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9 02:47:35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一】

几年前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时候就耳闻过这本书,当时是想啥时候有时间再找这本书来读一下,可是不想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从7月份在家开始,中途在长沙呆了一个星期,之后又来到石家庄,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花了二十多天,变换了两千公里的地方才看完。进入研究阶段,明显感觉时间不像本科时期那么充沛了,读杂书都基本是睡觉之前,吃饭时候挤出的时间。估计以后也这样,形而上学的东西不能缺少,但是花费过多时间去在这个上,则会影响当前的工作。本书也是直接在平板上看完了,电子书看起来方便,但一些需要反复读的书则没有纸质书的优势大,看完之后总结起来很麻烦,纸质书随手一翻很快就能找到要复习回顾的地方,值得反复读的书,该买的还是得买。

我自己本身就从村庄里走出,对村庄里很多东西看在眼里。但很早就出来读书,每次回到家里,村里小我一些的小孩几乎都不认识。村里发生什么事,也大多只是耳闻而已,特别是最近几年,每个假期就回家半个来月,一年在家不足一个月,难免渐渐与故乡隔离了。

熊的文字开始很不习惯,感觉乱,杂。但是熊描述的乡村,许多我是深有感触的。比如乡村的树木,在小的时候,在河边有很多大树,中午的时候去河里摸鱼,河水清澈见底,走过河边,高大的柳树苍翠欲滴,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投下一点一点,清风徐来,好不快活。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为了赚点钱,河边的大树被卖给了外地的商人,现在的河边光秃秃的只剩稀稀疏疏的杂草,河里由于上游的煤矿污染,鱼几乎绝迹了,水也总是浑浊的,小时候每到晴天,总有很多人在河边洗衣服,大家欢声笑语扯着家常,算是乡村的一类娱乐了。现在还有一个记忆,母亲在河边洗衣服,我在河里石头下摸鱼,摸了的鱼拿到邻居家里串在衣针上串着烤……

上次回到家乡,听说最近当地的煤炭企业全都被勒令关闭了,煤炭曾是当地人经济的主要来源,煤企一停,许多人没了工作,天天窝在活动中心打牌,有些则远走故乡,去外地打工挣钱。就在从宣威回长沙的车上,遇到几个去河南郑州打工的四川人,那个四川人外出打工二十多年,家里的土地已经很多年不种了,就任它荒下来,因为外出打工挣的钱比在家里刨地球赚的钱多多了,据他说,在他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村里现在的青壮年不是出去读书,就是出去打工,几乎没有留在本地的。看来这已是中国农村的遍相。

谁人故乡故乡不沦陷……

当然这只是我记忆里的乡村,事实上,乡村里的很多事情我是缺乏了解的。比如村庄的长幼秩序,家族传统,宗谱,乡村民选政治。宗谱记得高中的时候一位有德望的长辈曾经主持修过家谱,每户人家发了一份,不知道发谱的时候有没有熊在书里写到的热闹。至于乡村民选,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全镇选举各办事处书记,支书。那时候混社会的,做煤生意的纷纷加入,有钱的直接拿钱去买,有的甚至几百一张选票。去年家乡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被选举为支书,听说找了不少人,花了不少功夫。至于乡村的麻将政治,那是从小就耳濡目染并且至今经久不衰的。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来到我家里打牌,看电视,这几年阵地稍微转变了,但打牌,打麻将是仍然是农村的娱乐主角。听说家乡附近,一些人因为赌牌,赌麻将赌得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而且从此执迷赌博,不再工作。

即使乡村正在遭受劫难,环境受到污染,青壮年人口流失,土地遭到荒废……但是熊培云对中国农村的未来还是看好的,他相信,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乡村里走出去的人,会更多的选择回到农村休养,而且广袤的农村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中国农村的衰落不可避免,但农村绝不会消失。我看到乡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门前的河里又恢复了往年的清澈,乡村的公路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乡村的学校越来越高大明亮而不亚于城市,移动电信网络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电脑,冰箱,太阳能,电磁炉成为普通家具;电网得到改造,甚至电价比在城市还便宜。乡村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复苏!

