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对琵琶行改编成歌的看法的作文)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对琵琶行改编成歌的看法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3 14:31:04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对琵琶行改编成歌的看法的作文)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一】

语文该教些什么?很多语文老师教了一辈子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一辈子都靠着教参与,靠着指导老师,于是教出来的学生(指走出课堂而未走上社会能自学的)你问他一节课下来的收获,他们只会重复课文内容和教师教给他们的中心思想或说主题意义的收获,偶尔还会说出几个词来,语文失去语文之意义,不知所教又怎么让学生知其所学。肖川老师板书的语言目标、章法目标、认识目标却让许多老师窃笑,我不知老师们笑什么?为什么笑?或许他们没有看到肖老师在用自己的思想与学生交流。肖老师的执教背后有着他个人的文化底蕴,有着他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之背景,他在贯彻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是生命在场的有灵魂教学。 不知有多少教师有反思过语文教师与其它教师差别在何处?语文课堂的凸显意义在何处?做为教师有着教师共同特质相似之外,走进课堂因为学科之异,教师也就异了。语文教师更应人性、人道,更有人文精神、更善灵魂交流,因为语文教师更多别于其它教师的与作品灵魂交流的机会,其它学科教师看课文,看到的可能是情节,是思想主题,而语文教师看到的更应当是作品之灵魂在于自己对话。教学是让自己的灵魂注入课文中,使"一部分作品有了生命"得以复活,复活的灵魂流入教师心灵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命,因而语文教师对语文的目光应是更深邃的、更全面的。肖川博士教学中归纳的几点:

①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做?《争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总结来自对孩子们答案的归纳与提升。学生都说:"同学之间不应斤斤计较","朋友之间不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友谊","我们要宽容别人的缺点"这些感悟听起来很动听,但这些都不是出自内心的,是缺少情感注入的语言,可以说不是对课文的真悟,而是生活中听来的语言搬用,事实上一到现实中,说这些话的孩子没有几个不斤斤计较的,没有几个能宽容别人的',如果仅停留在孩子们的这种认识则教学就是肤浅的。所以肖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对待,怎么化解日常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孩子生活),从《争吵》中获得什么感悟?这就从逃避问题到怎样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因此学课文的意义就升华了。

②我非常羡慕安利科有一个这样的好爸爸,他有这样好的教育思想;"我非常羡慕"带着老师的情感,也带着老师的感悟去默化学生,把学生带向文中的崇高人物——引导学生感悟人格的高善,严已宽人。朗读安利科爸爸的话,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真,没有人文意识的教师是挖掘不出这样的思想的。

③孩子当我们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一听此言,老师们又笑了,我听不懂这笑背后的含义,但我认为这就是语文老师的独特慧眼,这慧眼的背后蕴蓄的是肖老师把孩子看着人,看着是一个个生命,只有心中装着生命意识才有这样的人性教育思想,教育是对现实的负责也是为将来而准备(斯宾塞满生活说观点),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任何人(独生主义者除外)都要面对的,这亦是生活,这一问表面看来是对将来生活的预设,而实际这教学的背后深藏着人文、人性教育,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他摒弃了一般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不知高了几等,这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从灵与性的高度进行的教育。 尽管课堂并不热闹,学生也不显得聪颖,教师也无惊人的出奇表演。但却让我心灵为之一震,感受一种语文教学人性的享受,不由心中反复言叹,这就是"有灵魂的教育"。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二】

??丽的琵琶湖小学四年级作文

大家看过琵琶吗?琵琶是一种乐器,可以奏出美妙的声音。可是,你有没有看见过像琵琶一样的湖呢?如果你没见过,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这就是――我的老家江西余干县的琵琶湖。

琵琶湖位于余干县城中心的东南面,形状像琵琶。这片湖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水平如镜,故人们称之为琵琶湖。

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夏日的一个早上,我们来到了琵琶湖畔。啊,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呀!我闻着新鲜的空气,慢慢地走进湖边的长廊。湖面上风平浪静,湖水清澈见底。小鸟在湖面上自由地飞翔,小鱼在水底快活地玩耍。抬头一看,湖边长廊的天花板上还画着很多东西:有龙,有凤,有虎,有孔雀等飞禽走兽。另一段天花板上还画着“八仙过海”,惟妙惟肖地重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壮丽景象。

