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拒绝重建圆明园作文)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拒绝重建圆明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1 15:55:47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拒绝重建圆明园作文)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一】

早在前几天,爸爸妈妈就说要带我去圆明园赶庙会,圆明园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我从课本上见过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给烧毁的!陌生是因为我没见过真正的圆明园。

“吱……”车子在圆明园门口停了下来。啊!人头攒动,好热闹啊,门口就有舞狮表演。刚一进门,哇!真漂亮啊!瞧,那一盏盏又红又漂亮的灯笼挂在绿色的松枝上。公园的路上挤满了游人,在路的两边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许多店铺,有卖玩具的,有卖冰糖葫芦的,还有吹糖人的,让人目不暇接……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吹糖人了!吹糖人的伯伯让我吹,他来捏,伯伯说吹我就吹,说停我就停,伯伯在捏的过程当中,我看见伯伯捏得那叫熟能生巧,一块麦芽糖在他的手中,不一会儿一个“猴子观海”就成形了,好可爱啊!公园里离人群不远的地方,我和爸爸妈妈发现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一座漂亮的桥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它叫九曲虹桥,它为什么叫九曲虹桥呢?是因为它有九个弯曲的地方,并且它五彩缤纷,所以才叫九曲虹桥。九曲虹桥通向一个小岛,听爸爸说:“这个小岛上原来有一座漂亮的宫殿,后来被英法联军烧成了一片废墟!”我站在九曲虹桥上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圆明园呢?”妈妈说:“因为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来抢宝物,然后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强盗行为,就把拿不了的宝物和宫殿一并损毁。”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祝愿我们的祖国以后更强大,不会再有任何侵略者到中国来!

圆明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让我知道了许多历史知识。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二】

曾经的我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阳光的孩子啊。当奥运即将来临,全国人民向奥运健儿投去了充满期望的微笑时,每个选手都会竭尽所能为国争光。生活中的发现在于你原不愿意揭发它;里面的面包可好吃了。

庄严肃穆的气氛渲染了整个画面。一幅幅曾经的画卷,揭示那富丽堂皇、犹如仙境瑶池的地方竟是“圆明园”。那最初的抵触,拂过我内心深处的感慨。心,是会流的……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竟差点将中国送上凌迟处屠宰场。圆明园经过两代人的扩建而创造的奇迹,那屹立与亚洲土地上的文明,转眼间,化为一片废墟。怎不让我感到惊骇!

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是幸运的,他目睹了这个王朝的盛衰,参与了圆明园的建筑设计。

昙花一现,虽然短暂,但却真实;可那一片废墟所能给予我们的,却只剩无限的幻想。洋枪洋炮对长矛腰刀,肉之躯对火药钢炮。当西方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然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加强封建专制,坚持闭关锁国。什么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狂妄自大成了当时皇帝和大清子民的口头腔。然而洋枪洋炮武装的国外的几艘战船就能将中国的北洋水师全部摧毁。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呢?

封建皇权专制国家的下场就是割地赔款。那个拥有祖孙三代美好回忆的圆明园,也无可奈何被劫掠!

对这铁的历史事实,多少中国人还记得呢?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人,或许正如聂华苓所说的是健忘的,不记仇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这迹斑斑的历史!

夜郎自大,闭关自守酿成的这一的教训,该是鞭策我们最好的良药。我们决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强盗的嘴脸,决不能忘记那仁人志士浴奋战的悲壮场面,。我们应该高瞻远瞩看世界,励精图治望未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树起国富民强的巍巍丰碑。

朋友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教训,不忘国耻,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用知识建立起一道铜墙铁壁,绝不让侵略者的阴谋得逞,为努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三】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纪录片《圆明园》。

片中记录了圆明园从建造到被火烧毁的全过程。有一位外国画家郎世宁,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都能见到他忧郁的身影,他一生亲眼目睹了圆明园的建造与毁灭。

