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我的家乡卢氏县徐家湾乡作文)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我的家乡卢氏县徐家湾乡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0 00:51:30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我的家乡卢氏县徐家湾乡作文)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一】

我的家乡有许多美景,比如:澄碧湖、大王岭、园博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风景如画的半岛公园了。

春天,半岛公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从泥土里钻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嫩绿的草丛摸起来柔软而舒服。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柳条长长的,细细的,就像婀娜少女的头发,一阵春风吹过就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

半岛公园的夏天是花的海洋,有红得似火的石榴花,有高举火把的鸡冠花,有娇艳无比的玫瑰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秋天,半岛公园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枯黄的叶子告诉大家秋天来了。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林间飞舞。

冬天,花草树木都冬眠了。只有松柏还耸立在那里,就像一位士兵在守卫着半岛公园,怪不得松柏被列为“岁寒三友”之一呢!

半岛公园一年四季都美如画,我爱半岛公园!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二】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是一个心旷神怡;我的家乡,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家乡的美景也赛过美丽的桃花源,胜过雄壮的瀑布,也比过其它美景。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饱含着春的气息,捎来了春的柔情。家乡的草坪上,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鹅黄的柳树舒展开柔软的枝条,跳起了疯狂的“霹雳”。小燕子唱着春天的歌,从树梢掠过。成群的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在小溪里戏水、玩耍。啊!好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夏天到了,就像是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逐渐沸腾一样。天空上晴空万里,太阳把地面考得滚烫滚烫的。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滚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挡不住太阳的曝晒,叶子都卷成个细条了,头也垂下了。可荷花却依然挺立着:只见荷花盛开着,朵朵荷花婀娜多姿,真像亭亭玉立的仙女。她们千姿百态,纯洁无暇:有的躲在荷花背后,不肯露头,好像一个羞怯的小姑娘;有的从荷叶中探出头来,含笑怒放,散发出阵阵芳香:有的还是花蕾,看起来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一片片荷叶就像一个个翠绿雕刻大圆盘,有的高于水面,有的贴在水面,有的低于水面。

秋天到了,果实累累,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群群的蝴蝶又开始活跃起来了,被秋风吹落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落到了地面,瞧!他们在空中尽情翻飞,五颜六色的:红的,黄的,绿的。。。。。。。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酝酿着一个银色的梦。呼呼——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树上,地上,屋顶上。。。。。。。到处都是雪。许多花都凋谢了可那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梅花却还在盛开着,在这冰天雪地里,梅花开放,给银色的梦增添色彩。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出来,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农民们也眉开眼笑:“明年又是一个大丰收!“这一派景象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诗人的赞美名句:”得水能仙与天奇,寒香寂寞动冰肌,先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峨眉参一枝”。

啊!我的家乡!您真美!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三】

人们都说“铜仁的山水美如画”,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当你乘船畅游锦江、观赏铜仁的水时,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锦江的早晨是迷人的。朝霞似乎等不及河面上的白纱散尽,就把霞光注入河中。此时,河水绿得像是一块碧绿的翡翠,朝霞红得像胭脂,绿水拥抱着红霞,红霞笼罩着绿水,碧玉般的绿和胭脂般的红相互交融,呈现出醉人的美,过往的行人情不自禁地蹴足欣赏,深深被这迷人的景象所陶醉。

中午,河面波光粼粼,好像镶上着无数璀璨珍珠的项链,缠绕着整个铜仁,两岸茂密的树林里不时传来知了的叫声,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热爱钓鱼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垂钓的乐趣,久久不肯离去。

夜晚的锦江更是光彩夺目。一盏盏夺目的灯光照亮了锦江河的每一个角落,古老的铜岩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年轻,三面高大的水屏障从江面喷射而出,水墙中央映照出老子、孔子、释迦尼佛的影像,给铜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有的来到江边散步,有的在河里游泳,有的欣赏着美丽的锦江夜景……

啊,家乡的锦江河,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美哉——锦江河!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四】

我的家乡在三明市大田县谢洋乡珍山村,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绕,层峦叠翠,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现在,我们家乡响应国家政策,争取做乡村旅游示范村,爸爸还特地在我们老家旁边开辟了一大片的荷花池,供游客观赏。

