基础上。

学习红色江西的历史,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人回顾这么一段过往,回顾属于井冈,红米饭南瓜汤的生活,回顾属于瑞金,苏区干部艰苦朴素的传统,回顾属于南昌,雨腥风斗争的场景。再想想现在,饭饱衣暖、生活富足、平安和谐,还有什么不满足,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贪婪和谋取。

当然,不是我要去标榜自己什么,也不是我能改变怎样的现状,只是作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下这么一段文字,不管它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能让多少人产生一点点触动。

只因为我觉得有那么一段历史,是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的,只因为我是一个江西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的青年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