在外求学多年,每次回到家里,总是感觉到放松。在乡村的生活是惬意的,慢节奏的生活是对城市生活的一个补充和治疗。或许多年以后隐退江湖时,我也会选择不时就回到乡村住上个把月,修生养息。想象间,充满了期待。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二】

活下来的人听到这些话,惭愧地低下了头,还握紧拳头说:“是呀!你说得对,我们一定改正以前的错误。再也不乱砍乱伐树木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环保模范,请你们帮助和监督!”

不几天,就看见这些人拿着工具与大家一起去种树了。看,他们挖得挖,刨的刨,浇水的浇水,填土的填土,干得可真带劲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渐渐地,漫山遍野都种上了小树,而且小树们还在大家的.房前屋后安了家呢。后来大家自发地成立了护林小组,还请来了林业专家指导他们定期浇水、剪枝等。大家都精心地护养着每一棵小树……

几年过去,山坡上再也没有裸露的土地了,而且小树都渐渐长大了,这里成了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浓绿的树,各色的花,让人们赏心悦目;鸟儿们婉转动听的歌声,更是让人们百听不厌。人们都陶醉其中,过着舒适安逸的幸福生活……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三】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姑且这么定义,书中对农村基层民主、乡村风尚之类的探讨,说实话,匆匆一读,很难参悟,只能形成一个粗糙的印象。却让我不禁开始回望我的村庄,不由感叹,这个我自幼生长,又终究离去的地方,真的越来越荒芜。

陶渊明和王维笔下的田园,终归是文人渴望皈依自然的臆想,它们存在于古籍的盛世中,被人怀想追念,而只有真正沾染过土腥味的人才有资格判断,世上是否有“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或者“野老念牧童,相见语依依”的田园。

我记忆中的村庄、田野和山林,也可以充当陶渊明和王维歌咏的对象,自然风景足以让来自城市的人大为惊叹。他们的相机里或许储存着山野树林的清新,油菜花紫云英的绚丽,脚步却丝毫不会靠近气味逼人的猪圈牛栏。

我的村庄远在深山,所以可以逃过城市的圈地与拆迁,但是,却被城市用另外一种方式掠夺。

除了岁末,在家乡几乎很难看到几个青壮年,甚至孩子。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遍生活方式是,青壮年的儿子儿媳远在城市,年迈的祖父母带着孩子在家。稍有余力的人家基本都将孩子送往县城读书,从小学开始,由母亲或者祖母相伴陪读。所以,在假期以外的日子,曾经十几户人家屋宇相连,聚族而居的村庄只有四五个人,分外寥落。回家的时候我与几个也在无锡打工的同乡同车,面包车在积雪未销的山道上波折前行,音响里十分应景地嘶吼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他们一路烟雾缭绕,谈论着这一年在外的种种,收入固然客观,但这其中的辛苦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留在家里没意思,田地的庄稼不足一家人的口粮,种植天麻灵芝又算不准市场价格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被时代的变化远远甩在后面,而与新生活的磨合又必然饱含酸楚。

在家乡,有的家庭甚至合家进城打工,空留下装修完备的小洋楼——等着年老力衰的时候,回来养老。生于土地的人终归还是要回到土地,不是因为眷念,而是因为除了土地之外别无依靠。而等到真正年老的时候,土地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不得不牵扯到另一个问题,每次回家,都不免见到这样的悲剧,曾经心心念念养儿防老,以家里没有“赔钱货”而自豪的老人,如今在对人悲悲切切地哭诉:“娶个媳妇个儿”。邻村一位老人,辛劳一生,将所有家产毫无藏私地分给两个儿子家,自己本想安心养老,结果两个儿子儿媳都认为他对另一家偏心,都把他视为“老头子”,老人某次摘了儿子家菜地里的菜,被儿媳骂得狗淋头,上吊自。更多的时候,两辈人之间的矛盾是一把钝刀子,一点点磨损着孝情亲情。而在这个时候,即使再亲近,有威望的长辈也很难直接上前训斥,只能借酒壮胆后旁敲侧击地提醒。其他人除了谴责、同情之外,只能反复说一句:“各凭良心”,可是,越寄希望于“良心”只能越让人寒心。