一个夏天的清晨,我家对面的山云雾缭绕的,我突然想在雾中看荷花,肯定另有一番风味,于是我叫上妈妈还有伯母一同前往荷花池摘莲蓬、赏荷花。

到了荷花池,一阵清香迎面扑来,让人心旷神怡。在雾中看荷花,荷花池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朦朦胧胧的感觉。再走近了看,每一朵荷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饱胀的都要破裂似的;而有的则开的正旺,好像要把全部的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还有的花朵开了一半,给人一种欲迎还拒的感觉;当然也有一些花朵已经过了花期,花瓣已经蔫了,呈现枯黄色,很没精神的垂在那里,似乎在告诉我,我曾经也美丽过。看着看着,我就痴迷了,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漂亮的衣裳,沐浴着阳光,站在荷花池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开始翩翩起舞,美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我在起舞,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过了一会,风停了,我们也停止了舞蹈。这时,一只青蛙呱呱的叫着,跳到一片荷叶上,告诉我昨晚耀眼的星空;又来一只小鸟,停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可脚下的鱼儿却告诉说在水里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更快乐……,听着他们诉说的快乐,感觉自己也是快乐的,好像我也看到了昨夜的星空,也能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过了好一会,我才想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这边我在欣赏荷花,那边伯母和妈妈已经摘了好几袋的莲蓬,我也学着他们采摘,可是我笨手笨脚的,非但没採几个,反而弄伤了手脚,有几次还差点摔倒了,可是我没有气馁,慢慢的我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方法,摘起莲蓬来也又快又好。很快我们摘满了几大袋后,准备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个“双树抱双竹”的自然奇观,这棵树从根部开始就分成两个树干,树干有点弯,紧紧的靠在一起就像是两个双胞胎,更奇怪的是两棵树中间长出两个竹子直立云霄。我感觉这两棵树像是爸爸妈妈,双竹是他们的孩子,好像是曾经这孩子调皮走丢过,爸爸妈妈急的腰都弯了,就在这时孩子回来了,爸爸妈妈们赶紧拥抱住他们,再也不让他们离开。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尽管有时父母也会打骂我们,但他们初衷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听父母的话,不让他们操心。

这就是我的家乡,随处都是美景,其实美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感受并加以想象,都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魅力。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游玩哦!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五】

我的家乡是一个令人值得流连忘返的仙境。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我的家乡有位不可缺少的“总统”—四季妈妈。看,她回来了,并不是孤身一人回来的,还带了四位顽皮的小宝宝。他们分别是—春妹妹、夏弟弟、秋姐姐、冬哥哥。四位兄弟姐妹一起值着班。

春妹妹最顽皮了,所以就私自跑了出来。人工湖里的冰融化了;大马路边的小树又长出了新的头发,小草从土里偷偷的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所有新事物都在悄悄的诞生。啊!春天的家乡您是多么丰富多彩!

轮到夏弟弟来值班了。各个小区里的柳树换上了绿裙子,夏弟弟为柳树设计了新发型——绿色长批发,这时的柳树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美丽!这时的大地也全都换上了富有新意的绿装。婚庆公园的小水塘里开满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荷花的清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花蝴蝶,也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嗡……嗡……嗡……”啊,不愧是魅力的夏天!

秋姐姐赶来了!果园里的果子全都丰收了。人们都吃上了香香甜甜的水果。柳树的又染成了金发,大地母亲换上了靓丽的金装。放眼望去,城里城外,漫山遍野,一派丰收的景象。

最后赶来的就是冬弟弟了。雪雾中的家乡像天上的七位仙女撒下了帷幔,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那些散落在空中的雪片,随着冬风翩翩起舞,仙女一般的舞姿让人如此着迷。一场冬雪过后,家乡的每个角落都铺上了白茫茫的地毯,踩上去感觉十分松软。爱美的柳树又换上了高贵的银装……

我爱美丽的家乡,更爱家乡那四季的美景!

卢氏家乡美景作文800【六】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青水秀,美丽极了。

春天来临时,一层厚厚的积雪融化了,冬眠的小草伸伸懒腰,露出了嫩绿新鲜的头,给大地披上了崭新的绿装,渐渐地,满山遍野的花开了,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山坡上的桃树、杏树、梨树、槐树开满各色各样的小花,幽香遍野,将勤劳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姑娘吸引来了,你看他们赶集似的,都出来凑热闹。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一边忙着在屋檐下衔泥建窝,一边帮农民伯伯扑捉田间的害虫呢。大人们有的耕种、有的放牛、有的修剪枣树、有的灌溉禾苗,听,他们说着,笑着,还将美丽的山歌填满了整个沟壑,动听极了,我们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那茂密的树林就像为我们准备的遮阳伞,小山村底下流淌着的黄河水也平静多了,树林里的禅叫个不停,鸡耷拉着翅膀,狗也不停的吐着舌头,但小朋友们在黄河的浅水湾里游泳,真是舒服极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红彤彤的苹果,小灯笼似的西红柿,你挤我碰,好像争着让人们去摘呢!红玛瑙似的枣子压弯了树枝,惹的我们直流口水。

冬天,下一场鹅毛大雪,满山遍野都是白茫茫一片,树上挂满棉花似的雪球,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都出来堆雪人、打雪仗,真是快乐极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