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小学语文写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小学语文写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4 00:59:38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小学语文写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一】

艾青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的父辈,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村。习惯了在春天的田野里撒下希望的种子,在秋天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农村,养育了父辈们,土地,是家最温暖的记忆。他们不会习惯城里被水泥硬化的路面……

农村的孩子,不能失去他们愉乐的天地。放学后,他们会在路上唱起欢快的歌声,手拉手去捉森林里的知了,去采几朵不知名的野花。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是感受不到的。生活在农村,没有人会嘲笑他们不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没有人会带着他们整天上数不完的补习班;更没有人夺取属于他们的欢乐童年时光。孩子们离不开农村,那样无忧无虑的成长岁月,城市给下了。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清香;引两袖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农村,是心灵的栖息地。厌倦了城市生活的繁忙,农村是舒展身心的地方。听蟋蟀在草丛中发出乐耳的\'鸣叫声,看麦田在东风吹拂下翻起翠绿的波浪,寥阔的天底下,飞过越冬的雁阵。农村,给我们不一样的处世情怀:淡泊、宁静。

农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它之于繁华的城市,是衣食温饱的来源,是荒芜心灵的栖息地。假如没有农村,父辈们怎么会在隔着“猫眼”看人的城市里体味家的温情和人际关系的质朴和谐;孩子们怎么会在硬化路面和高楼临立的城市里体味歌谣的快乐;心烦躁的人们怎么会在人造公园麦浪的热情及田野的风光。

不能失去农村,假如没有农村,失却的将不仅是土地、欢乐的地方、心灵的沃土。而失却的将会是一种依靠、一份纯真、一份淡泊宁静的心情。假如没有了农村,不敢、也不愿想像世界的模样,失却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会一如原来一般多姿多彩。

向往富裕的生活,但却不能失去农村。

向往小康式生活,更不能失去农村。

假如失去农村,在青葱的岁里,我们将被城市以荒芜相欺,再也找不到最纯朴的情感归宿。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二】

我爱沈家门的高楼大厦,滨港路的夜排档,新街的步行街······但更爱乡村的田园风光。

乡村,美在庭院里。瞧!那爬满围墙的喇叭花滕,稠密的`绿叶,衬着紫色和红色的花,又娇嫩,又鲜艳,犹如美丽的绸缎。丝瓜架长长的滕,绿绿的叶,挂着一根根笔直的丝瓜。半红半绿的辣椒羞羞答答地隐藏在茂密的绿叶中。五六只鸡鸭在四处觅食,嬉戏。

乡村,美在小河边。小河两岸有一排排长满了绿油油叶子的柳枝垂了下来,像一个个小姑娘在梳妆打扮。在春风吹拂下,她们是那样婀娜多姿。鸭子在水中戏水,有的吧头伸到水下去觅食,有的用翅膀拍打水面,水面上到处是波纹······在绿荫荫的柳树下,有几位妇女蹲在河边用木槌捶着衣服,木槌敲打的声音是那样有节奏,一上一下,一快一慢,犹如欢乐的旋律!

乡村,美在小山坡上。粉红色的桃花开得那样鲜艳,雪白的杏花,李花挨挨挤挤,挂满树枝,在黑色枝条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树底下五彩缤纷的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给大树穿上美丽的绣花鞋。

乡村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我回味无穷。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三】

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四】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五】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立足儿童立场,共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纵观多的公开课、普通课,儿童立场的缺失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儿童立场的缺失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影响着儿童的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静下心来,走进儿童,了解儿童,迎合儿童,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儿童的目的。

我以为,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整理,学生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记忆起来也比较系统、方便。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样的归纳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给许多学生带来了麻烦,添加了学习负担和压力,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南宋朱熹曾说,“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因此在设定浅层与深层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有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要兼顾全班学生,授课前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教学任务的分析,因为全班学生差异的存在,单一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全体学生对本堂课的认识,也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多种需求,因而我们要打破单一通道,给予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原则。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利用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为学生提出多样化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偏好进行选择,从而使学习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基础不一样,往往在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作为老师的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就要求我们在目标设计即备课,授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中要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过程中要给所有的学生留下充分的认知和能力发展空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的学生都能有机会积极参与,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作文课题结题【六】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顷=( )平方米

1时=( )分  1吨=( )千克

2.导入:【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 )千克

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时30分=( )分 3日12时=( )时

(4)引导学生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1)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 )千克( )克  420时=( )日( )时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刚才这两个小朋友谁说得对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说明吗?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时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时=( )时

120000平方米=( )公顷 7600千克=( )吨(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个月=( )年( )个月

2.比较大小.

2小时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吨○300千克 184时○7日10时

3.解答下面题目.

(1)4辆卡车共运了8吨400千克的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货物?

(2)王刚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小时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钟行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