这种老来的荒凉已经是家乡,或者说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许多未老或已老的人能够人望见的结局。

我的种种思考,都是由《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所引发的,但是无论在读这本书之前还是之后,我还是看到了,家乡这二十多年的种种可喜的变化。土路变成了村村通的水泥路,泥巴屋变成了一栋栋不输别墅的小楼,过去只有过节吃肉到现在几乎餐餐有肉,等等。铁路刚刚修通,和谐号动车在山间飞驰的时候,有很多人专程跑去观看,因为大家都觉得在大山沟里通火车实在不可思议;邻村那个几年前做了换心手术的人走到哪里都还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因为大家觉得换心脏不可思议。一过了正月初六,返乡过年的人们又都离开了荒芜的田园,但也有人留下。他们大多选择从事养殖业,黑毛猪、土鸡、山羊等等,然后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贩卖农产品,在深山的村落里,道路两边人家的土墙上,可以看到很多巨大的二维码,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我希望,这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配合着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让荒芜的田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四】

这场洪水过后,居然还有两户人家幸存了下来。他们很后悔,不再乱砍树木,拼命种树。一天天一年年,山上的树木不断增加,裸露的土地不断减少。因为只有两户人家,力量有限不能种很多树但他们很有耐心,还是拼命命地种树,从来没有间断过。山坡上终于呈现出片绿色,到处是绿色树木。对面的一座山上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被咆哮的洪水卷过来十几户人家和他们一起种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了把村庄变成美丽家园有人给树治病,有人植树,有人浇水有有人找种子……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靠着大家的力量,山坡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洋,小村庄又恢复了原来的美丽,天天空湛蓝深远,河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甜润,河里鱼儿欢蹦乱跳,仿佛在庆幸小村庄又出现了往日的美丽一排排小树苗随风摇摆,好像在跳着欢庆的舞蹈。小村庄的人们为自己美丽的家园而感到自豪。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五】

一年年,一代代,树木不断减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小村庄消失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哪些锋利的斧头……

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我们的家园。如果不知道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家园——地球。不爱护大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失去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作文题目一个安静的村庄300字左右【六】

就在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后的一个月,小村庄的村民们再次回到了家乡。这次惨痛的教训让村民们顿时明白了:过度的砍伐树木,不爱护环境,只能给他们带来眼前利益,最终还是会让他们陷入无底深渊。村长则召开了一次谈话,他说:“我们当时无节制地砍伐树木,造成我们无家可归,从今天起,我们要一起植树造林,重建我们的家园!”这句话正说到了村民们的心眼儿里。

于是,在村长的带领下,小村庄的村民们开始不分昼夜的种树,也许是村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村民们种下的树都长得奇快,才一年的时间,树苗儿就已经变成了大树。村庄又变回了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山上的森林又变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又变得清澈见底,天空又变得湛蓝深远,空气又变得清新甜润……一切似乎都回归到了它原始的样子。

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村民们的后代似乎都淡忘了祖先们告诉自己小村庄的那一次惨痛经历。

当溪水在潺潺的.流动,鸟儿在轻轻的啼啭,绿叶在沙沙的作响时,一群“先进青年”瞒着村里的老人们在一间小屋里悄悄策划着什么。

青年A:“我已经找到了一支伐木队,等再过几天,老人们去赶庙会,我们就把这些树木砍掉,能卖一大笔钱呢!”

青年B:“是呀!是呀!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过富日子啦!”

青年C:“要我说,就开个伐木场,现在伐木行业挣的多啦!够我们享用几辈子!”

青年D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这样合适吗?老人们不同意呀,而且,以前小村庄也是因为……”

青年A一声喝断青年D的话:“去你的!胆小鬼,你要不敢做就随你,到时候你也别想分到一分钱!”

青年D不吭声了。没有了青年D这个绊脚石,谈话进行得十分顺利,人们都已经下定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久生存之道的“决心” 。

不久之后,又是一场倾盆的暴雨,这一次一连下了十天十夜,当黎明终于破晓时,小村庄却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一次,是真的无法再挽回了。

天边,一个疲倦而严肃的声音响彻起来:“人类啊,无知的人类!为什么还不醒悟呢!”它久久回荡着,不愿散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