我穿过长廊,拾级而下,来到了水边。蹲下身,把手伸入水中。啊,好凉快、好舒服呀!突然间,几只皮划艇呼啸地冲过来了,溅起一束束浪花。这些皮划艇有单桨的,有双桨的,有单人划的',也有多人划的,原来是皮划艇运动员们正在进行训练呢!只见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如蛟龙出海。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地刻苦训练,决心为祖国争光。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县城灯火通明。我们坐在游船上,在湖中漫游。放眼湖面,只见水面上倒映着皎洁的明月,还有五彩绚丽的霓虹灯光,大家都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三】

傍晚,我们来到九江,姑姑对我说:“我们今天先休息吧,明天我们去庐山。”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二天,我们来到庐山脚下,坐着汽车一直到山顶,啊,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迷漫,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美丽极了。正当我们想到对面山头去的时候,缆车过来了,我们坐在缆车上,看见这山真陡啊,好像被刀劈斧削一般!苍翠的山群重重叠叠,像波浪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

导游带着我们来到漂流的地方,我看见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我们坐上一艘皮艇,皮艇先在一个在大池子中划来划去。忽然,一道闸门打开,一个长钩子把我的皮艇钩到闸门口,我吓得赶紧闭上眼睛,激流把我们冲了下去。“砰”的一声,我的心还悬在半空中,我们的皮艇却落在了一个大池子中,又一个长钩子把我们的皮艇钩到了闸门口,我吸取上次的经验,勇敢地把眼睛睁开,“哇,好惊险,好刺激呀!”我开心地跟姑姑说。

坐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远处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我和姑姑心情愉快地聊着。我边聊边想:要是爸爸妈妈也能来的话,他们就能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了。

琵琶行的听后感小学作文【四】

秋夜。冷风中的枫叶和芦花在空中凄厉地飞舞、盘旋。

被贬到江州任司马的白居易,此时怀着几分无奈与凄楚,恋恋不舍地与路经此地探望他的好友江萧竹骑马来到浔阳渡口,依依作别。

轻挥的手停在风中,依稀可见眼眶中的泪水。千言万语终难诉尽心中忧国忧民之志。江萧竹望着朋友憔悴的身影,抑制不住心中难奈的情怀又邀白居易到船上再喝饯行酒。盛情之下,白居易跃下马来,向渡口指道:“我白某今生能结识你这么一位豪杰,即使被贬又待如何!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船内,二人举杯欲饮,却有万千话语噎在喉头。相对无言,杯中美酒化作了斩不断的离愁别绪……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白居易正欲引骑上马,忽闻一阵如泣如诉、似丝似竹的弦声滑过江面,划破长空穿入耳鼓。顿时,他所有的情愫似乎凝固了。江萧竹也被乐声吸引。他见白兄凝思沉默欲行又止,忍不住再次相邀:“这么美好的丝竹之声,何不共赏再别!”

白居易再次登舟。两人向音乐飘来的地方轻声呼唤:“请问弹琴高人,可否来船上一叙?”未见回音,丝竹声却戛然而止。这时,两船已悄然靠近。江白二人斟酒,拨亮油灯,重新摆开宴席,准备邀弹者一叙。

江萧竹站在船头,由衷地赞美道:“方才一曲,犹如高山流水,高人不知能否赐见?”片刻的宁静后却传来一女子如云间莺语、似春燕呢喃的低语:“贱妾深居简出,深夜孤舟,不便相见,望官人见谅。”二人听后,一时语塞。白居易执着地向前挪了挪脚步,恳切相邀:“适才听夫人弹奏琵琶,技艺娴熟已臻化境,曲中的.忧闷愁苦仿佛是在下的生活写照。如果没有猜错,夫人与我同病相怜,何不过来一叙!”