这是一部具有很强史诗风格的纪录电影,体现了当时王朝的无能。几个皇帝都因为治理国家不当,才使得圆明园被毁。雍正一生沉溺于丹药,后来于丹药中毒,就是他沉溺丹药,忽略了对大清的建设,才使中国落后。乾隆则是封闭发展,只顾闭门造车,没能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才使中国败在别人的脚下。再看看现在,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与当时比起来可好多了。圆明园的被毁,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几千个英军竞打败了中国的千军万马!唉,那时的中国太软弱了。而中国现在为何如此强大,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什么飞机、大炮,中国现在都有了。为什么古与今变化这么大,因为“古”是“封闭”,“今”是“开放”,当时没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才使中国落后!现在回想起电影中的情节:那时的圆明园多么富丽漂亮,现在被毁了,可这惨痛的教训留在人们的心里。

同学们,现在一起努力吧!建设祖国,别让圆明园的悲剧重演。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四】

假期里,我们全家人一起去了北京。在北京的第三天,妈妈说要带我去一个北京最凄凉,却又是最繁华的地方——圆明园。我十分好奇:最凄凉?最繁华?不是矛盾吗?

走进圆明园(现在是圆明园遗址公园),这里绿树成荫,各色鲜花争相怒放,游人如织,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可是我眼中只见繁华,却不知凄凉在何处?妈妈说:“多走走,用心去感受,你会明白‘凄凉’是什么意思的。”我离开了喧闹的人群集中地,走向圆明园深处。

漫步在荒废的小道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将水面铺满的荷花和长满垂柳野花的颇有些历史感的土堆能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曾有过什么;只有散落在小路旁、土堆上、水塘里的人工开采的石块、底座、带有方孔的巨石能向人们诉说这里曾经有过的风光与富贵。当我看到大水法、观水法里的一块块刻有精美花纹的方石块,仿佛依稀可以想象它没有毁去前的繁华,一种无与伦比的繁华。

一座座奇观出现在我的眼前,大水法的十二生肖还在喷水、报时;近处的仙人仍双手托盘,屹立于土堆上的仙人承露台;身后的别有洞天崖秀溪清,亭台错落;雷峰塔依然庄严肃穆;蓬岛瑶台边还在举行赛龙舟;皇帝还在勤政亲贤办公;杏花春馆里杏花满林,映红了半片天空;“坦坦荡荡”池里的千条锦鲤还在戏水;正觉寺里念经声绵延不绝……

突然,景致消失了,映在我眼前的还是那长满野草荒树的山丘、散落的片片石块,还有那毫无生机、萧败的门……

凝视着湖面,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这的确是一块令人感到无比凄凉的景点啊!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五】

再谈谈修家谱的意义。古人云:“人生在世,姓望在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作为人子应该深知人无祖先,根从何来,人无父母,身从何来的道理。修好家谱,既有承前启后,不忘根本的目的,也有上对先人,下对后辈的意愿。先人艰苦创业,理家育人,为社会为家族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通过修家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通过修家谱,把每一代人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史事真实的记录下来,留给后辈们,让后辈了解这个家族的发展与兴衰,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先辈的治家理念,吐故纳新,去糟取精,世代相传。修家谱和续家谱不是为了炫耀家族的\'辉煌历史,而是为了保留住我们祖辈最优良的传统和精华,教育启迪后辈们更加进取,发扬光大。

