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

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9 20:30:03
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

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一】

是谁在大漠中展示风采?是谁在骄阳下奋力伸展?是谁在寒风中屹立不倒?

只有胡杨。

春光遍野。胡杨在天地之间汲取灵气,日月之间汲取精华。他在为新一年的挑战做好准备,看:他的根奋力地向地下伸展,深深地植于大地体内,与大地合二为一;他舒服的沐浴着大漠给他送来的春风,接受春天的洗礼。在新的一年里他又将昂起他高傲的头颅与一切困难搏斗。他将延续那千年不倒的神话。

啊,胡杨树!你“活着昂首一千年”。

夏日如火。粗壮的胡杨树附着不可思议的遒劲的根须,那不屈不挠的枝条,奋力地向天空伸展。为了在烈日下生存,胡杨长出不同的叶子:大叶子能够吸收充足的阳光,小叶子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上还有一层抛光的蜡质能够锁住每一滴水分。试问:还有比胡杨更坚韧的树吗?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的生长,在如火的骄阳下不屈的拼搏,在孤寂的环境中独自屹立。难道还有比胡杨更坚韧的树吗?

啊,胡杨树!论天地英雄“唯你独尊”。

秋风似刀。胡杨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抗争,尽显他的洒脱。粗壮的胡杨如古庙铜钟,让人难以合抱,挺拔的胡杨像千年佛塔,直冲云霄。那粗壮的老树,不及盈握的细枝,横斜逸出,杂芜而立!这是怎样的傲气,怎样的强劲,怎样的凄美?虽历经沧桑,但仍坚韧不拔。秋风一吹,秋霜一冻,胡杨树变得更加耀眼夺目,令人臣服。

啊,胡杨树!你是沙漠的脊梁,是“生命的颂歌”。

冬雪皑皑。漫长的冬季,那枯而不落,甚至是枯而不黄的胡杨成为了沙漠中一道迷人的景色。时光在他身上刻得痕,如战士赴战时受的伤。在严寒的隆冬中坚强屹立。他似苍龙,腾越沙漠;似金蛇,虬蟠狂舞;似猛虎,威慑乾坤。那气魄,那雄韵,那凝重,那震撼,横亘苍穹,排山倒海,浩浩荡荡。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芜的人生,他在自己的土地上固守千年不变的信念。

啊,胡杨树!你是“顶天立地的铁汉子”。

“活着昂首一千年,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二】

割稻,对我们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农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体验。

秋天一到,稻穗们就会在妈妈的怀抱中舞动,好像在说∶“你看,我多美。穿着金黄的衣服,像一位小公主。”说着,又随着秋风翩翩起舞。“该收割了,该收割了……”稻穗们不停的号召人们开工。人们又似乎明白了它们的用意,马不停蹄地赶往田边去。

“嚓嚓嚓,嚓嚓嚓。”一阵悦耳的歌声,驱使我们赶快行动。我和爸妈本来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大。我的信心也逐渐消退,但是我一想到:刀不磨不亮,人不学不懂的格言,就马上信心满足。我实行了先观摩,后行动的方案。我走到妈妈跟前,仔细的观察着。我看见妈妈弯着腰,一手紧握镰刀,一手拿着稻穗,“嚓嚓嚓,嚓嚓嚓”地向前移动着。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向下滴。哎,最后还是经过我多方了解,才知道秘诀的。

我亲自动手了。我一手紧握镰刀,一手戴上手套,扭了扭腰,便弯下割稻了。“嚓嚓嚓,嚓嚓嚓”,随着一阵歌声,一棵棵沉甸甸的稻穗唱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支歌。哎呀,我的手好疼。拿下手套一看,手掌上有了老茧,我气呼呼地说:“我不干了。”。说着“啪”地坐在田埂上了。

我坐在田埂定睛看着远方,我看见漫山遍野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们像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开生日派对;又像大海中的波浪。,稻穗们,你们具有黄金的特征,我以你们为傲。

作文标点符号运用方法【三】

每次上课之前,前排的一个同学,总是从粉笔盒中拿出两支粉笔放在讲桌上,我问:为什么不把粉笔全拿到讲桌上来?她说:同学总是拿着粉笔扔来扔去,太浪费了。这是你们班主任交给你们的工作吗?不是,是我们自愿的。她说。我被这一回答感动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美德却被我们淡化了。且不说社会上的讲排场、摆阔气屡见不鲜,就是学校这方净土,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忘记关掉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空无一人的寝室灯火通明;没吃几口的饭菜被扔入垃圾桶中更有的学生穿衣追求名牌与时尚;吃饭讲究好友饭店相聚;手机、MP3、电子词典已成为高中生随身携带的三大件这些浪费现象都警告我们:重拾勤俭节约美德势在必行,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首先,人人要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行动的指导。其次,勤俭节约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滔滔江水源于细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体现节约,如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珍惜粮食,我们应该尽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节约,不断发现新的节约方法,并适时地加以推广,在我们的不懈的努力下,建设节约型校园指日可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