稍顷。一位中年妇女从船篷下轻移莲步盈盈走出。她双手抱着琵琶,遮住了半个脸。侧影中见其鬓若浮云,秀眉微蹙,目光含羞。虽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似曾绝艳的容颜下隐隐约约写满了惆怅与无奈。

妇人坐定后,纤纤素手怀抱琵琶,玉指轻拂,转动旋轴。轻轻地试弹了三两声便有如云若泉的无限深情弥漫开来。白居易与江萧竹对视凝望,不禁同时道出:“未成曲调先有情啊。”渐渐地,妇人完全沉浸在了乐曲声中。她一会儿掩首扫弦,一会儿又揉滚轮指。声声哀怨幽思,仿佛诉说着自己一生的不幸。叩弦、操弦、挑弦,她将名曲《霓裳》《六幺》的意境弹奏得酣畅淋漓。大弦嘈嘈,声音沉重舒长如阵阵急雨;小弦切切,声音急促细碎如窃窃私语,嘈嘈切切,仿佛滚圆的小珠子落入玉盘,发出悠扬悦耳的清脆响声。瞬息,音乐变得沉痛悲抑,像冰下滞涩不畅的泉水。渐渐地,音乐越来越低沉,丝弦仿佛要凝绝。

四周冷冷清清,万籁俱寂。一切声音都暂时停歇了。琵琶女微颦双眉、轻声长叹,终于把隐藏内心的怨恨幽情融进乐曲声中一泻而出……

忽然,繁弦急奏,发出清越雄壮的声响。就像银瓶爆裂水浆飞迸,又似铁骑出刀枪齐鸣。此时,琵琶女用拨子在琵琶槽心猛然一划,四弦齐响,犹若撕裂绸缎般发出了尖锐的余音……

过了好一阵子,白居易和江萧竹才从音乐的情思中回到现实。未等二人说话,满腹心思的琵琶女已将拨子插在弦中。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刚才激情摇荡的神态转而化作了凄楚、幽怨。她娓娓絮絮地道出了自己凄惨的身世。

我本是京城里的一位歌女,家住长安曲江附近的虾蟆陵下。我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学会弹琵琶,名列教坊第一名。

妇人眼神迷离,沉吟片刻后接着说:

那时候,我美艳绝伦。一经梳妆打扮,其他姐妹们也免不了嫉妒。王孙公子们争先恐后送我财物。常常是一曲歌罢,所得红绡已不计其数。他们陶醉在我演奏的琵琶曲中如痴如狂。有的把身上佩带的名贵饰物取下来击打拍子直到敲碎;有的在狂欢中宴饮调笑,失态到酒洒满身,玷污了罗裙……

稍顿,妇人幽怨的语调里充满了惋惜:

时光流逝,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把青春年华很快消磨殆尽。我年老色衰,门庭也渐渐冷落。后来,我嫁给了一个商人,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他上个月贩茶去了浮梁,至今沓无音讯。我孤零零地守着空船甚是凄惨。昨夜梦中重返少年时光,饮江呓语,泪横脂粉。弹奏琵琶只为排谴心中愁苦郁闷,未曾想惊扰了两位……

江萧竹听罢忙起身拱手相告:“深夜寒水浸月,丝竹排空,我二人有幸欣赏到如此意境,实乃缘分。”说完左右环顾却不见白兄的回应。回头看时,却见白居易愣愣地坐在一隅出神。顷刻,泪水便嘀嘀嗒嗒滚落下来。也许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翻江倒海,忽见他起身走到船头仰头长啸:“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完回身对着妇人一揖到地:“我从去年离京被贬到浔阳,一直深居简出。在这个偏僻潮湿的地方,整日只有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我已有一年没有听到丝竹管弦之声。偶有山歌牧笛但呕哑啁哳不堪入耳。今夜听到你弹奏的琵琶乐曲,仿佛仙乐入耳,刹时茅塞顿开。请你不要推辞,坐下再弹一曲。我要依曲为你写首名曰‘琵琶行’的歌词。”妇人听罢感激涕零,竟站立良久不能言语。

满腹的感激和巧遇知音的喜悦让她心潮澎湃,思如泉涌。

坐回原处,上紧丝弦,旋律响起。然而曲调繁急,情感凄凉,满含悲切,似与刚才奏过的曲子迥然不同。满船听者无不俯首掩泣。

这时,白居易已完全沉浸在乐曲声中,胸前的衣襟早被扑籁而下的泪水浸湿一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