最后谈谈父母重视修家谱的意义。一个家族是由许多家庭组成的,因此要先有家才有家族再有家谱;其次是这个家族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才可以配写家谱。如果这个家族的人举止不端,行为不良,家谱记录下来的人和事都是羞于世人的,那写家谱还有什么意义?一个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父母是这个家的核心和主心骨,所以说有父母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可见父母对一个家的重要性。家族是什么,家族就是一棵大树,先辈是这棵大树的根基,父母是这棵大树不断伸展的枝桠,子孙后代就是这棵大树的叶,根基稳固,枝叶茂盛,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做好根基,立下家训,才能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做好父母,厚德载物,才会给子女带来福报。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为人父母者,应百善孝为先,以德修身。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故父母在家庭中应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什么?榜样即是力量又是方向,也就是现在说的正能量。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做好父母的本分,教育好子女,使子女成才,这个家族才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反之,如果对子女缺乏家族观念和人伦道德的教导,就会导致子女家庭观念淡薄,甚至会出现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吃喝嫖赌,横蛮逆行的结果,这个家族就会走向衰败和没落。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母留给子女的不仅是房屋、黄金和钞票,更应留给子女丰富的文化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和优良品德。这样,儿孙们才能以德生财,才能走上发家之路,才能攀登兴旺之阶梯。只有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修续家谱,把族规家训和一些具有教育启迪意义的文章、回忆录等珍贵资料融汇在家谱之中,付梓成册,以规范后人的言行,教育和鼓励后人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解读曾国潘“耕读传家久,读书济世长”耕读传家,泽及后代的人生智慧,甚感吾李家先辈“礼仪修身,耕读传家”家训之深远意义(家训的释义,晓菲已著有一文,这里不作赘述),这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后辈取之不尽的财富,应牢牢谨记。在《夏津县志》人物一栏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录:“李学信(我老太爷)孙庄人。少贫,佣工于朱官屯宋姓家。宋素封,有还债者,金数页,银四百两,秤验甫毕,贼忽至,弃于案,全家逃避。贼去归,意金银亡。学信出金于怀,出银于积薪下,不减分毫,主人喜,以近孙庄地三十二亩酬之。秋收时,学信将所获仍归主人,主人力据,始实受其田。后家渐裕。子荩臣,经商济南,急公好义,为邑人(夏津古称邑)所依重。孙福堂、善堂(我爷爷)克振家声,丁财并茂,人以为种德之报云。”另据夏津县党史委文史资料《八年记忆》中所载夏津县在抗战前经济繁荣景象:1938年前,县商会会长孙庄李福堂开设的花行有:“同兴”、“泰兴”、“正兴”、“裕兴昌”、“玉兴栈”、“兴栈”、“茂兴”、“福兴”。当时有“李福堂真是凶,一心要办八大兴”之说。可见当时家族之兴旺、经济之繁荣。先辈以诚信在一县之志留于后世,是我们家族的最大荣光和骄傲。先辈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留给我们后辈的福报源源不尽,长流不息。

传家不忘传家训,修谱不忘重修身,乃吾后辈之重也。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六】

初见圆明园,心中似被针刺了一般痛。

漫步在绿荫小道上,周边的绿色,如同被特意调过一般,无处不显现出生机勃勃。数十棵香樟树并列着,周围那嘻嘻哈哈的打闹声此起彼伏。

进入园中,猛然心中一紧,这就是圆明园吗?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吗?远远望去,野草丛生,断壁残垣,碎石满地,四处散落。有的石块垒成一扇残缺的大门状,阳光洒在上面,依然遮挡不住火烧的烙印;有的仅剩下一个巨大的坑,里面的石头参差不齐,上面的花纹若隐若现,似被刀削过;有的石头整齐地堆在一起,看,这不是上楼的台阶吗?那不是皇帝的龙椅吗?上面还能看到一些龙纹呢。眼前的一切,似乎在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沧桑。

圆明园中原藏书上万,工艺品数不胜数,绝世孤品争奇斗艳,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十二生肖音乐喷泉:每到相应的时辰,对应的生肖就会喷水。古典的八音盒声动人心弦,阳光与水相映,七彩的光辉洒落四周。大树郁郁葱葱,无数的琼楼玉宇隐藏在这其中。瞧,这楼台古色古香,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金光。中西合并的雕刻技术,更加无与伦比。

一切欢乐祥和的气氛,都被英法联军打碎在地。“强盗”在光天化日之下,将能搬走的东西装满了一车又一车,而搬不走的呢,砸!烧!大火好像恐怖的毒蛇,四处蔓延了三天三夜。北京城上空火光冲天。抚摸石块,上面仿佛还留着那场大火的余温;走近它们,似乎可以听见低沉的哀鸣。这是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痛,永远无法愈合,哪怕相隔千山万水,也不应忘记。

阳光下,圆明园的伤痕有些刺眼。相信明天,定无新伤。

我同意重修圆明园作文【七】

前些天,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让我们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星期五中午,老师还带我们到多功能厅去观看关于圆明园的电视,印象十分深刻。

圆明园本是皇家园林。在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寿园组成。万寿园也叫绮春园,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销毁,就这样我国这一片艺术园林变为一片灰烬。

读了《圆明园》这一课让我想到在香港被用高价拍卖,中国有关方面花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买回来的几件国宝,这原本就是中国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的,现在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些侵略者真是太可恶了。

回想起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两个强盗的“丰功伟绩”。虽然圆明园已被毁灭,但历史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