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30篇作文带翻译)

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30篇作文带翻译)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9 00:34:27
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30篇作文带翻译)

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一】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二】

从5.12汶川地震发生起截止至今日,已有34073同胞在灾难中失去宝贵的生命。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从今日起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鸣笛、鸣警报。与此同时,奥运圣火传递也将暂停三天。哀悼日的设定,让全国人民充分感受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尊严与光芒。

仿佛上苍也在深深怜悯四川那些苦难的民众,今晨一起床,就感受到天气骤然变得阴冷,与昨日我和杜衡参加步行街赈灾义卖活动时遭遇的灿烂天气迥然不同。不久,淅淅沥沥的雨滴就洒落下来了,如同人们为那些瞬间消逝的生命而泪水纷飞。

来到公司,我习惯性地先敲开腾迅新闻,映入眼帘的是灰白色调的网页。随即又打开了搜狐,新浪甚至很多不起眼的网站,也都坚持换成清一色的灰白色调,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嗬,在天灾国难面前,我们是幸运的,至少十三亿华夏子孙的心在此刻深深凝结在一块。

下午14时20分左右,连素来不怎么关注国家时事的同事都纷纷聚集在电视前,我忍不住给我几个朋友和同学发了短信,提醒他们别忘了默哀。28分正,伴随着电视里及窗户外长鸣的气笛声响起,同事们肃穆站立默哀。刺耳的警报声传入我耳中,我突然感到周围一阵难以言状的压抑、窒息。三分钟仿佛是漫长的一生,我的脑海里一次次翻滚着大地震中所有悲惨的情景,孩子,废墟,尸体感觉眼眶有点湿润,我强忍住泪水,心中默默地为难同胞祈祷。

默哀一结束,我匆忙地回来了自己的位置。这时手机短信声响起,一瞧,是大学同学小D发来的。她说她正奔赴汽车站采访,全场汽车鸣笛,还有人在大声哭泣。看到这一幕,她不禁愧叹生命。大学时期起,小D就是悲观主义者,在人生最不如意的阶段甚至想到了结自己的生命。然而此情此景,却让她深深动容,她在亡面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因为灾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也因为灾难,让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当眼见我们的同胞在苦苦恋生,而终究无力摆脱亡阴影时,我们更应珍惜有生之年的每一天。在苦难面前,我们更应乐观,积极,自信地高唱,唯有如此,才能表示对逝者最虔诚的尊敬与慰藉,扪心自问,无愧于此生。虽然在近期同样面临众多困惑,但是我还是郑重地给小D回复了相互激励的短信,希望能共同走出困境。我坚信,我们心中都埋着一颗希望的种子,只要阳光遍照心灵,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希望不幸遇难的同胞一路走好,希望遇难者的家属面对生活更加坚强,希望灾区的人民能早日重建家园。在逝者回魂的头七之夜,我在心中许下无数个愿望。同时也闭上眼睛虔诚地祝祷,期盼仁慈的天父把希望的种子遍洒人间的每个角落。

把作文反复翻译100遍【三】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